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西亚考古史

拱玉书 文物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4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作者:

拱玉书  

页数:

244  

Tag标签:

无  

前言

这是拱玉书博士所撰的《西亚考古史》。一看到这样的书名,有人大概就会觉得它是和自己关系遥远的一部学术专著。它是一部学术专著,这一点没有问题;不过,它是否就和自己关系遥远呢?这还要具体地加以分析。如果一个人读书太过于注重直接的研究对象,那么,只要他的专业不是西亚考古史,他是会把这本书看得很遥远的。且不说非历史或考古学界的人,就是从事中国考古研究的学者,他的具体研究对象是中国古代的遗址与文物,他也有可能觉得西亚的考古与他关系遥远;就是从事世界古代史教学与研究的学者,他的具体研究对象是历史,他也有可能觉得西亚考古与他关系遥远。对于这样的有“心远地自偏”学术习性的人,只要不是直接的,就会是遥远的。当然人们对自己的治学途径都有选择的自由,专心致志地在一点上求精,也是必要的。可是,非直接性的、从而似乎遥远的事物,有时恰好在更深的层次上与我们所直接关心的对象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问题在于人们的注意力是否深入到了这样的层次上了。只要注意到了这样的层次,不仅治中国考古和世界古代史的学者会觉得此书对自己关系重要,而且,即使是一般非专业的读者,也会对此书有兴趣的。承玉书博士好意,把《西亚考古史》书稿及有关背景资料带来给我看,并嘱写一篇序。我并非这一方面的专家,也没有什么专业方面的独到见解要借此机会说明,恰好相反,我甚感在这一方面的专业知识不足,而作为一个从事古史教学与研究工作的人,又有对这一方面的知识加以了解的迫切需要。所以愿意略述几点感想,以欢迎此书的出版,并就教于读者诸君。第一,凡是从事于世界历史教学与研究工作的人,都会知道,在我们对于古代近东的历史知识里,尤其是关于公元前1000年代中叶以前的历史,从传统的文献所得的确切信息寥寥无几,基本史料都出于近百余年来的考古发现。我们做世界古代史教学和研究工作的人,于此更有深切体会。为了教学、编写教材或写文章,我们总不能不掌握必要的史料。一般治古史的学者都认为,史料来源越古越好,因为它切近历史的发生过程,所以治科技者书唯求新,而治古史者则惯于书唯求旧。可是,到了古代西亚史的领域,情况就有了根本的变化,史料书也必须求新。这样,我们就不能不注意于考古的进展。再则,做研究少不了要看一些有关的专著,以掌握有关问题研究发展的历史。而在古代西亚史的领域,研究史又几乎是与考古史紧密结合的。这样,我们就又不能不注意于考古的进展。在我们看不同时期的学者著作时,常会发现,对于许多事情本身及其分析,前后的学者的根据与议论就常有不同。譬如,我们过去常会参考《剑桥古代史》(第一版),以后此书以单册的形式出第二版,以后又陆续出了第三版。关于近东、西亚的史料及论断,新本对于旧本的补充和纠正的地方真太多了,简直令人要刮目相看。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一方面尽量追踪人家研究的新成果,但另一方面也常常感到被动,总是跟在别人后面,难以在学术上有主动创新的余地。为什么呢?就因为我们与那里的考古相当隔膜,尤其是对于那里的考古发展的进程和趋势缺乏必要的了解。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一本书当然会是我们所热切期待的。第二,如果既做世界古代史研究,也做中国古代史研究,同时还试图做一些比较研究,那么我们就会发现,考古学对于中外古史的作用从根本上说是同样重要的。尽管在《圣经旧约》、希罗多德《历史》等书中都有关于巴比伦的故事,西亚文明早期的信史还是靠考古发现建立的;同样,尽管早在《尚书》、《诗经》等书中就有关于尧、舜及三代的记载。而中国文明早期的信史仍然离不开考古学。不过,如果具体地考察中国与西亚的考古发展的历史,那么,我们就会发现许多同中之异。发掘地下文献并加以解释,在中国和西亚考古研究工作里同样都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但是,双方的具体情况却有十分值得注意研究的差异。当中国学者最初看到甲骨片上的符号时,他们尽管对其中的许多符号并不认识,但是能够确认那是古代文字,并且能够释读其中的一些。而在西亚,当学者们最初看到楔形文字的时候,他们可以推想那是古代的文字,可是根本不知道那些到底是记录什么语言的、什么人的文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呢?因为中国学者不仅认识楷书体汉字,而且认识楷书体由之而来的隶书体汉字;不仅认识隶书,而且认识隶书由之而来的篆字;而认识了篆字,便有了认识青铜器上的金文的桥梁;认识了金文,就又有了认识甲骨文的桥梁。所以,尽管一般识楷书字的人不能认识金文或甲骨文,但是其间的文化信息桥梁连续未断,学者们完全可以循着这一桥梁由已知推求未知。所以中国学者对于古文字做的是考释工作,考旧以知新,推陈而出新。在西亚古文字研究中,情况就另是一样了。学者在那里最初面临的是茫然一片,没有任何现存直接的文化信息桥梁,所以他们做的是一种破读(decipher)的工作。他们只是在经过曲折的途径寻找到那种古今间的文化信息桥梁之后,才解决了文献释读的问题。如果我们要对中国与西亚古文明做比较的研究,那么了解与分析中国与西亚双方考古研究途中的异同就具有深层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意义。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一本书同样会是我们所热切期待的。

