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请理解我

[美] David Keirsey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1-1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作者:

[美] David Keirsey  

译者:

王晓静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在崇尚个性、鼓励创造与开拓精神的当今社会,你是否因为不胜任某项工作而缺乏自信?你是否感到与配偶的婚姻生活不那么协调、和睦?你是否面对举止乖张的子女不知所措?你是否经常处于不利的领导或被领导地位?其实,正为上述境遇困扰的你大可不必心烦意乱,或许这并非是你或他人的过错,它是在提醒你静下心来对自己以及他人的性格、气质、智能因素进行深刻反思,从而有效地调整个人的生活定位。本书的意义恰在于此,它通过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对这些方面进行分析、思考和归纳,旨在帮助人们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恰当位置,很好地发挥每一个人的潜在能力,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它对于那些在事业和家庭领域寻求平衡、发展与完善的人们而言,具有不可低估的指导作用。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不同人生指南
第二章 气质与性格
第三章 艺术创造者
第四章 护卫者
第五章 理想主义者
第六章 理性者
第七章 婚姻
第八章 养育子女
第九章 领导与智慧
注释
附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请理解我 PDF格式下载



  这本书帮我坚定了“去你的测试”这个观念。
  我的结果是这样的:
   5:5 10:10 11:9 14:6
  so,这个结果说明我得去用凯尔西4种人格类型表,而出现TJ组合的有SJ和TN。
  凯尔西的结果呢,NF……what?!!!NF?
  
  这事儿真不关我的事呀,你自己的量表有问题。
  还有所谓的罗夏墨迹测试,还有所谓的明尼苏达。
  谁爱承认谁承认。


  生活中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A跟B说:“你怎么不能怎么怎么样呢?”但是说了无数遍,甚至因此吵起架来,A的话都没有改变B的思维和做法。
  有时候,我就是那个B,有时候,我会是那个A。这种时候,我们往往会困惑,是啊,为什么呢?有些在一个人看起来很理所应当的思维和方法,怎么放在另一个人的身上,就总是做不到!
  虽然也曾无数次听过这样的告诫,“人跟人不一样的,不要强求别人都跟你一样/跟别人一样!”可是又总会引来这样的答复:“人跟人不一样,那C为什么就做到A说的了呢?!”
  这种情况下,对话要么无疾而终,要么陷入死循环甚至引发更激烈的争论。
  还有很多时候,我们说谁适合做什么,谁不适合做什么;谁和谁比较合得来,谁与谁水火不容;小孩子应该培养城什么样的性格,等等类似问题,其实与上面第一个问题是一回事。人的性格到底是先天的,还是培养的?
  直到我遇到了这本《请理解我》,豁然开朗。本书系统、详细地解释了上述问题:
  人跟人不一样,但有些人之间是相似的可以互相借鉴的。
  人类的气质、性格主要分为四大类16个小类,而这些气质是与生俱来的,后天不大可能培养。
  根据书中最开始的凯尔西气质测试之后,基本可以找到自己对应的那一类。我想,这个测试的靠谱性我也不用多说了,我和我老婆分别测试之后都认为最后被归入的那一类人群的描述很准。
  根据这四大类16小类的具体分析,每个人适合做什么样的工作、找什么样的老婆、怎么样与同事领导相处、如何教育小孩,等等,都有详尽的表述。可以说,如果早点看看这书,做做测试了解自己具体是什么性格,可能在选专业、择业、求职、寻找伴侣等事情上,会有更好的选择,人生路上会更开心。
  我不敢说书中对具体每类人的具体指导一定全对,尤其是择偶等纯粹感性选择的事情上,可能两个看似完全不搭性格的人也能成为很恩爱的夫妻,也根本不必因为看了这书就觉得完蛋了将来是不是要离婚。但是了解到彼此的不同之后,互相更能包容一些,少些有意无意的对抗,应该是一件好事。
  
  题外话,本书将人类分为四大类:技艺者、护卫者、理想主义者、理性者,我联想到,在很多图书影视作品里都是四人组,真的很对应有没有。比如:
  《西游记》唐僧=理想主义者,孙悟空=理性者,沙僧=护卫者,猪八戒=技艺者
  《生活大爆炸》Sheldon=理性者,Leonard=理想主义者,Howard=技艺者,Raj=护卫者
  还有《哈利波特》里分院帽将学生分到四个学院,我是不太记得四个学院的具体区别了,不知道是否也符合这四类呢?
  


  如果我所期盼的东西不是你喜欢的,请不要试图告诉我,这个选择是错误的。如果我的信仰与你不同,至少请你稍微在去纠正他们。如果,在同样的环境里,我的情感不如你或者比你更强烈,请别让我违心地去感受。不管我事都在按照你的意图做事,请不要干涉我。我并没有要求你理解我,至少是现在。只有当你不再一心一意地把我复制成另外一个你的时候,我才会对你说:“请理解我!”


  搜索了一下,发现这本书在心理学史上也算一个不小的里程碑了,最初被吸引过来完全起源于MBTI的《天资差异》,某一位豆友对这本书推崇之至。8.5的综合评分也足够令人侧目了。
  
  不过拖延症有抬头倾向,自从进入2013以来,一直没有十分紧凑的安排自己的阅读计划,一方面与实验室里科研的逐步投入,精力被迫集中在了枯燥的代码群中有关;另一方面,还是怪罪于自己的惰性。回味去年北京期间地铁里的阅读里程,心向往之而不得,叹之。
  
  这半年的reading list里面其实充斥了许多关于心理学方面的知名著作,也是源于自己生活、感情方面遇到的一些瓶颈因素,逼迫自己不得不放下以往对林达系列的痴迷,摆脱“社会”、“政治”的关键字,回复对心理成熟的追求路上来。也许这是自己迈入婚姻殿堂之前的最后一课吧,漫长的人生路,修行还需要一步一步走。
  
  出于人生履历的影响,自己开始越发的下意识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差别,而从去年起一直struggle于各种感情纠纷之中;这本书开头的一段话,对我来说,算是振聋发聩了:
   “如果,我所期盼的东西并不是你喜欢的,请不要试图告诉我,这个选择是错误的。
    如果,我的信仰与你不同,至少请你稍候再去纠正它们。
    如果,在同样的环境里,我的情感不如你或者比你更强烈,请别让我违心地去感受。
    不管我是否在按照你的意图做事,请不要干涉我。
    我并没有要求你理解我,至少是现在。只有当你不再一心一意地要把我复制成另外一个你的时候,我才会对你说:“请理解我!”
  
   “其实,正为上述境遇困扰的你大可不必心烦意乱,或许这并非是你或他人的过错,他是在提醒你静下心来对自己以及他人的性格、气质、智能因素进行深刻反思,从而有效的调整个人的生活定位。
   通过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对这些方面进行分析、思考和归纳,旨在帮助人们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恰当位置,很好地发挥每一个人的潜在能力,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他对于那些在事业和家庭领域寻求平衡、发展与完善的人们而言,具有不可低估的指导作用。
   人类是自然界中最具复杂个性的群体,每个人都应当顺其天然的个性发展趋势,这种做法对于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十分有益。”
  
  从图书馆借来的旧书上,满满当当的画满了各种记号和笔记,实在大煞风景。不过也从侧面看出这本书的受欢迎程度,若是真有精力认真投入到整本书的理论学习中,相信无论对心理学专业人士或是业余爱好者,都会是不小的收获。
  
  不过对我来说,满满当当密密麻麻的文字说明,真的有些过大的信息量了,各种问卷调查和分析,也相当需要耗费精力,只能快速浏览跳过了。
  
  或许,以后工作之后迈入管理岗之后能够有机会回来重温吧。
  
  


  http://www.mbticn.org/archives/261
  
  
  《请理解我》的气质分类研究:为什么这样划分
  文:燕隼子爵\何鹏飞
  
  首先,我们需要精确的理解什么是P和J。P-J维度讲的是我们如何自然的对待生活,既然是生活,那么就是外部世界。
  
  P(感知)的人对待世界是等待信息输入;J(判断)的人对待世界是尽早做出决定。S(感觉)类型【1】的人,往往活在此时此刻,他们大多数情况都为了处理生活。因此P/J维度在他们中比较明显。观测上,T(思维)和F(情感)在决定,或者随性中显得不那么明显。S(感觉)的智能更多的服务于P(感知)或J(判断)
  
