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曹雪芹与白家疃

赤飞 新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2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作者:

赤飞  

页数:

384  

前言

  我早就想写这样一本书,因为我是白家疃人!  虽然,正式有写此书念头的时间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但如果要追踪最初引发这念头的直接起因或诱因,则要前溯到1973年曹雪芹曾徙居白家疃的消息传出后。那年我正读初中,曹雪芹曾在我们村子住过的消息一传出,村子的宁静被打破了,村西的小石桥也一下出了名。听到这个消息,又看见接长不短的有城里人来村子里问这问那,我同乡亲们一样,是既惊奇,又兴奋,为自己的家乡历史上曾住过一位大作家而感到惊奇,同时,又为自己的家乡曾出过这样的大作家而感到兴奋;惊奇兴奋之余,就是想尽快弄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内容概要

  《曹雪芹与白家疃》作者以一个白家疃人的身份,从白家疃的人文、地理和传说出发,结合各派红学、曹学观点,对这一公案的缘起、传说、流布、争议及新的进展做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及分析,对读者全面客观了解这一公案的来龙去脉提供了帮助。自吴恩裕《曹雪芹的佚著及其传记材料的发现》一文发表后,红学界盛传曹雪芹晚年曾“徙居白家疃”,并最终病逝在那里,但因围绕着这批“材料”之真伪争议甚大,曹雪芹是否徙居过白家疃,不仅一直没有定论,而且成了一桩著名的红学公案。

作者简介

  赤飞,男,1958年10月生。北京市海淀区温泉镇白家疃村人。研究生学历。多年在基层从事教育、宣传、文化文物、政策研究和社会管理等工作。因故乡白家疃与曹雪芹之间的特殊因缘,素喜《红楼梦》,并继而研究之。中国红楼梦学会会员。著有《红楼人物姓名谈》等著述。

