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证明
2002-1
群众出版社
[日] 森村诚一
丁国祯 等
无
红极一时的家庭问题评论专家八杉恭子为了掩盖自己早年和一个美国黑人占领军同居的经历,保住自己和丈夫的地位及名誉,亲手刺死了自己的混血儿子,又谋害知情人以图灭口。更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这个杀人犯为了沽名钓誉,不惜以儿子恭平为道具,大演什么“母子通信”、“模范母子” 的双簧戏,实际上恭平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阿飞流氓,他们母子间完全是一种尔虞我诈的互相利用关系,其结果恭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八杉恭子也没有逃脱法律的制裁。
森村诚一,1933年生于东京郊区的崎玉县,青山学院大学英美文学系毕业后,在新大谷等几家五星级饭店人事服务台管理工作。1967年以《大都会》走上文坛,成名作《高层的死角》获1969年“江户川乱步文学奖”,《腐蚀的构造》获1973年“推理作家协会奖”,并陆续出版了几十种作品,成为最受欢迎的畅销书作家。拥有世界各地大量的读者。《人性的证明》、《野性的证明》、《青春的证明》,是作者自己和读者公认的森村诚一“全部作品的顶峰”。
第一章 客死异邦
第二章 仇恨烙印
第三章 揭谜关键
第四章 偷情疑踪
第五章 逃离苦海
第六章 娇妻失踪
第七章 飞车横祸
第八章 往事之桥
第九章 夜宿深山
第十章 叛逆之子
第十一章 寻母遇害
第十二章 遥远山镇
第十三章 车库取证
第十四章 畏罪潜逃
第十五章 杀子灭口
第十六章 水落石出
第十七章 人性证明
浅淡群众版日本推理小说
无
美国人认为,人是个体,是不应该被限制的自由个体,所以,美国法律的核心是保护人的权利;而中国人认为,人是个体,但是“自由”和“束缚”是相对的,没有束缚就没有自由,中国法律的核心是集体至上,个人意志要服从集体意志。我们不能说哪种制度是正确的,相反,哪种是错误的,只能说有怎样的土壤就会栽培怎样的花草树木,一片土壤不适合种所有的植物,但也不会什么植物也种不了,总有合适的。在《人性的证明》一书中,作者花了大量的笔墨去反映当时二战后美日的生存环境,特别对纽约、东京的穷人和富人之间的生活差距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在书中,作者不断借黑人警察肯的心里活动写道:纽约已经呈现出了一派末日的景象。(未完待续)
对于这种所谓社会性推理小说,读完常常有鸡肋之感,以侦探小说要求之,则推理性不强,以社会性看它,巧合又过多,结局各种叙事条线终于汇总,虽说合的是作者因果循环、环环相扣的主旨,却总感觉说服性不强。有了一顶证明人性的大帽子,读之前期望的是故事中层层深入的复杂人物性格,精巧而又宏大的叙事风格,结果所谓的证明只在结局时出现,所有的真相揭示最终还是嫌疑人良心发现自我供述,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就算是7分的故事感官上也只能得到5分。读书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彼时的我,对于此种证明法只能说是有缘无分了。
虽然作为推理小说,这本书的推理实在乏善可陈,但是他对人人性的描摹以及冲突的渲染是让人不忍释手的。我很小的时候第一次看了这本书,当时不太懂,只觉得冲击,里面的场景人物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现在回头重读,觉得字里行间那种挣扎,罪恶,丑陋,正直,善良,又让我心里起了波澜。
小时候,在学习念鲁迅的课文嘲笑中国人民的劣根性,看着自己的同胞被欺辱却要围观。在《人性的证明》里面,同样是同胞被欺辱也一样是围观,主角是日本人;而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纽约街头,面对抢劫,路人匆匆而走,明哲保身,和围观并无什么太多进步。无论是抢劫者,还是日本街头欺辱日本人的美国占领军,围观者,都是来自这个社会的底层,欺辱的也都是这个社会的底层,这些同在底层的人,在社会的压榨下,不能去向真正的权贵阶层复仇,只能将怒火发泄到和他们同样无辜的,可怜的,比他们稍微柔弱一些的底层人民身上。
而那些高高在上功成名就的富人又有什么可以值得赞许的生活吗?冷冰冰富丽堂皇犹如宫殿一般的房子里面,没有一丝丝温暖,亲情疏离,爱情缺失,孩子们在物质的满足,与精神的空虚中走向堕落或者虚伪的未来。物质化的社会,缺失的人性,正在让这个世界走向“同根相煎”。
贫富的巨大差距,富豪阶层的腐朽和贫民阶层的困苦,这种巨大的社会落差,压榨了贫民阶层不断走向犯罪的深渊,同时也宣告富豪阶层的堕落,在这场社会物质化的“劫难”之中,我们所能希望期盼的一点点唯一的光芒,就是人性,那一点点微弱的光芒,让选择了出卖自己人生的新见爆发了一次光芒,让恭子最后认罪,也许这是人类还不至最后完全自我毁灭的缘由吧。
森村诚一通过对八杉恭子的描写毫不留情的揭示了人性的丑恶,作为一个母亲为了自己的地位而不惜杀害自己的亲生儿子,这种行为让母爱这个词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但是到最后在栋居的步步紧逼下八杉恭子还是不能将母爱和人性完全摒弃,而最终选择了在明知警方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坦白了罪行。这说明森村诚一在对人性展开毫不留情批判的同时还是对人性保留一丝希望的。无论是肯舒夫在临死前表达的对自己在日本所犯恶行的忏悔,还是黑人父亲为了攒够自己儿子去东京见自己的母亲的路费而选择碰瓷,都证明了人性是不能完全泯灭的。 人性的证明,证明了人性的希望。
与松本清张那种悲天悯人的社会派推理不同,森村诚一完全是以一种冰冷的眼光和笔调来写作,他就像一个拿着手术刀的外科医生一样,一刀一刀精准而冷酷地将这个社会剖开,把那些已经坏掉的五脏六腑展示在所有读者的面前。松本清张是菩萨,在他的作品里,有病的是人,虽然人性恶,但总算还有回天的希望,森村诚一是金刚,在他的作品里,没有谁做的事不凶恶或虚伪,每一个人都有罪,有病的是社会。
世间万物轮转循环,一切都是因果报应;种什么因就必然要结什么果,这些都是小说里的完美情节。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真的是因果循环吗?好人就一定有好报,恶性就一定会受到应有的惩罚吗?
