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面容
2009-1
艾米丽·乔治亚娜·坎普、 晏方 中国工人出版社 (2009-01出版)
艾米丽·乔治亚娜·坎普
晏方
无
我遇到过的每个有幸去过中国的聪明人。都曾倾倒在那神奇的人民和神奇的土地的魔力之下。我十分希望,通过用我的钢笔和画笔尽力准确和生动地展示中国的真实面容,这种魔力能将即使从来没到过那里的人也迷住。只要贴得足够近,人们就有可能成功地描述一个民族的心灵,然而一辈子熟悉和热爱中国的外国人会第一个否定这种做法对中国的可行性。我宁愿采取勃朗宁的观点——“心灵帮不了躯体,躯体也帮不了心灵”——力图忠实地记录下我的所见,这样可以让别人自己去研究中国。也许有人反对道这幅画的色彩过于鲜艳,因为我没有对事物的阴暗面着墨太多。然而眼睑和眼睛是一样有用的。这本书是1893年至1894年在山西度过的一年和1907年至1908年在途经山东、直隶、湖北、四川、云南各省的旅行中度过的六个月的经历及见闻。前一次主要是在太原府的一个医药传教机构度过的,当时那里还远离西方影响;现在一切都变了,我从该国的东北旅行到西南,发现那伟大的觉醒触及了每一个村庄。第一次的时候,我一直觉察到这里的人民对外国人态度上有某种敌意,这次情况恰恰相反。考虑到许多旅行者对中国人的行为,这在我看来好像实在令人惊讶;不过他们在察觉心理状态时非常敏感,我们通过将自己完全无保留地托付给他们而对他们的求助,得到了他们毫不迟疑的响应。不止一次有人告诫我们别这么做,但事实证明我们的信任是对的。没有一个欧洲国家里我们会得到更殷勤的对待了,很少欧洲国家让我旅行得这么快乐、这么无忧无虑。旅途是一连串惊喜,我的朋友越过边界进入缅甸时感叹道:“要是我们能转过身一路回去,那该多好!”说出了我们两个人的心里话。倘若有什么人由于看了这本书而想要亲自去认识中国,那这本书就没有白写。
《中国的面容》主要内容包括:旅途是一连串惊喜。当我和我的朋友越过边界进入缅甸时,感叹地说:“如果我们能装过身一路回去,那该多好!”这说出了我们两个人的心里话。整个文明世界惊讶而钦佩地看着日本国最近的迅速演进,现在中华帝国决心作一个相似的改变。这是个困难得多的任务,而且由于中国的规模,对于整个世界很可能重要得多。中国人受了爱国主义精神的强烈鼓舞;他们有优良的心智,有将必要的改革进行到底的执着的决心。在过去的黑暗时代,他们是艺术、科学和哲学的先锋;所以我们可以满怀希望地期待一个更辉煌的未来,相信刚开始的新纪元对于中国也许是个越来越伟大的纪元。
作者:(英国)艾米丽·乔治亚娜·坎普 译者:晏方英国女风景画家艾米丽·乔治亚娜·坎普,1893年至1894年从天津去太原,在山西省度过一年,1907至1908年从上海乘火车去青岛,作了途经山东、河北、湖北、四川、云南各省而以缅甸(当时为英国的殖民地)为终点的六个月旅行。《中国的面容》是她在这两次游历后所作,从时间上算起来,到现在已经有一百多年了。除本书所介绍的旅行外,作者的足迹还曾到过中亚、中国的东三省和朝鲜等地;她发表过的有关作品,除本书而外,还有《满洲、朝鲜、俄属土耳其斯坦的面容》、《漫游中属土耳其斯坦》、《中国人的精神》等。
第一章 上海第二章 山东,德国人的势力范围第三章 乡间一日(山东)第四章 山东丝绸第五章 济南第六章 圣地泰山第七章 孔子故里:曲阜第八章 黄河和大运河第九章 1893年到山西的旅行第十章 太原府第十一章 北京第十二章 京汉铁路:从北京到汉口第十三章 扬子江上:宜昌到万县第十四章 四川山路第十五章 成都第十六章 岷江第十七章 峨眉山第十八章 从四川入云南第十九章 前往云南府的路上第二十章 云南府第二十一章 大理府第二十二章 大理府到腾越第二十三章 从中国入缅甸第二十四章 中国现今的局势
插图:
《中国的面容》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
无
那个时代,那群人
“我遇到过的每个有幸去过中国的聪明人,都曾倾倒在那神奇的人民和神奇的土地的魔力之下。我十分希望,通过我的钢笔和画笔尽力准确生动地展示中国的真实面容。”我是因为这段序言才决定看这本书的。这本书是一位英国女画家为自己在十九世纪末贯穿中国的旅行所做的游记。我想知道,十九世纪末的中国人,一个我所被告知的因屈辱和辛酸而卑微得可憎的面孔,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映入一位浪漫而明慧的旁观者的眼眸。