  也就是说,S(感觉)更多是为了日常、生活等具体的信息而作为目的,因此观测上S:J/P>T/F。
  
  N(直觉)类型的人,往往更喜欢探究事物的本质,他们对于生活都是差不多就行。因此P/J维度在他们中体现并不明显。T(思维)和F(情感)更多的是作为目的的存在。观察上,N(直觉)的智能更多的服务T(思维)和F(情感)。
  
  也就是说,N(直觉)更多的是为了未来、计划等宏观的决策而作为目的,因此观测上N:T/F>J/P。
  
  由此,气质划分为:SP和SJ,P和J在他们身上发挥到极致;NF和NT,T和F在他们身上发挥到极致。这样的划分方式利于观察也利于我们去分类理解。
  
  由于P和J在N类型的人他们身上发挥不明显,甚至很多人多年之后也很难分清自己是P还是J。对于N类型的人去理解MBTI,尤其需要专业的咨询师,对MBTI四维度八字母有深入理解,对荣格(分析)心理学有基本的了解。知道什么是意识、什么是无意识、什么是性格,什么是人格面具,什么是类型倾向,什么是自我,什么是自性。
  
  荣格心理学,以及MBTI实际上是深度心理学,而非行为心理学。请谨记:很多情况下很难观察到一个人的真实的MBTI类型,看到的只是他的人格面具。人格面具,只是人格中最容易看到的那一层,而已。
  
  【1】当说某个人是某个类型,所指的是这个人倾向于使用这个功能,并非他只有某功能,也并非没有对立的功能。
  
  橡树心理:专注MBTI与心理学


  昨天看到在线填自我说明,我一准想到土马,二准想到MBTI和StrengthFiner,三准.......没了,因为我发现,测试结果跟本人还算符合,所以省得挖空心思找词汇,不如便参考测试结果了吧。
  
  
  我跟老哥说,我前段时间入手了《请理解我》一书,是对上次MBTI测试结果的详述,等我看完后,可以拿给他看。没想到,今儿个一下子就翻完了有关自己的章节,所以周六上土马前顺道拿给老哥吧。
  
  
  话说这次两个凯尔西气质类型测试结果小坑爹,坑爹的原因是,测试结果不明:EXFP = ENFP + ESFP。
  
  (1)在凯尔西气质类型调查问卷2中,我的测试结果:S - 10, N - 10, 结果大大增加了我的阅读量。
  
  后来想起,之前有在线测试过凯尔西气质类型,才发现:
  
  你的类型是:表演者-ESFP
  你的类型也可能是:奋斗者-ENFP
  凯尔西气质类型测试结果(http://types.yuzeli.com/survey/keirsey/13580961?u)
  
  哇塞。我想,系统有可能经常出现这样的句型么。你的类型是... ...也可能是... ...
  
  
  (2)在凯尔西四种气质类型调查问卷中,A-36,I -37,R-39,G - 48, 所以除了G -代表护卫者(SJ)型人外,那其余三种类型(A代表技艺者,I代表理想主义者,R代表理性者)都多少兼而有之吧。那么,我的重点类型(Key Type)是什么呢?难怪我写东西讲话常常没有重点,原来连测试结果都是没有重点突出的啊。
  
  
  好,言归正传,我想把组成16型人格的单词抄一遍,我老是背不出来,显得很不专业T_T哈哈哈。
  
  MBTI = Myers Briggs Type Indicator = 迈尔斯 - 布里格斯个性分析指标
  
  E = Extraverted = 外向的 I = Introverted = 内向
  
  S = Sensory = 感觉的 N = Intuitive = 直觉的
  
  T = Thinking = 思想 F = Feeling = 情感
  
  J = Judging = 判断 P = Perceiving = 感知
  
  
  E = Expressive = 好表现的 I = Reserved = 矜持的
  
  S = Observant = 观察力敏锐的 N = Introspective = 自省的
  
  T= Tough-Minded = 意志坚定的 F = Friendly = 性格友善的
  
  J = Scheduling = 有规划的 P = Probing = 探索性的
  
  
  关于MBTI图表,详见@清秋 的相册-MBTI:
  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1816861486/
  谢谢!
  
  
  第三章:技艺者
  
  1. 尝试每一件事,全方位的生活
  
  2. 他们不仅可以轻易地获得想要的东西,而且总是能够在那些想阻止他们的人行动之前就实现目标。(备注:这个说法很漂亮,可并不适用于所有的SP型吧T_T)
  
  3. 技艺者的社会功能就是制造那些能给人以器官刺激的物体、装饰品以及可用于日常生活的物品。(备注:哦?是么——)
  
  4. 阿迪克斯将技艺者命名为”创造者“,即生来就是为了改变事物,同时发现新生和不同事物的人。(备注:这个定义很漂亮且厚道哩。)
  
  5. 虽然”技巧“(technique)和“技术”(technology)表面上看来相似,但二者之间其实存在着本质的差异。技巧和技术的建造和构筑方式完全不同:技术对建造方式所进行的理论研究,而技巧则是依据经验对构筑方法进行修改,使其愈加完善——这正是技艺者的闪光点。(备注:第一次听说,学习了。)
  
  6. 他们所关心的问题无非是,“这样有什么好处?”“你能从中得到什么?”“这和我有什么关系?”“回报是什么?”“为什么要大费周章?”或是一句简单的“那又怎样”。务实就是具体的实用主义。(备注:哈哈,这一半特点太不搭了,所以才不是一个典型的技艺者嘛。不过话说,上次提出考口译,我反对了,考BEC,我反对了,考日语,我反对了,曾经不知道要做些什么证明自己的时候,会考试,可如今我学乖了,既然找不到一个理由一个value,那为什么要考试?为升职加薪?我暂时没有地方升,好吧T_T 我们办公室最不受待见的技能就是语言,比如英语。)
  
  7.NP型人的热情是由内而发的,所以很容易也很常见,但是他们却很少也很难因外界的刺激而表现地兴奋异常。(备注:由内而发,我赞成。所以很自然嘛。后面半条,我不太确定,因为偶尔我也会受外界刺激而兴奋不已。)
  
  8. 我知道,在我的内心当中,我有点疯狂。只要一想到我必须在某一时间出现在某一地点,我就会觉得自己受到禁锢。而且这还不够,我还要担心,如果我不出现,她肯定会不高兴。(备注:也许是依赖与被依赖的关系,或许技艺者性格里面是反对被依赖的,猜测而已。)
  
  9. 在技艺者看来,社会影响至关重要。(备注:所以我很羡慕土马师傅的change agent的头衔,或者说变革领导力。)
  
  10. 气质与性格特征一栏中,比较符合自己的性格描述有:
  
  (1)技艺者:工具,乐观,玩世不恭,这里,现在,兴奋,冲动,影响力,刺激,大度,谈判者,适应性强,大胆,技巧。
  
  (2)理想主义者:精神力量,人事,无私,神秘莫测,路径,情感共鸣,真实可信,热情,直觉,慈善,个性,认可,心灵伴侣,催化剂。
  
  
  表演者(ESFP 型人)
  
  
  11. 这些表演者会不由自主地用自己的友善和欢乐去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备注:对的,是无意识不由自主的行为。)
  
  12. 从个人定位上来说,他们实际、乐观,且有一点玩世不恭,而“现在”和“这儿”永远是他们注意力的焦点。(备注:部分搭。)
  
  13. 作为一名出色的玩伴,他们总是能够如愿以偿。活泼诙谐的他们似乎总是知道哪些最新的笑话和故事,并且会时不时地说出一些令人忍俊不禁地俏皮话。对他们而言,任何事情或话题都可以成为笑料。(备注:哇咔咔,还是认了吧。)
  
  14. ESFP型人倾向于听从内心冲动的召唤,因此难免会有些任性和自我放纵,而这也使得他们容易受到诱惑的伤害,轻易地屈服于他人的意愿或那一刻的内心渴望。(备注:任性、follow heart... ...哦,不小心咋全中了呢~)
  
  却很少会仔细思考这样做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备注:缺乏常识及后果意识。)
  
  15. “凡事总看好的一面。”
  
  16. 在共有观念的作用下,他们可以将自己拥有的一切赠予某一人或所有人,却不求报答,就像他们自由地恋爱却从不曾期望获得来自对方的情感汇报一样。
  
  17. 表演者的喜怒皆形于色且感情丰富,因此,他们往往无法隐藏自己的感情与想法。他们的情感是如此的外露——他们也永远都很坦率。
  
  
  18. 他们尽可能地从各个地方挖掘乐趣。
  
  19. 他们只想学那些实际的知识——可以用于此时此处的实践当中的知识。
  
  20. 他们更倾向于那些与人打交道的“热闹”的工作,不断地收集和整理信息。
  
  21. 这类技艺者喜欢与人交际,而他们的社会性和适应能力也使得他们显得格外的平易近人,因此他们往往拥有出众的公共关系。
  
  22. 他们也十分擅长危机处理,而这一才能通常会将他们引向社会工作。
  
  23. 他们总是能敏锐地感知他们,尤其是孩子的痛苦和磨难。事实上,ESFP型人自己就很像个孩子,而这大概也是为何他们总是能够与孩子保持融洽的情感沟通的原因吧。(备注:是啊,小宇宙什么时候能长大呢?)
  
