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华二千年史

邓之诚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3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邓之诚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中华二千年史》确是一部颇具特色的历史著作,这些特色又是与邓之诚的史学思想分不歼的。作为爱国的进步史家,邓之诚治史的目的是揭示中华民族治乱兴衰的原因,高扬群策群力缔造民族业绩的团结精神,经世致用。《中华二千年史》自问世以来就在史学界产生了很大影响,一直到今天,该书仍是青年学生学习历史的必读之书,读其书必知其人,以上分析如能于人们了解,认识该书旨趣有所补益,也就达到目的了。

作者简介

邓之诚(1887~1960),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字文如,号明斋、五石斋。清末闽浙总督邓廷桢之孙。曾任北京大学以及北平师范大学、燕京大学教授。著述以《中华二千年史》最为著名,曾长时间用作高校中国史教材。此外著有《骨董琐记》、《桑园读书记》、《东京梦华录注》、《清诗纪事初编》等。邓之诚还是著名史学教育家,门人弟子众多,王重民、谭其骧、朱士嘉、王钟翰等都出其门下。

书籍目录

卷一 秦汉三国秦秦世系(附帝系表)一秦之统一(附秦灭六国次第简表)(一)建皇帝之号(二)置郡县(附秦郡简表)(三)改官制甲、中央(附秦中央官制简表)乙、地方(附秦地方官制简表)丙、武功爵(四)统一文字及度量衡(五)定黄金及钱二等币二秦之开边(一)取西戎地(二)取匈奴地(三)取南越地三秦始皇之政治(一)专制之加剧甲、徙天下豪杰实关中乙、焚书坑儒丙、严刑罚(附秦刑名简表)丁、集兵权戊、巡行天下(二)民力之耗竭甲、筑长城乙、建官室丙、治驰道四秦之民生状况五李斯成统一之功秦汉之际一豪杰亡秦(附六国先后起兵简表)二楚汉相争(附项羽分封十八王简表)汉汉世系(附帝系表)一汉之统(一)削平群雄甲、善于用人乙、定都关中(二)恢复封建(附汉初异姓诸王简表、同姓诸王简表)二汉之疆域(附汉疆域简表)三汉之制度(一)官制甲、中央(附汉中央官制简表)乙、地方(附汉地方官刺简表)(二)兵制甲、京师兵(附汉南北军简表)乙、地方兵丙、屯田兵丁、征役与招募戊、征调之手续己、训练之方法(三)刑法甲、汉律乙、刑名(附汉刑名简表)(四)学校甲、太学乙、郡国学(五)选举四汉之开边(一)匈奴甲、匈奴之强盛乙、匈奴之制度及风俗丙、汉初之匈奴丁、武帝之征伐戊、匈奴之臣服(二)西域甲、西域各国之概况(附西城诸国简表)乙、汉通西域(三)西羌(四)朝鲜(五)南粤(六)闽粤(七)西南夷甲、诸夷之情况乙、汉之平定诸夷五汉代之政治(一)文景黄老之治(二)武帝之改革甲、建年号乙、策贤良丙、黜百家丁、用儒吏戊、卖官爵己、用夏正庚、尚文词(三)宣元之治功及宦官外戚之祸新一王莽之改制(一)延揽文士(二)井田与奴婢(三)五均六筅(四)封建(五)更改官名二王莽之灭亡(一)政令废弛(二)绿林赤眉之起甲、绿林乙、赤眉(三)刘玄称帝与王莽败死东汉东汉世系(附帝系表)一光武之统一事业(附新末群雄割据简表)二东汉之疆域(附东汉疆域简表)三东汉之制度(一)官制甲、中央(附东汉中央官制简表)乙、地方(二)兵制(三)刑法(四)学校甲、京师乙、郡国学(五)选举甲、贡举乙、太学生丙、掾史丁、特征四东汉之开边(一)匈奴(二)西域(三)西羌(附烧当部发难简表)……卷二 两晋及南北朝晋及十六国南北朝两晋南北朝制度两晋及南北朝之社会卷三 隋唐五代隋隋唐之际唐五代十国卷四 宋辽金夏元宋辽金夏元宋辽金元之社会卷五 明清明清明清两代社会生活

