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马林·普雷达评传

庞激扬 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作者:

庞激扬  

页数:

274  

前言

  青年学者庞激扬长期从事罗马尼亚语言、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潜心研究罗马尼亚当代著名作家马林·普雷达。她两度公派赴罗深造,有机会得到了罗马尼亚专家学者的帮助与支持,并完成了这部独具特色的专著。作为庞激扬的同行,我为她取得这样的科研成果感到由衷的高兴并表示衷心的祝贺。马林·普雷达是罗马尼亚最具代表性的当代小说家,他的《莫洛米特一家》(第一部)、《呓语》和《世上最可爱的人》(节译)三部长篇小说有中文版译本,曾得到读者广泛的好评。庞激扬在全面、系统、深入地介绍和分析了马林·普雷达的生平、作品和写作手法的基础上,剖析了作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正直、敏锐的人格魅力;同时,她也较客观地评价了马林·普雷达对20世纪下半叶罗马尼亚文坛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和所产生的重要影响。这些都证明了她为弥补这一领域的空白所付出的努力。通常,一个作家在其整个创作生涯中能有一两部经受住时间考验的优秀作品就难能可贵了。马林·普雷达则不然,抛开他的中短篇小说不谈,他的长篇小说就有《莫洛米特一家》(第一部、第二部)、《败子》、《不速之客》、《伟大的孤独者》、《呓语》、《劫掠般的生活》和三卷本《世上最可爱的人》等八部。况且,几乎每部作品的问世都能引起社会轰动,受到广泛好评,进而成为文坛盛事。此外,从20世纪50年代起,他的多部作品被改编后搬上银幕,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反响。这在同时期的罗马尼亚作家队伍中是不多见的。罗马尼亚从1948年起至20世纪50年代末,在当时的国际大背景下,文艺领域实行党的绝对领导,规定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唯一正确的创作方法和评价标准,并以此划线,非此即彼,大搞“一言堂”。马林·普雷达后来把这一阶段称之为“困惑的十年”。从1965年罗马尼亚领导人乔治乌·德治病逝,齐奥塞斯库上台后至1971年,文艺政策较前宽松,文坛气氛也较活跃,对作家队伍也给予了应有的关怀和重视,许多人曾为之欢欣鼓舞。然而,1971年齐奥塞斯库开始搞“小文化革命”。1974年以后,领导层个人独裁、个人迷信、家族统治、任人唯亲和打击排斥不同意见泛滥,搞得人人自危。我是在马林·普雷达死后一年半,即1981年10月公派到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大学语文系进修的。当时,我在北京外国语学院(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就学期间的罗马尼亚语外教迪亚科内斯库老师时任布加勒斯特大学学术委员会书记。此前,除中国外,他还曾被官方派往南斯拉夫和民主德国任语言专家。在只有通过严格政治审查的人才具备出国条件的情况下,老师三次国外工作的经历说明,他应该是属于那种政治上受信任和重用的人。然而,就是我的这位老师,一个初冬的傍晚,他在大学本部那间宽敞却不怎么明亮的办公室里,竟然忧心忡忡地对我说:“我每天都生活在恐惧之中。”我一时都愣了,对他这句话颇感困惑,不知所云。鉴于当时的政治气候,他不可能展开讲,我也不便多问。由此,就不难理解马林·普雷达在创作《世上最可爱的人》几年的时间之内,精神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惶惶不可终日,唯恐出什么闪失,吓得他无论到哪儿每天都随身携带着为之“付出最大努力”的手稿。该书问世之后,虽然读者反响巨大而热烈,可没过多久,他却离奇地死在自己的创作室里,面部还有两处伤痕。他究竟是怎么死的?为什么?事情已经过去了三十个年头,至今疑团难解。身处复杂社会环境中的马林·普雷达一直刚直不阿,从不趋炎附势和随波逐流,不违背文学良知,秉承现实主义原则,认为反映现实是文学的根基。而他对现实的见解又独到、精辟,认为现实应包括历史现实、社会现实和心理现实等诸多层面,而这些层面之间又相互补充,才构成了一个真实的世界。因而他并不回避当时令许多作家生畏的历史和现实题材,所有作品都是以表现罗马尼亚近代历史和社会现实为主。人们也许会纳闷,既然当时的创作和出版环境那么险恶,作家又那么耿直甚至桀骜不驯,可那么多的书是怎样出的?这得益于作家的睿智。他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文学环境中,对现实的反映不再完全依托完整的故事情节或者对冲突的细节描写,而是间接地表达现实,从而巧妙地绕开所谓的文学“禁区”,得以“蒙混过关”。对某些敏感问题,采用迂回的办法来对付“书刊审查”。写到这里,我想起了在布加勒斯特大学进修期间亲耳听到的一则政治笑话:马林·普雷达把《世上最可爱的人》书稿送有关部门审查,希望能尽快出版。一天,党中央主管意识形态的负责人为此事请示齐奥塞斯库。齐板着脸问:“书名叫什么呀?”答日:“《世上最可爱的人》。”齐顿时眉开眼笑,一准儿认定是歌颂他的,立刻指示:“尽快出!”当然,谁也不会信以为真,认为确有其事。不过话说回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间的一种情绪。今天,就姑妄听之吧。马林·普雷达的作品数量大,有关他的评论也多。面对如此纷繁的材料,庞激扬表现出很强的综合、分析和梳理能力。该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我终生从事罗马尼亚语言文学教学、科研、翻译和新闻工作,对马林·普雷达有所了解。读了庞激扬的这部专著《马林·普雷达评传》后,亦感到颇有收获,对作家及其作品的了解更全面、更系统了。我认为,这部专著的出版,不仅体现了作者个人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成果,更重要的在于该书所面对的是中国和罗马尼亚的广大读者,有助于加强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为中罗文学关系增添了一项新的内容。张志鹏2010年6月于北京昌平王府公寓

