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文津演讲录之十

周和平 编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0  

出版社: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作者:

周和平 编  

页数:

237  

前言

  国图古籍馆,曾经被众多的读者亲切地称为“老北图”,在20世纪50年代,就因成功地举办学术讲座而为社会各界人士所称道,老舍等一代文化巨匠都曾作为这里的主讲人传道授业、答疑解惑。2001年新年伊始,国家图书馆分馆(现古籍馆)为继承“老北图”的优良传统,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图书馆扩展文化功能,全方位、多角度传播文化信息的客观要求,举办了以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为主旨的名人系列讲座。昔日曾亲身聆听老一辈学界泰斗教诲的莘莘学子,如今也作为各学界的骄子走上这神圣而庄重的讲坛。  数年来,我们举办了文史、政经、音乐、美术等系列讲座数百场,听众数万人次。从他们渴望的目光里,我们感到了肩上的重任;从他们满意的笑容中,我们感到了由衷的欣慰。许多专家学者和读者通过讲座,成了图书馆的朋友,他们对我们的工作提供了可贵的指导和无私的帮助,而更多的人则经此渠道记住了国家图书馆,记住了国家图书馆古籍馆。这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的褒奖。  为了感谢各界朋友的支持,我们选出部分讲座内容,汇集成册,系列出版,给主讲人和听讲者一个留念,给不巧未曾听讲者一份补偿,也给我们的工作一个小小的总结。

书籍目录

《论语》中的为人之道当代儒学范式古代墓室的壁画关于王安石变法的评价问题中国哲学精神《庄子·天道》篇解读《本草纲目》的英译版与中国的文化复兴“清”的意蕴和价值传统礼仪的现代意义

章节摘录

  大家好,今天要讲的题目是“《论语》中的为人之道”。说到《论语》,人们常常说一句话,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很多人也把《论语》看做是为古代所谓封建统治服务的一本书,把儒家看成是给封建统治服务的一种学说,所以相当一段时间里《论语》、儒家思想都是受到批判的。  今天在我讲“《论语》的为人之道”的题目之前,我想先说明一下,就刚才讲的我们过去对儒家思想,对《论语》的说法其实是不符合实际的。按我的理解,儒学本质上是讲做人的道理,是关于人的学问,或者说关于人生的学问,本质上是这样。所以《论语》的核心思想,用最简单的话来讲就是两个字,就是讲“做人”。今天我就想从这方面来说一说我自己的一些认识,一些体会。  虽然俗话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但我们现在鼓励大家读《论语》,提倡大家读《论语》,不是为了让大家去治天下。读《论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学做人。  讲起做人,这个话题就很大了,涉及很多很多的问题。大体上来说,可以把它概括成三个方面:第一个问题是立志,立志就是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人生中要追求什么;第二个问题是道德,做一个人你各方面的一些要求是什么,或者说道德上的要求是什么;第三,你要达到这样一个目标是需要修养的,不是天生就可以做到的,这是一个关于修养的学说和问题。今天我想只能就头一个部分,来说一些自己的认识。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文津演讲录之十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