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抗震救灾亲历记
2008-8
新华出版社
新华社总编室 编
600
历史的呈现,有时竟如此惨烈。 顷刻之间,天摇地动,山河失色。一场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仿佛让时间也出现了断裂,如同四川德阳汉旺广场上,那座永远停止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的钟表。 一座座美丽的家园成为废墟,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不复存在,一幕幕人间的悲剧猝然发生。 抗震救灾就是命令,记录历史就是使命。尽管山还在摇,地还在动,道路阻隔,通讯中断,但这,挡不住新华社记者的脚步。 他们英勇无畏,奋不顾身,义无反顾。 跨深沟、过断桥、踏泥泞、攀险崖,乘直升机、搭冲锋舟、驾越野车,上百名新华社记者兵分16路,向都江堰,向映秀镇,向茂县,向理县,向汶川,向北川……挺进,挺进,挺进。 第一时间赶赴灾区,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第一时间发出报道。用心、用情、用爱,记录历史,报道灾情,传递爱心,抚慰创痛,鼓舞斗志,凝聚力量。惨烈、悲壮、震撼,一篇篇文字催人泪下,一幅幅图片震撼人心,一段段音视频报道感人至深。 感动来自真实,信任源于透明。透过这些准确、及时、公开、透明的新闻报道,人们看到了,一个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政府,一个临危不惧、坚强不屈的民族,一个守望相助、爱一心涌动的国家。 人们看到了,一种风雨同舟、生死与共的美好情操,一种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一种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伟大力量。 人们看到了,生死瞬间,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的人性光辉;大灾之际,一切为了抢救被困群众的生命至高无上的人道情怀;国难当头,一切为了灾区群众而倾力相助、无私奉献的人间大爱。 我知道,对于我的同事而言,报道灾难,既是一场生与死的考验,也是理智与情感的煎熬。在余震频发的废墟前,在滑坡不断的险途上,在险情危急的悬湖下,他们像不拿枪的战士,勇敢地向死神挑战。 然而,让他们难以面对却又必须面对、无法承受却又必须承受的是:遇难者永远无法睁开的双眼,被困者在废墟下越来越微弱的呻吟,幸存者因失去亲人而悲痛欲绝的目光…… 生命,是宇宙的奇迹;人类,是万物的灵长。有了生命,阳光才有颜色。没有生命,纵然是阳光普照也如黑夜漫漫。对生命的感悟,让我们更加珍视生命的宝贵,更加懂得生命的崇高,更加敬重生命的尊严。 人民,不是一个抽象的字眼。它是普天下的苍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我们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人民至尊,生命至上——始终鲜明地贯穿于新华社整个抗震救灾报道。为生命的逝去而悲悯,为生命的顽强而震撼,为生命的希望而礼赞。在一篇篇文字作品中,它是最浓重的笔墨;在一幅幅摄影画面上,它是最夺目的亮点—— 张开双臂用躯体呵护学生的教师谭千秋,在第64次飞行中不幸折翅的“蓝天雄鹰”邱光华,用乳汁拯救脱险婴儿的女民警蒋晓娟,在废墟上为等待救援的少年举着输液吊瓶的中学生李阳…… 以生命的名义,用生命关爱生命,用生命救助生命,用生命诠释生命,用生命赞美生命。这一个个感动了整个中国的人物,无不出自新华社记者的率先报道,也无不倾注着他们的无限深情。生命的美好、人性的光辉、品格的崇高、精神的伟大,由此永远地定格在亿万人的心中。 大灾,也是一次大考。考验面前,我们的记者交出的是一张合格答卷。 苦难,也是一所学校。磨砺之中,我们的记者和民族一起获得精神上的成长。 从他们身上,我们进一步懂得了,什么是忠诚,什么是勇敢,什么是奉献,什么是担当,我们进一步看到了“新华精神”的薪火相传与不断弘扬,也让我们进一步感受到“新华社记者”这五个字的分量。 作为同事,我深深地被他们感动,更由衷地为他们而骄傲。 尽管有人把新闻报道视为“易碎品”,但我想,只要我们始终把笔、镜头和话筒对准广大人民群众,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始终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和呼声,始终秉持人本的理念,弘扬人文的精神,彰显人性的光辉,坚守人道的情怀,新闻作品同样可以具有超越时空的恒久价值。 灾难终将过去,太阳照常升起。 新闻是历史的前奏,历史是新闻的延续。作为历史的见证者,我们见证了灾难,也见证了灾难中的历史进步;作为时代的记录者,我们将继续记录在灾难中奋起、在奋起中前进的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光荣属于新华社记者,属于全中国的新闻工作者! 胜利属于英雄的中国人民!
