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济柴风雨九十年

王斌 王斌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10-09出版)
出版时间:

2010-9  

出版社:

王斌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10-09出版)  

作者:

王斌  

前言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2010年9月,济柴迎来了90华诞。 90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过是短暂的一瞬,但对济柴来说,却是一部充满机遇与挑战、拼搏与奉献的创业史和奋斗史。 1920年春,在山东半岛潍河之滨诞生了济柴的前身——华丰机器厂。工厂坚持以复兴中华、建设农村、提倡工业、改良技术为宗旨,很快发展成为我国最早生产柴油机的厂家之一,20世纪30年代拥有“长江以北第一厂”的美誉。 在经历了日本侵略者的劫掠、国民党政府的压迫后,1948年工厂获得新生。广大职工在各自的岗位上,夜以继日,顽强拼搏,为支援全国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以及建设新中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1956年,济柴生产的发电机组还登上日喀则,为西藏地区点亮了第一盏电灯。 沧海横流,桑田巨变。济柴的真正兴起,与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息息相关。1964年,随着国家一声令下,济柴走上了石油动力装备的研发制造之路。从修理到制造、从仿制到创新,终于在1965年,济柴人自主研制成功12V190大功率柴油机,填补了我国石油钻探动力的空白,并在1986年荣获国家最高质量奖——国优金奖。济柴以此为主导产品,装备了国内90%以上的石油钻井队,为打破国外产品的技术制约和价格垄断做出了突出贡献。 20世纪90年代,风云变幻,冷月严霜。济柴在经历了市场经济转轨的阵痛、摸索创新的磨砺、扭亏解困的洗礼后,终于凤凰涅檠,一跃发展成为一个具有现代管理理念、充满发展活力的快速成长型企业。 新世纪、新气象。2000年后的济柴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成为“明星”企业。销售收入跳跃攀升、新型产品不断涌现、市场领域迅速扩大、新厂搬迁脱胎换骨、业务链条纵横延伸、核心优势持续强化、国际合作渐次深入、竞争层次大幅跃升、社区环境美好和谐、全体员工豪情满怀。2008年,企业提出“建百年济柴、创百亿企业”的宏伟目标。2010年,更是制定了振奋人心的“十二五”发展规划。可以断言,作为中国石油唯一的动力装备制造企业,济柴一定能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创造企业新的辉煌,为我国石油工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喜庆之际,谨以此书,献给90年中所有为济柴辛勤工作过的人们!献给所有关心、支持、呵护过企业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献给过去的、现在的、和将来的所有合作伙伴! 济柴历史,期待来者永续! 济柴百年,期待更加辉煌! 中国石油集团济柴动力总厂厂长、党委书记 济南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姜小兴 2010年9月1日

内容概要

王斌编写的《济柴风雨九十年》为中国石油济南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九十周年纪念文集。
《济柴风雨九十年》分为华丰厂艰难创业为民族工业增光(1920-1947);济南解放重获新生积极投身祖国建设(1948-1963);在石油大家庭发展壮大(1964-1986)国内外市场的拓展与摸索(1987-1997)等数章内容。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华丰厂艰难创业为民族工业增光(1920-1947) 第一节 创办工厂实业救国 第二节 经历战火饱受压迫 第三节 共产党领导开展地下斗争第二章 济南解放重获新生积极投身祖国建设(1948-1963) 第一节 强化党的领导 全面恢复生产 第二节 支援前线保国家经济建设做贡献 第三节 为西藏人民点亮第一盏灯 第四节 转变生产方向大力支援农业第三章 在石油大家庭发展壮大(1964-1986) 第一节 大修B2-300柴油机 第二节 自主研制190型大功率柴油机 第三节 百台钻机配套会战奏凯歌 第四节 强化管理 以严治厂 第五节 质量升级首夺国优金奖 第六节 天然气机填补国内空白 第七节 建立强有力的服务体系第四章 国内外市场的拓展与摸索(1987-1997) 第一节 享誉圭亚那 第二节 印尼展风采 第三节 逞威科威特 第四节 190光荣“参军” 第五节 “旱鸭子”下水 第六节 合作组建济聊公司 第七节 成功进行股份制改造第五章 扭亏解困求生存夯实基础谋发展(1998-2002) 第一节 励精图治 扭亏解困 第二节 明确定位持续发展 第三节 夯实基础 积蓄力量第六章 企业发展进入快车道(2003-2006) 第一节 强势跃升的2003年 第二节 发展提速的2004年 第三节 再攀高峰的2005年 第四节 “十五”成就总结 第五节 承前启后的2006年第七章 完成新厂建设与搬迁(2000-2006) 第一节 高瞻远瞩,立志建设新济柴 第二节 争分夺秒,现代化新厂拔地而起 第三节 新厂建设是永远的财富第八章 建设新济柴迎接大发展(2007-2010) 第一节 2007,步入新纪元,谋划大发展 第二节 2008,创新驱动,打造高可靠装备 第三节 2009,逆势而上,全面升级 第四节 2010,展望未来,续写传奇新篇章 第九章 济柴的精神文明建设与企业文化 第一节 企业的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 第二节 民主管理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第三节 企业精神与企业文化的培育升华 第四节 职工工作生活条件的变化济柴风雨九十年大事记附录 一、解放后历任主要管理者 二、解放后历届党政副职领导 三、股份公司历届董事会、监事会、经理班子 四、1998年前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 五、1999年后有突出贡献的职工 六、济柴隶属关系变化情况表 七、历次党员代表大会 八、十年实现大发展 九、成都压缩机厂简介 十、河北分公司简介后记

