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伍修权回忆录

伍修权 中国青年
出版时间:

2009-7  

出版社:

中国青年  

作者:

伍修权  

页数:

413  

Tag标签:

无  

前言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副总参谋长伍修权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97年11月9日零时2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伍修权同志1908年3月出生于湖北武昌一个城市贫民家庭,祖籍湖北大冶。青少年时期,在陈潭秋、董必武同志的引导下走上革命道路。1923年冬,经陈潭秋同志介绍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lO月,由我党派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1927年9月,进入莫斯科步兵学校学习。1929年到苏联远东边疆保卫局工作,1930年转为苏联共产党(布)候补党员。1931年5月,在中国革命的困难时期,他几经努力,不畏艰险,毅然回到祖国,投入艰苦的武装斗争。回国后即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到中央苏区后,先后担任闽粤赣军区司令部参谋,瑞金红军学校第一期连指导员、第二期政治营教导员、第三期军事团教育主任,军委模范团政委,军委直属第三师政委,福建军区汀(州)连(城)分区司令员兼政委等职务。其间,参与编写了我军早期的军事教材,编译了苏军战斗条令,参加了第三、四次反“围剿”。在芦丰战斗中,英勇作战,身负重伤。1933年秋,任共产国际派驻中共中央军事顾问的翻译,参加了第五次反“围剿”。1934年10月,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1935年1月,列席遵义会议。在与“左”倾错误路线的斗争中,始终旗帜鲜明地拥护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正确路线。遵义会议后,任红三军团副参谋长,参与组织抢渡金沙江、吴起镇、直罗镇等战役战斗。过草地时,提出了战胜敌人骑兵的有效战术。在红军陕甘支队期间,遵照毛主席的指示,起草了发布全军的政治训令。1936年4月,任红十五军团七十三师参谋长,参加了东征战斗。1937年2月,任陕甘宁边区政府秘书长,负责边区政府日常工作。

内容概要

本书为老一辈革命家伍修权的自传体回忆录,真实记录了他所参与和见证的重大历史事件与国内国际政治风云。从参加红军长征到出使联合国,从“文革”被囚牛棚到亲历审判林彪、江青两个集团要案,一一叙说历史端详,披露了鲜为人知的历史秘密。全书配有插图照片百余幅,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书籍目录

代序第一章 青少年时期 一、苦难中成长 二、走上革命道路第二章 赴苏学习和工作 一、漫长的旅程 二、在莫斯科中山大学 三、在莫斯科步兵学校 四、在远东边疆保卫局第三章 战斗在中央苏区 一、回国前后 二、初进苏区 三、在红军学校 四、在红军模范团和红三师 五、在汀连军分区 六、再回红军学校 七、为李德做翻译 八、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第四章 伟大的长征 一、长征的准备 二、长征初期 三、历史性的遵义会议 四、征途漫漫第五章 为了抗战胜利 一、从东征到陕甘宁边区政府 二、在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 三、在延安军委总部第六章 东北解放前后 一、进军争夺东北 二、在军调部执行小组 三、在东北军区 四、开国和还乡第七章 外交部八年 一、随访莫斯科 二、建国初期的中苏关系 三、联合国之行 四、开城一月 五、出使南斯拉夫第八章 中联部八年 一、初到中联部 二、参加庐山会议 三、出席布加勒斯特会议 四、1960年9月的中苏两党会谈 五、出席东欧四国党代会 六、1963年和1964年中苏两党的两次会谈 七、出席罗共九大 八、参加四清 九、二访阿尔巴尼亚第九章 “牛棚”八年 一、风暴骤起 二、初进“牛棚” 三、长期“监护” 四、曙光初露 五、不堪回首第十章 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 一、审判工作领导小组 二、特别检察庭和特别法庭 三、第一审判庭和第二审判庭 四、预审工作 五、特别法庭第一次正式开庭 ……附录后记

章节摘录

例如他在讲授历史课时,反复地对我们说,不要仅仅从历代帝王的更迭来看待历史的演变,而要从经济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变迁,来考察历史在如何前进。他还对我们讲解了社会发展史,从劳动怎样创造了人类本身,讲到一种新的更先进的社会制度,必然要取代旧的落后的社会制度,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发展规律,每个要想对社会有点贡献的人,必须了解和顺应这条社会发展规律,努力使自己站在推动社会前进的一方面,而不是站在与它相对立的反动势力方面。由于陈老师知识广博,口才又好,他在讲解这些重要的革命理论时,不仅善于联系实际,又不超出讲课的范围,把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渗透到他要讲的课题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间接受了不少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他讲的道理既新鲜又深刻,语言又很生动和浅显,对于我们这群正处于求知欲旺盛期的青年来说,无疑是在革命知识的荒漠上,浇洒下一阵阵甘霖;在正待开发的处女地上,播下了一粒粒种子。我由于自己所处的家庭地位和环境,正对社会上的许多不平现象感到不可理解,听了陈老师的讲课和言谈,受到了很大的启示,开始拨开了思想上的重重迷雾。当时的中国,各派人物竞相表演,各种主义众说纷纭,有些人不断宣传“教育救国”、“实业救国”等“治国良策”,听起来似乎也有一定道理。陈潭秋同志就针对这些不切实际的言论主张,结合社会上的现实情况,对我们进行耐心的解释开导。他说那些所谓“治国良策”,都不能使我国根本改变面貌,实际上也实行不了;只有彻底改变现存的社会制度,推翻反动统治,消除社会上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的不平等现象,才是救国富民的惟一道路。有一次我问他:“许多像我这样的穷孩子,都上不起学,你看该怎么办?”他说:“这不是个别人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即使由于某种原因,个别人偶然上了学,整个社会的问题仍然存在,你自己就是个例子。要根本解决问题,只有彻底推翻旧社会,让劳动人民当家作主,所有的穷孩子才能都获得上学的机会。”20年代的武汉,是一个典型的半殖民地城市,陈潭秋同志又用现实例子,启发我们反对帝国主义的思想。他指着在武昌和汉口之间停泊着的一艘艘外国军舰,让我们好好想想,为什么这些洋船兵舰能在我国内河长驱直入?这些外国军舰上的大炮,日夜对着我们的国土,到底是要干什么?作为中华民族的新一代子孙,能不能长期容忍这种状况?