内容概要

  罗马尼亚当代著名作家马林·普雷达(Marin Preda,1922—1980)干1922年出生于罗南部的一个农民家庭,自幼爱好文学,于1942年起开始文学创作。他的所有作品均以表现罗马尼亚近代历史和社会现实为主,题材广泛,视角新颖,写作手法独特。其中,尤以中短篇小说集《大地相遇》(1948年)、长篇小说《莫洛米特一家》(第一、二部)(1955年、1967年)以及《世上最可爱的人》(1980年)在20世纪下半叶的罗马尼亚文坛独树一帜,更使其成为当时罗马尼亚最具代表性的现实主义作家之一。 与同一时期罗马尼亚主流文学不同的是,普雷达并不回避当时令许多作家生畏的近代历史和社会现实题材,勇于回顾历史,揭示真实现实,力图反映人与历史、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显示了他作为一名文坛勇者不随波逐流以及敏锐的人格魅力;同时,由于当时特殊的历史和文学环境,普雷达在运用现实主义手法创作时也另辟蹊径,在承袭和借鉴前人做法的基础上,采用大量迂回的手法间接表现真实的现实,激发读者的共鸣,在淋漓尽致表达其历史观、自然观的同时更对现实主义进行了开放式的全新注解。这些特点贯穿普雷达作品的始终,带动了一批年轻作家,从而构成了罗马尼亚现实主义小说的鲜明特色,普雷达在20世纪下半叶罗马尼亚文坛的重要地位以及影响力也由此建立。 普雷达几乎每一部作品的出版都能在当时社会上造成轰动效应,多部作品被改编并搬上银幕;同时还有许多作品被翻成法、俄、德等国文字,在法国、前苏联以及现在的摩尔多瓦共和国等国有较大的影响力。中国译介界曾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将其作为面向国人的介绍对象,翻译并出版了普雷达的部分作品。 庞激扬编著的《马林·普雷达评传》旨在21世纪全球化的背景下,发掘并探讨罗马尼亚当代文学中的一些创作现象,并试图从人文主义的角度来诠释作品的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

作者简介

  庞激扬,1969年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1987年考入北京外国语学院东欧语系(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罗马尼亚语专业就读,1991年毕业。1991—1992年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欧中亚研究所任实习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罗马尼亚国情。1993年起回母校罗马尼亚语专业执教至今,现为罗马尼亚语教研室主任,副教授。1995—1996年赴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大学文学系访学,2000—2003年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攻读并获文学硕士学位。2003年起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并于2008年获得北京外国语大学文学博士学位,期间曾于2005—2006年再次赴罗马尼亚彼特什蒂大学文学系访学,主要研究方向为罗马尼亚当代文学。近年来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编写并出版了罗马尼亚语教材两部,编写、翻译并出版了辞典两部,目前继续参与国家汉办组织的对外汉语教材、相关辞典的翻译和编写工作。