我想,这应该是一个“?”吧!
能够在这个地方用餐的人,都是些非同寻常的人。他们一顿饭的花销,大概可以养活上百个吃不饱肚子的人。但是,却没有人去考虑这个问题。这里要求的是与豪华饮食相称的服装、风度和付款能力,至于客人们是饿肚子还是吃饱饭,根本就不是问题。
在这更多是兴趣爱好人生余味,不是吐苦水发牢骚抱不平诉怨苦地方。不管什么方式,分享美好是我的目标,或许不再是海水浸湿水蓝色脚趾那种,但是香气点心温暖手作鲜花美衣走在阳光下美丽心情
栋居很不相信人类,取而代之的是憎恨。人这种动物,无论是谁,如果追究到底,都可以还原为“丑恶”这个元素。无论戴着多么高尚的道德家、德高望重的圣人的面具,夸夸其谈什么友情和自我牺牲,在其心中的某个角落里都隐藏着明哲保身的如意算盘。
他也作为社会的一分子而生活着,因此不能显露出这种不信任和憎恶。但是,潜藏在他内心深处的对人类的不信任和憎恶,已经成为不可化解的瘤疾,就像与某些人终生相伴的肿瘤一样,虽然不是致命的,但却会顽固地一直存在下去。
每个人都在竭尽全力地寻找自己的活路,谁也没心思去管别人的闲事。
如果仅凭解释不清的正义感而伸出手来,那么下一次自己就会被当成第二只替罪羊。正因为人们亲眼目睹了父亲被当成替罪羊的活生生的事例,所以他们才越发感到害怕。
刑警可以肩负着国家的权力(哪怕仅仅是一种形式也罢)去追捕罪犯。对于栋居来说,不管是罪犯还是仇敌,其实都是一回事,人能够在法律这个正当的名义之下,将人追得走投无路的职业就是警察。
俩人并非有意要谈自己的身世,可横渡不知在何时了解到栋居还是单身。
“我想什么时候自己觉得要我的时候找个也行。可眼下全没那份儿心思。”
“娶了媳妇生了孩子,想法就变啦。”
“即使要了老婆有了孩子,每个人也是独立的,这点是不会变的,不可能照顾他们一辈子。”
“可真是,人总要分手,可尽管如此,人生的大部分时间还是同自己的家人一起度过的。”
“也只不过是一起度过而已,各自还是孤独的。其本质不会改变。我觉得亲人、朋友就像是在一起编队飞行的飞机。”
“编队的飞机?”
“对啊,如果哪架飞机发生了故障或是飞行员受了伤,不能再飞,僚机也无法代为驾驶,顶多只是在他旁边照顾、鼓励而已。”
“即便如此,也总比没有强啊!”
“实质上这种鼓励和什么也没有是一样的,无论怎么鼓励,既不能排除飞机的故障,也不能恢复飞行员的身体健康。使飞机继续飞行的最终还是自己。”
“你的想法太偏激啦。”
“人生难道不是和一个人乘坐革座飞机飞行一样吗?无论机体受什么伤害,既不能同他人换飞机。也不可能让他人代为驾驶。”
“我特想去东京,即使不是东京也行,反正我想离开这个镇子。”
“为什么?这个镇子又安静又整齐漂亮,多好啊!我要是能在这儿安安稳稳地过日子,那该多幸福!”
“你没在这儿住过,所以才会这么说。我倒想去一个没人认识我的地方。在这儿,出门全是熟人,大家低头不见拾头见,一生一世生活在这么个小圈子中,想想就觉得乏味。”
“在大城市,有的在公寓里生了病谁也不来探望,有的死了几天也一直挺在那儿也没人知道,你觉得这种日子好过吗?”
“我就不愿意在这巴掌大的一块地方生活,人们彼此不了解,连私生活都了如指掌。无论怎么安稳,我也不喜欢这毫无生气的日子。也许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突然死去,但我还是想到外面的天地去做事儿。如果有谁愿意把我从这儿带出去,兴许我马上就会跟他走。”
这里是八尾最具有活力的一角,50多年前的一切已经荡然无存。在这寂静的小镇上,人们着实在日复一日地操劳着,日新月异的生活毫不留情地将过去日子的痕迹抹去。搬离这儿的人未给新搬来的人留下任何记忆。
------------------------------------------------------------------
“所谓从根本上去理解孩子,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认为。那就是对‘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将变成另一个人’这个问题进行不断的追踪。世界上的父母们不是都不大重视这种追踪吗?我写给孩子们的信,就是进行那种追踪的导弹。孩子们的成长很快。必须发射大量的导弹才行。”
恭平虽然有母亲,但从他懂事的时候起,他的记忆之中就根本没有母亲。给他喂奶、换尿布,上了幼儿园之后接送,郊游时给他带盒饭等等,这一切都是上了年纪的女仆做的。母亲仅在开家长会或讲课观摩日等有许多人聚集的盛大仪式时,才带着一副母亲似的面孔出现,只有在那一天,她才会打扮得漂漂亮亮地来到学校。
尽管如此,恭平在年幼的时候,对那样一位母亲还是怀有一种敬畏之心的。她与别人家的母亲不同,在家里的时候,也打扮得漂漂亮亮,这曾止恭平觉得有些洋洋得意。
可是,随着年龄渐渐地长大,当他认清了母亲的真面目原来只不过是个好大喜功、空洞无物而又极端虚荣的人之后,就开始进行猛烈的反抗了。
本来,父亲从一开始就等于没有,他成天都因为工作而东奔西走。自从他步人政界之后,虽然住在同一个家里,但却几乎连面也见不列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恭平和孤儿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对于孤儿来说,当然也就不可能有什么父母与子女之间的隔阂。
“什么都无聊。反抗母亲离家出走、跟你驾车乱跑都无聊。”
“你这话才讨人嫌呢!”
“是吗?哎,我说,我们究竟是为什么才生下来的?”
“这谁知道呀,我又没特意去求父母把我生下来。”
“谁也没去求,大家都这么活着,谁对此都没抱什么疑问。”
“我最近猛然想到了一件事:我这种人还是别生出来更好些。”
“别净胡思乱想了。”
如今这个世界还不是有钱能使鬼推磨。他们虽然没有爱情,但毕竟为我们支付了足够的‘养育费’,他们现在已经熬出头了。我帮他们的忙,是为了让他们付出更多的‘养育费’。你不也在帮忙么,你可以把这当作能赚钱的‘母女游戏’。”
“我算是看透了他们的本质了,他们虽说是我们的父母,却不像个做父母的样子。”
“不像做父母,又像什么?”