章节摘录

从1949年9月开始,根据当时山东工矿部济南工业局的指示,济柴由军工生产转为民用产品生产,主要任务是生产支援社会主义建设和工农业发展的农机用具,主要产品包括:600公斤柴油机打桩机、0.4立方米水泥搅拌机、农用抽水泵和木架三轮水车等。 1959年到1961年这三年,是继续整风、继续大鼓干劲的三年。由于“大跃进”和“反右倾”错误的影响。加上当时的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的背信弃义,我国国民经济在这期间发生严重困难,国家和人民遭到重大损失。 1960年至1961年,全国轰轰烈烈地掀起了工业支援农业的运动。根据中共济南市市委的决定,济柴与历城柳埠公社结为工业支援农业的挂钩单位。 接到任务后,济柴全体干部职工积极贯彻“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以支援农业生产发展和加强农业技术改造为重点,全厂动员,全面部署,从人力、设备、技术、物资等方面全方位对柳埠公社进行支援。 在对口支援的日子里,济柴先后支援柳埠公社铣床、钻床、发电机、柴油机等机械设备21台,小型工具和机械零件1890多件,帮助公社培训工人51名,检修机械设备120台次,并成功为其成功试制了土拖拉机等农用工具。特别是在紧张的抗旱救灾斗争中,济柴连续组织了三批技术力量,到公社检修排灌机械等设备,使得柳埠公社的81台排灌机械,在抗旱中充分发挥了作用,10000多亩土地浇上了水,还节约了90000多个劳动力。 为了加速农业技术改造,济柴还在广大职工中开展了业余制造农用机械的活动,让工人利用业余时间和废料进行农用工具设计,使得全厂人人都为支援农业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济柴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就成功制造出18台新设备,大力支持了公社工业发展。 由于济柴在支援农业发展和农业技术改造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中共济南市市委于1960年7月29日专门下发了《中共济南市委关于认真学习济南柴油机厂的经验,掀起工业支援农业新高潮的通知》,原文如下: 济南柴油机厂认真贯彻党的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把加速发展农业生产当作自己分内的任务,从而在支援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改造,以及武装社办工业等方面做出了显著的成绩。他们在工作中始终坚持政治挂帅,高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红旗,不断向广大干部、职工深入进行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教育,把党的这一方针思想切实变成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坚持从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利益出发,先整体后局部,先别人后自己,全心全意为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改造服务;领导作风深入踏实,说干就干,不断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既有长远的规划,又有具体的措施,从而使生产和支援农业运动既轰轰烈烈又踏踏实实。市委认为,济南柴油机厂的所有这些经验都是好的。为此,要求全市各厂矿企业以及其他行业都必须认真学习他们的经验,检查总结一下本单位支援农业的工作做得怎样?提出进一步加强支援农业的规划。目前,农业生产已进入夺取秋季丰收的关键时期,同时,紧张的秋收秋种季节也转瞬就要到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为了夺取今年农业丰收和为明年夏季丰收打下有利基础,市委号召各工厂矿山企业以及其他各行各业,要坚定地树立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继续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加强领导,统一安排,采取坚决的有力的措施,迅速掀起一个群众性的支援农业运动的新高潮。 1960年7月30日,《大众日报》在报纸的头版头条发表了标题为《把加速农业发展当做自己的神圣职责,‘济南柴油机厂大力支援农业》的新闻报道,并配发了《工业支援农业的榜样》的社论,大力宣传济柴厂在工业支援农业的发展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推动了全市工业支援农业运动的深人开展。P19-21

