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概论
2002-10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冯其庸,李广柏
无
本书网罗宏富,论议透析,所涉几近囊括红学开展以来从宏观大旨到微观辨析在内的所有重要议题,诸如曹雪芹祖籍家世、个人际遇及其艰难创作《红楼梦》的历程,《红楼梦》一书的思想内涵与艺术成就,早期抄本版本情况,红学研究发展的历史现状及研读《红楼梦》的方式方法等诸多方面均有论述考证。其出版对红学研究的深入开展意义深远。“怎样读红楼梦”一章是红学大家专为青年学生研读《红楼梦》而作。
冯其庸,江苏无锡市前洲镇人,1924年生,1 948年毕业于无锡国学专修学校。1954年至1986年,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等职,1986年至1996年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1996年11月离休。80年代起,曾两度赴美国、新加坡讲学,并历访德国、法国考察敦煌文献,还曾参加美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的国际学术会议。 社会职务:中国红楼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汉画学会名誉会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红楼梦学刊》主编。著作:著有《曹雪芹家世新考》《石头记脂本研究》《论红楼梦的思想》《梦边集》《漱石集》《秋风集》《逝川集》《夜雨集》《落叶集》《剪烛集》《翰海劫尘》(中国大西部摄影集)《墨缘集》等20余种。主编:《历代文选》《红楼梦》新校注本,《红楼梦大辞典》《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汇校》《八家评批红楼梦》《中国艺术百科大辞典》等书。
序言卷一《红楼梦》概论 一、由富贵坠入贫困的作者 二、历史和际遇造就的天才 三、艰辛的创作历程 四、《红楼梦》的早期抄本和印本 五、深刻揭示传统社会的弊病与危机 六、人文主义启蒙书 七、难以企及的艺术典范 八、红学——研讨《红楼梦》的学问卷二曹雪芹的祖籍、家世和《红楼梦》的关系——对一个争论了半个多世纪的问题的梳理和透视 一、曹雪芹的祖籍 [一]关于《五庆堂曹氏宗谱》 [二]关于两篇《曹玺传》 [三]《清实录》里的重要记载 [四]关于辽阳三碑 [五]地方志的记载 [六]小议 二、辽阳是曹雪芹祖上的发祥之地 [一]坚持实事求是的史学传统 [二]辽阳是曹雪芹上祖发迹的契机之地 1.襄平就是辽阳,辽阳是全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 2.曲振彦归附后金后,先属佟养性的“旧汉军” 3.曹振彦改属多尔衮并升为“旗鼓佐领” 4.曹振彦随多尔衮之后的战斗历程 5.附论“世居沈阳地方” 三、《红楼梦》里隐含的曹家史事 [一]重要的“作者自云” [二]《红楼梦》里隐含曹家上世的史事 [三]《红楼梦》里有关曹寅、李煦两家的史事 1.《红楼梦》第十六回说 2.《红楼梦》第十七至十八回说……