“寄居在同一屋檐下的人。打我们出生之日起就住在一起。可实际呆在一起的时间却很少。”
----------------------------------------------------------------
人都很孤独,大城市中无可救药的孤独之感,紧紧地抓住了每一位乘客。虽然如此,但大家似乎都在为了生活而疲于奔命。根本没有闲暇去体会那孤独寂寞之感。
对于他们来说,过“今天”这一天都要竭尽全力,根本没有多余的力量去为“明天”而接受教育。
他虽不是一个共产主义者,但是一看到财富的分配极端不合理,他就会坚持认为。这种现象并不是由于能力的大小或者努力的如何而造成的,而是由于不公平的因素在起作用。
“住这一带的人,就连自己呼吸的空气都是出钱买的哩!”
看到肯,亚当斯将手伸了过去。在亚当斯的身上,肯可以感觉到人生道路上的成功者那种充满自信和从容不迫的态度。
“是对方主动撞到我的车上来的,我的司机是个20年行车无事故的老手了,但那人是突然扑到车前来的,因此没能够躲开。”
是的。那是品质恶劣的亡命之徒的一种惯用手段,目的就是为了捞些赔偿费。因为对方已经上了一大把年纪,而且金额数目也不是那么太太,所以我们就按照对方提出的要求给了钱,但心里终归不是很愉快。”
威尔逊所撞的是在纽约金融界屈指可数的大人物的车。他在撞车之前是不是已经知道了对方的身份呢?也就是说,他是不是“选择了对象”呢?
不知怎的。今天肯产生了这样一种感觉。那人就是一个因肩负着人生重荷而摇摇晃晃地走着的同伴。肯同那个人影正擦肩而过:肯同那个人影完全重合在一起。
“为什么啊?这究竟是为了什么?”
肯虽这样喃喃自语着。但心中还是知道这其中的原因的。对刺伤自己的凶手来说是没有什么理由的,如果说有,那就是对人生的怨恨。肯恰好是偶然路过这里,便成了这种怨恨的活祭品。因为自己是警察。才激发了凶手心中的怨恨。那些已遭到人生排挤的家伙,最容易产生错觉,认为警察总是站在人生主流的一边。而且他们产生这种错觉,也是出于无可奈何。
------------------------------------------------------------------------------------
与一副病态、穷相、因担心妻子失节而总是疑神疑鬼的小山田相比,新见确实是截然不同的另一种男人。一个是在人生的道路上惨遭败绩,不得不依靠妻子出去挣钱维持生计;一个却是凭借自己的实力积极地开拓着人生。
新见没有资格对立枝的失踪公开表示悲痛。因此,新见所受的打击要比小山田更大,内心更痛苦。
从社会道德来说,这是件见不得人的风流韵事,可双方发誓相爱,建立的却是真正的感情。以前。新见还未曾这么强烈地爱过异性,他认为是文枝使他第一次体会了什么是真正的女性,而文枝也说从新见身上看到了真正的男子汉气概。
新见和妻子结婚是有自己的想法的,现在他已如愿以偿。平步青云一直升到了目前的职务,但是以结婚为代价实在太高了:他生活在一个冷冰冰的、毫无生气的家庭中,和妻子的关系也就是同居一室而已。孩子出世了,但那不是爱情的结晶,而是人类的自然繁殖。
“上幼儿园可真不容易,我和鱼崎俩人轮流排了三天三夜的队。好不容易才报上了名。
“不就是上幼儿园么,一生长着呢。幼儿园上哪个还不是一样吗?不仅仅是你,现在做母亲的都把这个问题看得太重。”
新见这话也是有意说给自己妻子听的。
“哥。你的想法太天真了,现在从幼儿园起就有差别。小时候落后了,一辈子也很难赶上的。现在的孩子可没哥哥你小时候那么悠闲。”
“我知道现在竞争激烈。不过人只能益棺定论。所以说在人生刚刚起步的幼儿园、小学哪能有胜败之分,如今做母亲的对孩子的教育大急于求成了。孩子的才能说不准会在什么时候、什么方面显露,不一定从小揍他的屁股,就会像父母期望的那样成长。父母多都是为了自己的面于和私利
新见出生在中上流的家庭里,自从该推上“成才之路”以后,一直过着一种似乎失去自我的生活。
他一直是全家的希望,父母的寄托。他很争气,顺利走上了从一流学校到一流企业的成功之路,并得到企业最高经营管理者的赏识。因此,大家对他更是寄予了厚望。
仔细想来;迄今为止新见好像一直是在人们的期待下生活。并为不辜负这种期待而努力,大概他今后也不会辜负这种希望吧。
这种人生实际上并非属于自己的人生,所走的不过是他人设定好了的人生道路。为了实现什么人的期望,而走上出入头地的道路,但在那道路的尽头有什么呢?对于这些,连想也设想过。只是始终坚信,这就是属于自己的人生。
新见醒悟到自己今生今世真正的爱情已彻底结束,今后恐怕不会像爱文枝那样再去爱女人了。在生来自己就好像要为别人去竞争去生活的人生中,这是唯一一次为忠实于自己的生活而采取的反叛行动。
推理小说看得多了,就觉得很多的情节和人物开始在脑袋里打结,各个侦探也开始跨案追凶,古典推理里的文字游戏,我记得游戏规则,却不清楚谁和谁参与,闲来无事,学校图书馆里两大书架上尽是推理,信手翻了几本,好像重新拾掇线索,再去还原一个个扑朔迷离。
日本那一块东野奎吾的占了大半,还有很多零散的推理名篇,最扎眼地搁着的还是森村诚一的,《野性的证明》,《人性的证明》,《青春的证明》,排了一排,书脊最破的一排,不由感慨良多。日系推理里,如果没有看过森村的《三部证明》,估计也算得上“阅尽推理也枉然”了吧,在经历过很多事情之后,更觉得作者的社会意识和推理头脑令人惊喜地杂糅在一起,成了一幅幅日本社会的人间推理剧。
《野性》、《人性》的情节不输于玩头脑游戏的古典推理,甚至有一种俳句般的优雅笔调,一幕幕逼近真实,日本的历史和社会面貌似乎都得到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深化,斑斑驳驳的血迹,控诉着罪恶,曲曲折折的推理思路,展现了人性。《青春》甚至已经属于推理的边缘,一恍惚你都不觉得是身陷在两场命案,而是反思战争和责任的某种情绪一直绕着,无法排遣……单凭这些独特的推理气质,森村诚一的小说,是我看过的推理小说中,最不会被混淆于其他的一个支系,叫我迷醉于那种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状态。
巧合,真的是巧合,我再不会在别的地方看到如此的巧合!每一部《证明》读完,都不由得拍着大腿感慨,这才是戏,这才是不真实,然而换句话说,生活本来又有多少真实呢?只需要稍稍想到当下的“人间喜剧”,巧合算什么,背常理人伦的事情都有,巧合算什么,至少小说的巧合里,有那么一点人性能给我安慰,这是现实生活里,少有的温暖,所以我强迫症又犯了起来,强迫自己无视这之中故意编排的生硬感,和对情节的故意弱化,最后伦敦的老兵是否想起来自己曾经去过日本,也就不那么重要了,不是么。
