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海全传
2007-01
中国青年出版社
袁世海 口述,袁菁 执笔
502
无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袁世海是中国京剧界承前启后的旗帜性人物,他天资深厚,刻苦学习,成就非凡,人称‘活曹操’。中国四十岁以上的人更熟知其在‘红灯记’中饰演角色。由袁世海先生口述,其女公子袁菁执笔的这部长篇传记。其中许多精彩的故事属独家披露,为喜爱国粹艺术的各阶层人士送来福间音。
袁世海先生(1916-2002)一九二七年入富连成科班学艺。曾拜郝寿臣先生为师,他舞台实践七十六年,紧跟时代、不懈探索、博采众长、自强不息。他以郝派艺术为基础,敢于打破花脸表演程式,他“用一切艺术手段去刻画人物”,把自己定位在“人物派”、“性格派”,把颇讲规范的京剧表演艺术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化境,使他的表演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他一生共演过三百多出剧目,表演人物细致入微;念白独树一帜;继承发展了架子花脸的唱腔板式和方法,刻画了众多栩栩如生,神采各异的鲜明的人物形象。纵观二十世纪京剧艺术发展史,责十}}海先牛对京剧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推陈出新、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袁菁,一九四三年九月出生。毕业于辽宁省戏曲学校京剧系。一九六凹年入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后转业到北京第一机床厂,又调至叶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一零九工厂。因响应令国政协落实周恩来总理遗嘱为老艺术家撰写回忆录的号召,在本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开始为父亲袁世海整理回忆录。以连载的形式刊登在全国政协文史资料上,一九八四年出版成书,名为《艺海无涯》。一九九四年出版第二部,与《艺海无涯》合并列入现代名人传记丛书,更名为《袁世海》。获中国传记文学首届华杨杯奖。
重 年一 家清贫入迷梨园二 结良友志趣相投三 初拜师决心学艺四 胸怀志写契入科坐 科五 学老生罩棚练功六 除夕近封箱算账七 新起点改学净行八 勇上阵一波三折九 《取金陵》猜拳演戏十 学、看、练功不负人十一 风霜苦苦中思变十二 绥津行错得诨名十三 遇良机初露锋芒十四 演堂会昼夜连转十五 斗病魔 自强不息十六 偷听戏乐极生悲十七 三兄弟情真意切十八 蒙指点巧演伊立十九 度年假初登师门二十 宗郝派小“小桥红二十 一学侯派博采众长二十 二师患病矛盾四起二十 三富社兴结业出科觅 路 二十四 出茅庐顺事接连二十五 心气高首演成功二十六 路难行几度失意二十七 处困境继续发愤二十八 解危难时逢转机二十九 闯新路离开”重庆三十返 北平处境凄凉三十一 铁蹄下横遭欺诈求 师 (一)三十二 显身手响名天津三十三 识英才通力合作三十四 应邀请郝老观戏三十五 赴盛会恭听赐教三十六 雕美玉有幸旁听三十七 “鬼门关”严查受辱三十八 访卧龙各施所长三十九 新春乐三战三捷四 十 受教诲语重心长四十一 大合作五老二小求 师 (二)四十二 一炮红不虞之誉四十三 游上海洁身自爱四十四 探慈母 旧居新颜四十五 结良缘新婚之喜四十六 “鸡爪宴”拜师有望四十七 “三结合”精改“回书四十八 度蜜月 海滨趣话四十九 演道济群情激昂五十 《连环套》久经考验五十一 赞高老观众情深五十二 颂郝师一代名净五十三 偿夙愿喜拜良师深 造五十四 忆世芳梅开二度……
一 家清贫入迷梨园 北京和平门外新华街路西称前孙公园。早年,曾是清朝大收藏家孙承泽的花园,称孙公园。时代变迁,公园沦为旧巷,分成前孙公园、后孙公园。我们居住这里时,早已没有了花园的迹象。 我的家住在靠西口路南二十四号。 一九一六年,阴历正月初九,我就出生在这个小杂院里。 父亲原来给钱粮胡同一户姓钱的做官人家赶轿车。虽说家里清贫,但还算混得过去。 父亲初到钱家时,钱家的官事儿正蒸蒸日上,不久,就将轿车换为社会上盛行的马车。后来,钱家逐渐破落,月月付不清工钱,就将马车折给了父亲。 父亲高兴极了,他满心以为有了自己的马车,一家人的生活可算有了准着落;手脚再勤快些,早出,晚归,多卖些力气,生活会有所好转的。谁料到,父亲由于多年来到处奔波已经积劳成疾,马车拉回家不到几个月就患了病。那时,我们姊弟还小,没人能去赶车挣钱,为了生活,他只得强撑病身出外赶车。冬寒夏暑、饥饿劳碌,终于迫使父亲在一个风雪之夜病重不起。生活来源断绝。吃饭难,看病更难。一九一八年,母亲过三十二岁生日那天(旧历十月十一日),准备给父亲做些面条吃,父亲没等吃上,就大口大口吐血,故去了。 父亲去世时,我大姐十三岁,二姐十一岁,三姐七岁,哥哥五岁,我还不满两周岁。一家六口的生活重担,全部落在母亲一人肩上。父亲留下的唯一财产--那辆较新的马车,给我大伯使用,以此每月得到他的部分接济。但生活仍难维持,母亲、大姐,后来加上二姐,只得给裁缝铺缭贴边,给鞋铺纳鞋底。缭一件短褂贴边挣两大枚铜子,缭一件大褂贴边挣三大枚,纳一双鞋底是三大枚加一小枚。她们终日起早贪黑,一家人往往还是吃了上顿少下顿,东求西借,苦度光阴。 几年后,大伯为了节省开支,让我们腾出三间南房(这小院是大伯家的财产),搬到那两间刚够十米的东房,屋小炕窄,六口人睡不下,哥哥只好睡在一个旧条案上。记得那时,我对哥哥的“高高在上”的“炕”是非常羡慕的。 年久失修的东房向北倾斜得厉害,当年父亲用来支撑北山墙的杉篙几乎要被压断。遇到雨天,屋外下大雨,屋里下小雨,母亲只好用一个带锔子的洗衣绿瓦盆接漏雨。雨夜,还要不断起来将盆里滴满的雨水倒出。天晴了,就得糊顶棚,什么纸都用,顶棚上被糊得五颜六色。我幼年时躺在炕上,非常爱看这花花绿绿的顶棚。再大点时想法就不一样了,心中总想等我长大挣了钱,一定把屋顶修好,不再让它漏雨,顶棚要糊得雪白雪白的。 四岁上,我开始代替哥哥姊姊的“工作”,去十间房(前孙公园的西口也叫十间房,是一条街两个名字)的裁缝铺取送妈妈做的活计。我很懂得拿到的几大枚工钱来之不易,唯恐弄丢,用送衣服的包布将钱紧紧地裹好,系在腰间,从不敢在路上贪玩,一直回到家才把它解下来,将钱如数交给母亲。当我看到母亲欣慰和信任的目光时,顿时觉得自己似乎替妈妈完成了一件大事。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