这确实是一本游记,女画家秉承了西方注重写实的创作风格,记录下了旅行途中的所见所闻 。鲜有对政治经济的评论,也基本看不到对中国现实格局的沉重透露。那时的中国对于作者而言,可能只是一个普通的描画对象,一个采集灵感的地方,但也正是因为这样,读者才得以在书中看到那些站在中国大变革边沿地带的普通中国人的真实面孔。而且,因为作者的特殊身份(一名来自西方强国的女画家)而产生的特殊的视角,才让读者得以发现那些因普遍而常常被忽略的细节,我读到的中国面容,很大一部分都是由这些细节构成的。下面,我会就令我印象深刻的几个方面谈谈我读到的中国的面容。
作者说:“中国礼仪有一种难以言说的魅力。”作者说的应该多指中国的待客之道,中国人的面貌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充分地展现。我对中国的传统礼仪没有多少了解,单从作者的经历来看,中国人待客,或者说对待作者这样一位外国来宾,是拘谨礼貌而又拿捏不准的。作者曾在曲阜的一个官员家里落脚,家里的女眷来拜访作者时,其中有一位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什么品阶来着?”。我心头一震,我想这不是沟通词穷后的敷衍,这是那个时代那个国家的最普通的那群人都想要了解的问题。品阶对于任何一个封建时代都是重要而又清晰的,中国传统礼仪,接客之道,也跟这种社会地位的划分紧密相连。那些占大多数的中国普通民众,他们既没有参与到改革大计中,也对严峻的中国现状知之甚少。但同时他们也看到了:各地都有传教士在传教;有外国商人出现的地方越来越多;各种进口商品琳琅满目;教堂和教会学校拔地而起;他们看到了租界,看到了一些在中国却不允许中国人踏足的地方;他们看到衣着整洁的外国人在中国官员面前趾高气昂;看到有些铁路是由外国人,而不是中国人自己在管理。他们不懂政治,不懂外交,但是却真实地察觉到了这些变化。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是很爱随遇而安的,时间可以帮助他们消化和适应任何大的变动;但中国人又是爱守规矩的,比起接受自由平等博爱的新思想,当时的大多数中国人则更习惯将自己限制在明确的自我定位中,不做任何越矩的事,安稳地过日子,这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一直很擅长且热衷的事。但是生活在那个时代你会发现即使只是这样也是很难做到的,因为社会中大量涌现的外国群体正擅自参与到中国人的日常中,变成越来越不可忽略的因素,但是,中国人没有办法对他们进行合适的定位。
那时在中国的外国人国籍各异,目的不一,从思想的改造到文化和商业的掠夺再到普通的旅行和考察,但都是要和中国人亲密接触的。他们的面孔有的温和而充满善意,有的又蛮横霸道得可憎。中国人一边不可思议地听着对他们来说有点天马行空但不无吸引力的平等博爱的新思想,一边忍受着他们中一些人狂妄的自负和人格的侮辱。但从书中所讲的作者所受到的优厚的待遇来看,中国人似乎还是选择了较为安稳的处理方式,礼让和妥协。这从作者多次受到当地官员的接待这一事实中就可见一斑。说到底,中国人骨子里透着一种自卑,他们很容易自轻自贱。在中国,跪拜是一种常见的施礼方式,磕头也是,致谢时可跪拜,认错时可跪拜,有事相求时更是如此,中国人总是喜欢用最接近地面的方式显示自己的卑微与诚恳。跪拜的频繁,是会使人不自觉地放低自身的高度,淡化自尊,安于现状的。站与跪的高低落差,仰视与俯视的差别,让尊者愈尊,贱者愈贱。再者,几千年的封建制度延续得过于稳定了,中国朝代的更替史就是一部普通民众轮番遭受压迫的历史,这种压迫渐渐地在大多数中国人身上打下了烙印,并继而转化为根深蒂固的思想传统。面对压迫,大多数人是选择妥协的,是选择苟且生存的,他们发现溜须拍马和点头哈腰经常比刚正不阿更加讨巧,也更让人放心,所以他们甘愿选择前者以获取暂时的安定,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奴性”。在面对外国人这一新的团体时,他们做出里同样的选择,强国越是瓜分中国控制中国,中国人就越是惧怕,越是抬高对方的身份,在剥削中选择服从,在屈辱中选择麻木。