也许我还是有点矫情,三部证明里的诗或者歌,作为引子,像是标记一样,《草帽诗》如果用平假片假读起来,是不是会有那么一丝母亲的体香呢?我一直困扰这个问题,就像那个澳门的女孩,唱《七子之歌》的时候,我的的确确特想拥抱我妈一把。《人性的证明》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凶手与被害人的联系,从小说开始决然想不到,最后的结果也不是有什么摆在桌面上,可以冷笑地看着凶手惶惶然伏法,而是最难得的——人性,是结局的必要条件,也可以是非必要非充分条件。森村拿捏得很好,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候,给了我们一个惊艳的结尾。听说,《人性》被拍成了电影,有时间一定要找来看看。
《野性的证明》建构显然更加宏大,杀人动机从一开始就显得不可思议:竟要杀害一个村子的人。结局有点哭笑不得,尽管与我的猜测暗合,但是其实真相并未如我们想象一样发展,戛然而止的时候,我尚未从故事里及时抽身,愣了又愣。值得嘉奖的作者对社会描写的勇气,对大场丝毫不加偏袒的指责,使得小说背后的作者其人,令我钦佩和欣喜,有着纂书人特有的责任感,读他的书,也会像小时候跟在长辈的屁股后面逛街,对长辈的话,我向来深信不疑,不知道这样好是不好。环环相扣,没有关系的两个案子,穿插得甚好,像一盘荤素搭配到营养刚好一样,特别实在。
《青春的证明》,虽然我觉得这题目起得有点怪,不那么服服帖帖,也许是对当年二战时期的零星回忆,使得推理显得过于琐屑,反而有一种喧宾夺主的感觉,到最后,我反正已经不关心凶手是谁谁,只想知道,发生战争,爱情,分手,在经历人事,岁月,婚姻,责任之后,究竟能否得善终的问题上面,还有也许是我太懒,我觉得“红死龟”有打酱油的嫌疑,而且这名字起得既不英姿飒爽,也不骇人听闻,而是有点猥琐地可笑。
推理什么的太累,累也还是要推理,多么无奈却难以放弃的乐趣!读罢三部证明,才真明白,人性野性青春什么的都是浮云,推理才谓真理。
起初我看的那段介绍是按反映社会现实的书来介绍的,这也让我刚看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把书当成一本推理小说。不过在我看完书后我发现,如果从情节安排上看,这正是一本推理小说。小说通过几条不同的线索来展开剧情,到最后这些线索汇集到一起来还原出这个案件的全部面貌。在读的过程中会逐渐地产生一些疑问,接着读下去虽说有些疑问得到了解答但还会产生新的疑问,读到最后所有的疑问都得到了解答。
这个版本到最后介绍了日本推理小说的发展史,其中着重介绍了本书所属的流派——社会派。社会派把表现的重点回归到了社会中,描写人作为社会成员的处境和命运、揭露官僚政客资本家为了政治经济的利益杀人灭口以及政府和社会制度的弊端与腐败。这样也让我理解到,本书的重点其实并不在于对推理的设置,而在于对某种社会现实的反映。
八杉恭子完全就是一个只为自己名利考虑的人,她完全可以为了自己的名利而不择手段。至于她的两个孩子,也只是她用来实现自己名利的工具而已,从来就没有真正关心过这两个孩子。她根本就不了解她的那个跟着她一起逢场作秀的儿子私下的真实面貌,这足以说明八杉恭子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了,可她居然是著名的家庭评论专家,这真成了一个绝妙的讽刺!同样为了她那虚伪的名誉,她做出杀害约翰尼,甚至后来在雾积杀害中山种的事情也不足为怪了——因为这些都会带出她早年的那段历史,这样会对她的名利造成损害。小说通过她反映的正是在当时日本那种社会高速发展下所出现的人性的缺失。到最后真相大白,所有事实全部浮出水面的时候,八杉恭子选择对自己的罪行进行完全和盘托出行为,所体现的正是本书的标题——“人性的证明”的意思。而同样本书其他的一些人物,像在日本负责调查案件的警长以及在美国负责调查案件的警察等人,也是体现出了这个标题的意思。
我们该怎样分析八杉恭子的“人性变化”?八杉恭子当然不是从开始就没有母爱的人,当年他们一家三口到雾积游玩时的温馨情景足以证明她当时是个懂得母爱的好母亲,而这些记忆深深印在了约翰尼的心里,也是他后来为什么到日本寻母的原因。可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八杉恭子在对待她后来的两个孩子的时候却表现出了漠不关心、自私自利的态度,这让她成了一位彻底失败的母亲。八杉恭子的人性变化似乎可以认为是她嫁给了郡阳平这样的一个人才导致了她的变化,然而书里并没有对郡阳平着太多笔墨描写(尽管从这些描写就已能感觉到郡阳平好不到哪去),从已有的线索还不足以得出这个结论,所以我不认为这是作者想表达的意思。我认为作者想说的应该是,八杉恭子的变化是跟她的经历有关的:当年她带着约翰尼的时候还只是个普通的平民,这时的八杉恭子是有常人该有的母爱和人性的,然而当她跟郡阳平结婚后却让她有了地位并体会到了地位给她带来的好处,所以从此她就只为了名利而奋斗但却忽视了别的地方,也正因此让她丧失了自己的人性和母爱。因社会名利而导致的人性沦丧正是作者借八杉恭子的经历想要表达的意思。
小说的很多地方都体现出对那个年代日本社会的真实反映,其中包括对于城市化现代化的担忧。作者笔下的东京甚至纽约都有那么一种压抑、沉闷甚至颓废的特点,体现出了高速城市化的发展对人类社会所带来的一些问题和负面影响。温泉小村雾积是小说里面少有的得到赞扬和肯定的地方,体现了作者的那种远离城市尘嚣和回归自然的愿望,小说还体现出这种地方现在正在逐渐消失,让人产生懂得保护和珍惜这些地方的愿望。
小说还包括对当时日本教育制度的批判。但这些内容恐怕是更能引起如今中国人的共鸣,因为这些描写日本当时教育制度的内容和现实如今中国的教育制度真的是不径吻合,当时日本教育所存在的问题现在都分毫不差得移植到了我们身上!也真的是让人感受到,我们现在不过是在重复走别人的老路而已。
小说对“郡恭平”的私人生活做了全方位的描绘,通过这些来反映他们那一代人所存在的问题。为此我想到了如今媒体大肆对所谓“80后”、“90后”问题的报导,和郡恭平如此的生活方式相比,媒体报导的这些情况又算得了什么,我们完全用不着根据这些个案一棍子打翻一船人,也完全用不着因为“80后”、“90后”所存在的这些问题来对未来担心或假设,因为从本书就可以看出这完全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而已。
妈妈,
你可否记得,
当年你给我的那顶草帽?
