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石油地质学

翟光明 石油工业出版社发行部
出版时间:

2005-5  

出版社:

石油工业出版社发行部  

作者:

翟光明  

页数:

561  

字数:

1084000  

内容概要

  本书是对中国石油地质的系统总结。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论述了中国石油地质学的发展历史,特别是较详细地叙述了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石油工业的崛起,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石油地质学的历程;二是论述了石油地质学的基础,包括含油气区地层、构造和沉积相;三是论述了石油地质学的基本内容:油气生成、运移、储盖组合、油气水性质与水动力条件;四是系统阐述了中国油气藏类型、形成条件和油气分布规律。  本书可供科研、生产单位石油地质工作者与相关院校师生参考。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古代石油天然气地质学的萌芽(1907年前) 第二节 近代油气地质科学理论的引入与发展(19071949年) 第三节 现代油气勘探的首次突破与中国油气地质理论的诞生(1950-1959年) 第四节 中国油气勘探重点战略东移和中国油气地质理论的系统发展(1959-1985年) 第五节 深化东部发展西部油气并举进一步丰富了中国油气地质理论(1986-2003年) 第六节 中国石油天然气地质理论日臻完善 参考文献第二章 含油气区地层 第一节 太古宇、元古宇(AR—PT) 第二节 古生界(Pz) 第三节 中生界(Mz) 第四节 新生界(Kz) 参考文献第三章 含油气区沉积相 第一节 沉积发育史 第二节 陆相沉积体系 第三节 海相沉积体系  第四节 沉积模式和生储油岩沉积类型 参考文献第四章 中国区域构造特点与油气关系 第一节 全球构造背景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第二节 中国区域构造特点 第三节 中国含油气盆地发育规律 第四节 中国含油气盆地有利勘探领域分析 参考文献第五章 油气生成 第一节 陆相生油气层的形成与分布 第二节 陆相生油气层的岩石类型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第三节 陆相烃源岩中有机质的热演化 第四节 油源对比 第五节 烃源岩生烃潜力评价 第六节 中国陆相油气生成结语 第七节 中国海相生油岩 参考文献第六章 油气储集层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陆相碎屑岩储集层类型 第三节 陆相碎屑岩储集层的成岩作用 第四节 湖相碳酸盐岩储集层 第五节 海相碳酸盐岩储集层 第六节 变质岩和火山岩储集层 参考文献第七章 油气田水文地质 第一节 中国含油气区地层水化学特征 第二节 油气田水化学标志 第三节 油气藏形成的水文地质条件 第四节 油气藏保存的水文地质条件 第五节 含油气性的水文地质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第八章 天然气地质特征 第一节 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鉴别 第二节 天然气源岩特征 第三节 天然气储集层特征 第四节 天然气藏盖层特征 第五节 天然气赋存形式及形成条件 第六节 中国天然气藏的分布特征 第七节 天然气藏形成的主要因素 参考文献第九章 原油性质 第一节 中国原油性质与油层深度的关系 第二节 原始石油和控制其性质的因素 第三节 原油的蚀变作用、演化模式及成因分类 第四节 特殊原油的分布及成因 参考文献第十章 油气运移 第一节 初次运移……第十一章 油气藏第十二章 中国石油天然气地质特征与含油气前景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石油地质学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