章节摘录

插图:夏,遣骑都尉王弘,发金城、陇西、汉阳羌数百千骑征西域。《通鉴》:六月,罢……都护,遣……兵迎段禧……还。弘迫促发遣,群羌惧远屯不还,行到酒泉,多有散叛。诸郡各发兵徼遮,或覆其庐落,于是勒姐当煎大豪东岸等愈惊,遂同时奔溃,麻奴兄弟,因此遂与种人俱西出塞。先零别种滇零与钟羌诸种,大为寇掠,断陇道。时羌归附既久,无复器甲,或持竹竿木枝以代戈矛,或负板案以为楯,或执铜镜以象兵,郡县畏懦不能制。(《后汉书》卷一一七《西羌传》)冬,遣车骑将军邓骘,征西校尉任尚副,将五营及三河、三辅、汝南、南阳、颍川、太原、上党兵,合五万人,屯汉阳。明年,永初二年,西元108年。春,诸郡兵未及至,钟羌数千人,先击败骘军于冀西,杀千余人。……其冬,骘使任尚及从事中郎司马钧,率诸郡兵与滇零等数万人,战于平襄,尚军大败,死者八千余人。于是滇零等自称天子于北地,招集武都、参狼、上郡、西河诸杂种,众遂大盛,东犯赵魏,南入益州,杀汉中太守董炳,遂寇抄三辅,断陇道、湟中诸县,粟石万钱,百姓死亡,不可胜数。朝廷不能制,而转运难剧,遂诏骘还师,留任尚屯汉阳,为诸军节度。……五年,西元111年。春,任尚坐无功征免,羌遂入寇河东。至河内,百姓相惊,多奔南度河,使北军中候朱宠,将五营士屯孟津,诏魏郡、赵国、常山、中山,缮作坞候六百一十六所。羌既转盛,而二千石令长,多内郡人,并无战守意,皆争上徙郡县,以避寇难。朝廷从之,遂移陇西徙襄武,安定徙美阳,北地徙池阳,上郡徙衙。百姓恋土,不乐去旧,遂乃刈其禾稼,发彻室屋,夷营壁,破积聚。时连旱蝗饥荒,而驱蹙劫略,流离分散,随道死亡,……丧其大半。(《后汉书》卷一一七《西羌传》)元初二年,西元115年。……遣任尚为中郎将,将羽林缇骑五营子弟三千五百人……屯三辅。……明年,三年,西元116年。夏,度辽将军邓遵,率南单于及左鹿蠡王须沈万骑,击零昌于灵州,斩首八百余级。……任尚遣兵击破先零羌于丁奚城。……四年,西元117年。……冬,任尚将诸郡兵,……进北地,击狼莫。……至北地,相持六十余日,战于富平河上,大破之,……狼莫逃走。……自零昌、狼莫死后,诸羌瓦解,三辅、益州,无复寇儆。


编辑推荐

《中华二千年史(套装共4册)》20世纪中叶,顾颉刚点评当时史学,以为此前近百年通史撰述“很少能达到理想地步”。其中较近理想的有吕思勉《白话本国史》、《中国通史》,邓之诚《中华二千年史》,陈恭禄《中国史》,缪凤林《中国通史纲要》,张荫麟《中国史纲》,钱穆《国史大纲》”。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华二千年史 PDF格式下载



邓之城的作品,内容很深刻,文笔也很优美,许多人不知道他的大名,是因为当年他被打成了右派,于是他被封尘了几十年。但是他的思想没有被人忘却,萧公权写《中国政治思想史》唯一借鉴的近现代人通史作品就是邓之城先生的《中华两千年史》。可见其作品之魅力。现在看来,邓先生的书,并没有什么过激之处,只不过他写的客观,捡取史料精当,不用流行的意识形态来规制他的思想。他写的是他个人的看法,是他个人对历史感受。而这些正是历史作品成为名作的最关键要素。现在重印功德无量。本版印刷精良,插图精当,简体排版,适合阅读,但是提醒注意本书为半文言,需要一定的文言基础。


古书都应繁体竖排,如是繁体竖排我就买了。要知道,繁体竖排并不会减少读者。因为读古书反正是要认识繁体字的。现在不认识,以后也要认识的,何不一次到位。并且作为典籍收藏,谁会收简体字的。


怀念中华版


中华二千年史


邓之诚的东西


市面不太常见的一部通史,值得珍藏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