我将它视作永生的恩物;
一直挂在墙上显眼的地方,
日日爱抚。
可是有一天,
狂风怒吼,
如同堕入地狱的亡灵在失声恸哭。
那顶草帽也随风飘逝,
如失根的杨花、
逐浪的浮萍,
不知何处。
那时节,
我是多么懊恼,
我四处奔波,
只为挽回那顶无价的草帽。
我以我童年的梦想、
往日的感伤,
以及我终生的呼吸与泪水,
一齐化作烈日上那炽热的希冀,
企盼草帽的归回。
可上帝是如此冷峻,
意将我这小小的渴求无情地抹杀。
阴郁的白雪静静地将山丘掩埋,
沉重的梨花缓慢地散在我的身上。
我呆呆地伫立,
木然望视远方,
在脑海中无数次勾绘草帽那完美的曲线,
记忆的樱花充斥着思维的四壁,
心弦的涟漪轻柔地荡起,
我心中漾着生命中最美好的回忆。
忽然,
一个黑点从山谷中飘来,
正是我梦寐的草帽。
本以为他会完好如初,
但刚一触碰,
却又是那么熟悉而又陌生:
不尽的重彩,
涂染在原本纯洁的表面,
朱赤的艳色,
如火焰间赭红的热情。
我想将它丢弃,
却又不忍于心。
我不渴望将昔日的伤痛在顷刻抚平,
也不要它过自责于当时的冒然离去,
只愿拭去它上面的彩绘,
仍放在墙边,
纵然稍有褪色或裂痕。
事实总是此般残忍:
他最终奋力一搏,
臆想用自身的枯荣来束住我的欢欣,
却不知,
它同时枉费了那对月长久的凝视,
与烟火中销毁的青春。
妈妈,
我的那顶草帽到底怎么样了?
我想知道:
它的本体是否仍凝滞在那原来的地方?
它为何变得如此令人费解,
仿佛是丑的幻化、
恶的集结。
莫不是岁月带走了它的灵魂,
难道说我遮蔽了双眼?
是谁为人生付与虚无?
而草帽也毁于名禄,
嗳,
妈妈,
我们能否回到那昨日时光,
追寻草帽坠堕的地方。
温泉之畔,
那儿也像这里一样飘瞥吗?
那坡上的草,
应该比我还长了吧。
谷间的帽沿边,
也应有蟋蟀在尽情地玩耍吧。
高荣的榕树上,
蝉儿还在欢快地歌唱吧。
乡路的拐角,
合欢已经开放了吗?
即使春兰不幸凋亡,
也必有梅花葩吐芬芳。
万般徒劳,
草帽也再难觅。
只留下透明的隔膜,
兀然树立。
是的,
妈妈,
我们丢失了那无价的珍宝,
那我们间唯一的欢乐时光。
陈睿嘉。
P.S.本诗借引自森村诚一老师《人間の證明》中引用的西条八十的诗歌《草帽歌》。并将原文附于下方:
附1西条八十的《草帽歌》原文
ぼくの帽子
さいじょうやそ
母さん、仆のあの帽子、どうしたんでせうね?
ええ、夏、堆氷から霧積へゆくみちで、
谷底へ落之したあの麥わら帽子ですよ。
母さん、あれは好きな帽子でしたよ、
仆はあの之きずいぶんくやしかった、
だけど、いきなり風が吹いてきたもんだから。
母さん、あの之き、向こうから若い薬売りが來ましたっけね、
绀の腳絆に手甲をした。
そして拾はう之して、ずいぶん骨折ってくれましたっけね。
けれど、之う之う駄目だった、
なにしろ深い谷で、それに草が
背たけぐらい伸びていたんですもの。
母さん、ほん之にあの帽子どうなったでせう?
その之き傍らに咲いていた車百合の花は
もう之うに枯れちゃったでせうね、そして、
秋には、灰色の霧があの丘をこめ、
あの帽子の下で毎晩きりぎりすが啼いたかも知れませんよ。
母さん、そして、きっ之今頃は、今夜あたりは、
あの谷間に、靜かに雪がつもっているでせう、
昔、つやつや光った、あの伊太利麥の帽子之、
その裏に仆が書いた
Y.S 之いう頭文字を
埋めるように、靜かに、寂しく。
附2电影《人性的证明》中插曲《草帽歌》
mama, do you remember
the old straw hat you gave to me
i lost that hat long ago
flew to the foggy canyon.
yeh mama, i wonder
what happened to that old straw hat,
falling down the mountain side
out of my reach like your heart.
suddenly that wind came up,
stealing my hat from me yeh.
swirling whirling gust of wind,
blowing it higher away.
mama, that old straw hat
was the only one i really loved,
but we lost it.
no one could bring it back,
like the life you gave me.
