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政府治理.投资环境与和谐社会-中国120个城市竞争力提升

世界银行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2  

出版社: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作者:

世界银行  

页数:

272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对中国120个城市(共12400家公司)的调查表明城市投资环境差异显著。与商业有关的法律法规在全国基本相同,差异主要反映了地方政府是否提高了管理效率。  本书所附地图的疆界、颜色、名称和其他资料,并不表示世界银行的任何部门对任何地区的法律地位的看法,也不意味着对这些疆界的认可或接受。  本次调查还发现各城市在各方面表现出较大的(或显著的)差异:国有企业在地方产业中的重要性,劳动力冗员,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程度,对保护产权和合同权利的信心,以及地方电力和运输的充分供应。不同地区的不同类型产业或所有制的分布对税/费负担、政府行为、冗员和影响政府效率的其他调查指标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此外,本次调查发现在地方政府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与建设和谐社会之间存在着相关性。对于投资环境调查中排在最后20%的城市而言,提高教育和技术培训水平,改善医疗条件,将城市环境质量提高与东南和环渤海地区先进城市的同等水平,将使企业生产率提高25%,外商投资增长10%。这些都要求在教育、医疗和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不断投资。

书籍目录

致谢内容摘要1 介绍2 地区比较 第一节 城市特征 第二节 政府效率 第三节 建设和谐社会的进展3 城市排名 第一节 总体投资环境 第二节 政府效率 第三节 建设和谐社会 第四节 中国的“金牌城市”4 建议 第一节 政府效率的短期改善 第二节 建设和谐社会 第三节 强化城市特征 第四节 跟踪城市的变化 附录一 各地区城市表现的比较 第一节 东南地区 第二节 环渤海地区 第三节 东北地区 第四节 中部地区 第五节 西南地区 第六节 西北地区附录二 方法与数据 第一节 绩效评估 第二节 投资环境因素 第三节 投资环境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第四节 改善投资环境带来的预期绩效增长参考文献英文版

章节摘录

  ·东北地区中小企业的银行贷款可获得率非常低,反映了一个更大的问题,即东北地区的银行资本被亏损的国有企业制约。东北地区的国有企业不良贷款未解决,中小企业从东北地区的银行借贷就难上加难。  ·在所有被调查的企业中,在被问到是否需要给银行职员非正规的费用以便得到贷款时,有5%一10%的企业承认有此种需要。东南地区企业平均需要付费的比例较低再次证明了银行借贷的问题对东南地区的企业并不是一个问题。西北地区较高的比例(10.4%)则与其高税费、娱乐和旅行上的高额花费、与政府打交道天数较多和关键服务——通关时间较长相一致。  先前的许多讨论都认为国有企业会阻碍私营企业的发展。许多落后地区(如东北地区)缺乏竞争力的国有企业,拥有很多过剩产能以获得金融的“生存之持”。他们可能非常希望以较低价格出售以便用于支付各种开支(如付给供货商,公用设施,支付工资)。国有企业在研发、现代设备、产品开发和“软性”供应链资产方面投入甚少,而在产品质量、品牌认可度、灵活的生产和交付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都不具备竞争力。因此,国有企业主要依赖于价格竞争。尤其在顾客看重价格的情况下,过度的价格竞争将减少更有竞争力企业的盈利机会。最后,特别是在东北地区,国有企业很可能占据了私营企业融资的渠道。

媒体关注与评论

  改善当地的投资环境有助于中国城市吸引投资和促进增长,有助于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对120个城市的调查研究为地方政府以及投资者和广大公众提供了具体的指导。  ——世界银行东亚与太平洋地区副行长 詹姆斯·亚当斯  本报告从城市特质、投资要素配置、政府效率、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对中国城市投资环境作出了全面评价,同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相信该报告的公开发布,将对地方政府改进投资环境的努力大有助益,也将对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国家信息中心常务副主任 王长胜  本报告不仅是重要的投资指南,也为我们研究现实经济提供了重要的方法。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教授 李晓西  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中,政府及社会各界对投资环境的探索性营造是一个重要环节。本书将不仅因其全面地描述和分析这一营造的后果而成为研究中国经济社会的典籍,而且也将因其重要性而成为影响营造过程的因素。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主任、教授 刘世定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政府治理.投资环境与和谐社会-中国120个城市竞争力提升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