  
  第五章 理想主义者
  
  24. 奋斗者可以不知疲倦地与他人交流。(备注:大查可以证明==~)
  
  25. 他们的热情没有止境且极富感染力,而这也使得他们成为了所有人当中最活泼最朝气的一种人。
  
  26. 在个人定位上,他们崇尚无私,同时也容易轻信他人。(备注,有吧,以前写过unconditional love,也跟蜗牛讨论过这个话题。)
  
  27. 情感共鸣、慈善以及真实可信是构建他们自我形象的三大要素。热情的他们信赖直觉的力量,渴望浪漫,而自我身份则永远是他们所追求的目标。
  
  28. 咨询性的拥护者角色。
  
  29. 奋斗者感情丰富且波动范围极广,他们总是对新奇的事物充满了极大的热情,所以他们十分抗拒重复的体验,通常很快会对周围的环境和人们失去兴趣。
  
  30. 这些表现力十足的拥护者极其不愿意受到约束,因此他们拒绝接受任何形式的从属关系——对自己,也对别人。然而不幸的是,奋斗者发现周围的人经常会转向自己,渴望从自己这儿获得智慧、灵感、勇气以及指引,而这种依赖性有时候的确会让他们苦不堪言。(备注:对的,不受约束,此前有收到过类似评价。至于依赖或各种从属关系,我不太确定,但是可能有出现过比较反感被过分依赖,因为大家都是individual。至于自己有没有过度依赖他人,我说,没有吧。哈哈)
  
  31. 于此同时,ENFP型人还会努力地寻求一种自然的真我个性,而他们通常会用一种无声的方式将自己的这一意图告知其他人,并因此而成为众人羡慕和追随的对象。(备注:自然、真我个性,是有啦。后半段就不确定是否属实了。)
  
  32. ENFP型人对周围人们的观察力现场更胜一筹——更加敏锐且穿透力更强,而且他们还能在观察众人的同时全神贯注地关注一个人。(备注:还有这本事?哇塞。)
  
  33. 他们向来都目标明确且率性敢为。(备注:只答对了后一半吧。)
  
  34. ENFP型人还拥有出众的直觉感知力。(备注:嗯,有吧。)
  
  35. 奋斗者经常会高估权威人物的力量,同时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用有一种看穿他人内心世界的能力,即洞察力。(备注:权威力量有,不过是自定义权威。话说这洞察力,真的没有吗?)
  
  36. 尽管偶尔也会出现曲解他人心意的情况,但是奋斗者们确实善于与人相处,并且能够广泛地运用自己的交际能力。
  
  37.奋斗者始终都保持着良好的公共形象,而这也正是他们对自己的要求之一。
  
  38. 奋斗者拥有无与伦比的号召力,虽然他们并不擅长后勤部署或细致的操作性工作。(备注,Bingo!全中!我可以跟我们土马团队讨论建立生日薄,建立官员gmail邮箱,但上次参加南京中区赛报名、订票一事,结果混沌了。我可以做好版面设计,可是文字校对、局部修改却让我精疲力竭,所以这句话说得太准了~)
  
  39. 那种操作和交流都具有多边性的工作显然最适合他们这种人。
  
  40. 却经常会做出一些离经叛道的行为。
  
  41. 琐碎的家务会令他们感到心烦,所以,他们从来不会过问诸如家中物品的维护、家庭储蓄、人生保险之类的家务情况,甚至就连家中是否有备用现金,他们通常都不知道。
  
  41. 尽管他们可能会一本正经地向孩子宣布家中的各项纪律和制度,但实际上他们也许并没有打算真的将其付诸实践,所以贯彻这些纪律的任务最终往往会落在其配偶身上。
  
  
  第七章 择偶
  
  42. 我们的目的不是让两人合二为一,而是令他赏识对方,并且学着了解对方,同时为对方感到骄傲。——赫曼.赫塞
  
  43. 相似者相互吸引VS相异者相互吸引
  
  44. 女性技艺者可以接受一个乱糟糟的家。(备注:难怪老是被骂了... ...)
  
  45. 在SP-SJ型的婚姻当中,技艺者就仿佛是个淘气的孩子,而护卫者则像一名细心的家中。(备注:额... ... )
  
  46. 矛盾:技艺者喜欢戏弄、揶揄他人,而护卫者则需要保护、照看他人。技艺者好冲动而护卫者则三思而后行。技艺者向来不愿顺从他人的管束而护卫者始终将履行自己的职责摆在第一位。技艺者通常今朝有酒今朝醉而护卫者则更倾向于未雨绸缪。
  
  47. 对于表演者ENFP型人,我们不应该对他们玩弄工具(或玩具)和种种冒险行为表示出不满,甚至妒忌,而应该为他们提供一个稳定、宽容的家庭。我们不该驳斥听他们的慷慨之举,也不应该呵斥他们的观众,而应当心甘情愿地退居幕后,让他们成为整个舞台的中心。
  
  48.理想主义者寻找的并不是单纯的生活伴侣,他们的目标是寻找心灵伴侣,寻找一个能与他们心灵相通,能够洞察其内心思想的人,一个与他们志趣相投的另一半:一个不仅具备和自己相同的情感和目标,而且拥有相通的浪漫情怀,会因为某个伦理道德问题而进退两难,也曾饱受自己我分裂的苦楚,并且和他们一样都致力于追寻完整自我的人。
  
  49. 在交往过程中,理想主义者对待其恋情的重视程度往往取决于对方能否像自己这样,以一种充满了想象力且意味深长的方式与他们进行惬意的交流。
  
  50. 理想主义者倒更愿意与恋人谈心。(备注:难道是因为理想主义者废话比较多?)
  
  51. NF型人往往更加注重那些潜在的可能性,向来不愿理会那些不争的事实。
  
  52. 错别字。
  
  Page 298, “......他们往往都看到不到爱人的缺陷......”
  
  是否应改成“他们往往都看不到”?
  
  53. 理想主义者的确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而且也从来不吝赞赏之词,尤其是对待个人品质的时候。
  
  54. 极其自然的交流方式。
  
  55. 情感共鸣能力。
  
  56. 据有些NF型人说,有时候,面对身边亲人的情感经历,尤其是那些负面或不快乐的经历,他们根本做不到用一种或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和处理,因而常常感到不堪重负。
  
  57. 尽管他们的这种超级敏感性有时候不免激发他人的依赖心理,但是,真正面对配偶的情感依赖时,理想主义者却往往感到不胜其烦。当他们的配偶开始变得脆弱且依赖他们时,理想主义者通常都会变得急躁不安,并且坚决的要求对方停止这种依赖心理,学会自立。理想主义者并没有任何恶意,他们只不过是摆脱一段令自己不堪重负且不知该如何处理的感情而已。
  
  58. 对于NF型人而言,他们不可能在面对他人的情感需求是表现得无动于衷。
  
  59. 理想主义者回应他人需求的行为是一种不由自主的本能反应。
  
  60. 理想主义者首先需要学会如何才能从与家庭无关的个人事务中脱身,从而确保始终能够将爱人和家庭放在第一位。
  
  61. 此外,理想主义者也十分愿意加入到重大社会事件及关于各领域的发展趋势的讨论中。
  
  62. 理想主义者都会出自本能地关心和体贴家人,即使没有他人的暗示——最多需要一点暗示——他们也能牢记家人的生日、纪念日。作为回报,理想主义者自然也希望身边的人们能够记住与自己有关的特殊日子,不然,他们的身心便会遭受巨大的伤害;而如果配偶满足了他们的这一心愿,他们则会表达深深的赞许之情。
  