内容概要

  “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经费资助:拱玉书(1957年),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东方研究院、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东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苏美尔文明探秘》等。本书对二战之前(1842~1939)的西亚考古史进行了系统研究,将西亚考古史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进行了论述和总结。

作者简介

拱玉书,男,1957年7月生。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东方学研究院、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东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专家组成员。1992年获德国慕尼黑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现已完成一项教育部归国留学人员科研项目(“楔形文字名称研究”),一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项目(即本书“西亚考古史”),一项德国洪堡基金项目(“Die Namender Keilschriftzeichen”)。目前正在主持一项题为“中国、西亚、埃及古文字比较研究”的教育部“九五”规划项目。已出版Studien zur Bildung und EnnvJCklung der Keilschriftzeichen(Harmburg 1993)、Die Namender Keilsc.hriftzeichen(MUnster2000)和《苏美尔文明探秘》(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三部专著,发表《楔形文字与(六书)》等二十多篇论文和译文。

书籍目录

序刘家和前言第一章自然环境和资源第一节地质第二节地形第三节海岸线第四节盐碱化第五节气候第六节植物第七节动物第八节水第九节“丘”第二章古典著作与《旧约》第一节古典著作第二节《旧约》第三章欧洲人的实地考察第四章文字考古——楔形文字的解读第一节古波斯语铭文的解读第二节埃兰语铭文的解读第三节阿卡德语铭文的解读第五章西亚考古的英雄时代第一节法国第二节英国第三节结语第六章向科学考古学迈进第一节英国第二节法国第三节德国第四节美国第五节土耳其第六节结语第七章科学考古学的诞生第一节法国第二节德国第三节美国第四节英国第五节结语第八章西亚考古的黄金时代第一节英国第二节德国第三节法国第四节美国第五节其他国家第六节结语附录:西亚考古学大事年表年代表参考文献及其缩写名词对译表古今地名对照表

章节摘录

插图: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西亚考古史 PDF格式下载



之前买过拱玉书先生另外一本学术著作,这两本的风格非常接近,只是内容不同,可能很多人认为此类书籍太过高深,仔细阅读其实也不是那么难懂,当然还是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的,书籍装订纸张都不错,给我感觉很像以前学校内部的学术资料,价格,定的还是比较高的,如果只是想初步了解西亚古代知识,此书显然不适合初级读者,以上个人感受,仅供参考。


内容丰富专业,文笔朴实优雅,值得收藏、值得细读!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