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名门后代

葛翠琳 天天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7  

出版社:

天天出版社  

作者:

葛翠琳  

页数:

217  

内容概要

  《天天典藏·葛翠琳:名门后代》为葛翠琳的中篇小说。作品分有二十二个章节。故事通过坐落京城的一座老宅院的危房改造,讲述了一个大家族的兴衰沉浮。苏家的几代人都住在这座大院里,随着“文革”的冲撞和社会的变革,家族的成员各奔东西,经历着不同的命运坎坷。当他们多年后重回大院的时候,百感交集。然而,外界的千变万化,并没有改变人本善良的天性。以苏红为代表的老一代知识分子以自己的正直纯朴影响着后代。他们向国家捐献了价值连城的古瓷,拿出自己的积蓄资助贫困群众。没有抱怨,只有亲情,用亲情感化着周围所有人。  小说以给苏红做寿为主线,揭示了中国的一段历史,也展示了中国老百姓的纯朴与善良。

作者简介

  葛翠琳,汉族。一九三〇年二月二十五日出生于河北乐亭县,毕业于燕京大学社会系。一九四八年参加工作,曾在北京市文联、北京市作家协会任创作人员,国家一级作家,曾任全国妇联执委、北京市政协委员,现离休。  一九四九年开始发表作品,一九七九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主要作品有散文《魂系何处》、《告别天安门》、《玫瑰的风骨》、《壮丽人生血与泪》等,童话《野葡萄》、《会唱歌的画像》、《幸运明星》、《鸟孩儿》、《翻跟头的小木偶》、《核桃山》等,诗歌《我们的小队长》,剧本集《小淘气的决心》。作品《魂系何处》获新中国四十五周年北京市文艺创作一等奖,纪念北京市文联成立五十周年文艺创作贡献奖,《无名》获北京市文联、《北京日报》评奖一等奖。童话《野葡萄》、《翻跟头的小木偶》、《会唱歌的画像》获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多部(篇)作品被译成英、法、德、俄、日等多种文字,电视片《野葡萄》于一九八六年在慕尼黑电视节荣获青少年电视节目奖。

书籍目录

巴望成为人上人命运等待时机认亲文物也有情

章节摘录

  京都北城一片平房已划入危改房,即将拆迁。这里一座大院,原住几户人家,除了一户是原住居民,其它户都是文革时抢占住房的造反派,借光拆迁政策各自获得数目不少的拆迁费,自行买房搬往别处去了。只有两户尚未搬走,一户是原房主的老祖户,姓谢。一户是老房主的远亲,姓肖,过去曾是这庭院的看门人。  说起这座老宅,系往日名将之子苏振华的家产。苏振华娶妻岳氏,系豪门才女,不仅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而且能鉴赏识别古瓷玉石,每每令行家惊叹。这位岳家小姐为苏振华生下两个女儿,大女儿名叫苏红,二女儿名叫苏敏,两姐妹聪明伶俐,容颜秀丽气质非凡,父母很是疼爱。遗憾的是苏家无子,在那个时代里就是一件大事。这个家庭的主人是大家公认的恩爱夫妻,苏振华不肯娶二房愧对妻子。谁知年近半百时赶上洪水大灾,逃难的人群涌进城里讨饭,一个老父亲得到苏家施舍时已经病危,随将他十七岁的女儿托付给苏家老爷,他恳求苏家老爷收下他的女儿菊子为妾,那样他死也安心了。苏老爷命人埋葬了乞讨老汉,那姑娘死守父亲遗愿,终于为苏振华生下一个儿子,起名苏小华。  那苏小华的母亲始终没有名份,在家中似主似仆,但她性格温顺,手脚勤快,服侍照顾苏振华尽心尽意,体贴入微。对原夫人尊敬服从如主仆,处处小心翼翼。岳氏也不是心胸狭窄的人,而且她热衷琴棋书画等项,也乐得将家务俗事交给菊子去管,菊子却也管家有方。后来岳氏辞世,两个女儿大学毕业也都各自结了婚,离开了这个家独立生活。苏振华去世后,唯一的儿子苏小华工商大学附中毕业去英国留学了,这座院子就只剩下菊子一人。这时,一名来自家乡的人找上门来,名叫肖二利,自称是菊子娘家的远房侄子,热心前来孝敬照顾菊子。这时菊子已经是孤独之身,就留下这个远房侄子住在门房,帮他料理庭院,修修补补,砌墙抹瓦,干些杂物活儿,另外前后院儿的空房租给几家熟人,多是苏老爷的故交旧友,这院子也就不再冷清。文革中这些住户大都被抄家,逐回农村原籍,菊子算是贫农出身,幸免于难,一些造反派趁机抢占住房搬了进来,这座庭院就成了大杂院。肖二利家也乘机多占了三家厢房。菊子去世以后,苏家无人来过问这座院子,肖二利自然就成了这座院子的主人。人们习惯地叫他肖二。  肖二家最近急着寻找苏家的后人。原因是拆迁施工在这院子地下挖地基时掘出一箱古瓷,价值数百万,肖二利家认领这些遗物,需要苏家后人委托授权才会有效。  肖二利一向传授自己的后代:有了钱,就能成为人上人。他一辈子都巴望着成为上等人,享受荣华富贵。现在,机会来了。可怎么才能找到苏家的后人呢?  ……

