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北方草原古代金银器

张景明 文物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7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作者:

张景明  

页数:

257  

Tag标签:

无  

前言

孔祥星十年前,我与他人合写了《金银器鉴赏与收藏》一书,简略介绍了中国金银器的发展历程和金银器的鉴赏及收藏。这是一本普及性的图书,谈不上多么深的研究,收集的资料也不甚丰富。最近,张景明先生撰写的《中国北方草原古代金银器》一书即将出版,作者希望我能为此书写一篇序言。考虑到我国金银器研究,特别是北方草原金银器的研究现状,我欣然应允。众所周知,中国学者关于金银器研究的著作很少,由于金银器在我国的发展和出土情况,在这个领域研究的学者也不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的《(考古)1~399期目录索引》“考古学专论”中,未设金银器项目,而《(文物)500期总目索引》在文化、生活专题中虽列出了金银器目录,但数量也很少。孙机、韩伟、陆九皋、林梅村、齐东方等的论著,则主要涉及唐代金银器和中外金银器文化交流的问题。《中国北方草原古代金银器》一书的出版,将是一件值得赞许的事情,也是学界,尤其是金银器研究者值得高兴的事。十几年来,有关北方草原金银器考古发现的资料时见报道,但比较分散,集中研究的文章更少。本书按时代发展序列分为十个部分,其中有八个部分中列出北方草原金银器的重大考古发现,将分散的资料予以集中介绍。这不仅有利于学者进行深入研究,更重要的是可以从较系统和丰富的资料中,找出带有规律性和倾向性的东西。在我国北方草原地区,历史上有众多的民族生息发展,并创造了自身极富特色的文化。金银器是其中一个最主要的方面。因此,对于北方草原金银器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了解这些民族的文化特色和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及中外文化的交流。对学术界来说,我认为这是一个最重要的收获,也是本书出版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内容概要

本书是按时代发展序列分为十个部分,其中有八个部分列出北方草原金银器的重大考古发现,将分散的资料予以集中介绍。这不仅不有利于学者进行深入研究,更重要的是可以从较系统和丰富的资料中,找孾带有规律性和倾向性的东西。  在我国北方草原地区,历史上有众多民族生自发展,并创造了自身极富特色的文化。金银器是其中一个最主要的方面。因此对于北方草原金银器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了解这些民族的文化特色和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及中外文化的交流。对学术界来说,我认为这是一个最重要的收获,也是本书出版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对于北方草原金银器的研究必须站在更高的文化视点上,使研究进入一个新的层次。作者对于北方草原金银器的分类、纹饰、工艺及金银器所反映的文化交流等诸多问题进行了研究,表明了自己的一些新看不。应该,这类探索是可喜的,并有助于推动中国整体研究的发展,弥补某些研究中的薄弱环节。

作者简介

张景明,1966年出生于内蒙古凉城县。1988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99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宗教系佛教文化艺术专业。2004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专业,获法学(民族学)博士学位。现为大连大学艺术研究院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书籍目录

序 绪论壹 历史背景 (一)新石器时代的铸铜技术 (二)早期青铜的冶炼、铸造技术 (三)青铜文明的繁荣期贰 夏晚期至商代金银器叁 西周至春秋时期金银器 (一)分类 (二)纹饰特点及工艺肆 战国至西汉时期金银器 一 战国时期匈奴金银器  (一)考古发现  (二)分类  (三)纹饰特点及工艺  (四)反映的文化交流及相关问题 二 西汉时期匈奴金银器  (一)考古发现  (二)分类  (三)纹饰特点及工艺  (四)反映的文化交流及相关问题伍 东汉至北朝时期金银器 一 东汉鲜卑金银器  (一)考古发现  (二)分类  (三)纹饰特点及工艺  (四)纹饰、工艺的承继和交流 二 两晋、十六国时期鲜卑金银器  (一)考古发现  (二)分类  (三)纹饰特点及工艺  (四)外来因素及相关问题 三 北魏鲜卑金银器  (一)考古发现  (二)分类  (三)纹饰、造型艺术及相关问题陆 隋唐时期金银器 一 突厥金银器  (一)考古发现  (二)分类  (三)器形、纹饰、工艺及外来因素 二 西方和隋唐风格的金银器  (一)考古发现  (二)分类  (三)器形、纹饰、工艺及相关问题柒 辽代金银器 (一)考古发现 (二)分类 (三)分期与特征 (四)器形、纹饰演变及工艺 (五)唐文化因素 (六)西方文化和宋文化的特征 (七)反映的相关问题捌 西夏和金代金银器 一 西夏金银器  (一)考古发现  (二)分类  (三)造型、纹饰、工艺及相关问题 二 金代金银器  (一)考古发现  (二)分类  (三)造型、纹饰、工艺及相关问题玖 元代金银器 (一)考古发现 (二)分类 (三)造型、纹饰及工艺拾 明清时期金银器 (一)考古发现 (二)分类 (三)纹饰特点、工艺及相关问题结语参考书目英文提要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

后记

1993年夏,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组到内蒙古鉴定一级历史文物,并就有关问题举办了专题讲座,其中谈到金银器问题。专家们认为,内蒙古地区所发现金银器的年代在全国属于最早,是中国历史上金银器出现的源地之一。从此,我开始致力于北方草原地区金银器的研究。几易其稿,终于完成此书。其中的不足之处,祈望学术同行和读者指正。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内蒙古文物局、内蒙古博物馆、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的领导和同行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孔群担任了所有照片的拍摄工作。孔祥星先生不吝赐序。书中照片所涉及的文物收藏单位,包括内蒙古博物馆、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兴安盟文物工作站、内蒙古民族博物馆、赤峰博物馆、乌兰察布博物馆、呼和浩特市文物管理处、鄂尔多斯博物馆、阿鲁科尔沁旗博物馆、巴林右旗博物馆、辽中京博物馆、敖汉旗博物馆、喀喇沁旗博物馆、奈曼旗王府博物馆、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大同市博物馆等,在此一并致谢。在出版过程中,葛承雍先生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同时,还要感谢张全民、王雁卿的鼎力相助,以及妻儿的大力支持。


编辑推荐

中国北方草原地区,历史上众多的民族生息发展,并创造了自身极富特色的文化,金银器是其中一个主要的方面。本书按时代发展序列,结合近两百幅金银器的彩色图片,列出了北方草原金银器的重大考古发现,将分散的资料集中介绍,有利于读者进一步了解民族文化特色和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及中外文化的交流,有利于学者进行深入研究。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北方草原古代金银器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