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唐长安醴泉坊三彩窑址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文物出版社 (2008-10出版)
出版时间:

2008-10  

出版社: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文物出版社 (2008-10出版)  

作者: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窑址中心位于西安市西门外西关正街——丰镐路以南、草阳村及劳动南路以西、原西安民航机场跑道北端偏东处,所在范围就是当年隋唐长安城醴泉坊。1999年5月至7月,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对这一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掘出唐代残窑4座、灰坑10个。发掘面积140平方米,发现大量窑业堆积,出土包括唐三彩、素烧器、模具、窑具等残片在内的各类陶制品残片近万片,并出土部分玻璃残块及骨器边角料等物品。该窑址的发现,为唐三彩的产地研究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序言第一节 窑址发现发掘及资料的整理第二节 窑址附近隋唐遗迹遗物的发现概况第三节 醴泉坊的历史沿革(一)西北区域(二)西南区域(三)东南区域(四)东北区域第二章 地层堆积与遗迹第一节 探方的布置第二节 地层堆积第三节 遗迹的分布第四节 窑炉遗迹(一)Y1(二)Y2(三)Y3(四)Y4第五节 灰坑遗迹(一)T1H1(二)T1H2(三)T1H3(四)T2H2(五)T3H1(六)T3H2(七)T3H3(八)T4H1(九)T4H2(一○)T4H3第三章 出土遗物第一节 窑炉遗迹出土遗物标本一Y2火膛出土遗物标本(一)釉陶器(二)素烧器(三)陶器(四)窑具(五)彩绘颜料(六)矿物质碎块二Y2外出土遗物标本(一)釉陶器(二)素烧器(三)陶器(四)模具(五)窑具(六)瓷器三Y3火膛出土遗物标本(一)釉陶器(二)素烧器(三)陶器(四)窑具四Y3外出土遗物标本(一)釉陶器(二)模具五Y4火膛出土遗物标本(一)陶器(二)窑具六Y4外出土遗物标本(一)模具(二)瓷器第二节 灰坑遗迹出土遗物标本一T1H1出土遗物标本(一)釉陶器(二)素烧器(三)陶器(四)模具(五)窑具(六)瓷器(七)彩绘颜料(八)玻璃二T1H2出土遗物标本(一)釉陶器(二)素烧器(三)陶器(四)模具(五)窑具(六)瓷器(七)矿物质碎块三T1H3出土遗物标本(一)釉陶器(二)素烧器(三)陶器(四)模具(五)窑具(六)瓷器四T2H2出土遗物标本(一)釉陶器(二)素烧器(三)陶器(四)模具(五)窑具(六)瓷器(七)其他五T3H1出土遗物标本(一)釉陶器(二)素烧器(三)陶器(四)模具(五)瓷器(六)其他六T3H2出土遗物标本(一)釉陶器(二)素烧器(三)陶器(四)模具(五)窑具(六)瓷器七T3H3出土遗物标本(一)釉陶器(二)素烧器(三)陶器(四)模具(五)其他八T4H1出土遗物标本(一)骨制品九T4H3出土遗物标本(一)骨制品(二)其他第三节 文化层出土遗物(一)釉陶器(二)陶器第四节 管道沟采集器物(一)釉陶器(二)素烧器(三)陶器(四)模具(五)瓷器(六)其他第四章 各遗迹单位出土遗物的类型学研究第一节 陶制品一釉陶器(一)单色釉陶器(二)三彩器(三)绞胎器二素烧器三陶器第二节 制陶工具一模具(一)单模(二)单体合模(三)分体组合套模(四)母模二石质器具三彩绘颜料第三节 窑具一支垫具二间隔具第四节 瓷器一白瓷二外黑内白瓷三黑瓷第五节 玻璃、矿物质及相关工具一玻璃二矿物质碎块三坩埚第六节 骨器及骨制品边角料一骨器二骨制品边角料第七节 其他一铜制品二玛瑙饰件第五章 性质与年代一遗迹的性质(一)窑炉(二)灰坑(二)窑炉与灰坑的关系二陶瓷器的性质与年代(一)性质(二)年代三遗迹的年代第六章 相关问题讨论第一节 醴泉坊三彩窑址的规模及产品结构第二节 关于唐三彩的工艺第三节 关于窑址出土的玻璃第四节 关于窑址出土的骨制品边角料第五节 本次发掘的收获和意义(一)本窑址特点(二)收获和意义附录一 唐长安醴泉坊三彩窑址出土唐三彩的中子活化分析和研究附录二 唐长安醴泉坊三彩窑址出土彩绘颜料分析附录三 唐长安醴泉坊三彩窑址出土玻璃残块样品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结果附录四 唐长安醴泉坊三彩窑址出土玻璃残块样品能谱分析结果编后记英文提要日文提要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再看看宗楚客的宅地及其易主情况。实际上,宗楚客豪宅位于醴泉坊南门之东,其宅地向北扩展,从而占据十字街南之东波斯胡寺的地盘。据《朝野佥载》:“宗楚客造一宅新成,皆是文柏为梁,沉香和红粉以泥壁,开门则香气蓬勃。磨文石为阶砌及地。……太平公主(与宗楚客比邻而居,详见下文)就其宅看,叹日:看他行坐处,我等虚生浪死。”但时间不长,景云元年(710),宗楚客被诛死,不久该处宅地又被登基伊始的玄宗赐给申王捅(《唐两京城坊考》载:街东永嘉坊西南隅还有一处申王捅宅,按申王宅已见安兴坊,盖永嘉坊之西南即安兴之东南,宅毗连二坊也)。可见,在中宗景龙末年经睿宗时期再到玄宗即位的短短四年时间内,醴泉坊旧波斯胡寺这块地产似乎与李唐王位的更迭相同步而三易其主。申王李捣,是睿宗李旦次子。早在武周大足元年(701),与兄弟五人从幸上都,赐第于隆庆坊,俗号“五王宅”。李隆基即位,诸王献宅为宫,营为兴庆宫,李捐遂在街东和街西分别被赐二处宅地,其中在街西的居所就是醴泉坊原宗楚客宅地,从而使其如愿以偿地成为长安城中跨两街、跨坊里区块立豪宅的少数人物之一(申王当年在洛阳城中亦有两处豪宅)。开元十二年(724)李搦薨,册赠惠庄太子陪葬桥陵引。此后,醴泉坊南门之东和十字街南之东这片豪宅之地的新主人便不得而知了。上述情况表明,高宗及武则天时代,醴泉坊内的宗教氛围是相当宽松和活跃的,佛寺、道观、波斯胡寺、祆祠等同处一坊,这在整个长安城中也是不多见的。随着中宗复祚,李唐家族重掌政权,政治中心回归长安等一系列重大变故,醴泉坊内公主、太子等皇族成员以及权臣等相继登场,使原先宗教氛围浓厚的坊域凭添了一抹政治空间的色彩,但这种色彩维持的时间似乎并不长久。


编辑推荐

《唐长安醴泉坊三彩窑址》是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田野考古报告第34号。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唐长安醴泉坊三彩窑址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