最近才找来《人性的证明》来看,日式推理小说多线描述已是常用的手法,开始看起来虽然有些吃力,但是只要坚持下去就会感受到小说的魅力。
我觉得森村诚一的三部“证明”小说中,按喜爱程度,是《人性的证明》>《青春的证明》>《野性的证明》。《人性的证明》的背景是最为广大的,涉及了东京和纽约这两个世界一流的城市,繁华而有吸引力,是无数人心中的梦想。然而在这两座城市,人性都有着不同类型的缺失,主角们在那也有着同样不幸的遭遇,内心相应的有着创伤,为了弥补创伤,大家都努力的奋斗着。栋对于犯罪的执着,肯的私下搜查,小山田和新见这对情敌的不断追查(日本人真是神奇啊,他们两居然成同盟了),都是故事滚动的索引。故事中穿插了大段对于没被开发充斥着自然风光的地点,比如温泉馆,中山种故乡的小镇,从中不难看出作者对于这些地方的喜爱,但是从喜爱中也能看出作者对于未来他们前景的担忧和一种淡淡的绝望,让人感到分外可惜……
书中有关于那个年代日本年轻人的描述,最典型的就是恭平和路子了。家庭温暖缺失,憎恶只注重名誉面子的而利用孩子的父母,内心脆弱,渴望爱,懦弱无能,自私又愚笨,逃避社会,放荡无比(突然发现用了很多形容词啊……)至于约翰尼这位在纽约成长的混血孩子,虽然没有叙述,但从和父亲住在脏乱的平民窟,没有母亲的照顾,父亲用性命来换路费也能知道过的不尽人意。这些年轻人都有着不幸的青春,让人感到可悲,他们同时造就了一系列的悲剧,反射出社会给新一代人造成的伤害。
其实书看到二分之一就能推测出是恭子杀了约翰尼,然后我突然发现故事情节似乎有些熟悉,妈妈似乎讲过类似情节的电影,看了其他豆友的评论发觉就是《人证》了……书的后面就是侦察进一步,真相的显露山水。看到后面的剧情,会突然觉得一种寒冷和悲伤油然而生,回忆起约翰尼帽子和草帽诗这两个线索的发现,更是让人为约翰尼的逝去感到悲哀,同时厌恶恭子的情绪更加强烈。我觉得恭子人性的缺失是随着战后日本的崛起的不断攀升的,真是强烈的对比啊!在那个温泉馆对于约翰尼还是充满着母爱,但后来从恭平和阳子的回忆却可以看出恭子已经丧失母爱了,究竟是对丈夫的失望,还是名利的追求导致的,我不得而知了,只是觉得,人类不是应该随着社会进步而更加的完善么,怎么搞的人性缺失了呢?!
不过结尾栋打的赌还是赢了,在基本没有证据的条件下,用帽子和诗引发恭子由于弑子的罪恶感。恭子终于承认了罪行,证明了自己的人性,我看到这里虽有一种释然,但是内心对于恭子杀掉约翰尼,仍然感到可怖,纠结不已……未来人性在哪里啊……
麦 秸 草 帽
妈妈,我的那顶草帽怎么啦?
就在那个夏天,
从碓冰去雾积的路上,
落在溪谷里的草帽。
妈妈,我爱那草帽,
可是一阵清风把它吹走,
那时,我是多么的懊恼。
妈妈,那时迎面走来一位年轻卖药的,
玄青的绑腿加上手背套。
他花了多大的劲想帮我拣,
可是还是没有拣到,
那可是个深谷,草又长的和我身体一样高。
妈妈,我的那顶草帽真的怎么啦?
那时盛开在路旁的野百合花,
早就枯萎凋零了吧?
秋天,在那灰雾笼罩的山底,
那帽下,也许每晚都有蟋蟀在鸣叫。
妈妈,现在一定是——
在那峡谷里,象今晚一样,
静静地落满了秋雪,
要把那曾经油光闪亮的意大利草帽,
和我写在那上面的“Y.S”字母一起埋掉,
悄悄地、凄凄地埋掉!
人性是改变的,人性有时善良,人性有时邪恶,每个人所具有的人性是不同的,当然一个人所具有的人性也是可以改变的,如果一个人已没有人性,那么这个人活在世界上,又有什么意义呢...如果没有了人性,别人还会一如既往的同你交流么?还会成为你的friend?,答案是否定了,但是人性可以失去,当然也可以得到拯救,这种拯救人性的东西,可大可小,大到用金钱也换不回来,小到一顶小小的草帽(路飞头上的),森村这本书中,草帽的作用从头到尾都是一条暗线,知道最后一刻,我才了解到这本草帽的含义,极其发挥的巨大的作用,它拯救了人心里的的那份深挚的亲情,它拯救了人性。。。。
由于这本书已是很早很早之前出的书了,我看的是txt版了,但据说马上江苏会出森村的书,虽说是用手机看的,前面给了好几个线索,好几拨人物,看着看着我就看迷糊了,真不知道作者心里是怎么想的,但到后来,书中的n条线索,n条人物,在最后一章中,竟然都奇迹的串到了一块,揭露了人性的真谛,由于冒着不泄底的规则,我在这里也不好说什么了,这就是社会派?没有强大的诡计,也没有曲折的情节发展,它只是在最后一刻,向人们揭示了社会的问题。。。
以前也看过横沟,乱步的书,但总觉得森村的书比他俩书好多了,横沟的恶魔吹着笛子来中,看着好恶心,加上乱步的书又是胡扯一个西,但人性的证明绝不是这样,绝对值得一看,我吐血推荐.....(要是不喜欢看txt的,那就等江苏出吧)
它跟<嫌疑人x的献身〉,<占星术杀人魔法〉一起成为了我心中的日系三大杰作(注意是日系,不包括欧美)。。
突然看到这个电影的介绍
才想起童年时期看的这本书
把它从爸爸书柜翻出来的时候好像是小学三年级
记得是刚刚读完福尔摩斯归来记
不知道为什么选到这一本
好破旧的封面了 不知道爸爸是否有读过好多遍
懵懵懂懂的读完了这部小说
现在回想起来 书的细节内容已经不很记得了
永远留在脑海里面的是书的封面跟草帽歌
回家如果有机会 一定会再翻一翻
看了青春的证明,有点小失望。本来不准备看这证明三部曲的余下的两部。
哪知道王晓极力劝说我看接下来的两部,并对我不太喜欢青春的证明感到不可思议,又说我可能不太喜欢社会推理这种类型。
终于看完了人性的证明,感到比青春的证明好。告诉王晓,她的嘴又成了o形。这种感觉与她的看法可能截然相反。
人性的证明,行文流畅了。与青春的证明相比,在情节步步推进上,做的明显好多了,不会给人突兀的感觉。
但文中八杉的形象给我一种前后不一致的感觉,感到按照前文设定的八杉的形象,很难想象有后文的发展。前文她对自己后来的两个孩子那样的漠不关心,她是一个唯利是图、伪君子一样的人。后文,又说她很爱自己的第一个孩子,既然这样,她对后来的两个孩子怎么会那样冷酷,全文都找不到这样变化的原因,让人无法理解。感觉作者对人物丰富性格的把握不足,揣摩不够。
另外,最后那个外国警察原来就是殴打日本警察的父亲的家伙,也让人感到对这个结果很无奈,为什么要把所有的人物硬用这样一种方式联系起来呢,最后的结果,并不是让人感叹人生无常,反而觉得是画蛇添足。
