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脉经

王叔和 科技文献
出版时间:

1996-1  

出版社:

科技文献  

作者:

王叔和  

页数:

169  

字数:

114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臣等承诏典校古医经方书,所校雠中《脉经》一部,乃王叔和之所撰集也。叔和,西晋高平人,性度沈靖,尤好著述,博通经方,精意诊处,洞识惰养之道,其行事具唐甘伯宗《名医传》中。臣等观其书,叙阴阳表里,辨三部九候,分人迎气口神门,条十二经、二十四气、奇经八脉,以举五藏六腑三焦四时之疴,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使人占外以知内,视死而别生,为至详悉,咸可按用。其文约,其事详者,独何哉?盖其为书,一本《黄帝内经》,问有疏略未尽处,而又辅以扁鹊、仲景、元化之法,自馀奇怪异端不经之说,一切不取。不如是,何以历数千百年而传用无毫发之失乎!又其大较以谓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兼有数候俱见,异病同脉之惑,专之指下,不可以尽隐伏。而乃广述形证虚实,详明声色王相,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故得十全无一失之缪为果不疑。然而,自晋室东渡,南北限隔,天下多事,于养生之书实未皇暇,虽好事之家仅有传者,而承疑习非,将丧道真。非夫圣人,曷为厘正!恭惟主上体大舜好生之德,玩神禹叙极之文,推锡福之良心,鉴慎疾之深意,出是古书,俾从新定。臣等各殚所学,博求众本,据经为断,去取非私。大抵世之传授不一,其别有三:有以隋巢元方《时行病源》为第十卷者,考其时而缪自破;有以第五分上下卷,而撮诸篇之文,别增篇目者,推其本文而义无取。稽是二者,均之未睹厥真,各秘其所藏尔。

内容概要

《脉经》全书共10卷,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该书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选取《内经》、《难经》,以及张肿景、华佗等有关论述,在阐明脉理的基础上联系临床实际。全书分述三部九候,寸口脉,二十四脉,脉法、伤寒、热病、杂病、妇儿病证的脉证治疗等,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欲学中医,必读《脉经》。

作者简介

作者:(晋代)王叔和王叔和,晋代。

书籍目录

脉经卷第一 脉形状指下秘诀第一 平脉早晏法第二 分别三关境界脉候所主第三 辨尺寸阴阳荣卫度数第四 平脉视人大不长短男女逆顺法第五 持脉轻重法第六 两手六脉所主五脏六腑阴阳逆顺第七 辨脏腑病脉阴阳大法第八 辨脉阴阳大法第九 平虚实第十 从横逆顺伏匿脉第十一 辨灾怪恐怖杂脉第十二 迟疾短长杂病法第十三 平人得病所起脉第十四 诊病将差难已脉第十五脉经卷第二 平三关阴阳二十四气脉第一 平人迎神门气口前后脉第二 平三关病候并治宜第三 平奇经八脉病第四脉经卷第三 肝胆部第一 心小肠部第二 脾胃部第三 肺大肠部第四 肾膀胱部第五脉经卷第四 辨三部九候脉证第一 平杂病脉第二 诊五脏六腑气绝证候第三 诊四时相反脉证第四 诊损至肪第五 诊脉动止投数疏数列期年月第六 诊百病死生决第七 诊三部脉虚实决死生第八脉经卷第五 张肿景论脉第一 扁鹊阴阳脉法第二 扁鹊脉法第三 扁鹊华佗察声色有诀第四 扁鹊诊诸反逆死脉要诀第五脉经卷第六 肝足厥阴经病证第一 胆足少阳经病证第二 心手少阴经病证第三 小肠手太阳经病证第四 ……脉经卷第七脉经卷第八脉经卷第九脉经卷第十

章节摘录

版权页:平奇经八脉病第四脉有奇经八脉者,何谓也?然:有阳维、阴维、有阳跷、阴跷、有冲、有督、有任、有带之脉,凡此八脉者,皆不拘于经,故日奇经八脉也。经有十二,络有十五,凡二十七气,相随上下,何独不拘于经也?然:圣人图设沟渠,通利水道,以备不虞。天雨降下,沟渠溢满,霭霈妄行,当此之时,圣人不能复图也。此络脉流溢,诸经不能复拘也。奇经八脉者,既不拘于十二经,皆何起何系也?然:阳维者,起于诸阳之会。阴维者,起于诸阴之交。阳维、阴维者,维络于身,溢畜不能环流溉灌诸经者也。阳跷者,起于跟中,循外踝而上行,入风池。阴跷者,亦起于跟中,循内踝而上行,至咽喉,交贯冲脉。冲脉者,起于关元,循腹里直上,至咽喉中。(一云:冲脉者,起于气冲,并阳明之经,夹脐上行,至胸中而散也。)督脉者,起于下极之输,并于脊里,循背上至风府。冲脉者,阴脉之海也。督脉者,阳脉之海也。任脉者,起于胞门子户,夹脐上行,至胸中。(一云: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喉咽。)带脉者,起于季肋(《难经》作季胁),回身一周。此八者,皆不系于十二经,故日奇经八脉者也。奇经之为病何如?然:阳维维于阳,阴维维于阴,阴阳不能相维,怅然失志,容容(《难经》作溶溶)不能自收持。(怅然者,其人惊,即维脉缓,缓即令身不能自收持,即失志,善忘恍惚也。)阳维为病,苦寒热;阴维为病,苦心痛。(阳维为卫,卫为寒热。阴维为荣,荣为血,血者主心,故心痛也。)阴跷为病,阳缓而阴急(阴跷在内踝,病即其脉急,当从内踝以上急,外踝以上缓);阳跷为病,阴缓而阳急。

后记

本书在整理过程中,主要参考了广州中医学院沈炎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脉经校注》、日本小曾户洋的《脉经总说》。本书的整理,得到了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史文献学科及刘小斌教授、郑洪博士的大力支持。谨此致谢!


编辑推荐

《脉经》: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脉经 PDF格式下载



物美价廉,中医爱好者值得拥有!


书本大小合适,便于携带。内容属实,就是注解偏简单。


文言文格式没有翻译,但是易懂的,博大精深,值得一看。


玄乎的东西,客观化揣摩


该书跟实际描述不符。


不错的一本书。准备看


俺不够专业,看不懂,无法评价啊,五星给你就是


给大家推荐一下吧,不会后悔买的


发货速度快,内容有点老,得细细研究


符合描述,价格不错.


中医人学习脉学值得好好研读


实用性强。有讲解就更好。


亚马逊自有商品和物流可小放心物品还行吧没看呢,现在看内经,读完在摸索这个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