第一图书网

学苑漫谈

卓新平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7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卓新平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卓新平先生1955年3月生于湖南慈利,土家族人。其的研究领域包括:宗教理论、基督教神学。出版个人学术专著12部、主编及合著10余部,发表论文80余篇。代表著有《宗教起源纵横谈》、《宗教与文化》、《尼布尔》、《世界宗教与宗教学》、《当代西方新教神学》、《当代西方天主教神学》、《宗教理解》、《基督宗教论》、《基督宗教研究》、《圣经鉴赏》等。 本书为其讲演集,讨论了“世界文明与世界宗教”、“国际宗教的历史与发展趋势”等问题。

书籍目录

自序第一讲 全球化与宗教问题 一 全球化的社会文化意义 二 全球化与世界宗教第二讲 宗教对社会的作用 一 对宗教的基本理解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之外西方学者对宗教的理解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宗教理解 二 宗教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宗教与人类社会结构的关系 1.政教合一 2.政教协约 3.政教分离 (二)宗教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 (三)宗教在社会发展中的正负功能 1.宗教具有社会整合功能 2.宗教具有社会控制功能 3.宗教具有对社会群体或个体的心理调适功能 4.宗教还有文化交往的功能 三 宗教对中国社会的作用第三讲 世界文明与世界宗教 一 概论 二 世界文明与世界宗教 三 世界宗教的兴起与“三大宗教河系”理论 四 黑格尔对世界宗教的分类与评价 五 世界宗教的象征符号及其解释 六 世界三大宗教河系相关范围的文明与宗教 (一)第一大宗教河系的文明与宗教 1.犹太教 2.基督教 3.伊斯兰教 4.琐罗亚斯德教和摩尼教 5.巴哈伊教 (二)第二大宗教河系的文明与宗教 1.印度教 2.耆那教 3.锡克教 4.佛教 (三)第三大宗教河系的文明与宗教 1.道教 2.儒教 3.神道教 七 简短结语第四讲 国际宗教的历史与发展趋势 一 犹太教的发展传播及相关国际冲突的历史与现状 (一)古代犹太教时代 (二)拉比犹太教时代 (三)中世纪犹太教时代 (四)近现代犹太教发展 二 基督教的发展传播及相关国际冲突的历史与现状 (一)天主教 (二)东正教 (三)新教 1.德国宗教改革 2.瑞士宗教改革 3.英国宗教改革 三 伊斯兰教的发展传播及相关国际冲突的历史与现状 四 印度文明与古婆罗门教的发展兴衰 五 印度教的发展传播及相关冲突的历史与现状 六 佛教的发展传播及在印度的现代复兴 (一)部派佛教 (二)大乘佛教 (三)密教 (四)佛教的传播 (五)佛教在印度的现代复兴 七 锡克教的发展传播及相关冲突的历史与现状第五讲全球化与多民族社会传统宗教文化所面临的诸问题 导论 一 世界文明与宗教的“文化圈”理论 二 亚洲宗教生成的三大“板块”及其对全球宗教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三 宗教与民族之文化交织所引发的国际焦点问题 (一)犹太教:“立约”民族与“他者”的冲突 (二)基督教:其“普世”价值面临的抵制与挑战 (三)伊斯兰教:扩展与传播中的嬗变 (四)印度文化地域中的宗教多元与社会变迁 结语第六讲 基督教思想文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一 基督教思想文化的基本来源 (一)古希伯来文化中的宗教因素 1.追求“至高一神”的超越观 2.突出“自我否定”的原罪观 3.强调“神人立约”的契约观 4.渴望“复国救主”的救赎观 (二)古希腊文化中的宗教因素 1.对“形上”之探的宗教理性精神 2.对“内在”之“己”自我认知的宗教主体精神 3.直面人生之“史诗”所体现的“日神”精神 4.描述灵与肉张力冲突之“悲剧”所反映的“酒神”精神 (三)古罗马文化中的宗教因素 二 基督教思想文化的主要精神内容 (一)爱的精神 (二)谦卑精神 (三)普世精神 (四)超越精神 (五)先知精神 (六)拯救精神 (七)禁欲精神 (八)神秘精神 (九)律法精神 三 基督教思想文化对当代中国的影响 (一)文化“认同”或“排拒” 1.中国文化“意识” 2.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在中国文化构建中的地位 3.中国文化重建中会有外来文化的影响 (二)基督教思想文化体系对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参与” 1.价值观上的“参与” 2.伦理意义上的“参与” 3.政治意义上的“参与” 4.文化意义上的“参与” (三)基督教思想文化在当代中外关系中的作用 1.中美关系 2.中欧关系 3.中梵关系 4.中国与亚非拉美的关系 5.中国的台湾问题第七讲 全球化与中国宗教 一 导论:“全球化”的社会、文化意义 (一)“全球化”的思想寻根 (二)“全球化”的扩展及其波及的层面 二 全球范围的宗教及对中国的影响 (一)新教对中国的影响 (二)天主教对中国的影响 (三)东正教对中国的影响 三 中国宗教的历史理解及与中国社会、政治的关系 四 当代中国宗教存在状况 五 中国宗教未来发展的可能形态 (一)中国宗教在意识形态及政治意向上的发展趋势 (二)中国宗教在社会适应及法律服从上的主要动向 (三)中国宗教在现代社团定位及公共作用上的基本选择 (四)中国宗教在文化建设和精神生活上的可能走向第八讲 关于中国宗教现状及其发展的思考 一 导论:人的“宗教性”理解 (一)宗教作为人的“常态”存在 (二)宗教作为人的“问题”存在 二 中国传统社会的“宗教性”问题 三 中国宗教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 四 对中国宗教现状的思考 五 对中国宗教未来发展的前瞻附一 卓新平学术简历附二 卓新平主要著述目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学苑漫谈 PDF格式下载



卓先生的这套书每本都很棒


太零碎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