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祁彪佳研究

赵素文 中国社科
出版时间:

2011-5  

出版社:

中国社科  

作者:

赵素文  

页数:

366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祁彪佳研究》是对明末政治家、文学家祁彪佳进行综合研究的专著。祁氏著作众多,而散佚各处,搜求不易。《祁彪佳研究》作者广事搜阅,于所能见到的有关祁彪佳的资料几乎搜罗殆尽,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又对这些资料做了精细的考辩梳理和综合分析,结合当时历史状况、政坛纠葛、士人心态,全方位关照祁彪佳生平行为和思想心理,全面而深入地考析和阐述了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家学渊源、师友交游、生平仕历、戏曲活动、诗文创作,乃至殉节自杀的心理状态等等。另外,对祁氏的戏曲创作情况,及其戏曲理论著作《远山堂曲品》、《剧品》的版本及撰述情况,《祁彪佳研究》也做了尽量详翔实有据的分析,并对两“品”的戏曲理论贡献进行了评析。

作者简介

赵素文,女,汉族,副教授。1976年5月生于浙江乐清。1998年9月保送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研究生,2000年提前攻博,专业方向元明清文学。2003年7月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2004年春进入复旦大学文科博士后流动站,研究方向明代文学和文献整理,2006年春出站。2006年7月至今为中国计量学院人文学院中文系教师。在《文献》、《中国典籍与文化》等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著作1部。曾获全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项,主持及参与省部级科研课题3项。

书籍目录

序言绪言第一章 祁彪佳的生平、思想及政治活动 第一节 晚明以来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 第二节 明以来思想学术背景与阳明心学、蕺山之学 第三节 祁彪佳的思想构成及刘宗周对他的影响 第四节 祁彪佳的生平仕历 一 徘徊在“仕”与“隐”之间 二 飘摇在党争的旋涡里 第五节 祁彪佳之死第二章 祁彪佳的戏曲活动与创作 第一节 祁彪佳早期的戏曲创作 一 《全节记》(《玉节记》)的创作 二 祁彪佳与《鱼儿佛》杂剧的改编 第二节 祁彪佳与晚明戏曲家的交游 一 祁彪佳与沈泰及《盛明杂剧》的编刊 二 祁彪佳与祁麟佳《太室山房四剧》的印刻 三 祁彪佳与陈汝元之征刻南北剧 四 祁彪佳与袁于令的戏曲唱和 五 祁彪佳与王元寿及其戏曲创作 六 祁彪佳与王应遴的交往 七 祁彪佳与落魄曲家陈情表 八 祁彪佳与忘年知音冯梦龙 九 祁彪佳与张岱的世交情谊 第三节 祁彪佳后期的戏曲活动第三章 《远山堂曲品》、《远山堂剧品》与祁彪佳的戏曲理论 第一节 现存两“品”版本与前人研究概况 一 《远山堂曲品》的五个版本情况 二 《远山堂剧品》的三个版本情况 三 关于黄裳的《远山堂明曲品剧品校录》 第二节 两“品”的撰述情况 一 “词至今日而极盛,至今日而亦极衰”——祁氏两“品”的撰述目的 二 “见吕郁蓝《曲品》而会心焉”——祁氏两“品”与吕“品”的渊源 三 “远山曲剧之目”——祁氏两“品”的撰写依据 四 祁氏两“品”的撰述过程和完成时间 五 “严”、“宽”相济——祁氏两“品”的收录和品评标准 第三节 两“品”与祁彪佳的戏曲理论研究 一 戏曲功能论 二 戏曲意境论 三 戏曲创作论 四 戏曲音律论 五 戏曲语言论 六 舞台演出论第四章 祁彪佳的诗文创作 第一节 祁彪佳的诗歌创作 一 祁彪佳与明末诗风 二 《远山堂诗始》与《远山堂诗集》之版本比较:对祁诗创作的文献梳理 三 信手拈来远山黛,染成末世寓园梦:对祁氏诗歌特征的探析和评价 第二节 祁彪佳的小品文创作 一 《寓山注》 二 《越中园亭记》 三 祁彪佳日记附录一 现存祁彪佳著作版本情况附录二 主要参考以及征引文献后记


编辑推荐

赵素文博士的这本《祁彪佳研究》是第一部对祁彪佳的生平、思想、著述等进行全面深人研究的著作,它对推动明代文学史、越中地域文化的研究,以至对弘扬整个中华民族的高尚精神传统,无疑都有着重要意义。本书结合当时历史状况、政坛纠葛、士人心态,全方位关照祁彪佳生平行为和思想心理,全面而深入地考析和阐述了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家学渊源、师友交游、生平仕历、戏曲活动、诗文创作,乃至殉节自杀的心理状态等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祁彪佳研究 PDF格式下载



研究颇见功底,有帮助。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