  63. 理想主义者——护卫者:与护卫者组建家庭后,理想主义者通常都会从配偶那儿感受到他们那舒适、安定且可靠的品质,而这些品质可以使得精神世界并不稳固的理想主义者感受到一种极其踏实的感觉。
  
  64. 奋斗者——策划者:他们的敏感、他们的合作精神,他们的交流情感能力,以及他们在面对配偶时所展现出来的激情,和他们渴望建立深度情感联系的渴望,加上他们那热情友善的性格,所有这一切都将会对他们的婚姻产生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
  
  
  第八章 为人父母之道
  
  65. 我们千万千万要小心,切不可将自己的孩子理想化。不然,我们必定会严厉地指责他们。——D.H.劳伦斯
  
  66. 他们似乎十分渴望能够给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能够改变和影响他人。
  
  67. 对SP型人而言,玩乐是一种源自于其内心的冲动,并不受其意志的控制。
  
  68. 他们的房间总是杂乱不堪:到处都是玩具和衣服,就连贵重物品也常常随处乱扔,简直就像个小狗窝。(备注:哦,老哥评价过是猪窝。究竟是狗窝比较乱呢还是猪窝比较乱呢?T_T)
  
  69. 从很小的时候开始,面对父母频繁的斥责,他们早就已经学会了“正确的”处理方式:充耳不闻。
  
  70. 尽管理想主义者型的孩子有时候会显得暴躁易怒,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自身的魅力——不是技艺者那种圆滑世故的魅力,而是一种诚挚的个人热情,一种愿意了解他人的情感表达,其对象包括同龄人,也包括成年人。NF型孩子似乎生来便懂得该如何与他人建立亲密的联系,或者说,如何与他人产说我所说的“交际中的情感共鸣”。
  
  71. 真实地展现自我才是每个NF型孩子获得自信的唯一方式,哪怕他还是一个五岁大的孩子。
  
  72. NF型孩子的恐惧和自我怀疑的心理显然要强烈地多,且持续的时机也会更长。
  
  73. NF型人更多地是向他人表达自己的良好的愿望。
  
  74. 理想主义者在全球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实在是太小了(还不带10%)。
  
  75. 有些NF型孩子甚至还会试图用不一样的行为和观点让自己看起来异于常人,或显得出类拔萃;对他们而言,独一无二的个性显得弥足珍贵。
  
  76. 他们需要父母认可自己的独特性,并亲口确认自己身的重要性。唯有如此,他们才会觉得自己是一名有价值的家庭成员。针对其个人的大量关注往往会让NF型孩子精神焕发,而他们最需要得到的信息就是:“你很特别;我重视你;你对我很重要”。(备注:哈哈,反正我不介意接收证明评价啊,脸皮厚着呢。)
  
  77. 他们也同样信赖权威。
  
  78. 他们会聆听来自心灵的呼唤:他们情感,以及他们对其他人的感情。
  
  
  第九章 领导力智能
  
  79. 我常常思索,人们的成功或失败取决于......性格和天性,而并非个人的选择。——尼可洛.马基雅维利。
  
  80. 受到战术智能的影响,技艺者性领导者通常都具备极强的适应能力,他们是随时随地关注现实情况的变化以便随机应变。
  
  81. 奋斗者(ENFP型人)是所有理想主义者中性格最活跃的一类人,他们确信自己能够轻易地激发身边人们的行动热情。
  
  82. ENFP型人的“以客户为中心”的意识显得最为强烈。
  
  
  Emily CAI Qing
  
  Dec.26, 2012
  Note: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Share Alike 3.0 Unported License.


  其实是本教科书,不过对工作有帮助,默默滴看完
  看完此书最大的收获其实不是MBTI,而是理解了这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人,兼容并蓄而保持独立。就像复旦校长前日子最火的毕业演讲一样:希望你有足够的自信与主流价值观保持一定的距离,在这样的距离中不断完善自己。
  偏巧赶上了公司的工具培训,作为咨询行业,MBTI不能被用于招聘,还了解了特质论和类型论的区别,但总体上觉得,社会学始终是不够精密的学科,如果要刻意造假,是难以避免的


  开篇两章主要回顾了以往人格类型方面的学说,包括荣格和迈尔斯。MBTI的理论基础就是把人格划分为四个基本心理学功能:E/I、N/S、F/T和P/J,将其中任意两个功能组合,会得到24种不同的结果。迈尔斯选择了其中的Te、Ie、Fe、Fi、Se、Si、Ne、Ni作为描述对象,归纳了这八种组合类型的共同点,再在其共同点下描述该类型包含的两个子类型(如Te下的ESTJ和ENTJ)。凯尔西则选取了SP、SJ、NF、NT四个类型作为主要论述对象。
  如果在四个功能中选择三个功能进行组合,那么会有32种不同的结果,凯尔西没有进行三个功能的组合,而迈尔斯则按ET-J、IT-P、EF-J、IF-P、ES-P、IS-J、EN-P、IN-J的组合进行了描述。将四个功能排列组合,则会出现我们十分熟悉的十六种人格类型。
  不得不说凯尔西很符合他笔下描写的理性主义者,他以SP艺术创作者、SJ护卫者、NF理想主义者和NT理性主义者为基础,在上面构筑了一个体系严密、环环相扣的理论模型,将性格细分为语言、智能、兴趣、定位、自我形象、价值观和社会角色进行分析,且各个要素下分小要素若干,最后整理出一张4*20+的表格,并在四种大类型下分别讨论其四个子类型。
  凯尔西的创造力和观察力都很卓越,他从盖伦等人的气质类型说出发,创造性地归纳出四种基本类型:血液/多血质—SP、黑胆汁/抑郁质—SJ、黄胆汁/胆汁质—NF、黏液/粘液质—NT,然后用日常观察到的人们行为特质去丰满它们,阅读中会感受到逻辑演绎的畅快感。然而也会有相关的疑问:如SP这样的组合为什么会体现书中描写的人格特质?之间的因果关系凯尔西是几乎没有述及的;还如其他类型的组合会出现什么特质?
  越是严密的模型便越经不起仔细推敲,你会发现凯尔西的描绘都很有道理,但是现实中却没有那么多性格如此分明的人,每个人可能都或多或少地具备四个类型的特质,只是某个会多些,某个会少些,也许作者的本意就在于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本质,所以阅读本书会让你对MBTI有一个界限分明的认识,这也是凯尔西作为理性主义者对定义、概念等明晰性的苛求。
  相对迈尔斯对主导功能和辅助功能的划分,凯尔西没有说明当一个内倾型的人需要外倾时应该怎么做,会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特征,对于人格的动态发展也没有述及。也许根据凯尔西的观点,只有像迈尔斯这样的理想主义者,才会投入大量时间来探索自我,寻求自我的发展,马斯洛的层次需要论中的“自我实现”也只是理想主义者的需求,遵循这种思路,凯尔西笔下的人格类型是相对地平面和固定的。
  相对前面详细的讲述,个人比较推崇凯尔西在结尾注释处对E/I、N/S、F/T和P/J的解释,迈尔斯对各个类型的定义涉及要素太多,反而不能突出重点,比较而言凯尔西的定义是精炼的。
  无论如何,本书算是MBTI入门的良好读物,会让你了解到MBTI测试所依据的理论背景,可以修正在测试中自觉或不自觉的选择偏差——或因为不了解选项的含义,或因为认为自己应该怎样做而不是会怎么做。了解到诸如建筑师(INTP)、创业者(ESTP)这样称谓只是对一个类型的指代而已,它当然包含该类型的特质,但是如果想当然地放入日常语境理解,很可能就会出现偏差。同样道理,在MBTI测试中描述的人格特质、情感关系和职业,也只是在MBTI框架下的定义,如果太过入戏,完全将自己代入其中,效果很可能不是那么地理想。因为荣格、迈尔斯和凯尔西的观点都有所不同,在有些地方还有很大偏差,一味执着,最后可能就演变为价值判断的问题,变成你的、我的、他的“心理学”。总的说来,MBTI作为一个了解自我的工具,是有其独特价值的。
  最后引用凯尔西的一句话:“(认识自我)最好的方式当然是注意自己在不同的组织、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到底在做些什么。没有什么方法比这种仔细而有针对性的观察有效。”
  


