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轨时期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工业及其对外经济联系研究
2008-10
中国经济出版社
宋景义
278
203000
本书分为五章,分别研究了俄罗斯转轨过程中石油天然气产业的演进和发展;以私有化进程为脉络研究了叶利钦和普京时期的油气产业政策和战略;全面分析研究了石油天然气产业对国家经济的贡献和影响;对俄罗斯油气出口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以俄罗斯油气产业的对外开放政策的变化、对同边国家的扩张和中俄油气合作为内容,研究了俄罗斯油气国际合作的演进过程。
宋景义,男,1972年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目前在对外经贸大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俄罗斯经济、能源企业价值链以及独联体国家能源市场。已在各级刊物上发表《俄罗斯经济转轨过程中的影子经济》《俄罗斯经济转轨时期的资本外逃》《’98金融危机以后俄罗斯银行业的变化》等论文。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3 研究问题的界定 1.4 研究方法 1.5 本研究的创新点 1.6 研究现状 1.6.1 国内研究现状 1.6.2 国际研究现状第1章 经济转轨时期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工业的演进 1.1 苏联时期石油天然气工业概述 1.2 经济转轨背景下俄罗斯油气工业的演进 1.2.1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油气资源的基本状况 1.2.2 经济转轨时期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工业的重构 本章小结第2章 转轨时期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工业政策和战略 2.1 叶利钦时期的油气工业政策 2.1.1 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工业转轨的政治经济环境 2.1.2 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工业的私有化 2.1.3 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工业的自由化 2.1.4 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工业私有化评价 2.2 普京时期的石油天然气工业政策 2.2.1 普京时期石油天然气工业政策及其调整 2.2.2 《俄罗斯2020年前能源战略》分析 本章小结第3章 石油天然气工业在俄罗斯经济转轨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3.1 石油天然气工业与俄罗斯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3.1.1 俄罗斯GDP增长的外部因素一——国际原油价格 3.1.2 石油天然气出口对俄罗斯GDP增长的贡献分析 3.1.3 石油天然气工业投资与经济增长 3.1.4 俄罗斯经济从原油价格上涨中获得的“额外收入” 3.2 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工业对国家预算收入的贡献分析 3.2.1 石油天然气税收在国家预算中的地位分析 3.2.2 石油天然气部门税收向其他部门的转移 3.3 高油价背景下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工业税制分析 3.3.1 消费税 3.3.2 矿产资源开采税 3.3.3 原油和成品油出口关税 3.3.4 累进税制对石油天然气工业的影响 3.3.5 天然气部门的税制 3.4 石油天然气出口与国家外汇储备和外债偿还 3.4.1 俄罗斯外债的规模和结构 3.4.2 石油天然气出口与俄罗斯国际收支状况的改善 3.5 金融市场中的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公司 3.5.1 俄罗斯证券市场基本情况 3.5.2 股票市场中的石油天然气公司 3.5.3 石油天然气公司发行的公司债券 3.5.4 国际金融市场中的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公司 3.6 稳定基金的建立——石油和天然气部门发挥经济稳定器作用 3.6.1 稳定基金设立的背景 3.6.2 稳定基金的来源——“石油美元” 3.6.3 稳定基金的使用与管理 3.6.4 稳定基金成为政府预算政策和经济政策的重要工具 3.6.5 简要评价 3.7 “石油卢布”的前景 3.7.1 “石油卢布”提出的背景 3.7.2 “石油卢布”提出的内部条件 3.7.3 “石油卢布”提出的外部环境 本章小结第4章 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对外贸易研究 4.1 经济转轨时期俄罗斯对外贸易体制和政策研究 4.1.1 转轨时期对外贸易体制和政策分析 4.1.2 转轨期间俄罗斯对外贸易分析 4.2 转轨期间俄罗斯油气产品的出口研究 4.2.1 俄罗斯在国际石油市场的地位和原油出口方向 4.2.2 转轨期间俄罗斯原油和成品油出口分析 4.2.3 标准与利益——乌拉尔油价与布伦特油价的差异 4.2.4 转轨时期天然气出口分析 4.2.5 转轨时期俄罗斯油气出口评价 4.3 俄罗斯油气产品出口与经济的“荷兰病”倾向 4.3.1 “荷兰病”的由来 4.3.2 俄罗斯“荷兰病”的经济学分析 4.3.3 对俄罗斯经济“荷兰病”的认识 本章小结第5章 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工业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 5.1 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工业的对外开放 5.1.1 转轨期间俄罗斯吸收外资情况 5.1.2 叶利钦时期俄罗斯油气工业的国外投资特点和方式 5.1.3 普京时期对油气领域开放政策的调整 5.2 俄罗斯对周边国家的能源控制 5.2.1 俄罗斯拓展国际油气市场的主体——垂直一体化油气公司 5.2.2 对周边国家油气市场的渗透与控制 5.2.3 俄罗斯与欧盟、美国的油气合作 5.3 中俄石油天然气合作现状及其前景 5.3.1 中国俄罗斯油气合作现状 5.3.2 中俄油气合作之外的竞争 5.3.3 中俄油气合作未来展望——相互投资应该成为未来合作方式 本章小结结束语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第1章 经济转轨时期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工业的演进 1.1 苏联时期石油天然气工业概述 苏联是世界上石油蕴藏量最丰富的国家之一。1986年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610亿桶,占世界总探明储量的11.6 %,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居世界第三位。苏联的石油主要分布在西西伯利亚、伏尔加一乌拉尔和高加索等地区,其中以西西伯利亚油田为最大,探明储量占全苏总量的33.5 %。但苏联的石油资源分布很不平衡,绝大部分分布在东部地区,仅秋明油田和乌拉尔油田探明的储量就占全苏的72.4 %,然而这一地区属于苏联欠发达地区,工业企业生产规模有限,所以该地区石油消费量并不大。同时,作为苏联经济腹地的西部地区,由于石油储量少,加之开采过久,自产石油只可满足需求的30%,因此必须从东部地区运人石油。石油资源分布的不平衡决定了苏联石油工业布局逐步东移,并于20世纪60年代修建了第二条西伯利亚大铁路。 苏联石油工业发展迅速,生产地域逐渐东移。从20世纪40年代初高加索地区的巴库油田开发,到50年代中期的伏尔加一乌拉尔的“第二巴库”,再到70年代后期被称为“第三巴库”的秋明油田开发,苏联的石油公司走过了一条辉煌的发展之路,并成为全苏最重要的燃料动力部门。1987年,苏联石油产量为6.2 4亿吨,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22.5 %,居世界第一位。
转轨时期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工业及其对外经济联系研究 PDF格式下载
同事推荐,很专业的一本书,难得的该领域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