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生态安全学导论

蒋明君 世界知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1  

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作者:

蒋明君  

页数:

439  

字数:

376000  

前言

  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世界科技和生产力水平继续提升,和平、发展、合作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国际大趋势和时代潮流。同时,地区热点问题时起时伏,南北差距进一步拉大,世界经济发展失衡现象令人关注。面对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国际形势,世界各国应该进一步加强互信与协调,深化交流与合作,努力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繁荣。  一,生态安全的含义  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生态危机将使人类丧失大量适于生存的空间,并由此产生大量生态难民而引发国家动荡和社会不稳定。维护生态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首要任务。森林植被锐减、极端气候变化、水资源污染、食品安全、粮食危机等出现并迅速扩大为关系到人类自身安全和生存的问题,一次次向人类敲响警钟。回顾人类历史,肥沃的土壤养育了早期的文明,但古代文明却因土地失去对生命承载能力而衰落。在今天,世界约有20%的土地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而退化。森林的繁茂曾为人类文明带来光明,森林的衰亡也曾把人类推向黑暗。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已对此作了科学的评论与警示,他指出:“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把森林砍光,但他们却想不到,这些地方后来成为不毛之地。因为,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积聚和存储水分的中心。”历史的事实告诫我们:“不可过分地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将报复我们。”  古巴比伦文明:历史上曾显赫一时的巴比伦文明诞生在沃野千里、林海茫茫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由于大量砍伐森林,草地过度放牧,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原来大片的森林、草原逐渐演变成现在的沙漠。到公元前四世纪末,巴比伦文明也因此而衰落。

内容概要

  《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丛书:生态安全学导论》共分为十一章,内容涉及生态安全的基本理念、生态文明的形成与发展、非传统安全、环境安全、物种安全、生命安全、自然遗产安全等,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可供相关读者阅读学习。

作者简介

  蒋明君,1956年出生于山东胶州市,毕业于牡丹江师范学校、黑龙江省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并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国际生态安全科学院获得生态安全专业博士学位。现为国际皇家遗产科学院院士,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副院长,大连理工大学客座教授。  主要简历:  1980至1994年在黑龙江省东宁县、牡丹江市、省监察厅从事纪检、监察工作,历任主任、副局长、局长、监察官等职;  1995至1996年任黑龙江省政府办公厅巡视员(负责对外联络工作),徐悲鸿黑龙江基金会秘书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大辞典编委会副秘书长;  1996年10月至2002年7月任亚太地区国际协调委员会秘书长,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生态中心项目协调官;  2002年10月至2005年2月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生态中心副主任,联合国全球契约发展计划(项目)中心执行主任;  2003年至2005年世界政治论坛委员会常务委员;  2005年3月至2006年2月任联合国人居署城市指导委员会常务委员,北北合作组织副主席兼亚太首席执行官,全球城市发展组织轮值主席;  2006年2月至今任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创始主席兼总干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俄罗斯委员会首席生态学专家;  2012年6月当选为亚洲政党国际会议气候变化委员会主席。  主要著作:参与编写《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大辞典》(上、中、下卷);主编《生态安全: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生态安全:和平时期的特殊使命》,《普京八年:俄罗斯复兴之路》(政治卷、外交卷、经济卷),《生态安全学导论》(中、英文版),《生态安全与食品安全》,《生态安全:一个迫在眉睫的时代主题》,《危机·反思·转型》,《蒋明君文集》(第一卷),《生态安全架通欧亚》,《2011国际生态安全年度报告》(中、英文版),《拯救地球家园IESCO在行动》,《生态安全研究》英文版。近年来,蒋明君还在国际重要的报纸和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  获奖情况:  1998年俄罗斯滨海边州政府授予“国际减灾特别贡献奖”;  2000年世界科学院联盟授予“维尔纳斯基一级国际勋章”;  2003年俄罗斯国家奖励委员会授予“彼得一世国际勋章”;  2005年国际生态安全科学院授予“罗蒙诺索夫一级金质奖章”;  2008年中国新时期创业表彰大会授予“新时期创业之星奖”;  2009年美国堪萨斯市政府授予“堪萨斯市政府特别贡献奖”;  2009年美国亚特兰大市政府授予“亚特兰大市荣誉市民”;  2010年亚洲政党国际会议授予“为人类服务特别贡献奖”;  2011年世界科学院联盟授予“国际功勋科学家”;  2011年柬埔寨国王西哈莫尼授予“柬埔寨皇家金莲花奖”;  2012年国际生态安全科学院授予“国际人文主义精神奖章”;  2012年俄罗斯生物工程基金会授予“波罗金娜生态安全贡献奖”。