  曾经想过为什么两个不同的人在经历相同的事情后,他们最终的结局却如此截然不同?如果这两个人互换各自的成长环境后,让他们重新经历那些事情,那么他们的结局是否同样会互换过来?性格决定命运,一直被奉为至理名言,各自的人生句号最终都是由自己亲手划上去的。
  
  既然人与人之间客观存在着这么多的差异,倘然接受和欣赏这些差异,或许我们会从中获益良多,忽视或批判它们则最后可能会得不偿失。想要发现他人的特点与自己的差异从而付诸行动,那么首先就得尽可能全面地了解自己。至于如何能够细致入微地观察自己,《请理解我》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科学方法和具体信息。
  
  在做完《凯尔西气质类型调查问卷》后,按照书里介绍的规则进行统计,这样就可以找到与自己相对应的气质类型。作者凯尔西将人格类型分为技艺者、护卫者、理想主义者和理性者,用了四章的篇幅来具体介绍每种人格类型,而且分别用四种动物的形象来代表这种四种人格类型。
  
  技艺者大多数会像狐狸那样聪敏机智,钟情于现在,乐观展望未来,淡然回望过去,执着务实追求目标,积极参与一切。而护卫者就像以群落利益为重的海狸,无规矩不成方圆,在遵守原则规章上,他们身体力行,以道德和责任为重,尊重过去,信赖权威,渴望别人的认可,追求安全感。众所周知,海豚通过声波来与同伴交流,喜欢集体生活,在家庭成员面临困境时经常伸出援手,合作精神极强,团结互助,同样,理想主义者倾向于思想交流,信赖直觉,更加关注他人感受,在人际交往上所向披靡,力图让所有人能够和谐相处,同时追求个性,可以为自己的信仰而义无反顾。猫头鹰凭借穿透性的洞察力可以轻而易举地捕捉到猎物,跟猫头鹰同样本性多疑的理性者擅长逻辑性的演绎推理,他们奉行实用主义,信赖于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巧,渴望获得不俗的成就。
  
  在择偶上,究竟是气质的“相似相吸”还是“互补相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经历恋情或者婚姻的“蜜月期”后,当各自的缺点渐渐显露出来时,能否包容谅解对方才是最重要的。很多人在不知不觉中会变成按照自己意愿来重塑配偶的雕刻家,进行“皮格马利翁”计划,因此会擦出火花,快乐,抑或厌烦。同样,为人父母,更希望他们的孩子能够朝自己引导的方向前进。而作为一名合格的领导者,必须会知人善用,使得人尽其才。每种人格类型都有自己的优缺点,针对以上三方面,作者分别进行一番具体分析并作出了建议。
  
  这本书的内容相当充实,在介绍各种人格类型时,用了不少名人事迹和文学名著来辅以证明,读起来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枯燥,同时,它的结构严谨,内容安排富有逻辑,条理清晰,而且书后还附有专门的注释,便于读者阅读及理解。
  
  个人觉得,相对于借助这本书准确测出自己的人格类型,书里对各种人格类型的详细描述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到各种人格类型的差异,这点更加有意义。无论测试准确与否,我们都可以在里面都找到自己的影子,书中针对各自的缺陷都提出了科学建议,在自我塑造上非常有借鉴意义。


  毫无疑问,MBTI是世界名牌,号称全世界应用最广泛的性格测试工具,每年使用者超过200万人。作为一个经常还把MBTI四个字母顺序搞错的的业余心理学爱好者,怎么敢说其不是呢?也许可以这样狡黠的回答,此文所探讨的,是一些人在应用MBTI理论时的一些问题。但是,按流行的话号召的那样——放弃大脑的思考追随自我的内心,结果浮现出这样的声音:通过MBTI,你找到了自己的职场真爱吗?你爱做MBTI吗?你被MBTI操过吗?
  
  据说男人就像洋葱一样,女人要想了解他就得一层一层的去剥开,但剥开的同时是会流眼泪的,直到最后才发现洋葱是没有心的。就个人感受而言,初次接触MBTI的性格测试,正如洋葱被按在砧板上一片一片掰开一样,我也被要求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下心平气和的接受试题的条分缕析,难免就产生这样的疑问:如果把人比作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怎么能从中舀取一碗水来就反映河流的特质呢?在做测试的时候,怎么确定自己的主观选择揭示了“客观真正的自我”而非“理想的我想成为的自我”?怎么确定是 “体现不变的天性的自我”? 而非“某个时期某个阶段的成长中的自我” 。就算结合测评师的指导,又怎么确定测评师不会对测试者产生有意无意的暗示和影响?我们可以想象,不成熟的测评师(也包括测评者)心中有各种各样的抽屉,在没有做测评之前,就试图把某个活生生的人塞进分门别类的某个格子里。而测评者在努力撇干净怀疑、好奇、敬畏各种夹杂的情绪下,经过各式测试版本以及不同测评师的不同经验指导下,鉴定自己的天性。在做完测试以后,测评者对测试结果抱有疑虑的时候,这个测评可能还会向你暗示,如果你不属于这种类型,那么就属于那种类型。
  
  思考这些问题的同时,我看到水沟里有一些福寿螺从硬壳里露出白而柔的肉体,一时兴起,折下花草的茎杆去捅进壳里的肉身,福寿螺关门时刚好把伸进来的茎杆夹的紧紧的。只需轻轻一提,它被拎出水面了。呃,这立马使我联想到,这不正是MBTI测试所展示的成果吗?作为探索人天生的性格倾向、不假思索的本能反应、建立在生理基础上的稳固的行为习惯类型,MBTI测试似乎也像我们做了如下说明:它巧妙的避开了社会上虚以委蛇巧言令色的各种人格面具(外壳),触及到了我们柔软的内部(原型),通过揭示有机体根深蒂固的反应类型(心智模式),把我们从形形色色的芸芸众生中拎出来。这貌似是条靠谱的途径,通过源自潜意识深处的习惯反应类型来鉴定特性,特别针对人这种习惯和擅长扮演各种人生角色的动物来说。但是,正如我拎着羊肉串一样把福寿螺拎回家喂乌龟,无论是MBTI测试还是别的什么先天气质性格测试,难道不也令人恐惧吗?如果说,我们以某种与生俱来的方式应对世界并日趋熟练,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带有注定成分的性格,那么反过来,我们也被这种反应类型和性格所束缚,正如利用福寿螺习惯性的关紧壳门来捕捉这种动物一样,这样测试出来的性格类型在我看来不免带有某种悲观的宿命意味:人的命运和其他的花草鱼虫并没有什么不同,活着被掌握我们天性的东西所支配,最终不免一死,无论生理如何繁衍这种命运不断轮回。
  
  絮絮叨叨说到这里,肯定有人可以发表不同意见了。肯定有完全相反的意见,比如众所周知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似乎和天性无关,这姑且按下不论。我经常听到的一种心平气和的言论是这样说的:确实,人并非生而为神,受到自身天性和外部际遇等诸多因素的支配和影响,并非命运的主人,但是,人也不是命运的奴隶。至少,人可以“认知和理解”自己的天性,并籍此扬长避短顺应天性发展,从而到达“成为自己”的自主和自由,就好比小鸟奔向天空,鱼儿跃入大海。MBTI性格测试后面常常附有苦口婆心的详细说明(特别是个人收费的那部分),这样或者那样的性格具有什么天生优势和天然不足,哪些领域哪些岗位适合或者限制天性的发展。这种观点包容人的弱点,又为人赢得了某种尊严,确实可视为某种进步,毕竟我们都不情愿成为社会的螺丝钉和他人的棋子。甚至我个人愿意深深感激MBTI,并认为MBTI如此广受人群喜爱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在于,MBTI理论具有某种天生优势:从我们出生到死亡,几乎所有的关于对和错、好和坏的评价都是从外部引入的,这种高踞于个人之上的权威包括学生时代的分数、用薪酬反映的工作成果,个人隶属的组织机构和集体文化,大自然无情的生老病死规律等等。对此,MBTI测试给出了来自个体内部的支撑:有这么一种东西可以忠实的陪伴左右,不会因为金钱散尽、名誉扫地、职位不保、亲友背弃而消失,无法被偷窃也难以模仿和复制,时时刻刻至始至终支撑着你的独一无二的人生,那就是你的天性或者叫天赋!相比之下,测试手段的不够完善和准确,被性格类型的僵化狭隘所束缚,又算得上什么呢?“我们之所以觉得有力,是因为关注我们拥有的资源,我们之所以觉得无力,是因为关注我们没有拥有的资源”。就让我们关注我们拥有的资源吧,特别是个人天性禀赋这样的资源,给予了世俗始终未能充分给予的温暖的内在的安全感、价值感、意义感、自我主宰和支配感,因为基本不用担心被外界剥夺,简直可视为我们在这个纷繁复杂世界上的立足之所,安身立命之地。很多人还这样说,尊重自己的天性,充分发展自己与众不同的天赋,向这个世界贡献自己独有的力量,正是个人使命所在。
  