书籍目录

自序第一章 曹雪芹曾“徙居白家疃”消息的传出第一节 曹雪芹的佚著和传记材料的新发现第二节 曹雪芹曾“徙居白家疃”一说的出处第三节 吴恩裕先生的初步论证第四节 白家疃由此一举成名第二章 白家疃的历史、名胜及其他第一节 村名之由来第二节 历史之悠久第三节 景观之引人第三章 曹雪芹为何徙居白家疃第一节 因白家疃人的邀请而来第二节 因“怡贤王”允祥家的缘故而来第三节 因著书求静躲避尘嚣而来第四章 曹雪芹在白家疃的工作、生活、思想及其他第一节 大事要情之编年第二节 生活思想之变迁第五章 白家疃周边景物与曹雪芹及他的《红楼梦》第一节 西山与敦诚的“日望西山餐暮霞”第二节 城子山东岳娘娘庙与张宜泉的《僧寺访友》第三节 画眉山的“黛石”与林黛玉之名第四节 纳兰氏祖茔与曹雪芹足迹之联想第六章 “白家疃话”与曹雪芹和《红楼梦》第一节 《红楼梦》中有许多“白家疃话”第二节 《红楼梦》中有哪些“白家疃话”第三节 《红楼梦》中有“白家疃话”说明着什么第四节 《红楼梦》中有“白家疃话”带给我们的思考第七章 关于曹雪芹是否徙居过白家疃的争论(上)第一节 曹雪芹《废艺斋集稿》等佚著及传记材料是“真”的吗第二节 曹雪芹徙居白家疃的理由充分吗第八章 关于曹雪芹是否徙居过白家疃的争论(下)第一节 吴恩裕先生等对“质疑”的回应及其他第二节 围绕曹雪芹是否徙居过白家疃这一问题争论与质疑的新进展第九章 如何看待有关白家疃与曹雪芹之间的传说第一节 有关白家疃与曹雪芹之间的传说形成于何时第二节 有关白家疃与曹雪芹之间的传说源于哪里第三节 如何看待有关白家疃与曹雪芹之间的传说第十章 面对曹雪芹是否徙居过白家疃这一公案我们的态度与期待第一节 对待这—公案我们应采取的态度第二节 殷切的期待附录附录一:有关曹雪芹生平的诗附录二:曹雪芹:《南鹞北鸢考工志》自序附录三:董邦达:《南鹞北鸢考工志》序附录四:敦敏:《瓶湖懋斋记盛》残文附录五:吴恩裕:《瓶湖懋斋记盛》阙文沟沉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二节历史之悠久  一、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已有人类活动  自家疃是个古村落,历史非常悠久,虽说其名字的记载,明代才出现,但要说到其村域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  20世纪80年代初年,在白家疃村的东河滩的南侧,村民傅永增老人偶然拾到了一件类似石斧样子的石器,后其家人把它交到了海淀区文物部门,经专家鉴定,属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磨制石器,它的发现,说明早在400—5000年前,白家疃一带就已有人类活动的身影了。  二、唐代曾在此建开元寺  (清)于敏中等编著的《日下旧闻考》卷一百六《郊垌》中记载:  白家滩有开元寺。  白家滩在黑龙潭西四里许。开元寺有明碑二:一是太仆寺少卿安成李纶撰,弘治六年立;一是僧净寿撰,弘治十四年立……  李纶重修开元禅寺碑略开元寺距都城五十余里,金山口之西,玉河乡之原。旧传唐开元年所建,基址尚存。永乐中,西天佛子大通法王智光上师遭际列圣,赐予甚厚。宣德戊申,奉命兼往大觉禅寺。往来憩息此地,爱其土厚水甘,风气攸萃,意图兴创,出己资,命工市材建立,仍请额为开元禅寺。经岁久,殿宇摧颓。大能仁寺西天国师恩赐金帛修理,既毕工,托予言刻之石。这里不仅清楚地指出了,早在唐代白家疃就建有开元寺,而且对后来该寺的修建及兴废做了轮廓式的勾画。智光,俗姓王,祖籍山东庆云,元至正八年(1348)十月十六日生。少时出家为僧。年十五移于北京吉祥法云寺,二十一岁侍师游五台诸山。洪武七年(1374)奉召到南京,曾先后出使西藏、印度、尼泊尔等地,后因其在政治上和传译经典方面的突出成就,受到明初几代皇帝的恩宠,成祖时被授予“国师”号,仁宗时封其为“广善大国师”,宣宗则“勒有司度僧百余以之为徒,建大觉寺以俟其老。”英宗正统十年(1445),加封为“西天佛子",天顺年间授赐为“大通法王”。智光人大觉寺时已八十一岁高龄,因从大觉寺到西域寺(在阜成门外马家沟,俗称三塔寺)做佛事,路途较远,为了往来憩息方便,再加上他喜爱白家疃其地“土厚水甘,风气攸萃”,便自己出资,重修开元寺。宣德十年(1435)六月十三日,智光坐化,享年八十八岁。    从以上可以看出,开元寺建于唐代,距今已有一千余年了;就是明代智光重修距今也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由于历史久远,现在已踪迹全无了。另外,雍正八年八月十九日(1730年9月30日)京城地区发生了一次八级大地震,而震中就在白家疃,据史料记载:“惟京之西北沙河、昌平及西山附近,村庄房屋倒塌甚多,人口亦有损伤。”北京故宫博物院文献馆藏北京各城居民房墙颓塌数目清册统计:西城关外及宛平县接连村庄颓塌瓦房2348.5间,土房1920.5间,石板房206.5间,颓塌砖墙811堵,土墙461.5堵,石墙397堵;北城关外并大兴、宛平二县各村庄颓塌瓦房518.5间、土房2391间,颓塌砖墙27堵、土墙595堵。这里虽然没有具体说到白家疃的损坏程度,但作为震中白家疃受到的破坏肯定比上述各处更严重,或许开元寺等古建筑在那次大地震中就被彻底毁坏了。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曹雪芹与白家疃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