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1860-1930:英国藏中国历史照片

中国国家图书馆,大英图书馆 编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  

出版社: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作者:

中国国家图书馆,大英图书馆 编  

页数:

全2册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收录了大英图书馆等数家英国主要图书馆收藏的中国主题的老照片,时间从1860年至1930年,内容涉及当时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风光及民俗等各个方面,而其中最为珍贵、最为系统的包括三个方面,即义和团、第二次鸦片战争和辛亥革命方面的照片,多为首次付梓面世,是研究和了解相关事件的珍贵史料。

书籍目录

前言导言西方视角:1860—1930的中国照片凡例第一部分:费利斯·比托:战争的冲击,1860第二部分:19世纪60年代的中国第三部分:弥尔顿·米勒:中国人物像第四部分:约翰·汤姆森:中国和中国人民画报第五部分:托马斯·查尔德:一位英国工程师眼中的北京,1870—1879第六部分:19世纪70、80年代的中国第七部分:中国西部的旅行者,1870—1929第八部分: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第九部分:乔治·斯科特爵士:勘定边界:中缅边界委员会,1898—1900第十部分:北京义和拳运动,1900第十一部分:中国之旅:设德兰侯爵,1906—1907第十二部分:孝感和汉口爆发辛亥革命,1911年第十三部分:太古公司及其在中国的商业分布:1906—1940第十四部分:唐纳德·曼尼:北京胜景参考书目索引鸣谢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1860-1930:英国藏中国历史照片 PDF格式下载



  相比于留在文字上的历史而言,留在照片上的历史,显得更真实。
  江河、城池、岸泊、市集、废庙、传教、官吏、商贾、平民、东干人、新装的清兵与革命党、李中堂、恭亲王、义和团、宅第厅堂、家具陈设种种,那儿没有矫揉造作煽情卖弄,只有那一秒定格,说他们曾经是那样的。
  
  一些信息:
  
  1,北京城,分紫禁城、内城(鞑靼城)、外城(汉人城);僧格林沁战英之八里桥;清漪圆被毁的多宝琉璃塔;朝鲜商人;贡院;恭亲王奕忻;两广总督瑞麟;国子监;颐和园铜亭、石舫;义和拳民装束;英国公使馆的防卫;李中堂;太和殿原样;安定门大街;外城城门;德胜门、永定门;
  
  2、广州,十三行样貌;旗昌洋行前后十年的变化;浆栏路;花塔;中式房子内景;种水稻的中式花园池塘;花船;
  
  3,香港,帕西人(伊朗人);初建格局和1874年9月22日台风过后的样子;稻田中的“肯靠迪亚号”船(被台风吹到内陆);皇后大道;帕西人公墓;铜锣湾中国医院;
  
  4,厦门:鼓浪屿上的共济会大楼和礼拜堂公墓;
  
  5、福州:万年古桥;左宗棠办的福州马尾水师;天后宫
  
  6,浙江:普陀山
  
  7,江南:上海九曲桥,南京金陵机器制造局(提到陕甘同治回乱)、苏州河景观;嘉定孔庙;龙华塔;徐家汇法国修道院;吴淞铁路;法兰西外滩(中山东二路)
  
  8,长江沿途:巫峡、汉口黄鹤楼;新式装备的清军和革命党人;汉口大火;重庆朝天门;
  
  9,南疆:莎车;喀什;东干人马家军;佛寺与佛像遗存、米兰遗址出土的大佛头;交河故城;莫高窟;
  
  10,南部:腾越镇台将军刘万胜;云南大理、昆明、三塔;
  
  11,哈尔滨:火车站;
  
  


   一直以来,以前的中国在西方人眼中是什么样子,始终是我比较好奇的一件事,每当在不同书籍中读到外国人写的和老中国相关的话题,都会反复看了再看,我始终认为,尽管西方人可能并不十分懂得中国文化,可是,他们的视角往往会比中国人自己看自己更加冷静客观,遗憾的事,到目前为止,我所知道的这类书籍并不多,我的好奇心也没有得到过充分的满足。不过,入秋以来与好书艳遇的运气实在是很多,几乎每周都在以各种方式得到向往的书籍,这里用艳遇,不仅仅是偶然相遇,还包含书籍的价格合理品相完好的意思,这其中就有一套西方人拍摄旧中国的图片册:《1860——1930英国藏中国历史照片》,虽然照片只是瞬间记录,可是将无数个不同的瞬间按照历史发展顺序串到一起,就是一部历史,那里面有战争有苦难有沧桑也有诗意,通过阅读照片看西方人眼中的旧中国,也是一种相当享受的阅读体验。
    
    这套书分上下册,共收西方人拍或为西方人拍的中国老照片517帧,真的很厚很重很厚重,是2008年中英联合举办的中国老照片展的全部照片集,从咸丰十年(1860)年开始,到1930年结束。 对历史了解的话,应该知道,1860年的中国发生过多少事情?1860年之后的近百年里,中国又有怎样的巨变?这一年,好端端的圆明园被八国联军一把火烧掉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也在这一年结束;有失大国尊严的《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不该签也签了。图片册从有如此多故事的这一年开始,并非偶然,而是图片挑选者在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浏览过上千张照片之后确定的展出主题之开篇,贯穿展览的主线为改变中国历史的三大事件: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900年义和团运动,1911年辛亥革命。当然,照片又不只是这三大历史事件的还原,还有不少政治、军事、社会、文化等题材的照片穿插其中,令旧日中国的历史更加丰满生动。
    
    我对拍摄这些照片的西方人同样感到好奇,他们都是以什么样的身份什么样的目的来到中国?出于什么动机拍下这么多珍贵记录?怎么能用那么简单古老的相机拍出在现代看来仍然如此漂亮的照片?希腊人非利斯*托比拍下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进攻大沽口战役照片,虽然因为当时相机技术问题,只有静态,没法拍动态场面,仍然让人看出战争的残酷,在他的镜头里,除掉战后残墙断瓦,旧中国却依然是美的,一眼望去鳞次栉比的紫禁城,内城、外城街道上雕花精美的店铺,被烧毁前贵族气十足的清漪园内的亭台楼阁,让现在的我依然十分向往那个朝代;擅长人像摄影的弥尔顿*米勒为中国留下不少精良的人物肖像,他镜头下那些形形色色的男男女女,让人非常真实地感受到当时人们的装扮服饰和精神状态;还有曾经出版过四册装《中国和中国人民画报》的约翰*汤姆森,这个早在1866年第一批拍摄柬埔寨吴哥窟照片的摄影大师,他的一生一定有很多故事很多经历,我想找他的传记看,查了查中国似乎没有,不知道英文版有还是没有?还有很多很多,我想要进一步去探究的人,感兴趣的事,想知道的事情非但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可能这也是读书看图自然而然带出的好奇之趣了。
  


  照片提供很多直观、生动信息,很多之前只见于文字的记载却在此书中活生生的体现,虽只是一些片段,但是足以串成一幅连环画。
  书中关于城市的照片居多,以北京为最,这自然与当时的历史密切相关。仔细看了和上海相关的部分,照片还是提供了很多有用的信息,城市面貌、建筑特色以及一些生活场景以及大事件的记录。
  图多字少,适合放松时翻翻。


入秋以来与好书艳遇的运气实在是很多,几乎每周都在以各种方式得到向往的书籍
能否透露一下其他的艳遇?谢谢!


这套书是不是绝版了!


似乎有卖的 但是价格不菲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