这本书已经四五年前看的了~~
第一遍是在初中的时候看的(现已大三),当时也是一气呵成,很是被里面的情节吸引,有感动,情绪紧紧随着里面的情节而变化,看了之后久久不能摆脱,那时候还不知道要怎么评价些什么,只是觉得这本书跟我以前所读过的都不同,它内容很让人震撼~~
第二三次都是在高中的时候了,那时候清理东西,准备把不需要的书籍给处理了,无意中又发现了这本书《人的证明》,那是非常老的版本,纸都泛黄了,仿佛猛力一碰就会破,当时拿着这本书,我停下了手中的活,不知不觉的又读了起来,再次的阅读,带给我更深的思考和回味~~到底人的本性是什么,爱德华的爸爸为了能让爱德华去日本找到妈妈,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换取去日本的机票。爱德华的爸爸(黑人)是二战时的美国兵,在日本成为美国殖民地时,与爱德华的妈妈(日本人)结识,那时的他们是相爱的,是幸福的~~
可是,那样的幸福时光不长,不久爱德华和爸爸就回到了美国,而他妈妈留在了日本。。。故事就是这样开始的。。
但是,重返出生地日本的爱德华,并没有像他想象的那样和妈妈团聚,而是被自己的妈妈亲手拿刀刺向了他那颗可能永远也不会理解的心。。。被刺了一刀的爱德华,在临死前还是向往着儿时的那个梦——“草帽”。。
由此,故事又揭开了更深入的内幕。。到底还有没有亲情,还有没有母子情,还有没有人性,这些问题,在《人的证明》里,将会有深刻的解释。
时隔多年,我依旧忘不了这本书,所以想再买一本,以作珍藏和品位。
如果要我说出三本神作就是 横沟正史的犬神家一族,森村诚一的人性的证明,与中井英夫 的 献给虚无的供物 。 人性的证明 是最伟大的社会派作品,其深刻的日式战后战败者伦理观,深刻探究人性的本质问题。正是一道天光。
这边作品设置都不可以不算是 推理作品的推理作品,因为里面的社会性太强大。
宏观面:★★★★★
微观面:★★★★★
可行性:★★★★★
诡计度:★★★★
如果要我说出三本神作就是 横沟正史的犬神家一族,森村诚一的人性的证明,与中井英夫 的 献给虚无的供物 。 人性的证明 是最伟大的社会派作品,其深刻的日式战后战败者伦理观,深刻探究人性的本质问题。正是一道天光。
这边作品设置都不可以不算是 推理作品的推理作品,因为里面的社会性太强大。
宏观面:★★★★★
微观面:★★★★★
可行性:★★★★★
诡计度:★★★★
如果要我说出三本神作就是 横沟正史的犬神家一族,森村诚一的人性的证明,与中井英夫 的 献给虚无的供物 。 人性的证明 是最伟大的社会派作品,其深刻的日式战后战败者伦理观,深刻探究人性的本质问题。正是一道天光。
这边作品设置都不可以不算是 推理作品的推理作品,因为里面的社会性太强大。
宏观面:★★★★★
微观面:★★★★★
可行性:★★★★★
诡计度:★★★★
我是一个一直以“愤青”自诩的人,然而,当我读过了森村诚一的《人性的证明》后,不得不说,他才是愤青,一个真正的愤青。尤其当我读到小说中大段大段的美国犯罪数据的时候,更加对此确信不疑。在森村诚一的笔下,纽约是一个冷冰冰的世界,在这里,物欲横流、犯罪横行,利益几乎成为是人与人之间的唯一纽带,此外,便是充斥着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不信任。而同一时期的日本,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走上了相同的道路。原本人与人之间的温情逐渐被利益所取代,大家都在充满混凝土气息的城市里艰辛地活着,而与此同时,一些人迹罕至的小山村,却成为了城里人眼中的世外桃源,大家都想去那里享受一下纯真与朴实,却只能偶一为之,随即永别。
故事里的案件,便是在这种背景下展开的。小说采取了多线索模式,两件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案子,引发了三条发展线索,在小说中齐头并进,不急不缓地徐徐发展着,而处在这几条线索交汇处的,便是在社会上有着很高地位的八杉恭子一家。
八杉恭子是一位正当走红的亲子教育专家,常常在电视上大谈教育之道,被誉为“教子模范”,她的丈夫郡阳平则是一名年轻有为的政客,正在仕途上春风得意。按理说,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家庭,起码给人的印象是父慈子孝,其乐融融的。然而,愤青作家森村诚一很快便戳破了这美丽的画皮。他们的儿子郡恭平是一个叛逆、放荡而又无所作为的孩子,他虽然时常和母亲一起上电视节目,扮演一个孝顺听话的儿子,在生活中却视母亲为敌人,丝毫谈不上爱与敬。而作为母亲的八杉恭子,虽然在电视上大谈自己与儿子之间朋友般的融洽关系,在现实中,却视自己的子女如无物,只有需要的时候,才将他们作为工具,用来给自己的事业增光添彩。而作为一家之主的郡阳平,更是忙于自己的事业,远离着自己的家庭,远离着自己的妻子和孩子。正如郡恭平自己所说的,他“只不过是被父母抛弃了的表面上很好的孤儿”。
家庭中尚且如此,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将如何呢?大约所有的人都只不过是“被抛弃了的表面上很好,或者表面上很坏的孤儿”吧。而这种缺乏关爱的孤儿,一旦做出些骇人听闻的事情来,也就似乎是不那么难于理解了。因此,当我们目睹郡恭平吸毒、胡闹、飙车,再到撞人,然后将撞死的女子埋到远处,最后驾车逃逸,会觉得,这一切是如此的顺理成章,如果不是这样,才奇怪呢。就像在发生在我们的天堂杭州的事情一样,再一,再二,绝不例外。
如果说,郡恭平的案子会令为人父母者们多少有些警醒,有些汗颜的话,那么,另一桩案件,便可谓骇人听闻,毫无人性了。一名远在美国的年轻黑人,带着父亲用生命碰瓷儿换来的一笔钱来到日本,寻找自己的母亲,却被母亲亲手杀害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剧,而它的悲剧性不单是一位母亲杀害了自己的孩子,还在于,这位母亲为什么要一定要杀害自己的孩子?是她嗜血成性?还是她被逼无奈?还是怎样怎样?
