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钢铁企业价值创造与盈利模式变化趋势

戴淑芬 冶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7  

出版社:

冶金工业出版社  

作者:

戴淑芬  

页数:

191  

内容概要

  《钢铁企业价值创造与盈利模式变化趋势》分析了“十二五”以及未来几十年中国宏观经济的主要发展趋势,包括产业结构升级、制造业服务化转型、信息化渗透、低碳化发展以及国际化深入等,以及面对世界宏观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以及钢铁工业工艺技术发展的新阶段,钢铁企业价值体系在钢铁产品生产制造、钢铁材料服务提供、能源转化、废弃物消纳处理以及再资源化等方面的新拓展,在此基础上,联系宝钢和其他钢铁企业的实践,分析钢铁企业竞争力要素结构已经发生并且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并提出钢铁企业未来盈利模式的变化趋势。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中国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分析第一节 产业结构升级一、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现状二、中国产业结构升级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三、中国产业结构升级趋势及阶段性新特点四、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对钢铁工业的影响第二节 制造业服务化转型一、制造业服务化的内涵和模式二、目前中国制造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态势三、钢铁工业服务化转型第三节 信息化渗透一、信息化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的渗透二、我国钢铁工业信息化发展现状三、信息化助力钢铁工业转型升级第四节 低碳化发展一、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二、中国钢铁工业的低碳化发展路径第五节 国际化深入一、国际化的基本内涵和动因二、中国钢铁工业国际化所处的阶段和存在的问题三、全球钢铁业在国际化趋势下的发展特点第二章 钢铁工业价值创造体系的变化趋势第一节 钢铁产品生产制造一、钢铁产品研发创新二、钢铁产品绿色制造三、钢铁产品升级替代第二节 钢铁材料服务提供一、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产品开发二、钢材深加工三、电子商务、钢材期货等在钢铁物流领域的发展第三节 能源转换一、能源转换过程及能源转换效率提高二、能源结构调整第四节 废弃物消纳、处理一、内部“三废”的处理与回收二、城市废弃物的消纳第五节 再资源化一、焦炉煤气再资源化二、高炉煤气的再资源化三、转炉煤气的再资源化四、冶金渣的综合利用第三章 钢铁企业竞争力要素结构的变化第一节 产业链利润分配与转移一、上游资源发展趋势二、钢铁制造流程优势三、钢铁企业向下游拓展的发展趋势第二节 钢铁工业信息化建设一、钢铁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建设二、钢铁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的信息化网络三、钢铁企业之间的信息化关联四、物联网和云计算的发展对钢铁行业发展带来的冲击及机遇第三节 钢铁企业制造与技术创新一、产品质量二、生产成本三、技术研发四、差异化发展第四节 钢铁企业的快速响应能力一、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响应二、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响应第五节 符合社会规范的生产经营过程一、符合资源节 约、环境保护的相关规范二、符合相关劳动保护、人权保障的法规和思想第四章 钢铁企业盈利模式变化趋势第一节 盈利模式的内涵第二节 钢铁企业的盈利模式架构一、基于构成要素的钢铁企业盈利模式分解二、基于功能视角的钢铁企业盈利模式分解第三节 钢铁企业的盈利模式发展趋势分析一、基于产业链视角的盈利模式分析二、基于能源转换和资源再利用视角的盈利模式分析三、基于技术创新视角的盈利模式分析四、基于全球视野的国际化盈利模式-五、基于无边界企业的盈利模式六、基于服务商的盈利模式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一、信息化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的渗透 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20世纪90年代,相继启动了以金关、金卡和金税为代表的重大信息化应用工程;1997年,召开了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把信息化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党的“十六大”进一步做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部署;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再一次强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十五”期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对信息化发展重点进行了全面部署,做出了推行电子政务、振兴软件产业、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等一系列重要决策。“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快建设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包括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完善面向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服务,推动面向全社会的信用服务、网上支付、物流配送等支撑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建设,推动重要政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建设和完善网络行政审批、信息公开、网上信访、电子监察和审计体系。加强市场监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重要信息系统建设,完善地理、人口、法人、金融、税收、统计等基础信息资源体系,强化信息资源的整合,规范采集和发布,加强社会化综合开发利用。”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信息化发展已具备了一定基础,进人了全方位、多层次推进的新阶段。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适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更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创新发展模式,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1)信息网络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基础设施。电话用户、网络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互联网用户和宽带接入用户均位居世界第二,广播电视网络基本覆盖了全国的行政村。(2)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稳步上升。2007年,我国即已成为世界电子信息产品第一制造大国。2009年,我国电子信息产品贸易额占全球l5%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出口额占全国外贸出口的1/3以上。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部分骨干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3)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应用效果日渐显著。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断取得新的进展,能源、交通运输、冶金、机械和化工等行业的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传统服务业转型步伐加快,信息服务业蓬勃兴起。金融信息化推进了金融服务创新,现代化金融服务体系初步形成。电子商务发展势头良好,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领域信息化步伐明显加快。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钢铁企业价值创造与盈利模式变化趋势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