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韩国研究论丛(第14辑)

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编 世界知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3  

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作者:

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编  

页数:

327  

字数:

220000  

内容概要

人们对“韩国学”给予那么多关注,是有许多理由的。作者认为至少有那么几条理由,我们应该大力发展“韩国学”研究。 其一,韩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与丰富文化生活内容的国家,这是世界上众多文化智慧宝库中的一座,而且有它自己独到之处,人们从这儿可以学习到许多历史文化知识,丰富人类的智慧。 其二,中韩两个民族是相处数千年的近邻,历史上有着密切的交往,从而也留下了诸多的历史问题,如何科学地、正确地看待这些问题,对于巩固与发展两个民族、两个国家之间的友好邻关系颇为重要。 其三,在近代,中韩两个民族还具有一段极其相同的历史遭遇之情,因而结下了互相支援、共同抗敌、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血肉之情,有关这一段历史的内容,值得发掘与交流。这是我们两个民族共同的珍贵历史遗产。 其四,中韩两国过去几千年间社会形态、历史演变途径及近代的历史命运较为类同,然而在最近30多年里,韩国率先跨出了走向现代化国家的步伐,走得又相当成功。韩国走向现代化国家的经验乃至教训,对今日的中国是一份宝贵的历史遗产,值得我们去认真研究,作为我们实现现代化目标的一种借鉴。 其五,为了在两个民族之间建立牢固的友谊,必须彼此充分地理解,而彼此深刻理解的基础就是彼此全面的了解。要了解就必须展开研究。彼此应该深入地研究对方,以求深刻地、全面地了解对方。一言以蔽之,为了两国的友谊,为了东亚乃至世界的和平,我们也必须开展韩国学的研究。

书籍目录

总序特别演讲:论韩国儒学的特点一、朝核问题专题 朝核问题的解决和中国的外交努力 美国核威胁在朝鲜核选择中的作用 俄罗斯在朝鲜核危机中的利益、立场与作用 多边国际机制中的单边倡议与双边协调——以六方会谈的创设为例二、东北亚安全与中日韩关系专题 徘徊于“双边”与“多边”之间——东北亚地区安全合作的路径选择 东亚一体化的主要制约因素——从国际政治的视角看 东北亚能源安全合作的挑战与政府的作用 论中日关系与卢武铉政府的“东北亚均衡者政策” 论“靖国神社”问题与中韩关系的发展三、当代韩国问题专题 试析韩美FTA谈判的战略意义 浅析韩国的APEC政策 金融危机前后的韩国金融改革 韩国电视剧竞争力的决定因素——编剧 从国际法视角解析韩日“独/竹岛”归属问题四、韩国历史专题 基督教与朝鲜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 试析李承晚时期韩国政党变迁的过程与特征 外交史与现代化进程的交叠——美国学界“朝鲜战争起源研究”流派述评 危机政治:中国政府危机处理模式研究——以朝鲜战争为例五、中韩关系专题 影响高丽与蒙古帝国早期接触的几点外部因素 洪武时期明朝与朝鲜围绕女真问题的交涉初探 王徵与丁若镛——16至18世纪中韩两位实学家对西洋奇器的研究与制造 中国与朝鲜半岛国家关系的历史流变——一种体系秩序的认知与建构 第二届中国韩国学博士生论坛综述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韩国研究论丛(第14辑)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