书籍目录

序引言第一篇 大地之子第一章 童年第二章 青少年第二篇 勇者的历程第一章 崛起第二章 迷惘第三章 反思第四章 呐喊第三篇 魂幡飘起第一章 突如其来的死亡第二章 生命倒计时第三章 迷雾重重的死因第四章 世人的回眸与叹息第四篇 勇者的艺术第一章 经典美学的传承和发扬第二章 历史观、自然观和爱情观第三章 当代现实主义大师第四章 质朴的语言、幽默的渲染结束语附录附录一 马林·普雷达生平大事记及作品年表附录二 马林·普雷达语录(摘译)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二章 青少年 第一节 “我要读书” 1937年,小学毕业后的马林·普雷达当时15岁,身子依旧瘦弱、单薄,眉宇间淡淡的忧郁还是没有散去。生活的艰难、家境的窘迫没有减弱他对书本的追求和对外部世界的好奇,但给他带来了不少压力。这个敏感、洞察力极强的孩子早早就懂事了,沉默的外表下隐隐透出一份倔犟和自尊,但也有一份无奈的自卑,无声的眼光中似乎总在呐喊:“我要读书!我要读书!” 此时马林所有的希望是继续中学学业并最终成为一名教师,这是他读书的最终目标,但家中的境况和父亲的态度令他颇为踌躇,十分担心父亲是否还能继续为他支付学费。在成年后的一次《金星》杂志专访中,马林·普雷达回忆起自己当时曾对未来有过设想,教师就是他的唯一选择。他考虑过图尔努一莫古莱来以及阿列克山德利亚的师范学校,那里的学习氛围和条件都比较好,但最终他放弃了入学考试,因为这两所学校的收费都比较高,家里明显负担不起。 得知情况的I.泰奥多莱斯库老师提醒马林的父亲老克勒拉苏,告诉他根布隆戈一目斯切尔还有一所师范学校,那里的收费并不高,而且学校的声誉非常好。老克勒拉苏心中虽然对此没有太大的把握,但看着儿子眼中的那份渴求,还是赶着马车送马林上路了。可就在那里,马林·普雷达却遭遇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打击——他的入学考试都通过了,但体检时因为眼睛近视,学校认为他不适宜在师范学校就读。 被学校拒之门外的马林心灰意冷,难道自己的求学愿望就到此为止了吗?回家后,父亲倒是松了一口气,这正好遂了他的心愿,虽然他没有当着孩子的面说出来。家人劝说满脸阴郁的马林到米洛什乡去学一门技艺,将来也能靠种田吃饭,养家餬口,这似乎是最合情合理的选择。马林默默无语,看来只能接受命运的安排了,但心中的不甘和悲哀写满了一脸。 忧郁的马林去了米洛什技校,骄人的入学考试成绩并没有驱除他的失落感,眼里依旧充满被命运戏弄的无奈和绝望。 然而就在那所技校的大厅,一件最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从此改变了马林的一生。 第二节 命运的逆转 一筹莫展的马林。普雷达在米洛什技校的大厅排队等着注册,一同前来的还有沉默寡言的父亲。里面同时还有另外许多人,普雷达起先并没有注意到那个即将改变他一生的中年人。也许是普雷达的抱怨和父亲的劝慰引起了那个人的注意,他主动上前和这对父子攀谈起来。 他的话语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石头,在普雷达的心中掀起阵阵希望的波澜,使他久久不能恢复平静。这个中年人名叫C.博翁,他告诉克勒拉苏父子,邻近的阿尔迪亚尔还有一所新开的师范学校,因为生源不足,考生可以免试入学,而且学费也不昂贵。 和父亲商量后,父子俩在这个中年人的带领下前往阿尔迪亚尔,并顺利地在那所师范学校注册入学。就这样,1937年 8月,15岁的马林·普雷达重新入学了。虽然比同年级的学生要大两三岁,但普雷达的内心却要比他们激动澎湃得多。 阿尔迪亚尔师范学校地处幽静的南部小城克里斯图尔,是一所寄宿学校,那儿的老师也非常优秀,普雷达总算可以继续他的梦想,继续他的学业了。可惜好景不长,只过了两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并波及这个欧洲东南部的小国,克里斯图尔再也没有了以往的幽静。1940年,由于维也纳协议的签订,罗马尼亚的领土被分割,阿尔迪亚尔师范的学生被分配到首都布加勒斯特的师范就读,从此马林·普雷达的生活被彻底改变了。 1940年9月,父亲赶着马车将普雷达送上了开往布加勒斯特的火车。