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圈(上、下)
2000-11-1
群众出版社
(俄)索尔仁尼琴
2册
683000
景黎明
无
“第一圈”源自但丁的不朽诗作《神曲》,诗中的《地狱篇》中把地狱分成了九圈,第一圈是最好的一层,索尔仁尼琴借用第一圈的喻意,描写了地处莫斯科郊区的一个特殊监狱——玛尔非诺里的生活。这里关押的犯人,都是被指控犯有“叛国罪”、“间谍罪”以及其它莫须有的罪名的科学家,他们享受比普通犯人要好的待遇,在玛尔非诺从事绝密的科学项目研究。
三十多岁的外交部驻某国二等秘书瓦洛金,在一个电话亭中打电话,提醒托布洛莫夫可能要遭到迫害,没想到这个电话被窃听……
特殊监狱玛尔非诺正在研究一种语音辩析器,为了抓到这个打电话的人,首脑机关直接下达命令,强行要求玛尔非诺的科学家立即研制出语音辩析器,不惜施以高压恐怖手段。最终,外交官瓦洛金被秘密逮捕……
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尔仁尼琴,当代俄罗斯著名作家。1913年生地高加索基斯洛沃茨克市。1941年毕业于罗斯托夫大学物理系和莫斯科大学函授部语文系。同年应征入伍参加反法西斯卫国战争,曾两次立功,不久因在与友人通讯中有不满最高当局的言论被逮捕,并判处8年监禁。1957年平反后住在梁赞市,在中学任物理教员,同时开始文学创作。代表作有中篇小说《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长篇小说《癌症楼》《第一圈》《红轮》等。
小说以凝炼的笔触,超时空浓缩的技巧,仅用了四天的时间,表现了一群人物的命运,刻划了那些没有罪行的科学家们,在玛尔非诺没有人权、没有自由,甚至连“性”的权利都没有的非人生活。
无
国内也有很多讲监狱内幕的,尤其是香港,有点类似,但是各国有各国的特色。写的不错,只是不知道是否有电影版。。。
尽管发生的是在前苏联,但它的内容可以让人看见,很多人不知道或则是不想说的一面。没有恐怖,只是习惯而已
老爹很喜欢,买给他的小礼物。
写得很好,冷静的笔触刻画出血肉模糊的现实。震撼人心。但他用第一人称描写斯大林的内心活动时显得与全文其他内容格格不入,对斯大林过分夸张的丑化反而让人感觉作者本人十分幼稚可笑。
虽然有些内容有些偏颇,与史实不符.但是总体而言这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的挺不错的小说.值得去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