  确实,辨认和发展自己的天资禀赋是好事。但是生活的真实在于,根本不用在职场上摸爬滚打都可以轻易的感受到(特别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宣告上帝死亡众生喧哗的年代,生活在一个贫富悬殊道德滑坡的国度):你可以以自己的本性和天赋作为个人职场的支撑点,但是职场并不见得以此作为支撑点,你的老板未必能像MBTI理论那样尝试去深深的理解你。不管本来面目是猫是狗还是耗子,只有抓住老鼠才是好猫。生活的讽刺之处还在于,一个人越是想成为本真的自我,就越容易遭到“异己”力量的排斥,当我们越是试图立足于自身的本性和禀赋去发展,就越容易感受到:那种来自内心召唤的本性的力量,与父母、领导、市场联合起来的那些现实力量相比,显得多么不对称(至少在一开始)啊。我们经常听到一些父母强迫有艺术天分的子女去学赚钱的商业之类的消息,这当然不是没有理由的,把自己的天资禀赋转化为社会认可的成果可能需要漫长和艰苦的过程,历史上穷困潦倒的天才比比皆是,还是做一个庸庸碌碌的有钱人吧。在我看来,很多聪明人很快主动放弃了自己的天赋。为此得出的这段推论和上一段恰恰相反:本性和天赋并非强有力的支撑,而是难以承受的沉重负担,无论对于环绕在琐细之物中的凡夫俗子还是真正的天才,都是如此。本性和天赋完全可能令人害怕,因为它把个体引向一个全新的、陌生的、难以把握的自我,这个自我如同人的兽性一样只能被压抑在深处而难以割除。当我们付出世人皆知的努力然后享受这个世界反馈过来的成果和掌声时,内心就可能冒出魔鬼般的声音,尽管我们听的不是太清楚,但是至少可以感觉到内心深处的不满和不安,因为那是来自更深处的更本真的声音。即使我们试图立足本性和天赋并开始新的征程,那么,花费了大量心血建立起的这种与现实达成的平衡(通过各种努力取得职场成功维护社会形象之类的平衡)就有可能被完全破坏掉。因为并没有任何现成的经验和路径可以套用在一个人真正的独一无二的本性和天资禀赋上,而且我们完全不知道,在个人禀赋上花掉我们的时间和精力一定能够换来什么。个人本性和禀赋不管不问领导和消费市场的喜好,它顽强的盘踞在个体深处,呈现如实的面貌,更多在自我的扩展中得到满足。相比之下,付出社会直接承认的劳动要方便和有效的多。与其劳神去发展什么潜伏的天赋,还不如实实在在的把家里打扫的干净一些,做一顿很快能享受的美餐,掌握一门能够很快盈利的实用技术,等等。我不知道你是否也有这样的困惑,如果说被当作职场成功要诀出售的MBTI测试结果真像宣称的那样给力,为什么我们身边的人还是把大部分的业余热情投向股票、风水、人际关系、内幕消息而不是身内之物呢?运用MBTI理论进行职业规划的一些机构听上去几乎是在模仿上帝的声音:人人都拥有独一无二的性格优势,最重要的是分辨出天资差异,然后选择适当的岗位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就容易取得可靠的成功。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很容易观察到,人们依然一窝蜂的追逐社会时代潮流,下海经商、考取公务员、学明星唱歌等等。大而言之,结合当今的时事热点,就某个国家民族的处境而言,比如某泱泱大国为什么一直不能出产诺贝尔奖获得者,重金打造寄予了国民无限期望的某支足球队为啥输球又输人,诸如此类,大家都有一肚子的观点,但是很少会归因于人种的天分吧。抛开职场不论,哪怕枕边人也会令我们失望,为取悦情侣,我们多半也在遮遮掩掩自己的一些真实面目。这也向我们说明了,环顾四周,为什么真正特立独行的人是那么少,活出“真我”的人是那么少。至于那些真正的天才,在我的想象中,必定比常人更多的感受到自身禀赋的力量和召唤,为卸下这种沉重的负担,如同产下一个不时在腹中翻滚的胎儿,天才的举动往往不合时宜不合常规,不免被当成离经叛道的傻瓜或者疯子,更不妙的是天才的产物往往也超出时代的理解和需要,以致于不少天才更像得了某种不治之症。
  
  当然,这个世上有少数幸运儿或智勇双全者,恰如其分的选择了自己的天赋来发展,并恰到好处的获得了某种平衡,在取得世人认可的成功中丰富和发展了自己的个性,确实有不少这样的榜样。但是,对大众的勇气而言,特别是经过青春期的躁动,在供养老人、孩子和房贷的压力下,这更多是一个令人羡慕和敬仰的对象,而非一个可以提供实际模仿的类型。我们为自己身上可能潜在的某种天赋而暗自骄傲,但是未必真的据此雷厉风行,因为天赋就像刚出壳的小鸭在试水一样,并不见得在现实中能占据有利的发展空间,水潭里可能早就挤满了各种能游泳装游泳被逼着游泳的动物。何况对于普通人来说,在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的商业环境,成功和出名都是越早越好,越快越好。即使是那些呼唤我们回归本性的灵魂导师们,向我们展示“真我”风貌的人,在消费市场上也难以摆脱尴尬的命运,人群咀嚼着他们被剪辑包装后的思想,如同在旅游景点购买当地的特色零食一样,尝到了新鲜而无心追究真正的品味。我们羡慕他们那种已经达到成熟示范阶段的活色鲜香的率性而活,却未必愿意去体会他们在油锅里曾经受到的煎熬。通常只是在人生受挫四顾茫然时,无法从现实中得到内心的幸福感和价值感时,向外扩张的眼光不得不转向内部的自我审视时,这才拾起他们的言论加以细细品味。
  
  综上所述,我只想表达这样的观点:辨认和发展自我的本性和天赋,依此取得职场的成功,活出“真正的自己”,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至少不是做些测试题,然后按测试题附加的说明去做那么轻松。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商业时代和信息时代,如何在职场取得成功已成为一门显学,到处充满了各行各业成功人士的各种言论,除了《天资差异》、《赢在性格》,还有《人脉——个人成功的第一生产力》、《细节决定成败》、《找准关键点》等等,这些言论彼此之间也在竞争,强调自己的优越之处,争夺他们的听众。相比很多成功人士刻意夸大自己个人的努力和经验,有意无意间成为一个被大众模仿和崇拜的对象,我确实能找到更偏爱MBTI理论一些的理由,特别是在这样一个崇尚个性,强调差异化竞争的时代。但是,所有的这些声音,包括世界上的一切关于“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个问题的理论及分析,只要出自于血肉之躯而非一位神之口,都有可能是“真实的谎言”,我们难以摘下人类固有的有色眼镜,像神一样全知全能的观察世界和自己。在很多时候,引用李子勋的话说——观察方式决定观察结果。在我看来,这才是MBTI理论的真正意义所在,揭示人类在观察世界、作出反应背后隐藏的有色眼镜和限制方式。一言以蔽之,MBTI理论揭示的是自我保护和扩张的外壳,而非本相。在某种程度上,这不是我们立足发展的根本,反而是需要我们打碎的东西。佛教里说,凡所有相,皆为虚妄。过多的言论自然也是一种虚妄,就用我喜爱的一个小故事作为这篇小文的结尾吧。
  