书摘 不佞以是书既有百廿卷之目,岂无全璧?爰为竭力搜罗,自藏书家甚至故纸堆中无不留心,数年以来,仅积有廿馀卷。一日偶于鼓担上得十馀卷,遂重价购之,欣然皤阅,见其前后起伏,尚属接笋,然漶漫殆不可收拾。乃同友人细加厘剔,截长补短,抄成全部,复为镌板,以公同好,《红楼梦》全书始至是告成矣。书成,因并志其缘起,以告海内君子。凡我同人,或亦先睹为快者欤!小泉程伟元识。程甲本卷首又有高鹗的《叙》: 予闻《红楼梦》脍炙人口者,几廿馀年,然无全璧,无定本。向曾从友人借观,窃以染指尝鼎为憾。今年春,友人程子小泉过予,以其所购全书见示,且日:“此仆数年铢积寸累之苦心,将付剞劂,公同好。子闲且惫矣,盍分任之?”予以是书虽稗官野史之流,然尚不谬于名教,欣然拜诺,正以波斯奴见宝为幸,遂襄其役。工既竣,并识端末,以告阅者。时乾隆辛亥冬至后五日铁岭高鹗叙并书。乾隆辛亥即乾隆五十六年。这一年冬至是农历十一月二十七日(本月月小),冬至后五日为十二月三日(西历1791年12月27日)。 程乙本卷首有“小泉、兰墅”(程伟元、高鹗)合写的《引言》: 一、是书前八十回,藏书家抄录传阅,几三十年矣,今得后四十回,合成完璧。缘友人借抄,争睹者甚伙,抄录固难,刊板亦需时日,姑集活字刷印。因急欲公诸同好,故初印时不及细校,间有纰缪。今复聚集各原本,详加校阅,改订无讹,惟识者谅之。 一、书中前八十回抄本,各家互异;今广集核勘,准情酌理,补遗订讹。其间或有增损数字处,意在便于披阅,非敢争胜前人也。 一、是书沿传既久,坊间缮本及诸家所藏秘稿,繁简歧出,前后错见。即如六十七回,此有彼无,题同文异,燕石莫辨。兹惟择其情理较协者,取为定本。 一、书中后四十回,系就历年所得,集腋成裘,更无他本可考。惟按其前后关照者,略修辑,使其有应接而无矛盾。至其原文,未敢臆改,俟再得善本,更为厘定,且不欲尽掩其本来面目也。 一、是书词意新雅,久为名公巨卿赏鉴,但创始刷印,卷帙较多,工力浩繁,故未加评点。其中用笔吞吐,虚实掩映之妙,识者当自得之。 一、向来奇书小说,题序署名,多出名家。是书开卷略志数语,非云弁首,实因残缺有年,一旦颠末毕具,大快人心,欣然题名,聊以记成书之幸。 一、是书刷印,原为同好传玩起见,后因坊间再四乞兑,爰公议定值,以备工料之费,非谓奇货可居也。 壬子花朝后一日小泉、兰墅又识。“壬子”即乾隆五十七年。“花朝”为农历二月十五日。壬子花朝后一日(西历1792年3月8日),距辛亥冬至后五日仅七十二天。 《红楼梦》经过程伟元和高鹗辑补、刊印以后,很快风行海内,流播国外。虽然后四十回的历史意蕴、审美价值以及语言的情致韵味远不能与前八十回相比,合在一起不大相称;但是,后四十回是努力按照曹雪芹在前八十回的预示、提示来写的,是沿着前八十回形成的悲剧趋向续写的,文笔通畅,有些地方还写得很生动。由于后四十回的续补,《红楼梦》便形成了大体完整的悲剧情节和小说结构;尤其是宝玉、黛玉的爱情悲剧结局具有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因此,这个一百二十回本获得了声誉,得到了历史的认可。 程伟元,字小泉,苏州人,有文才,能诗善画,襟怀淡泊。乾隆末年流寓京师期间致力于《红楼梦》的辑补、刊印工作。嘉庆年间,宗室晋昌出任盛京将军时,延聘程伟元担任幕僚,佐理书翰奏牍。宾主颇为相得,经常诗文唱酬。晋昌曾称赞程伟元:“文章妙手称君最,我早闻名信不虚。” 高鹗,字云士,号秋甫,别号兰墅,有小印曰“红楼外史”,内务府镶黄旗包衣汉人。旗人的户籍均统钡于八旗的管理系统,不在地方州县落籍。因此,正式履历和官方文书中.旗人只说旗籍,称莱某旗某莱佐领下人。然而旗籍汉人在诗文集中往往自署籍贯,这籍贯是他们家人旗之前的籍贯,即原籍。如曹寅.他的《楝亭诗钞》,每一卷前面署“千山曹寅子清撰”。其门人编定的《楝亭诗别集》、《楝亭词钞》、《楝亭词钞别集》、《楝亭文钞》。也均署“千山曹寅子清撰”。千山是辽阳的名胜,在此作辽阳的代称。“千山曹寅”,就意味着曹寅家的原籍是辽阳。高鹗在所填履历中为“镶黄旗满洲都统内府汉军延庆佐领下廉膳生”,他的文章则自署“铁岭高鹗”,诗集《月小山房遗稿》(觉罗华龄校刊)亦署“铁岭高鹗兰墅著”。这“铁岭高鹗”,表明他家人旗之前的原籍是铁岭。 高鹗是乾隆五十三年戊申(1788)顺天乡试举人。乾隆六十年乙卯中三甲第一名进士,时年三十八岁。历任内阁中书、内阁典籍、都察院江南道监察御史、刑科给事中。他参与《红楼梦》的整理、刊印工作是在中举以后、中进士之前,大功告成时写有《重订红楼梦小说既竣题》:老去风情减昔年。万花丛里日高眠。