然而,凡是人,必有人性,只是这种人性有时会被遮盖,会被压制,但不会消失。因此,在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凶手杀害了自己儿子的情况下,侦探栋居设了一个赌局,用的赌具是语言和一顶代表着母爱的就草帽,赌的内容是人性,只要凶手有人性,她就会认罪。
栋居赢了,当听着他那一番动人的陈述时,凶手的人性已经开始慢慢彰显了,而当他把那顶草帽放在凶手面前时,她那蒙尘已久的人性便再也无法被遮掩,完全显露了出来,她无助地倒在了那里,开始倾述一切的真相。
这应该说,是人性的胜利,就像书名所言:《人性的证明》,它证明了人性的存在。
然而,我所更为关心的是,人性何以曾经便失去了?它是怎样失去的?
如果说,正是在她泯灭人性的时候,获得了人生的成功,那么,是否可以说,成功的规则之一,便是要泯灭人性呢?
我们要成功?还是要人性?
成功与人性是统一的?还是矛盾的?
。。。。。。
这部小说,没有给我答案。而我,也无法再想下去了。
不怕死的就先读《编者的话》,其实对于熟知这部小说或电影的朋友就没有问题,主要针对怀着单纯美好的心情看一部推理小说的人士……如果觉得还需要那么点乐趣的话,请跳过那篇文章。
读此书时在三年前吧,听过草帽歌更早更早,那时逛迷推理小说,把横勾正史的金田一探案集读得天昏地暗,特别的案情,特别的推理,感叹他把为什他能想得那么的周密,其实推理的过程 就是作者在思考的过程 ,这种智慧让人着迷,但让我感动的却是这部小说,黑人丈夫为了换取一张给他儿子飞往日本的机票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我是流着眼泪看完的,可能是自己太感性,竟然会把自己的感情那么轻易的出卖给自己的眼泪,但这就是森村的魅力,,没有横勾所写案情的复杂和扣人心弦的,但更富有人情事故的流露,饱含着对社会真认的体会,真正的打动人心。而就是这一本推理小说,却给了案件外的另一个世界!
推理小说看了不少,日本的当然最多。但森村先生是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作者。虽然推理过程并不是很引人入胜,但我爱死他笔下的人物,平时不显山露水,可以说生活在社会的底层,而一旦被冒犯到,会爆发出惊人的力量。看的第一部是《野性的证明》,主人公为他一直爱着的女人复仇。后面依次有几部,不在三部曲以内,但都有这样的男子汉出现。不是写推理小说,是写社会写人性,在黑暗中还能留有一丝希望。
要说享受推理的乐趣,去看金田一系列、明智小五郎系列甚至柯南系列,会比这个有更大的快感。
森村诚一的确是社会和人性写得很深刻,在推理小说里卓尔不群!决定看看你的推荐,3Q~
“这些内容恐怕是更能引起如今中国人的共鸣”
这句话颇为赞同,因为如今的中国不论是物质的发展所带来的精神的匮乏,还是教育制度的弊端,都与那时的日本是如此的相似啊。
以前也看过横沟,乱步的书,但总觉得森村的书比他俩书好多了,横沟的恶魔吹着笛子来中,看着好恶心,加上乱步的书又是胡扯一个西,但人性的证明绝不是这样,绝对值得一看,我吐血推荐.....(要是不喜欢看txt的,那就等江苏出吧)
先生大概是不常读日系的
人性的证明我很喜欢没错
横沟正史和江户川乱步两位先生对日本推理的贡献还是很大的(黑岩泪香那种就.......)
江户川乱步先生的主要贡献其实不在推理小说,
他的通俗小说才真正写得比较好
如几篇短篇《镜子地狱》《非人之恋》还有中篇《巴诺拉马岛奇谈》
(主要是六年级的时候闲着无聊看了大部分的江户川乱步)
横沟的作品确实有些...但是先生应该不止看过一篇《恶魔吹着笛子来》吧
嫌疑人X的献身主要不在于诡计,而是里面所包含的情感
占星术杀人魔法?这个我就不是太喜欢了
不是因为被剧透了两次的缘故,而是岛田庄司君“放得开收不回”的文风,以及华丽的谜面,简单到近乎敷衍了事的解答(大概是说不圆了)
若先生没看的话,请去看一看大阪圭吉的作品
若是有很多空闲的话,建议去看一看梦野久作先生的《脑髓地狱》
兄弟何必那么客气...本人才上高中,叫我同学就行了,横沟的作品我看过恶魔吹着笛子来,和八墓村,八墓村只记得情节不错,至于解答我不怎么喜欢,然后我曾问过别人横沟的什么作品比较好看,人家给我的回答是恶魔吹着笛子来,然后我就去看了,谁知道凶手的关系是那么的恶心,乱伦到一定境界了,然后我觉得横沟的作品也就这样,也就不曾去看别的作品,至于日系作品我看的是不太多,不过我觉得嫌疑人的诡计跟剧情的融合很好啊,至于诡计我觉得并不像一些人说的那么小,我很喜欢.....乱步的作品我看过几个短篇,d字坡的那个解答,我总觉得很扯淡,然后我就不怎么喜欢乱步的作品(可能有以篇概全的嫌疑)。。。。。。。。大坂的那几个短篇,我看过去书店翻过几个短篇,还不错,不过我总觉得最强大的短篇作品无疑还是霍克的《不可能犯罪诊断书》.........
谢谢先生的指点啊,希望以后能多多交流
我的扣扣308278354
小说不是来给我们答案的,能提出问题已经是小说的大成了。
为了利益可以做出的牺牲。
地位、金钱 > 爱 人性的证明。
我觉得我还是先去看电影好了
其实这部电影谁都看过吧(70,80后)
郁闷......我就是先把编者的话看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