  有一条小河流从遥远的高山上流下来,经过了很多个村庄与森林,最后它来到了一个沙漠。它想:“我已经越过了重重的障碍,这次应该也可以越过这个沙漠吧!” 它决定越过这个沙漠的时候,它发现它的河水渐渐消失在泥沙当中,它试了一次又一次,总是徒劳无功,于是它灰心了,“也许这就是我的命运了,我永远也到不了传说中那个浩瀚的大海。”它颓丧地自言自语。 这时候,四周响起了一阵低沉的声音,“如果微风可以跨越沙漠,那么河流也可以。”原来这是沙漠发出的声音。小河流很不服气地回答说:“那是因为微风可以飞过沙漠,可是我却不行。” “因为你坚持你原来的样子,所以你永远无法跨越这个沙漠。你必须让微风带着你飞过这沙漠,到你的目的地。只要愿意你放弃你现在的样子,让自己蒸发到微风中。”沙漠用它低沉的声音这么说。小河流从来不知道有这样的事情,“放弃我现在的样子,然后消失在微风中?不!不!”小河流无法接受这样的概念,毕竟它从来没有这样的经验,叫它放弃自己现在的样子,那么不等于是自我毁灭了吗?“我怎么知道这是真的?”小河流这么问。“微风可以把水气包含在它之中,然后飘过沙漠,到了适当的地点,它就把这些水气释放出来,于是就变成了雨水。然后这些雨水又会形成河流,继续向前进。”沙漠很有耐心地回答。 “那我还是原来的河流吗?”小河流问。“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沙漠回答,“不管你是一条河流或是看不见的水蒸气,你内在的本质从来没有改变。你会坚持你是一条河流,是因为你从来不知道自己内在的本质。”此时小河流的心中隐隐约约地想起了似乎自己在变成河流之前,似乎也是由微风带着自己,飞到内陆某座高山的半山腰,然后变成雨水落下,才变成今日的河流。于是小河流终于鼓起勇气,投入微风张开的双臂,消失在微风之中,让微风带着它,奔向它生命中(某个阶段)的归宿
  


  第一章最开始,
  原文:
  If you do not want what I want, please try not to tell me that my want is wrong.
  Or if my beliefs different from yours, at least pause before you set out to correct them.
  Of if my emotion seems less or more intense than yours, given the same circumstances, try not to ask me to feel other than I do.
  Or if I act, or fail to act, in the manner of your design of action, please let me be.
  
  王甜甜版:
  假如你我的渴望用所不同,请不要对我说你的渴望微不足道。
  假如你我之间信仰有别,请不要将试图纠正我信仰的想法付诸实践。
  假如在同样的情境下,我的情绪远不如你那样紧张,或是紧张程度大大超过了你,请不要试图影响或改变我的感觉。
  假如我的行为不符合你所设计的行为方式,请不要对我横加干涉;假如我果真遵循了你的行为方式,你也无须兴高采烈,对我大加赞赏;一切皆应听之任之,顺其自然。
  
  1、原文根本就没有“微不足道”的意思
  2、原文的pause在翻译中完全丢掉了
  3、累赘!
  4、这句就更加乱来的,什么“兴高采烈、大加赞赏”都是原文不存在的东西,译者到底在干什么?!
  
  还没有往下看,译者如此乱加私货,实在难以接受!
  


  很喜欢做各种自我测试,有关气质、性格的,原先一直做的是各种星座类的测试,就当是自己在玩乐中逐渐了解自己。
  
  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也许我们都很了解身边亲密的朋友,或者自己的亲人,但唯独对自己却总有无法了解的感觉,有时候做起测试来,也会有犹豫,会想自己真的是这样的么?当测试结果出来时,对照着自己,还会认为那并不是我自己。可见,了解自己其实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人们常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可是如果连自己都不能透彻了解自己的话,那又何来“百战不殆”之说呢。这本《请理解我》其实就是帮助我们深入了解自己。书的开篇有一篇自我测试,看到这样的测试总是让我雀跃不已。非常认真地自我测定了一番,居然还得出两个结果来了,自己比较汗颜。
  
  书中将人的气质与性格分成四类,分别是:技艺者、护卫者、理想主义者、理性者,而书中另有一个凯尔西气质类型分类,将这四种类型的人更加详细地分成十六种,书本对每个大类和每个小类都有详细的分析和说明,帮助我们在做完测试后能深刻地了解自己。这每一个类型的分析虽然不一定能完全让读者了解自己,但至少可以让自己从科学的角度了解自己行为动向,并能从中分析,自己的将来可以如何发展。
  
  之前接触并乐此不疲的各种星座测试和分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与自身是有一定的相像之处的,但是理论依据不够,《请理解我》这本书,语言不够通俗,需要静心阅读,但是书中所分析的各种内容是具有科学依据的。人的多样性,导致我们并不能很好地从理性的角度认识自我,所以就需要有科学的依据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自我。书中有很多和心理学有关的文字内容和分析,这就增加了读者内心的共鸣性。
  
  总的来说,这本书的内容是很值得一读的,但是读者需要注意的是能够静心阅读,真正读懂这书中所写的各种类型性格气质的分析,并能运用到自身。对于一本书来说,具有实用性的书,将更具可读性。为了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自己,反复通读以解决“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困惑。
  


  说真的,我原本没有想到这本书是与人格类型分析有关的,或许是我没有注意到书的副标题那一行并不显赫的小字:凯尔西人格类型分析,或许是因为我先入为主地因为“请理解我”这四个字,而将它看做是讲述人与人之间如何交流及沟通的一本书。不过,透过书的现象直抵本质的话,它的最终目的也确实也是为了帮助人们理解身边的人,从而促进相互之间的良好沟通与和睦相处。
  
  尽管“人格”二字更加突显专业性,但我却依然更愿意将人格类型分析理解为性格类型分析,因为后者听起来更加平和而易于接受,没有那种因过于专业而产生的距离感。我是个有些迷信星座的人,平日里常常会用半调子的星座知识加上半调子的个人理解对周围的朋友进行性格分析,尽管有些人对我的分析很不以为然,却也有相当多的朋友愿意和我一起探讨关于不同的人物性格所带来的不同影响。其实仔细想来,我喜欢的并不是星座,而是以所谓的星座学为支撑的性格分析。对我来说,探讨人们内心那丰富多变的性格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待人处事的区别、互相之间相处的最佳方式,是非常有趣且有益的一件事。我常常独自一人沉迷于这样的思考游戏中,比如想象一个具有保护型性格的人和一个颇具侵略性性格的人在一起会发展出怎样的故事,彼此间应该怎样让步才能达成良好的相处。有时候,我也会和朋友一起讨论身边的人和事,并且乐此不疲地分析不同性格的人对于同一件事情所产生的不同感受,它们会给我带来一些独特的成就感,尽管这种成就感只存在于自己的内心世界。
  
  拿到《请理解我》这本书时,说实话我被它的厚度给吓了一跳,在最近读的励志类读物中,它算是最厚重的了,49万字、400多页的内容看上去似乎有些庞大,然而读起来却并不费力,这或许应该感谢书的原作者那生动的分析以及译者王甜甜流畅的文笔。我注意到前两天非常触动我的那本《高难度谈话》也是王甜甜翻译的,看来翻译这类读物对她而言是小菜一碟(我这么说并不是在否定她的努力,而是在肯定她的能力)。
  
  书中根据人们的气质和性格将人类分成四组:技艺者、护卫者、理想主义者和理性者。而每组中又包含四个细类,技艺者包括:倡导者、手艺者、表演者和创作者;护卫者包括:监管者、检查者、供给者和保护者;理想主义者包括:教育者、辅导者、奋斗者和医治者;而理性者则包括指挥者、策划者、发明者和建造者。在正式阅读这本书之前,你需要先完成书中的小测试,以确定自己所属的性格类型。我的测试结果是ISFJ——保护者。在书中的定义是:“保护者最大的愿望就是为他人服务,以及照顾他人。只不过,保护者脑海里的“服务”并不是为他人提供生活必需品(那是供给者所关注的焦点),而是像守卫者一样,帮助他们抵御生活中的隐患和危险,确保他们的安全。照顾他人可以让保护者体会到莫大的满足感,而他们通常也会慷慨地为他人提供庇护,默默地照顾那些有需要的人,使他们享有健康和福利。保护者的交流方式具体且实际,并且会采取合作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友善而忠厚的本性使得保护者更倾向于资讯性的保管者角色,因为指导性的管理者角色往往都是以坚毅的性格为前提的……”
  