《新华社记者抗震救灾亲历记》约47万字,通过“第一时间,突进”“黄金时间,救援”“废墟上,生命的坚守”“无边大爱,人性的光辉”“明天,太阳照常升起”“新华社记者,你的名字叫勇敢”等6个部分的近百篇文章,让读者看到一个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政府,一个临危不惧、坚强不屈的民族,一个守望相助、爱心涌动的国家,也让读者看到“新华精神”的薪火相传与不断弘扬,感受到“新华社记者”这五个字的分量。 打开《新华社记者抗震救灾亲历记》,第一节就是“第一时间,突进”,《向前采访,没有退路》《我们是一支“敢死队”》等让读者看到新华社记者的奋不顾身、义无反顾。随后,“黄金时间,救援”中的《追记在灾区的七天七夜》《灾难,刻骨铭心的人生课堂》等充分展示了新华社记者对灾区人民的情与爱。而阅读了“废墟上,生命的坚守”一节中的文章后,读者将充满对生命的感悟。 张开双臂用躯体呵护学生的教师谭千秋、用乳汁拯救脱险婴儿的女民警蒋晓娟……在“无边大爱,人性的光辉”部分,《有一丝希望,就绝不放弃》《在废墟上创造希望》等向读者展现了生命的美好、人性的光辉、品格的崇高、精神的伟大。 《含着泪的笑》《天灾无情,大爱无疆》等,这是“明天,太阳照常升起”一节中的文章,在这里,记者始终把笔、镜头和话筒对准广大人民群众。 大灾,也是一次大考。《新华社记者抗震救灾亲历记》的最后一节“新华社记者,你的名字叫勇敢”向读者说明,考验面前,新华社记者交出的是一张合格答卷。
序第一时间,突进难忘的瞬间——胡锦涛总书记在一线指导抗震救灾工作掠影温总理地震灾区照片背后的故事四随总理赴灾区向世界发出震后汶川的第一组照片战斗在最前线的那些日子向前采访,没有退路“5?12”大地震:我们是记者我们在一线地震后的二十四小时:夜闯北川谎言、眼泪和抉择在颤抖的大地上履行职责映秀在哪里?职业本能驱使我奔向灾区“您好,我是新华社记者”在震中灾区荡涤灵魂感伤?坚强?责任“早一点到达,多一分希望!”我们是一支“敢死队”大难之初的新华社记者用生命和忠诚换来的感动黄金时间,救援国务院四川前指采访见闻录敬畏生命灾区南坝,留给我人生经历中最深刻的记忆勇者无惧,川人不屈生与死的人生洗礼一个新闻女兵在地震报道中的熔炼追记在灾区的七天七夜震区八记见证废墟上的大爱与坚韧在抗震救灾报道中经受巨大洗礼灾难,刻骨铭心的人生课堂难忘汶川难忘震区采访“最长的一天”我的震后二十四小时119小时的深刻记忆大爱无国界生命的悲歌与奇迹废墟上,生命的坚守用真情传播真相奔赴阿坝灾区十三日,难忘的人难忘的事搜救生命与寻找英雄在峥嵘岁月中感受悲壮与浪漫我们别无选择报道唐家山堰塞湖排险与失事直升机搜救狭路相逢勇者胜重新领会生命的意义鏖战唐家山堰塞湖的日子亲历震区19座堰塞湖抢险全过程见证唐家山堰塞湖除险奇迹“范跑跑”跑了,“伍冲冲”们来了敬礼,向着天空亲历失事直升机搜救一次超越生死极限的“战地”采访难忘映秀的二十三小时无边大爱,人性的光辉川人何其不幸!川人何其不屈!!每一天,都在感受坚强、认知英雄!我所亲历的记忆的“黑匣子”有一丝希望,就绝不放弃把这里的坚强和爱告诉世界在废墟上创造希望不作秀,要悲悯像蝴蝶般,去寻找美丽身处地震灾区的十七个日夜废墟?爱废墟上的希望“拨云见日”的感动生存的意志记录苦难,感受温情灾难,是一所好的大学在震中感受生命的价值-忘不了那些可爱、可敬、心疼的人震撼,因为人的坚韧废墟哨所上不变的坚守发现灯塔的旅程三度入川见证人间大爱每一天,心都被感动着明天,太阳照常升起一次不同寻常的相会经历感动履行责任见证希望灾区,HOPE,RISES!震区二三事生命的坚守与坚忍今天是余生的第一天天灾无情,大爱无疆生命的希望,在这里喷薄而出我在汶川映秀的二十四小时地震一月后的记忆我的北川情结含着泪的笑新华社记者,你的名字叫勇敢从抢险一线发回通讯社电视新闻——新华社抗震救灾视频报道回顾5?13—5?23:前指的十一个日日夜夜——汶川大地震新华社前方报道指挥部工作手记新华社记者,你的名字叫勇敢心,贴着汶川跳动——抗震日记我是记者我向前!震撼下的思考忙碌中的探索在灾难中,坚守我们的阵地从一线到“前指”履行职责如新华社抗震前指的电话记录——新华社第三阶段抗震救灾报道的点滴见闻震灾中的新华人,我为你骄傲!为你加油!
