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访美那九天
2011-12-1
新华出版社
陈天璇
344
无
1979年1月28日至2月5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访美九天,是中美两国关系发展史上的一宗大事这次出访可谓承前启后,在毛泽东、周恩来于七十年代初期取得的中美关系解冻基础上,高瞧远瞩地开拓了中国未来的国际影响力,并为改革开放、落实四个现代化建设起到了铺垫作用《邓小平访美那九天》作者作为亲历者之一,详实记录了邓小平访美九天的具体行程,对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进行了真实、生动的描述。
陈天璇(HANSON
CHAN),华裔美籍作家、电影编剧出生于中国广东省台山县,少年在香港受中文教育,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移民美洲,后获马里兰州立大学历史系学士、新泽西州西东大学亚洲研究系硕士学位,现居美国宾夕法尼亚州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美国从事新闻业,曾任《美洲华侨日报》“复刊筹委会”执行总编、董事会书记董事、副总编辑等,任职期间全程报道了1979年邓小平访美之行。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回流香港,主要从事电影编剧,以《黄飞鸿系列》和《笑傲江湖2:东方不败》等影片最为两岸三地观众熟悉。早期著作包括:《瞿秋白之死及盖棺定论》、评介侨社杂文集《一指禅功》及《大城小语》等。2008年在中国出版《历史可以这样读》(新华出版社简体版,并于2011年再版)。
前言 我撰写此书的前因与近因
序幕 访美之前
一、一个愿望
二、三大前提
三、曾经让步
四、成竹在胸
五、说去就去
第一章 第一天,破冰破例破格
第一节 万里之行
一、始于北京
二、不能改期
三、冲破浓雾
四、飞越重洋
五、着陆美国
第二节 抵华盛顿
一、出乎意料
二、美中要员
三、四百群众
四、迈步招呼
五、全程预告
第三节 车队护送
一、有关保安
二、第一号车
三、其他乘客
四、国宾馆外
五、安全顾虑
第四节 阵容庞大
一、正式嘉宾
二、陪同人员
三、中国记者
四、机组人员
五、外界媒体
第五节 家宴聚旧
一、事后解释
二、陪客名单
三、会谈预演
四、轻松插曲
五、川菜吃香
第二章 第二天,高潮常在后头
第一节 欢迎仪式
一、历史一刻
二、元首礼仪
三、卡特致辞
四、友谊问候
五、最佳合照
第二节 会谈前奏
一、白宫茶点
二、顾此失彼
三、办公室内
四、谁曾参与
五、猜谜游戏
第三节 中午以后
一、谁共午餐
二、前往祝酒
三、上天下地
四、没有惊讶
五、二次会谈
第四节 白宫国宴
一、宾主迎客
二、第二讲坛
三、一元复始
四、到会嘉宾
五、炸海鲜卷
第五节 文娱晚会
一、同坐一车
二、扩大规模
三、名人报幕
四、惊喜节目
五、意外高潮
第三章 第三天,由点及面接触
第一节 会谈六次
一、公开次数
二、再次握手
三、卡特日志
四、前后合计
五、轻松花絮
第二节 一访国会
一、这样开始
二、台湾问题
三、答话外泄
四、尊重现实
五、穿梭游说
第三节 背后女人
一、革命女性
二、不避媒体
三、更多参观
四、隆重集会
五、胆色过人
……
第四章 第四天,施比受更震撼
第五章 第五天,凤凰是你是我
第六章 第六天,安全岂是首要
第七章 第七天,西行分身有术
第八章 第八天,从没免费午餐
第九章 第九天,告别嘉勉侨胞
代跋 三十年后
举办当天这场午餐的还有另一个单位,叫做“南方国际研究中心”,它的会长彼德·怀特致辞说,虽然该市人民对邓小平先前的认识不深,但是这次通过传媒连日报道他的来访,人们不但知道了他曾三落三起,更听到他对国际局势的看法,现在他们视野骤增,认识到要全面看待世界,而不应只看到一点。最后,他希望中国下次把出土文物和马王堆千年女尸运来美国展览时也安排到亚特兰大来。 本来是由驻华联络处主任伍德科克大使先讲话介绍邓小平的,他只是站起来这么说:“邓小平副总理是美国人民家喻户晓的人物,不必介绍了。” 邓小平遂在全场掌声中站起来讲话,他特别强调,要向亚特兰大人民的复兴精神学习,后来在离开前他对记者们说,亚特兰大人民的热情款待使他很感动。 他当时还在想什么呢?来到了这个南方的城市,一再听到它被比喻成凤凰,劫后重建,浴火重生?人们都在争说他那近乎传奇般的三落三起旧事,并说他记挂着中国人民需要重整步伐、建设国家。他当天的讲话于是有了多重意义。 那天之后,传媒的报道都在讲“凤凰”,不只限于神话,还提到现实,讲一座城市曾经从废墟中重建,讲一个人物如何从劳改营复出,讲一个国家希冀从贫困里振兴。 ……
影响中国两代人的“破冰之行” 真实细节三十年后浮出水面
无
非常好的一本书,展现了邓公独特的外交风采,可以读读
佩服邓老爷子,书写的很详细,很佩服邓大人!
肤浅,作者是外围的,没了解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