媒体关注与评论

  葛翠琳的不少童话名篇,是可以作为全世界儿童共有的童话珍品,进入儿童文学宝库和世界童话史册的。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陈建功    六十年风风雨雨,您与中国的文学事业,尤其是儿童文学事业共同走过,您是一名战斗力永不衰退的老兵,是一名认真的写作者,我由衷地感佩您。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高洪波    葛翠琳以她的文学业绩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历史增添了浓重的一笔,以她一颗充满关爱的心,在儿童文学园地上耕耘播种,培育新苗。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金 波    葛老师是位充满爱心的好作家、好阿姨、好妈妈、好奶奶。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马光复    浅显的文字,通畅的叙述,富有节律和画面感的语句,精湛地传承和再现了中国语言文学的神韵。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张洁


编辑推荐

  葛翠琳老师的作品具有极强的民族性和艺术性,以《山林童话》为例:小松鼠跟蝴蝶、天鹅、金鲤鱼学跳舞;又跟长臂猴学倒悬,跟刺猬学打滚儿,跟狐狸学站立,跟蜻蜓学点水;还跟青蛙学弹跳,跟孔雀学舞步。一回回,一次次,一遍遍,小松鼠终于“身轻如燕,静立似云,流动像风”,终于荣获舞蹈大赛第一名,得到了奖品——一个装在棕色木盒里的,脆、甜、香、软的栗子。小松鼠没有吃过却舍不得吃。先捧给妈妈,又送给外婆。快活得攥着,蹦着,跳着,唱着。一路上小伙伴们你看我看、你拿我抢,推呀,挤呀,撞呀。栗子掉了,骨碌碌滚着,落进了山石的缝隙里。这个故事描写得有板有眼、有声有色,生动得像一出舞台剧,诉诸视觉、听觉,进而达于精神、心智,由精神的感动而至于心灵的震撼。细细品味,小松鼠的心志是那么执著,情节是那么细微,它那用前腿当翅膀、用毛茸茸长尾巴荡来荡去的可爱而有点可笑的姿态,那把极好吃也很想吃的栗子送给外婆的有真心又有孝心的十分认真的样子,随着作品语言的爽快的声调、轻快的音律、明快的节奏、愉快的韵致,洇渗进读者的心田。  葛翠琳老师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作家。如今,她虽然已是80多岁高龄的老奶奶,但从她慈祥的笑容中,从她为冰心奖日夜操劳的背影中,我们丝毫看不出她对儿童的爱有哪怕是万分之一的减少,相反,她依然是千千万万个孩子的好奶奶,好朋友。  人民文学出版社天天出版社将葛翠琳老师毕生的作品结集出版,大红的封面封底,剪纸的图案图画,别致的自序自记,明晰的分类分目,彰显着中国大众的审美心理和东方艺术的生动神韵。红红的底色中,流淌着老作家红红的激情,跃动着她的红红的爱心。10本童话书,无一不是老作家爱国情怀、爱新一代人情愫的结晶。但,十本书,十个样。老作家的大爱与真情,通过精湛、精致的艺术结构与精巧、精美的童话幻想,融铸成各自迥异的诗性呈现。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名门后代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