第一时间,突进 难忘的瞬间 ——胡锦涛总书记在一线指导抗震救灾工作掠影 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举世震惊、举国哀痛。5月16日至6月2日,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先后赶赴四川、陕西、甘肃三省重灾区,看望慰问灾区干部群众和救援人员,指导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还前往浙江、河北两省,实地考察救灾帐篷、过渡安置房生产情况。 作为随行记者,我有幸见证了胡锦涛总书记5次考察的全过程。情牵灾区,心系人民。那一个个难忘的瞬间,至今仍历历在目…… 总书记的焦急 一幢摇摇欲倾的危楼前,胡锦涛总书记对正在忙碌的救援人员大声说:“下面还有被埋群众,时间十分紧迫,希望大家争分夺秒,尽最大努力把被困群众救出来!” 这是5月17日上午,在汶川县漩口镇供电所救援现场。总书记那动情的话语,那焦急的神情,让在场的许多人和我一样都深感震撼。 漩口是一个风景秀美的山区小镇,是汶川受灾最重的3个乡镇之一。5月16日,都江堰通往漩口的国道被艰难打通。17日一大早,总书记就乘坐越野车,冒着余震和山体滑坡的危险,一路颠簸着赶往漩口。 崎岖狭窄的道路,一侧是如刃的峭壁,一侧是似渊的峡谷。滑坡的山体、滚落的巨石、断裂的路面、损坏的桥梁,使得40多公里的路程,竟让人艰苦跋涉了一个半小时。一下车,总书记就踩着瓦砾碎石,步履匆匆地来到供电所救援现场。“下面还有没有人?”一见救援人员,总书记就开口问。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他又立即召集部队、公安和当地负责同志,现场研究救援工作。 救人!争分夺秒救人!尽最大努力救人!——埋在废墟下的群众,让总书记揪心;一点点流逝的时间,更让他焦心。从北川到汶川,从彭州到什邡,在四川灾区的每一个搜救现场,总书记总要问:有没有专业救援队?有没有使用生命探测仪?有没有发现新的生命迹象?…… 5月18日上午,什邡市蓥华镇一家化工企业的救援现场。得知救援人员前两天分别从废墟中救出一名生还者、废墟中可能还有幸存者时,总书记急切地对正在现场搜救的某部空降兵战士和来自河南的消防队员们说:“被困群众亟待我们去营救。同志们一定要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抓紧时间抢救幸存者!”
《新华社记者抗震救灾亲历记》收录了100多篇作品包括消息、采访手记、评论、通讯特写等多种体裁,既展现了地震发生时的紧张、震撼,也全方位反映了全国军民万众一心奋勇抗灾的场景。让读者看到一个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政府,一个临危不惧、坚强不屈的民族,一个守望相助、爱心涌动的国家,也让读者看到“新华精神”的薪火相传与不断弘扬,感受到“新华社记者”这五个字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