在中国,底层的劳动人民始终是占大多数的,在这里,我想具体谈一谈脚夫的面貌。脚夫在作者的旅行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是当时中国普通劳动人民的典型代表。脚夫是旧社会对搬运工人的称呼,既搬运货物,有时也抬人,做跟轿夫类似的事情。脚夫的工作十分辛苦,脚夫们走南闯北,翻山越岭,风餐露宿,一走就是十几天或至数月、数年,全凭两只脚谋生糊口,他们收入微薄,社会地位低下。作者是一名道德高尚的女画家,在旅行途中一直给予脚夫们一定的尊重和包容,但是可以想象,这样好的雇主并不多,脚夫们大多时候遭受的是骡马一般的对待。书中的脚夫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他们遭遇过压迫,看惯了不平等,因而本分,因而卑微,因而麻木。
本分是中国人的一个重要特征,一个普通的中国农民家庭,可以世代在同一片土地上劳作,没有比他们更安分守己的人了。脚夫也是如此,他们忠于自己的劳动,尽管他们所做的工作艰苦到残酷。他们的本分中透着令人敬佩和感动的坚韧,这种坚韧在中国劳动人民的身上普遍而明显。从某个角度上看,中国人是愚昧而不思进取的,这与他们对劳动的坚实信仰不无关系。在中国,体力是第一生产力,力气大,能干活的人是很被看好的,一个普通的平民家庭要得到生活的保障,除了靠子弟读书考取功名外,只能靠本本分分的劳动。而能够榜上提名的毕竟是万里挑一,所以这条路对大多人来说是虚无缥缈不敢妄取的。于是,体力就成了最可靠的资本。先把对脚夫的分析放在一边,我们来看看在中国占大多数的农民,中国人的土地情结应该是任何民族都无法比拟的。中国人爱土地,小农经济,对商业的长期的轻视更是让这种情结深深扎根,劳作也是上述的劳动的最典型。很多中国人为了谋生把全年的精力奉献给土地,而这种奉献并不是每次都能得到平等的回报,一次毁灭性的天灾就可能导致颗粒无收,全家人就失去了一年的指望。这种不确定性非但没有把中国人的目光转移到另一条生存道路上去,反而加深了农民对土地的崇拜,今年歉收,那明年就更可能丰收,也许农民就是怀揣着这样的心理希冀和安慰,在一片土地上完成一次又一次的赌博。这样的习惯经过世世代代的传承,将农民的生命与劳作仅仅相扣,对劳作的执着和耐心也越来越深,在多么恶劣的环境、天气下都能看到中国人劳作的身影,这终于缔造了中国人对于劳动的不可思议的坚韧。脚夫当然也是这样,他们传承了这样的精神,但常常得不到耕种的土地,但他们将这种坚韧出色地转移到了脚夫的工作中来,因此无论多么难走的路,脚夫们都能够征服,不得不说这是一种令人心酸但是实在可敬的精神。
脚夫的卑微自不必说,他们本就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想要期待别人的关怀几乎是不可能的。一个脚夫若是在运货途中生了病,受了伤,不能坚持工作,那他们面临的可能只是残酷的失业的现实,想要让雇主照顾赔偿的想法是十分不明智的。
“中国人对疼痛特别不敏感。”当女画家为脚夫们护理受伤的脚时发出的感慨。她也提到,为中国人做手术所花费的麻醉药物远远少于对欧洲人做同等的手术所花费的量。中国人耐得住疼,这与他们的坚韧一样,让人为之心酸。没错,中国人只是耐得住疼,不是不疼,这种对疼痛的忍耐性应该是不可遗传的,那么,是什么导致中国人对疼痛如此不敏感呢?是对自我的轻视和精神的麻木。中国人很少是为自己活的,很少有人能脱离团体尤其是家庭的羁绊而单单为自己谋生。中国的传统思想中最缺乏的便是对本我的呵护,不论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因为现实几乎从不给他们这样的机会,前文中讲过,中国人骨子里透着一种自卑,有的人出生几年就注定了一生的卑微。官僚的压迫剥削常见得让人习以为常;不平等是被人普遍接受的社会现实,没人奇怪更没人反抗;温饱问题足足纠缠了人们上千年。现实如此残酷,即便你受伤了,疼给谁看呢?同情心始终都是奢侈品,你不小心透露的任何身体的软弱,都有可能让你无法获得和他人一样多的劳动机会,无法谋生养家。所以,中国人选择将外在的痛苦深深掩藏和忘却,当痛苦成为常态,也确实没什么好敏感的了。但是,时间久了,这种麻木也感染到了中国人的精神,自尊心受创,也一并变成了无足轻重的事。这是中国人最最令人心疼的特征,麻木,不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甚至,对国家。
