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急性心肌梗死

孟庆义 科技文献
出版时间:

2005-4-1  

出版社:

科技文献  

作者:

孟庆义  

页数:

427  

前言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其严重程度不仅使专业医师对其高度重视,即使在一般人群也对之有“谈虎色变”的感觉。随着医学理论的发展和相关科学的进步,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和治疗也在飞速发展,新概念、新观点、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成果不断涌现。“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近年来循证医学的快速发展,使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的概念有了较大的改变,为此编者收集了国内外一些较有价值的文献,并结合自己的经验以专题形式编著成书,力求反映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方面现代循证医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本书重点介绍了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的新进展和新技术,为突出新颖和理论结合实际的特点,略去了一些已经成熟的内容,而着重介绍与临床有关的基础理论和最新进展以及一些尚未成熟的观点,还编入一些临床研究和诊治过程中的方法学问题,“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力求开拓诊断和治疗的思路,更新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知识,并能指导临床实践。  本书亦为《急性心肌梗塞的新概念》和《急性心肌梗塞的现代诊断和治疗》的继续,力图再度介绍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的最新进展。“道可道,非常道”,虽然书中有些观点还存在争议,有些学说还不成熟,然鉴于博采众长之本意,在此亦予以介绍,供读者参考。“学然后知不足”,本书涉及文献资料浩瀚繁杂,疏漏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恳望批评指正。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本书主要供从事心血管内科工作的临床医师、科研工作者、研究生、进修医师和医疗保健工作者阅读,亦可供其他临床各科人员和高年级医学生参考,并是一本医学生毕业后继续教育的实用参考书。  “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本书参阅了国内外许多学者的著作和论文资料,由于篇幅有限,未列出参考文献,敬请有关作者见谅。在此,谨向被引用资料的所有专家学者致以诚挚的感谢。本书的出版过程中,亦受到了诸多学者的教诲和同志们的帮助。值此付梓之际,谨致谢忱。

内容概要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系统危重症之一,起病急骤,病情变化迅速,处理棘手,死亡率也较高。其诊断和治疗近年来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新的诊断技术和介入性治疗方法的不断涌现,使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和治疗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本书系统深入地介绍了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新进展、新概念,并侧重临床常用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技术,对临床和实验研究均有指导意义。主要内容有急性心肌梗死的病理生理、病理解剖、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右室及心房梗死等特殊部位梗死、抗凝治疗、溶解血栓疗法、介入性治疗、亚低温治疗、康复治疗,以及缺血性心肌病、心室重构、心肌缺血预处理等临床现象。本书熔铸了国内外的新近成就,资料新颖,内容丰富,突出临床,适合于心血管专业医师、科研工作者、研究生和高年级医学生参考和阅读。

书籍目录

第1章 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的历史回顾??第2章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病理生理 ??第3章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病理解剖??第4章 关于急性心肌梗死诱发因素的研究 ??第5章 关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研究??第6章 急性心肌梗死自然病程和预后的变迁??第7章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第8章 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第9章 特殊部位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第10章 心电图在梗死相关冠脉判定中的意义??第11章 心电图在梗死后心肌再灌注判定中的意义??第12章 心电图在心肌梗死预后评估中的意义??第13章 急性心肌梗死一些临床现象的心电图特征??第14章 信号平均心电图对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价值??第15章 急性心肌梗死的心肌酶学诊断??第16章 肌酸激酶同工酶及亚型的应用??第17章 心肌结构蛋白与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第18章 心肌酶学在溶栓治疗中的应用 ??第19章 酶学诊断的流行病学原理 ??第20章 超声心动描记术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治中的应用??第21章 超声波心肌组织显像??第22章 放射性核素心肌梗死显像??第23章 心房梗死 ??第24章 右室梗死 ??第25章 急性心肌梗死机械性并发症及处理??第26章 心肌梗死性心律失常 ??第27章 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第28章 心肌梗死后猝死的预测 ??第29章 心室重构现象 ??第30章 缺血心肌保护的探讨 ??第31章 急性心肌梗死的一般治疗 ??第32章 急性心肌梗死的抗凝治疗 ??第33章 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的应用 ??第34章 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第35章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溶栓治疗??第36章 硝酸酯类药物的应用??第37章 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 ??第38章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药物的应用 ??第39章 急性心肌梗死的介入性治疗 ??第40章 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应用??第41章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失败后的处理 ??第42章 急性心肌梗死的亚低温治疗 ??第43章 心肌缺血预处理??第44章 缺血性心肌病??第45章 心肌梗死后的心脏康复

章节摘录

  尽管人们当时已经能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但心肌梗死仍被认为是少见病。波士顿的Joseph Weam在1923年发表了一篇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及心肌梗死的文章。他认为心肌梗死的发病率高于人们预计值。他还强调了人们对心肌梗死的误诊。有些貌似心肌梗死的症状和体征可能由机体的其他疾病导致,如心力衰竭、急性消化不良、脑出血等。关键要识别这些症状和体征是否由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引起。Weam在文章中还提出了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指南。他再三强调了“绝对卧床”的重要性,绝对卧床即避免一切体力活动。他还指出患者如出现心力衰竭症状,必须限制液体的摄入、使用地高辛抗心力衰竭、硝酸盐和吗啡止痛以及咖啡因和樟脑升高血压。  与Weam同时代的John Mcnee,Emanuel IAbman,Warfield Longcope,Harold Parliam,Sidney Thayer也就冠状动脉血栓形成这一课题发表了重要的专题论文。1928年,两个英国医生John Parkinson,Evan Bedford发表了一篇尤为重要的文章。他们认为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引起心肌梗死就如同中风引起脑血栓一样。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和脑血栓都是动脉疾病的并发症,它们都具有相同的病理改变和相关的临床表现。他们选择了100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时其临床表现、心电图变化、并发症、治疗和预后进行了观察分析小结。Parkinson,Bedford的文章引起了英国研究冠状动脉血栓的临床医生极大的兴趣。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急性心肌梗死 PDF格式下载



这本书不错,是老书,但是专业性还是哪儿强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