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革命胜利之后

朱宗震 新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3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作者:

朱宗震  

页数:

242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1912年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清朝灭亡,延续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覆灭了。辛亥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庆祝共和胜利的游行、集会,遍及全国各地。然而,这场革命并不是通过血战而取得彻底胜利的。革命党人是以选举袁世凯为民国总统作代价,策动袁世凯“反正”,逼迫清帝退位,才达到了推翻清朝的革命目的。革命赢得的是一个廉价的胜利。(《南京临时政府结束》)
  唐绍仪内阁虽然组成了,但这个内阁一开始就潜伏着危机。同盟会的国务员们,对于自己只是出任一些闲曹,毕竟是不满意的。孙中山要从根本抓起,因而热衷于社会事业,而宋教仁把治本看作“迂缓”,急于从政治标。新内阁和国会的成员们,对于新政府应该如何运作、议会民主如何施展,都没有清醒的认识,也不知道如何着手。(《唐内阁垮台和留守府裁撤》)
  孙中山得悉宋教仁被刺,心情十分沉重,紧急从日本赶回上海。上海革命党人在此政局的转折关头,也焦急地等待着领袖的归来。鉴于袁世凯政府主使暗杀的证据确凿,他们对袁世凯摧残革命党人破坏共和的罪行,义愤填膺,在反袁这一点上统一了起来,决心推倒袁世凯。然而,革命党人在反袁策略问题上发生了严重的分歧。(《南北战争动员》)

作者简介

  朱宗震:江苏人,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中华民国史研究。主要著作有《大视野下清末民初变革》、《孙中山在民国初年的决策研究》、李新主编《中华民国史》第三编第六卷、《孤独集》、《黄炎培与近代中国的儒商》等。

书籍目录

一、南京临时政府结束
 袁世凯就任总统
 南北方都能接受唐绍仪
 组党热潮兴起
 同盟会向何处去?
二、唐内阁垮台和留守府裁撤
 政府北迁
 民国成立了,钱该怎么借?
 唐绍仪挂印而去
三、陆徵祥是个过渡人物
 扶不起的陆徵祥
 恶劣的先例:军警干政
 参议院遵旨投票
四、张振武被杀起风波
 湖北“革命”不断
 谁是杀害张振武的真凶?
 张案风潮
 ……
五、孙中山调和南北
六、江西民政长事件
七、宋教仁被刺:理想主义之死
八、南北战争动员
九、国民党还不放弃合法斗争
十、南北调和终于幻灭
十一、二次革命爆发
十二、计袁运动的发展
十三、赣苏大决战
十四、二次革命悲凉落幕
结束语

章节摘录

  黎元洪在欧阳武一再反对北洋军入赣之下,一度电令李纯撤兵回鄂,但李纯哪里肯听黎元洪的调度!李纯于7月8日抵达九江,由陈廷训派员接待,刘世均也到李纯行辕进谒,并致电段祺瑞表示愿意协助李纯。李纯遂率一团进驻九江城内,与赣军同城共处,相互戒备。7月10日,李纯所部前锋更推进到沙河一线,离林虎所部仅数里之遥。南北两军虎视眈眈,战事一触即发。  还在北军进兵江西之前,袁世凯鉴于上海是革命党人指挥中枢所在地,一再借口徐企文案,向程德全施加压力,迫使他同意派遣北洋军进驻上海制造局。7月6日,北洋第四师臧致平团伪装成海军警卫队(共3营,约1300余名),由海军中将郑汝成率领,分乘招商局新昌、安平两轮船抵达上海。北洋军以保护军械重地为名,进驻制造局,截占了南方军队的军火供应基地。当北洋军未登陆以前,革命党人获得了北洋军南下的情报,陈其美建议起兵邀击于海上,孙中山极为赞成,但黄兴担心上海力量单薄,不赞成即时起兵迎敌。于是,北洋军未遭阻截,安然上岸,在南方腹地插进了一把尖利的匕首。北洋军利用革命党人的迟疑,居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从容备战。  北洋军南下,两军对峙,迫使革命党人不能不起兵应战。但是,尽管形势十分险恶,革命党人的步调仍然十分凌乱。当时,孙中山督促陈其美在上海起兵,但上海兵力不足;孙中山又敦促南京起兵,但南京第八师高级将领以中下级军官不能一致相推诿,孙中山又敦促第一师师长章梓在南京倡义,并派朱卓文前往南京动员第八师营连长赞成起兵。但是,谁也不敢先发。  ……