在去火车站的路上,父亲用平静的语言娓娓交代孩子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把自己的处世经验尽可能多地传授给孩子。最后,父亲用尽量平静的语气告诉他,一切都要靠自己,家里再也拿不出供养他读书的钱了。在开往布加勒斯特的火车上,普雷达突然长大了,但对是否能够适应布加勒斯特的一切,他的心中还是忐忑不安。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罗马尼亚本国文化得到了长足进步,接近欧洲文化的普遍水平。当时的布加勒斯特素有“小巴黎” 之称,是全国文化、政治和交通中心。和当时欧洲其他大城市一样,崇尚现代、追求自由是这个都市的特点。这里虽然时时面临战火攻击的威胁,但文化艺术沙龙异常活跃,使得这座古老的城市焕发出青春和自由的气息。这让这个只习惯于乡村生活的中学生稍稍有些不适应,周围的一切看上去是那么的摩登时尚和光怪陆离,而自己的装束却是那么土气,显得格格不入。但不久,普雷达就被这个城市中所洋溢的自由气息所吸引,每每要走出校门去感受时代的空气。就在这里,普雷达还平生第一次配了眼镜,刹那间,美好的未来如同眼前清晰的事物一样仿佛触手可及,笼罩在面前的那层薄雾散开了,直觉告诉普雷达,美好而令人激动的日子正在向他招手。 可是,这个摩登城市里的师范学校沿袭的却是刻板的作息制度,普雷达极度渴望接触新世界的念头总是被学校早匕 5:30起床、晚上9:00熄灯睡觉的严格作息安排所限制。外部世界对于十七八岁的普雷达而言诱惑实在太大,年轻的心脏总想随着城市自由的脉动而跳动,于是他想方设法溜出校门奔向他理想的圣地——文化沙龙,那是他感受文化艺术气息最好的地方。然而一天中所有的自由支配时间加起来不足四小时,这实在难以满足他极度的渴望。未过多久,普雷达开始和那套死板的作息制度发生了冲突。 当时,这所师范学校在全国享有极好的声誉,拥有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市最好的教育家。例如,知名作家V.斯特莱依努任罗马尼亚语教师,T.伯乌乃斯库一乌尔姆任拉丁语教师,著名历史学家I.伊奥那什库任历史教师,画家M.奥里乃斯库教授美术……但普雷达却感到备受拘束,十分不自在。由于多次不经允许擅自离校,副校长已经派人监视他,罚他不准离开学校,并且警告他,如若再次违反校规,将立刻把他开除。 可是,文化艺术沙龙中的一幕幕持续萦绕在普雷达的心头,艺术家们的激情刺激着他的神经,琳琅满目的文学艺术作品让他目不暇接。文化艺术沙龙才是真正吸引他的世界,一个他从没有想象过的缤纷世界。普雷达心头原来的梦想已经动摇,做一名教师其实是自己眼界未开、不了解自己内心时的选择;而现在,普雷达越接触外部世界,越发感受到自己发自内心的呼唤是写作。 于是,学监们再也看不到普雷达偷偷溜出校门的一幕,取而代之的是他伏案书写的身影。从那时起,还不到20岁的普雷达开始尝试创作小说了。每当夜晚熄灯后,普雷达会给他最要好的同学背诵几段写好的小说章节,师范学校的同学们依然记得那部作品的书名是《窗口》。最早的读者中也包括拉丁语教师M.约内斯库夫人,有着和普雷达相同写作爱好的她在看完小说后赞叹不已,直觉告诉她这个孩子具有杰出的写作天赋,他的将来不可估量。 1941年,交不起学费的普雷达面临辍学的境地。前面还会有什么在等待着他?一切都是未知数。  ……


编辑推荐

  马林·普雷达的多部代表作,如《莫洛米特一家》、《呓语》等被翻成英语、法语、俄语、德语、汉语等多国语言,在20世纪下半叶的法国、苏联较有影响力。如今,除罗马尼亚本土,邻国摩尔多瓦的文学界也给予了普雷达及其作品极高的评价,称他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罗马尼亚文学界“追求美学回归的核心人物”。《马林·普雷达评传》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让我们顺应全球化的浪潮,一起回到20世纪的罗马尼亚,展开一段文学探索之旅,开发一片未被踏入的处女地,这应该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吧。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马林·普雷达评传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