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以人为本
2010-11
张艳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11出版)
张艳玲
287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马克思构建唯物史观的根本原则。《论以人为本》共分四部分:一、介绍马克思唯物史观“以人为本”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理论来源和形成轨迹,说明马克思唯物史观“以人为本”思想产生的必然性。二、系统论述马克思唯物史观“以人为本”思想的基本内涵。三、阐述马克思唯物史观“以人为本”思想在中国的继承和发展。四、阐述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思想提出的重大现实意义、深刻内涵、理论创新等,说明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思想是马克思唯物史观“以人为本”思想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张艳玲,女,1965年8月生,河北省唐山人,现为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唯物史观与社会发展、现代西方哲学。近年来,在《光明日报》、《高校理论战线》、《理论前沿》、《学术交流》、《河北学刊》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引言一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三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一章 马克思唯物史观“以人为本”思想的形成一 马克思唯物史观“以人为本”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一)19世纪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人道主义的失落(二)空想社会主义的失败二 马克思唯物史观“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来源(一)黑格尔“理性的狡计”中包含的人本思想(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人本学中的“人”和“本”三 马克思唯物史观“以人为本”思想的形成轨迹(一)《博士论文》时期——“自我意识”意义上人本思想的形成(二)《莱茵报》时期——物质利益意义上人本思想的形成(三)《德法年鉴》时期——历史创造者意义上的人本思想的形成(四)《手稿》到《形态》时期——实践主体意义上人本思想的形成第二章 马克思唯物史观“以人为本”思想的基本内涵一 社会历史发展以人为主体(一)主体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际活动”的“现实的人”(二)主体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自主性(三)主体是以人民群众为核心的社会全体成员二 社会历史发展以人为目的和手段(一)“每个人是手段同时又是目的”(二)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目的和手段三 社会历史发展以人为动力(一)人的需要与生产力之间的相互作用(二)人的利益连接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四 社会历史发展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最终目标(一)马克思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基本思想内涵(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第三章 马克思唯物史观“以人为本”思想在中国的继承和发展一 毛泽东对马克思唯物史观“以人为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一)人民主体观——“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二)人民动力观——“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三)人民利益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四)人的全面发展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二 邓小平对马克思唯物史观“以人为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一)尊重人——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二)依靠人——注重物质利益原则,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三)为了人——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达到共同富裕(四)塑造人——全面提升人的素质,培养“四有”新人三 江泽民对马克思唯物史观“以人为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一)重视群众力量——“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二)关心人民疾苦——“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三)提升入的素质——“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四章 马克思唯物史观“以人为本”思想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一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提出的重大现实意义(一)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必然要求(二)适应了世界发展观念转变的大趋势(三)党的根本宗旨和根本执政理念的集中本现(四)为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新的指导方针二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之“人”和“本”(一)关于“以人为本”中的“人”(三)关于“以人为本”中的“本”三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一)第一次给发展理论作了科学的定名(二)第一次明确了人在发展中“本”的地位和作用(三)进一步加深了对马克思唯物史观关于发展概念的理解(四)第一次把全面、协调、可持续统一放在发展观的高度考虑四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与传统“人本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辨析(一)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与传统“人本主义”(二)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与“人类中心主义”五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一)坚持以人为本,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全民社会福祉(二)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关注“民生之本”,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三)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关注弱势群体,充分体现发展成果人民共享(四)坚持以人为本,必须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摆在发展的核心位置结论参考文献后记
版权页:空想社会主义者在资本主义的上升时期就天才地预见到资本主义不是自然的永恒的东西,而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过渡时代”,必然要被新的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所取代,这是难能可贵的。但是,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的这些美好设计却一一落空了,他们的理想实验最终都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失败,与他们的理论有关。这种理论是建立在唯心史观的基础上,它的主要缺陷是:用社会意识解释社会存在,认为资本主义是不合乎理性和人性的罪恶制度,社会主义是理性和正义的产物,是从人的头脑中产生出来的。只要经过宣传和示范,大家都认识到这一点,合乎理性和人性的美好生活就会到来。他们大都信奉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把历史的发展寄托在少数英雄和天才人物身上。他们希望依靠达官贵人发善心来实现社会主义,他们有的人自己就以救世主自居。而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在他们眼里,仅仅是一个受苦最深的阶级,而不是一个革命的阶级,是同情的对象而不是依靠的对象。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写道,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空想社会主义者发明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体系,但由于他们只看到个别天才人物(其实就是他们自己)的伟大作用,而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主动性和伟大的历史作用,即他们看不到真正的历史主体,这样,他们虽然猛烈地抨击了资本主义,却不能说明资本主义灭亡的历史必然性;他们虽然热烈地向往社会主义,却又找不到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列宁指出,空想社会主义“批评资本主义社会,指斥它,咒骂它,幻想消灭它,幻想有比较好的制度出现,劝导富人,说剥削是不道德的。但是空想社会主义不能指出真正的出路。它既不会阐明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奴隶制的本质,又不会发现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也不会找到能够成为新社会的创造者的社会力量。”空想社会主义必须发展成为科学,这是历史提出的任务,这个任务落在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肩上。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转变的完成,从客观条件来看,是由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进一步暴露,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的进一步发展。从理论条件来看,除了由空想社会主义所提供的思想素材外,主要应当归功于马克思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其中特别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提出。恩格斯说:“这两个伟大的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开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都应当归功于马克思。由于这些发现,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唯物史观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但作出主要贡献的是马克思。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创立一开始就是为关于无产阶级彻底解放的学说——科学社会主义作理论论证的。
《论以人为本: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到科学发展观》是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
文章的思路很清晰,总结的很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