编辑推荐

  在辛亥革命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两千余年的专制思想都没有在中国完全消除,还一度具有相当的社会基础。民主共和制从来没有得以在中国全面实行——无论是北洋政府还是国民党的南京国民政府。民国史权威专家朱宗震力作。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革命胜利之后 PDF格式下载



很想了解那段历史,关注好久了,这次终于下决心买了。


我是看了作者的另一本作品:惨胜,才搜索作者找到这本书的,看了之后,一如既往的写作风格,很平实客观,夹叙夹议,评论精到。


   选了一个好题目,作了一篇烂文章。
   说是好题目:
   一,清末民初的历史是内涵极丰富的矿藏,各种思想在碰撞中得到最彻底的申发表达。君主、共和、联邦、单一、立宪、专制、民族、经济,很多问题的讨论已经达到相当的层次与高度,直至现在并未被超越。
   二,当时的政治形势波谲云诡,瞬息万变。多方势力的角力惊心动魄,有明的,有暗的。北洋军阀,旧官僚,立宪派,革命党,在组政党、拼舆论、争国会、抢地盘各方面斗得天翻地覆。有时暗斗比明争更激烈,更体现那个时代的无奈与彷徨。从社会科学研究的角度看是极佳的时代背景。
   三,中国现代公民社会的培育,民主法治国家的建设,是无法逾越的历史任务。过去无论走过多少弯路、折腾过多少年,要进入正常的轨道,还是要延续当年的进程,还是要回到清末民初去寻根,去思索。
   四,文题定的好。革命胜利之后,革命是辉煌的,是振奋人心的,是历史纪年的标志,但是历史进步却发生在革命前(发育)或革命后(建设)。史学家要避开重大历史事件的干扰,探究看似平淡的社会活动下涌动的暗流。革命胜利似是一个终结,其实一切才刚刚开始。胜利之后要怎样呢?富有吸引力。
   选了个这么好的题目,结果这篇文章:
   一,基本史观不脱中式马哲之窠臼,重斗争,重革命,停留在“彻底革命”的落后说教里。在作者这里,基本立场被分为两个立场:革命与反革命的立场。基本势力本分为两派势力:革命与反革命的势力。多元的价值观念被扭曲为一条单一的坐标轴,一边是革命,一边是反革命。
   二,全篇史料堆砌,一无洞见。大量军事活动的材料,连篇累牍;各方的主张及非军事政治活动,所剩无几。即使是这所剩无几的史料,还是裁剪的史料,人物脸谱化。刻意丑化了蔡锷等非革命派,抹杀了宋教仁等人合法斗争的积极意义,等等。当然,这即是上述第一点的扭曲史观的映像。
   三,最温和的评价,该作品没什么价值。既未分析革命胜利后各方的政治主张,也未深究政治实践的成败得失,对政治学毫无裨益;史料堆砌,无有效的整理申发,对史学毫无贡献;至于对方法论……还是算了。
   四,关于文题……当我没提过这茬。
   我并非反对革命。事件往往皆是时势使然。清廷集数百年怨毒,要大家尊其君而立宪,实难实行。袁世凯狡变枭雄,想通过议会把他匡进权力的笼子里,最后事实证明也是行不通。到不得不破坏时,只有不得不革命。
   但是我反对推崇革命价值。历史有偶然,进步无定数。认为只有革命是有价值的,推动政党政治、议会政治就是革命不彻底的表现,反映的是当事人的局限性,这种早该扔进历史垃圾堆的言论,时至今日还阴魂不散。任公有云,改良则恒继之以改良,革命则恒继之以革命。伟人洞见,一至于斯。至于俗儒陋文,不忍猝读。悲夫。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