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北方文化带的形成
2004-12
文物出版社
杨建华
219
无
杨建华的这本书,是花了三年多时间写成的。我很高兴的是,她在近年把研究的重心,从遥远的西亚移到了中国的北方,这使我有了更多的机会,可以和她一起讨论我比较熟悉的考古学问题,对我的研究无疑有极大的启发和促进作用。应该说,中国先秦时期的北方考古又增添了一名生力军。 这本书的基础是她在2001年初夏答辩的博士论文,后来以《东周时期中国北方文化带形成初探》为题发表在2003年5月出版的《燕京学报》新十四期。那篇论文是我指导的,但基本见解都是她的,和我的看法并不一致。我印象最深的三点:一是她通过很细致的排比和分析资料,把长城地带春秋中期到战国晚期的遗存统一分了期,提出了“前双鸟回首剑的时代”、“双鸟回首剑及其变体的时代”、“立体和浮雕动物纹饰时代”这样三个大时段的划分法。这使原来《鄂尔多斯青铜器》所拟构的分期体系受到了重大冲击。而且,她在分期中试用的contextual seriation方法,可能会对一直只用器形渐变序列排队的中国考古界,带来些许清新之风。二是,因为有了较细的分期为依据,总结出了长城地带从早期的分属不同历史文化区,到中期的各地实用性器物出现了极大的相似性,到晚期的装饰风格也达到高度一致。这一趋势的描绘或许还不大全面,但很有启发性。三、对长城地带东周时期的游牧化程度,提出了“整个北方地区的西部,即内蒙古西部和甘宁地区(庆阳除外)的游牧程度最高,北方地区的东部游牧化程度不大发达”。这就比我在1992年写的《关于中国的对匈奴族源的考古学研究》一文中对长城文化带的认识,要大大深入了一步。 论文答辩通过之后,我知道她一直在修改和充实,但详情就不清楚了。这次出版前又粗粗读了一遍书稿,感到又增加了很多新的内容,除了补进了陆续发表的新资料外(最新的是《文物》2003年7期上甘肃清水县刘坪的器物),对一些有疑问的器物群的断代作了进一步的探索。特别是针对答辩时李伯谦、方起东等先生指出的研究视角不够宽的问题,努力克服。
本书为北京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学术丛书之一种。通过对东周时期北方系青铜文化遗存的研究,将整个文化区划分了三个阶段,反映了短剑、饰牌等典型器物的萌芽、兴盛和衰退的过程以及社会发展水平;并在次基础上从生业技术、文化认同与传统观念方面讨论了北方文化带的形成过程;最后从欧亚草原牧业文明与中原农业文明的大背景中考察北方文化带的自身特点以及与周邻文化交往对文化带形成的作用。 考古学研究表明:中国北方文化带的形成是与中原从封国到帝国的同意同时发生的,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这个过程说明匈奴联盟是在许多小族团的基础上建立的,是不同亲缘历史文化区融合为一个社会经济文化区的过程。
杨建华,女,1955年4月出生。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教授,历史学博士。曾两次在英国剑桥大学访学和合作研究。发表的主要著作有《两河流域史前时代》、《外国考古学史》等。
序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文化带的分期与形成过程 第一节 甘宁地区分期研究 第二节 内蒙古地区分期研究 第三节 冀北地区分期研究 第四节 整个文化带的分期研究第三章 文化带内部的趋同过程 第一节 各地葬俗的比较 第二节 各地陶器的比较 第三节 各地典型青铜器的比较 第四节 各地经济类型以及与欧亚经济类型的比较 第五节 各地文化关系的发展过程第四章 文化带与周邻文化的关系及其对文化带形成的影响 第一节 与中原地区的关系 第二节 与北方草原文化的联系 第三节 与新疆地区的文化联系 第四节 与东北地区的文化联系 第五节 小结第五章 结语:中国北方文化带最终形成过程的重构 附表一:宁夏、甘肃地区墓葬统计表 附表二:内蒙古地区墓葬统计表 附表三:冀北地区墓葬统计表 附表四:欧亚大陆青铜——铁器时代年表后记
插图:
望着即将寄到文物出版社的这个书稿,我必须说些什么。我经常想的一个问题是,在中国青铜时代考古研究中,我为什么在东周时期的长城地带和燕山南北地区投入了六年多的时间。这要从我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方向说起。我的硕士研究方向是西亚史前考古。在我攻读硕士学位从事西亚考古研究时,我的导师张忠培教授曾鼓励我从西亚向中亚和欧亚草原扩展,研究中国与外界的文化联系。当时觉得这个目标太遥远了。 在硕士毕业后的第十四年,我通过攻读博士学位将研究方向从国外转到了国内,从新石器时代扩展到了青铜时代。一是想在先秦考古方面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学习,二是想了解先秦文献。在学习中,我对中国北部边疆地区的考古产生了兴趣,这大概与我的导师以及吉林大学长期研究的方向有关。我的博士论文的选题完全是源于一摞陈放在考古系资料室卷柜中二十多年的张家口白庙墓地的卡片。这是197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内蒙古考古队主持、吉林大学考古专业参加的一次发掘。有趣的是,当年也曾参加资料整理的我在二十年后才认识到这批资料的价值。我的视野从白庙墓地扩展到整个冀北地区,又向西扩展到内蒙古、甘肃和宁夏,由此看到了这条文化带的形成过程。 从1997年到2001年,我完成了博士论文的写作。我首先应当感谢我的导师林坛教授这四年来对我的教诲和对论文的指导,林先生既在学习上对我严格要求,又在学术观点上尊重我的看法。其次是那些帮助过我的师长、外国同行和同事:乌恩老师为我提供了一些重要的外文资料,林嘉琳教授、关玉琳女士、梅建军博士和水涛教授为我查找并复印了国内缺乏的重要外文资料,我的同事滕铭予和郑君雷在我对秦文化与燕文化的了解中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另外我还要感谢在我论文写作过程中成立的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从资料、科研设备到服务都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无
可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