  个人觉得书中的分析还是挺符合我的性格的,其实这些分析并没有什么神秘之处,在我看来仅仅是根据我所完成的测试,结合统计数据和性格扩展分析对这类型性格进行的拓展性说明,事实证明:这种拓展性的说明具有相当的准确性,16种性格分类也基本能够涵盖到较为大众化的常规性格。书中对每种性格都有细致入微的分析,对号入座后慢慢研究,真的挺有趣的。不过就性格研究而言,了解自己固然重要,我认为更加重要的是了解与自己相处的对象的性格,方能在相互交流时知己知彼,取长补短。
  
  结合之前的性格分析,最后几章根据不同的性格类型对恋爱婚姻的相处之道、教育子女的方式及不同的管理才能进行了分析,是书中最实用的部分。尽管书的份量很重,读来却并无晦涩之感,对于喜欢研究人物性格的我来说,还是挺有意思的一本书。
  


   看这本书,请对号入座,它是对人的一种把握,也是一种理解,充分展示了性格的作用和魅力,但我却矛盾了。因为这么多的坑儿,咋就没找到我能对上的窝呢?这本被称为“风靡全球170多个国家,改变4000多万人命运,洞悉性格,活出性格。 曾被惠普、福特、英特尔、西门子、戴尔、通用、可口可乐、IBM……等诸多知名大公司的内训制定教材”的书,让我倍感无限纠结。
  
   之所以纠结,是源于我大半夜辛辛苦苦测试了半天,结果发现没有与自己直观匹配的类型,可悲的是居然四组数字中最后都中和均衡出来两组相同的数字,也就是出现双“X”,老天,我到底是什么人啊?然后看见山穷水尽处的又一村,有这样一段内容:“假如,S-N那组空格中出现了X(或者空格中的两个数字相接近,)我建议你大可不必再参照这张《气质类型调查表》,而是参考书后附录中的《凯尔西四种类型调查表》。你可以借助它来确定自己的基本气质类型——NF,NT,SP,ST进行大致了解。”什么叫无用功,我刚做就是。然后直接跳转到最后。曾经我还有点清醒,有时候知道自己是谁,也能想明白自己想要什么,甚至对自己的性格也有一个基本的定位,但看完这本书后我彻底迷糊加崩溃,尤其用第二种方法测试后还是混沌一片,好像脑袋本来就是半边是清水,半边是面粉,一晃,真的成了一团浆糊,不知道是我这人性格太个,还是我的理解力有问题,更或者是我算术水平真的太洼,怎么加都到最后中间两项都是两个X。当“X”某现身,谁能理解我?反正我自己都不能正视,这是怎么个情况,是因为太没性格,还是太过个性?
  
   想到以前企业做内训课程的时候,也曾做过一个类似的测试,某同事各项都均衡,出来的图表没有波峰也没有波谷,简直就是一番风平浪静,讲师与那张纸对视半天之后诡异地笑着说了一句:“你好好活着吧。”之后便不再多解释,真是耐人寻味又令人匪夷所思啊。这本《请理解我》厚厚的444页,我只要看开头结尾部分,天!原本是想祈求别人理解我的书的时候,反倒成了自己无法理解自己的真面了。
  
   前段时间看《破解生命密码》,感觉很是不错,测试人的潜在性格很准确,而这本被称为可以比星座和心理测试更准更值得一试的被大众追捧的书,居然,一个小小的我,不囊括在其中,真是悲从喜中生,看任何一本书都有点感触 ,不管是喜欢还是厌恶,或者是无感,而这本,真的叫我没话说,你叫我该怎么说呢?老祖宗的俗话都说了“没有经历就没有发言权。”我还是隐了吧。看半天没有认识的人,就知道乐嘉这一个名字,可惜人家还不知道咱,不然我非得请教一下我该怎样被归类和去站队。真想呼唤一下乐嘉老师:来帮忙看看我到底是个神马样的人啊!
  
   尽管我看这本书想从中获得一些信息的目的白瞎了,但还是粗略的翻着了解了一下,也想客观公正的说一句:这本书对于多数人的生活、情感、职业都会有一定的借鉴指导意义,性格分类很清晰,分析的也很细腻,从性格入手打开了一个人各个方面的全局视角,让人认识一个真实的自己或潜意识中的未知自己,当然也是认识了解别人的一个途径,能对别人多一份理解和宽容。其实每个人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性格,无论生活还是工作,无论是朋友还是领导,任何人都不要去过多的干预别人,正因为这种不同和多样才变得丰富,才产生价值,而你,不能自我,也不要过多的苛责自己去做无益的改变,弄丢自己。


    异性之间的浪漫吸引力并不是随意的和不加选择的,而是表现出鲜明的模式和几率。
  
    思想和语言的相似性(抽象或具体)往往关系到婚姻的问题,也就是使婚姻打到一种特定的水准。当夫妻双方交流的主要内容是他们能够观察到的事物时(S),或者是他们想象中的事物时(N),他们便很快意识到自己正在发送和接受与伴侣相同波长的信息。
    另一方面,夫妻在工具使用方式方面的互补性(合作型与功利型的结合)往往会增强他们对长远婚姻关系的满意度,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是这样,不仅能够在双方内心产生完整或共有资源的感觉,还具有一种引人注目的神秘与挑战的意义。
  
    所谓成熟的个体,是指潜在的态度和行为已经得到充分发展并形成习惯的个人。
    1)成熟的艺术创造者:善变、标新立异、有审美能力、无拘无束、勇于开拓、喜欢探索
    2)成熟的护卫者:常识丰富、占有欲强、由于、勤勉、传统、借鉴、严肃、谨慎以及善于部署
    3)成熟的理想主义者:贤明、讲究伦理、易怒、充满激情、教条、虔诚、敏感、接受力强、友善
    4)成熟的理性者:富有逻辑、辩证、冷静、好奇心强、习惯于怀疑事物、擅长理论研究、镇静、精于市场学、坚毅
  
    我们的成熟并不是由于时间的单一作用决定的,成熟是外界刺激诱导的产物,也就是说我们的性格必须受到刺激、鼓励、唤醒以及示意才能够发育并出现在社会环境里。
    确实是这样,缺乏刺激,就不会达到成熟,这意味着父母的责任便是为子女的成长添加刺激,然而它是一种特殊的刺激:任何态度与行为及时而恰当的刺激,并且需要随时都能出现。
    无论我们各自属于哪一种人格类型,要想成为卓有成效的领导者,都必须对人类的才干进行不断的摸索;我们必须培养下属具备我们自身所具备的才干;我们必须保证下属集中或分散地从事那些他们所倾心奉献的技能的实践活动;我们必须注意务使下属及时得到反映其聪明才智的工作成效的有关反馈信息,并经常对他们明智的操作方式表示感激和认可。
  


lz思考的很深刻 不过就我看来 认识自身的性格是为了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 以及知道该如何与他人相处 避免无谓的冲突和困扰 而MBTI解答了我很多这方面的困惑 我觉得这就够了。
MBTI只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工具 并不是指南针 只要你觉得有用就行了 不必苛求于真理般的精确 如果你陷入寻求一项工具是否有绝对真理般意义的过程 无疑会陷入不可知论 从而迷失了本来的目的。
总之 MBTI仅仅是一项工具 而自己的真北是需要依靠不断的试错来找到的。。。


MBTI,我现在理解为揭示和揭示人的较为稳固的特点习惯,而非一成不变人的本性。甚至可以说,每个人都有MBTI分类的各种人格的一面,甚至都可以培育。
牛头上长角,长颈鹿脖子高,为什么,都是为了适应环境、生存和发展的需要。MBTI完全向我提供了某种可能,以某种具体的、理性的、可衡量和鉴别的个性类型,提供了人的发展的诸多可能。或者说,我不在于纠结于鉴定类型,考核工具在各种应用的有限度,而在于灵活运用。
甚至可以说,上班扮entj, 回家是infp, 可以吗?


需要英文版 理想主义者价值观 那个表格。两个版本翻译差距得太离谱了,同一个词翻译成“本体”和“个性”,还有一个是“赞誉”和“认知”,所以想知道是哪两个单词。


很有同感:思想和语言的相似——心灵的默契;工具使用方式方面的互补——相濡以沫,互相支持,不仅能够在双方内心产生完整或共有资源的感觉,还具有一种引人注目的神秘与挑战的意义。


这本书真的不错,虽然不免也落入星座分类话语蒙蔽之嫌,但是我还是喜欢。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