昨宵偶抱嫦娥月,悟得光明自在禅。嘉庆六年辛酉(1801)九月高鹗任顺天乡试同考官,著名诗人张问陶也是这次顾天乡试的同考官。张问陶和高鹗同是乾隆五十三年顺天乡试的举人.这次一起作顺天乡试的同考官,得以相遇,闱中高鹗曾谈起《红楼梦》,张问陶有《赠高兰墅鹗同年》诗:无花无酒耐深秋.洒扫云房且唱酬。侠气君能空紫塞,艳情人自说红楼。逶迟把臂如今雨。得失关心此旧游。弹指十三年已去,来衣帘外亦回头。张问陶在诗题下注云:“传奇《红楼梦》八十回以后俱兰墅所补。”后来,俞樾、胡适等以此为据推断《红楼梦》后四十回为高鹗所作。然而,张问陶所云“补”,不一定是“补作”,也可以理解为“补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学者们研究了陆续发现的文献资料,多认为高鹗只是参与整理、补缀工作。后四十回的原始作者另有其人。又张问陶的《冬日将谋乞假出齐化门哭四妹筠墓》诗,题下注云:“妹适汉军高氏,丁未卒于京师。”清末震钧的《天咫偶闻》卷三中指此“汉军高氏”为高鹗,于是以讹传讹,许多人将高鹗当成“张船山妹夫”。近年研究者发现张船山家世史料多种,证明张筠所嫁“汉军高氏”为高扬曾。……
序冯其庸 还是在1979年《红楼梦学刊》创刊的座谈会上,林默涵同志提出,希望能有两部普及《红楼梦》知识的书,一部是概论性的,一部是辞书性的。岁月匆匆,转眼已二十多年了。辞书性的,多年前经过努力,由吕启祥同志与我一起总成其事,早已出版并再版了,此书受到广大红学爱好者的欢迎;但概论性的书,长期以来,一直是个空白。去年年底我与李广柏同志说起此事,两个人都觉得一部概论性的书对于广大读者很有用处,于是决定合作来完成这个任务。半年多来,费了不少心血,所幸诸事顺利,又得到北京图书馆出版社的支持,这本概论性的书终于可以呈现在读者面前了。 因为是“概论”,行文不能过长,论析也不能过细,只能就其大要而论,让读者对《红楼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红学有许多争论,也有许多“一家之言”,“概论”当然不可能陷入争论,也不可能尽数介绍“一家之言”,这是要请读者理解的。 本书的第二部分,是关于曹雪芹的祖籍、家世和《红楼梦》的关系的析论,还有是关于曹雪芹最后的归宿,这也是读《红楼梦》的朋友极为关心的。 另外,整个清代的红学,可以说是“评点派”的红学,了解“新红学派”以前红学的状况,也是读《红》者所需要的。所以本书第三部分介绍了“评点派”的一个大概,以便于读者对于清代“评点派”红学有所了解。 本书的第四部分是关于阅读《红楼梦》的一些问题,也是给爱读《红楼梦》的朋友提供一些参考性的意见,或许对读者也有一点用处。 本书不是专而精的著作,但写作中也考虑到应有的学术品位,我们希望它成为一本雅俗共赏的书。本书涉及《红楼梦》的方方面面,当然不是定论,请读者把它作为读《红楼梦》的众多参考书中的一种可矣! 二十多年来的一个心愿,我们总算完成了,尽管不一定完成的好,但在我却卸却了心上的一个负担,默涵同志知道后,也许会感到高兴的。 2002年6月28日于京东瓜饭楼
本书网罗宏富,论议透析,所涉几近囊括红学开展以来从宏观大旨到微观辨析在内的所有重要议题,诸如曹雪芹祖籍家世、个人际遇及其艰难创作《红楼梦》的历程,《红楼梦》一书的思想内涵与艺术成就,早期抄本版本情况,红学研究发展的历史现状及研读《红楼梦》的方式方法等诸多方面均有论述考证。其出版对红学研究的深入开展意义深远。“怎样读红楼梦”一章是红学大家专为青年学生研读《红楼梦》而作。
无
我非常推崇的一本了解研究红楼梦的书。从文风就可以看出冯先生做学问脚踏实地,严谨认真的态度,观点看法能否赞同暂且不谈,只看文字叙述流畅雅然,读之就令人愉悦。
感觉本书比较适合对红楼梦已经比较熟悉并且对相关书籍已经有所涉猎的读者,感觉本书分析上比较深刻,比较学术,看后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