后记

1997年的11月9日,这是一个令我们刻骨铭心的日子。我们敬爱的父亲走了,他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他人院的时候还信心百倍,但就在医生和我们都以为他在好转的时候,却突然病危,遽然离我们而去。我们的哀伤与悲痛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他带着曾经为祖国的解放而浴血奋斗的历程、带着奉献自己一生无悔无怨的信念、带着对祖国美好未来的祝愿走了。从此我们再也见不到敬爱的爸爸了!他走得那么匆匆,那么突然,没有留下一句话,但他以自己一生的言行告诉了我们:人应该怎样生,人生的道路应该怎样行!在父亲去世后的日子里,我们带着深深的哀伤为父亲操办后事。此时,父亲的音容笑貌便时时闪现在我们眼前。我们深切地感到,父亲这一代人所为之奉献一切甚至生命的事业,完全是为了祖国摆脱穷困落后,为了人民摆脱被奴役欺凌,为了多灾多难的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了使中国人民能过上美好富足的生活。他们历尽磨难,九死一生,流血牺牲,在所不辞,谱写了一曲曲历史与人生的壮歌。他为党的革命事业奋斗了终生,党和人民也没有忘记他。人们始终重视他、关心他、爱戴他。在他生前,江泽民等领导同志亲自到家探望、慰问他。在他去世后,时任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曾庆红同志第一个赶到301医院,随后总参、中央军委的领导也到医院与父亲告别。11月20日,组织上为父亲举行了隆重的告别仪式。江泽民、朱镕基、尉健行、胡锦涛等中央领导都亲自出席。他生前工作过单位的许许多多同志,包括老战友、老同事、老朋友都来向他作最后的告别。我们看到这么多领导和同志来到八宝山,向他表示哀悼和崇敬,一方面万分感谢他们的这一番深情,另一方面也为父亲感到欣慰。他一生七十四年的革命历程有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这个时候,我们才真正懂得,父亲不只属于我们这个家庭,父亲更属于祖国,属于党,属于人民。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祖国和人民,在中国革命和共和国的历史上,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记。


编辑推荐

《伍修权回忆录》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伍修权回忆录 PDF格式下载



我在很小的时候就看过伍修权写的书《我在外交部八年的经历》,那是一本泛黄书皮的一本薄薄的书,里面有很多照片,真是看了又看。还有伍修权文稿的复印件,文稿最后一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那种流露出的淡定与自信,真让我着迷。其中对联合国、周恩来、南斯拉夫等印象深刻。种下了以后要到南斯拉夫去看一看的梦想。

之后这本书不知所终,想起来非常遗憾,最近看到有他的回忆录,买来一看。哎呀,我在外交部八年的经历就在其中。欢欣鼓舞中,又拜读了一遍。老朋友重逢了,再也丢不了啦!


介绍了伍修权同志的一生蛮好


了解党史的一本必不可少的书。


人生活在现实世界里,不从政不要紧,但不要不懂政治,否则人生会被绑架!


不错不错,很好很好,我很哈皮、。


伍修权的回忆录记录了共和国的一段外交史。


有种欲言又止的感觉,即使这样,已经很厚了


日常因为工作需要而参加一系列培训,管理学的、经济学的、心理学的,包括一些思维方式、决策机制和战略策略。建立在逻辑、实证、理性基础上的这些西学的确可为用。

于是再看中国历史,不管是近的,还是远的,是官方写的,还是民间写的,写别人的,写自己的,阅读的时候都仿佛成了案例。小时候看历史,总是脱不开“历史知识”,年代、人物、事件,琢磨着怎么背下来,课堂教育的结果。现在与同龄人聊天,发现他们一边讨厌幼时接受的这种教育,一边又在如本能般地照做,比如总会觉得好些书:“这有什么用,能学到什么?”其实是在说“能有什么东西值得背下来的?”可是已经不愿意背诵什么了,于是也就没有看书的必要了。

我尽可能不这样,比如这伍修权的自传,伍修权值得背下来吗?为啥不直接看党史呢?可是党史好无聊,能对赚钱有帮助吗?于是党史、伍修权都别看了。——这样错想便只有错做了。

一个组织,总需要不同背景、不同功能的成员组合在一起,才能完成一项综合的大事业。而其中,有配合便有冲突,有互助便有倾轧。只有一种原材料,必是死路;许多原料是必由之路,可其中必有悲剧。普通人们作为某一种原料,一生要遇到的事情。


伍修权的确是一位老革命家,回忆录内容也非常多,但是很多是套话、党的理论思想方面的,缺乏研究学习价值,也可能他的职位不是太高,很多情节内容,对本人来说没有什么意义.........很空,很空,很后悔买......


作者是个厚道人,又有幸参与历史重要时刻,非常客观的描述历史的重要时刻,十分值得细读


伍修权回忆录写出了一位老革命悲壮的一生 让人很受感动


缅怀前辈,了解前辈们的革命经历。我爷爷和伍修权爷爷,在苏联同学,又一起工作。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