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华民俗万年历

文龙 编著 工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2  

出版社:

工人出版社  

作者:

文龙 编著  

页数:

387  

字数:

450000  

内容概要

《中华民俗万年历》分为中华传统节日,中华民俗民风,民间诸神,中华古文化探源,天文历法共五章。《万年历》是清朝皇帝颁布的《御定万年历》的简称,又叫《黄历》。知天文地理,让你运筹帷幄,晓人情世俗,为君指点迷津。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中华传统节日 一、春节 二、立春 三、二月二青龙节 四、清明节 五、五月王端午节 六、七夕七巧节 七、七月十五鬼节 八、八月十五中秋节 九、九月九重阳节 十、诸神的生日第二章 中华民俗民风 一、民间吉祥象征 二、十二生肖传说 三、中国古代礼仪 四、悠远的民间传说 五、奇妙的传统俗言 六、姓氏家谱渊远 七、传统结婚习俗 八、传统生育习俗  九、传统生日习俗 十、民间禁忌 十一、中华传世民谚 十二、传统对联第三章 民间诸神第四章 中华古文化探源第五章 天文历法

章节摘录

插图:第一章 中华传统节日一、春节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它标志着农历旧的一年结束,新的一年已经开始。人们将告别寒冷单调的冬季,迎接生机盎然的春天。春节的各项活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辞旧岁,迎新年。与春节相关的国家礼仪和民俗活动非常丰富。从腊月初八的“腊八节”、腊月二十三的祭灶节、除夕守岁、初一拜年、初五“破五”、初七人日,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其间的各种民俗活动都和春节相关,人们通常都把它们看做新年的一部分。换言之,广义的“春节”概念可以包括腊八直到元宵节。春节原名“元旦”,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解释:“正月朔日。谓之元旦。”《说文解字》中对“旦”字的解释为“从日见一上,一,地也”。表示太阳刚刚从地平线上升起,就是早晨的意思。因为它分别表示一年的第一个早晨,正月的第一个早晨,所以称“元旦”和“正旦”。除上述称谓外,春节还称“开年”、“开岁”、“芳岁”、“华岁”等,在诸多称谓中以称“元旦”最普遍,时间最长久。因各朝代历法不同,元旦所在的季节也不同。中国古代的历法是阴阳合历,需同时考虑到太阳和月亮的位置,故确定元旦时,需首先确定它在某个季节,然后再选定与这个季节相近的朔月作为元旦。由于一岁与12个阴历并行不相等,相差约11天,故每隔3年需设置一个闰月来调整季节。中国上古的天文学家曾想出一个简便的方法来判断月序与季节的关12个方位,傍晚时斗柄所指的方位,就是该月的月建,其子月、丑月、寅月分别相当于十一、十二、正月。中国是个古老的多民族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不同的民族都曾经根据自己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确定过自己的元旦,即改为“正朔”,改正月初一的时间。颛顼帝和夏代都以孟春正月为元,即使用建寅的夏历,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商代使用殷历,殷历建丑,以农历十二月初一为元旦;周代使用周历,周历建成子,以农历十一月初一为元旦;秦代使用秦历,秦历建亥,以农历初一为元旦;西汉前期仍然使用秦历,汉武帝太初元年(104年)改用司马迁、洛下闳创制的太初历,又重新使用建寅的夏历,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以后除王莽和魏明帝一度改用建丑的殷历,唐武后和肃宗时改用建子的周历外,各朝代均使用夏历至清朝末年。“春节”这一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还有不同的特指。汉朝时,人们把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立春称“春节”。南北朝时,人们把整个春季叫“春节”。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但一般人称公历元月一日为“阳历年”,仍把农历正月初一称“元旦”。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即阳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为新年;因为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编辑推荐

《中华民俗万年历》:精编民俗通书。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华民俗万年历 PDF格式下载



客作为了解民俗的工具书使用。


书中的内容比较多,美中不足就是缺少介绍日子中喜忌~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