一本书毕竟无法记述太多,我对那个时代平凡中国人的了解,可以说只是在读完书后所做的一个猜测,从那个时代之后中国发生的各种变革来看,中国人显然不只有这样一个面容,在卑微与麻木的背后,必定存在着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着这个民族完成奇迹般的蜕变,成为世界格局中一股崭新的力量。
想写一写前天读完的一本书。断断续续,见缝插针地读完,很有趣的一本书,至少对我而言。
作者是一位一百多年前的英国女画家,游历中国后写下的旅途经历和见闻。她看到的、描写的都是一百多年前的中国和中国人,而她又是一百多年前的西方女性,这样的视角想不引起我的注意都不行,所以在图书管看到便马上决定借阅。
遗憾的是,书中图片太少,而且大都是模糊的。我很高兴作者没有西方殖民主义者的那种傲慢和偏见,而是用充满了同情,平等的心态来看待中国和中国人,她在序言中写到“力图忠实地记录下我的所见,这样可以让别人自己去研究中国。并且她还认为“……但事实证明我们的信任是对的。没有一个欧洲国家里我们会得到更殷勤地对待了,很少欧洲国家让我旅行得这么快乐,这么无忧无虑。旅途是一连串惊喜……”
作者的旅行时间分别是1893年-1894年、1907年-1908年。第一次途径天津-太原-山西。后一次是从上海-青岛,然后途径山东-河北-湖北-四川-云南,最终到达缅甸。她们的旅行方式是,火车、船、轿子、篼子、滑竿和双脚。火车和船很少,大部分都是坐被人抬着走的轿子、篼子和滑竿,有时会下轿步行。
单看她们的旅行方式,现在的驴友们一定会认为浪漫又奢侈。的确,她们对当时的中国人而言算是贵族,有钱人,她们常常要雇很多轿夫,她们有仆人,翻译、还有士兵护卫,外国女性在当时的中国做这样的旅行,有士兵护卫显得很有必要。她们也常常会得到当地最高官员的接见和关照,并且她们得到了很多传教士的热心帮助,否则,她们自己也说,很难完成这样的旅行。似乎看起来她们的旅行一定舒服极了,其实并不尽然,其实旅途中遇到很多困难和麻烦,还有当然也很辛苦。但她们觉得和旅途中所得到的比起来,根本不算什么。
想想吧,一百多年前的外国女性,还没有到非常开放的程度,虽然比中国要开放,她们又是在异国他乡做一次前途未卜的旅行,即使是现在看来,也是需要相当的勇气的。她们这样的旅行不正是我梦中也向往的吗?
不过前提是,有足够的钱,才会让旅途更有安全感。如果现在让我们用乘坐轿子的方式游历大半个中国,真的是即奢侈又夸张,还需要极大的耐心,因为轿子该有多慢啊,可是在当时,这却是再正常不过的方式了。
相比她们可以乘轿在中国旅行,中国的女性则显得更辛劳。当时的中国处在变革之中,西方的文明一点点渗透,她们所到之处外国传教士的痕迹随处可见,在传教士的推动下,教会学校在中国遍地开花,很多人想要去外国留学,女孩也开始慢慢接受教育,天足运动逐渐展开,中国人对外国人不再好奇。作者感叹,中国人总是不放过任何一块可以耕种的土地,妇女们也参加劳动,即使裹着小脚,还是要参与繁重的田地劳作。现在不也如此吗?中国人向来都很辛劳。
从书中的描述可以看出,当时的很多中国人还受到鸦片的摧残,禁烟运动仍在进行,中国的货币体系一片混乱,不同地区用不同的货币。当时的中国并不太平,可以说是在水深火热中,不过就她们旅途经过的描写来看,这种变革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人们还是该劳动就劳动,该欢庆就欢庆,过着自己的日子。旅途的风景总是很迷人,她们常常会停下来写生。如果可以,我也好想要一次这样的旅行。不过我会把写生改成拍照。
最后,旅行即将结束,作者写道,“对于许多旅行,要忘掉其中的不愉快需要一段熟化期的距离,然而我们回顾时,只有一种想法,那就是完完全全的满意。”
本书的作者并没有描写一个全面的中国,只是描述了她所途径的看到的中国,不过也或多少满足了我的一点好奇心。作者对中国的未来是充满希望的。在本书的最后她写到“在过去的黑暗时代,他们是艺术、科学和哲学的先锋,所以我们可以满怀希望地期待一个更辉煌的未来,相信刚开始的新纪元对于中国也许是个越来越伟大的纪元。”
的确,二十世纪对中国而言的确是一个伟大的纪元,在这个世纪里古老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变化中充满了痛苦,血泪和牺牲。在这个世纪,新的中国诞生了,中国人开始了全新的生活,只是不可能总是美好,新的问题又层出不穷。
更辉煌的未来——这一美好的期待,还需要中国人齐心协力,共同努力!
对于国民性的评论非常赞同~
为评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