书籍目录

作者简介
前言
第一章 生态安全的基本理念
第二章 生态文明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章 非传统安全
第四章 环境安全
第五章 物种安全
第六章 生命安全
第七章 自然遗产安全
第八章 核安全与辐射
第九章 城市安全
第十章 资源安全
第十一章 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有了森林就有了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生产环境,这样人类才能生存,才能创造文明。森林是人类的母亲和摇篮,人类若破坏了养育自己的森林,使其沙化,那么人类将终结,文明也将消失。 历史上绝大多数地区文明衰落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恶化。人类的古代文明大都在下列地理条件下发展起来的:表土肥沃;灌溉水源有保证;土地相对平坦且雨量不大,表土不致受到冲刷流失。表土是地球表层在整个地质期有机进化形成的,表土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对于有限时段的人类社会来说,表土几乎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表土的肥力决定了生物圈的第一生产力,表土是人类食物的主要源泉,是文明得以形成的基础。 由于对表土缺乏保护意识,第一生产力所产生的食物不足以支撑这一文明的繁荣而走向没落,接着扩张开始,征服邻居和土著,新的农业文明又会在一些未开发的肥沃表土地区兴起,工业文明前的几千年历史,总是在不断重复着这种过程。因此,人类跨过地球表面,在他们的足迹所过之处留下一片荒漠。 最初,人类主要以采集狩猎为主,火的使用开始了大气污染的历史,而水源因动植物腐烂而污染的历史则由来已久,因饮水中毒致死的事经常发生。人类当时无生产力可言,也根本没有认识食物的知识,“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昼拾橡栗、暮栖土林”,过着“饥则求食、饱则弃余”的生活,无计划地滥用资源,往往因严冬和春天食不果腹而死亡,早年夭折所占比例甚大。植物和动物的季节性和地域分布的差异,规定了采集和渔猎的时间和空间制约,食物的短缺使得群落迁徙,每到一处滥用资源、采光吃光,可谓是“一扫而光,竭泽而渔”,同时由于火种失控,焚烧森林的事也经常发生。这种由于食物匮乏而造成的生态危机是由当时人类根本没有科学技术和生产力造成的,其特征是区域性的和小时空的,影响范围小,恢复时间短。 人类为了克服食源不足,进行了种种探索,通过植物栽培和动物驯养建立了原始农业,“刀耕火种”是当时生产力水平的真实写照,原始农业尽管很简单,它却给人类带来比采猎阶段更为稳定的食物来源,逐渐发展到初级物质生产者已生产出剩余产品的阶段,于是出现了由这些剩余产品所供养的城镇。城镇出现的意义在于有利于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古代农业是以垦殖为主要特征的。狭义地讲,农业一般是指农作物的种植,广义地讲,是指天然植物的采集、野生动物的捕猎、树木的栽培、牲畜的饲养以及水生生物的养殖与捕捞。可以说通过这一主要农业特征,保证了人类通过地表植物固定太阳能,再通过食物链的形式使人类处于食物链的顶端。要使该过程顺利进行,就要求各种生态因子的组合达到一定的适宜程度,一旦偏离了适宜程度,食物链将瓦解,则出现生态危机。影响食物链初级生产力的关键生态因子是表土,影响动物生产力的关键生态因子是草场和森林,一旦表土、草场和森林受到破坏,农业文明必将消失。 适宜农作物生长的土壤厚度为30~40厘米,岩石风化形成土壤,依靠自然风化,每300~400年才能形成10厘米厚的土层,约1200年才能形成农作物生长的土壤条件。与人类使用土壤的速度相比,土壤再生的能力是微不足道的,可以说土壤几乎成了不可再生资源。纵观世界史上古代文明的变迁与消失,无不与土壤流失所造成无可挽回的生态损失相关。


编辑推荐

《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丛书:生态安全学导论》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生态安全学导论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