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公共图书馆建设主体研究

于良芝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2  

出版社: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作者:

于良芝  

页数:

153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于良芝、邱冠华、李超平、王素芳所著的《公共图书馆建设主体研究(全覆盖目标下的选择)》简单回顾了我国现有公共图书馆建设主体选择的历史、现状和问题;介绍了世界主要国家公共图书馆建设主体的选择及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形成,考察了经济高效、可持续、全覆盖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对其建设主体的要求,对满足要求的图书馆建设主体进行了初步选择;从各级政府的财政能力及辖区所需图书馆数量、地方政府改革趋势的角度进一步考察了上述选择的现实性和可行性;专门讨论了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的问题;最后在总结主要发现的基础上,对变革我国公共图书馆建设主体和建设体制提出了建议。

书籍目录

1 绪论
1.1 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法律保障诉求
1.2 覆盖全社会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法律保障诉求
1.3 覆盖全社会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及其建设主体
1.4 公共图书馆建设主体的法定化
1.5 问题的提出
1.6 关于研究方法的说明
2 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主体及其变革:实践与相关研究回顾
2.1 与行政体制呼应的公共图书馆建设主体
2.2 各自为政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及其对普遍均等服务的局限
2.3 图书馆职业弥补现有服务体系弊端的努力及其局限
2.4 创新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相关研究及其局限
2.5 结论
3 国外公共图书馆的法定建设主体及其对公共图书馆的设置
3.1 公共图书馆法定建设主体及其演变
3.2 公共图书馆建设主体对图书馆的设置及布局
3.3 结论
4 从规模经济角度看公共图书馆建设主体的选择
4.1 总分馆制的成本效益案例分析
4.2 覆盖全社会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建设和运行成本
4.3 结论
5 从全覆盖和可持续发展角度看总分馆制及其建设主体的选择
5.1 昙花一现的全覆盖:两起两落的乡村图书馆建设教训
5.2 总分馆制度显现优势
5.3 结论
6 从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和总分馆体系规模看建设主体的选择
6.1 调查方法和计算依据
6.2 抽样调研结果
6.3 财政局长访谈调研结果
6.4 主要研究发现
6.5 结论
7 从政府行政体制改革趋势看公共图书馆建设主体的选择
7.1 从机构改革到行政体制改革
7.2 减少政府层级:省直管县
7.3 加强基层政府服务能力:乡镇机构与财政改革
7.4 结论
8 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
8.1 国内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的状况
8.2 我国现行政策法规对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的规定
8.3 国外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及其法律规范状况
8.4 结论
9 结论与建议
9.1 研究发现
9.2 对我国公共图书馆设置和体系建设的建议
9.3 对公共图书馆法相关条文的建议
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公共图书馆建设主体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