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窃听门"真相

刘笑盈 新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2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作者:

刘笑盈  

页数:

239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2011年夏天在伦敦,先后发生的窃听门事件和骚乱,使这个古老的帝国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中心,从社会良知到全民公敌的界线在哪里,新闻是自由的吗?窃听门事件暴露了西方新闻存在的问题,那是什么样的问题?新闻与社会的关系究竟应该如何,我们今天应该如何认识新闻。

作者简介

  刘笑盈,教授,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国际新闻研究所所长。近年来出版的著作有《眺望珍珠港》、《中外新闻传播史》、《经济学与经济报道》、《从俯视到平视:2008年外国媒体上的中国》、《国际新闻学:本体、方法与功能》等。发表相关论文60多篇。此外作为中央电视台发展研究中心首批特聘研究员,参与了央视的多种科研项目;作为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言人培训特约主讲人,自2005年起为各部委和全国各省市的新闻发言人培训班授课近百场;还担任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委员会理事,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第十一届长江韬奋奖评委等社会职务。

书籍目录

序言
刚吕
第1章 无所不在的窃听:“窃听门”丑闻始末
一、事件的爆发
二、事件的发酵
三、事件的延续
第2章 墙倒众人推:各国媒体的评价与各方反应
 一、英国媒体对事件的反应
 二、英国政府的态度与应对
 三、其他国家的媒体、政府及民众反应
第3章 新闻是自由的吗?“窃听门”事件中暴露出的问题
 一、媒体的自由与责任:自由的滥用
 二、知情权与隐私权:新闻伦理与法制的底线在哪里
 三、新闻还是西方民主的风向标吗?
 四、反映社会还是干预社会:新闻究竟应该如何定位?
第4章 老问题的新暴露:英国小报的宗旨与发展历史
 一、缘起与发展:从“北岩”勋爵到默多克
 二、背景:英国小报崛起的历史与社会基础
 三、宗旨与特点:无所不用其极的新闻文化
 四、影响:游走在虚幻与现实之间
第5章 媒体小报化:新闻世界中的默多克帝国
 一、默多克其人及其媒体帝国的嵋起
 二、默多克的媒体经营理念
 三、新闻集团的经营特点与发展战略
第6章 摇摇欲坠的帝国:“窃听门”事件对默多克集团的;中击
 一、默多克现象:新闻集团对世界新闻的垄断
 二、新闻集团对世界新闻的贡献与威胁
 三、崩塌的帝国:来自“窃听门,’事件的冲击
第7章 新闻自由的底线:对新闻功能的重新认识
 一、“窃听门”事件对西方新闻发展的警示
 二、“窃听门”事件对我国传媒发展的借鉴
 三、公共产品还是商品:对新闻功能的再认识
后记

章节摘录

  尽管凯里的名字并不被外界所熟知,但在媒体圈子里,声誉良好,备受尊敬。他在担任首席运营官期间为新闻集团重塑媒体业务,采取谨慎、务实的态度,为公司在数字时代的激烈竞争下争取增加渠道订阅收入。据说在任何新闻集团的会议上,凯里通常都是会议室里“最聪明的家伙”,他也被看作是个才气逼人的战略家,且不乏强硬手腕。  即使没有窃听丑闻,凯里也被认为是在默多克的家族继承人准备好掌管集团之前,最有可能接替默多克担任首席执行官职位的人。在截至2011年6月30日的2010财政年度,新闻集团付给凯里的薪酬总价值2600万美元。  有未经证实的消息说,在窃听丑闻爆发后,凯里曾建议默多克关掉《世界新闻报》,以保住收购英国天空广播公司剩余股权的可能,也是他说服默多克在不利形势下放弃购买英国天空广播公司剩余61%股权的企图。  面对凯里这样强劲的对手,詹姆斯一刻也不能掉以轻心。但是眼下的处境又让他无法集中精力应对凯里的挑战,因为《世界新闻报》的老员工又给他出了道难题。  《世界新闻报》前主编古德曼承认窃听王室人员电话而在2007年1月被判刑4个月,他判刑后写的信件称,其他的记者也采用同样的不法手段,窃听的方式在每天的编辑会议上广泛讨论,报社管理层完全清楚知道窃听电话的手段被广泛应用。  英国议会的文化媒体与体育委员会9月6日再次传讯4名新闻国际公司的前高层人员,要求对其证词进一步说明。这次被传召的有《世界新闻报》前主编迈勒、该报前法律事务部门负责人克罗恩、新闻国际公司法律主管查普曼以及人事部门主管克洛克。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窃听门"真相 PDF格式下载



窃听事件愈演愈烈,媒介自律讨论多多,读这本书,看看背后的故事,了解真相!!!


正在看,写得稍显罗嗦,不过,很有收获。


没有包装纸..但内容编排感觉还不错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