后记

济南柴油机厂的职工,在贯彻党的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中,从农业生产的迫切需要出发,把加速农业的发展当做自己的神圣职责,发扬了高度的共产主义精神,不仅以半年的时间超额5.7%胜利完成了全年农业排灌机械的生产任务,而且从机器设备和技术上多方面帮助柳埠人民公社战胜干旱,大力支持公社工业发展,帮助人民公社进行农业技术改造。济南柴油机厂是工业支援农业的一面红旗,所有的厂矿企业都应该以此为榜样。 从济南柴油机厂职工同志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种共产主义的思想在闪耀着灿烂的光辉!首先,他们在生产任务的安排上,不是从本企业的利益出发,而是从整个社会主义建设的利益出发,从国家和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尽管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生产工业用柴油机,尽管制造农田排灌机械是一种所谓“技术低、费工多、产值少”的活,但是只要国家和人民需要,他们就积极进行生产,并且千方百计克服困难,提前半年超额完成这一任务。其次,他们不仅不是把支援农业当做自己的“额外负担”,而且把它当做自己的神圣职责,提出“千忙万忙也要为农业忙”的口号,竭尽自己的一切可能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他们对待党的方针政策是一种十分认真.的态度,而不是马马虎虎的态度。因此真正做到了“党指向哪里就做到哪里”,在工作中埋头苦干,见困难就上,见问题就解决,不讲条件,不计报酬。他们不仅是在一般的生产情况下支援农业,并在支援农业的同时,积极组织本厂生产的持续跃进。这又不是简单的事情。没有全心全意支援农业的思想,没有很高的阶级觉悟和共产主义风格,是难以做到的。因此,我们认为,济南柴油机厂职工同志们的这种思想、风格和精神,是值得我们大家好好学习和大大发扬的。 编修《济柴风雨九十年》一书,旨在纪念济柴动力总厂建厂90周年,力图忠实记载和展现广大职工艰苦创业的英姿,以激励后来者继续书写新的光辉篇章。该书由总厂主要领导主持,党群工作处负责组织编修出版。 古往今来多少事,尽在长河大海中。在编写工作中,深感企业历史久远,积淀深厚,事件纷呈,成就粲然。而编写组又年轻人居多,编写如此长卷,恐经验不足,有负重托。故唯有殚精竭虑、点灯熬油、连续奋战、尽力而为。 拂去岁月的尘埃,我们发现,历史往往不缺框架,但缺少细节,因此我们这次编修,在寻觅知情、查阅卷宗、广征博采方面下的功夫尤多。 本书的内容融合了1992年的《济南柴油机厂志》和2000年的《风雨八十年》,在此特向付出艰辛劳动的前辈们表示感谢。同时特别感谢编委会的5位顾问,尤其是陈衍涛和张维建两位同志,为本书的编写提供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办公室、档案管理部等单位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协助,在此一并致谢。 史海恢弘,言长纸短,由于时间、水平等原因,书中难免挂一漏万或操刀伤锦之处,敬请指正并致歉。 编者 二○一○年夏日


编辑推荐

中国石油济南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油济柴),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下属唯一的动力装备研发制造企业;是中国内燃机行业唯一涉足石油钻探领域的企业;是中国唯一获得大功率内燃机金牌产品的企业;是中国唯一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的非道路用大功率内燃机企业;也是中国气体发动机行业最具影响力品牌。 王斌编写的《济柴风雨九十年》为其纪念文集。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济柴风雨九十年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