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水产科学发展报告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编 海洋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7  

出版社:

海洋出版社  

作者: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编  

页数:

299  

字数:

320000  

前言

渔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国民膳食结构和保障食物安全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参与公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发展渔业,关键靠科技。“十五”期间,我国渔业科技成绩显著,渔业科研体系不断健全,科技条件建设进一步改善,科技队伍素质日益提高,特别是在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域环境保护、水产健康养殖、渔业装备等重要领域,一大批科技成果得到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渔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超过50%。但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相比,与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相比,我国渔业科技总体水平仍有较大差距,渔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渔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水平不高,尤其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比较薄弱,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仍然制约我国渔业持续健康发展。所以渔业技术推广体系亟待进一步健全。促进我国渔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必须大力推动渔业科技进步。今后,要紧密结合渔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自身特点,进一步整合渔业科技资源,创新体制机制,稳步推进创新体系建设;针对制约行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问题,组织联合攻关,力争形成一批研究水平高、应用前景好、社会影响大的科研成果;加快改革和完善水产技术推广体系,逐步建立多元化水产推广体系,将先进适用的水产科技成果和技术推广到千家万户。

内容概要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中渔业的发展历程,在很大程序上是渔业科技进步不断推动的历程,是渔业科技自主创新的历程。  为了及时集成与跟踪我国水产科学的发展成果,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每年编辑出版《中国水产科学发展报告》。本书为《中国水产科学发展报告(2005-2007)》,书中认真总结了3年来渔业科技取得的重大成果,深入分析了目前渔业科技领域的最新进展和研究动态,全面展望了今后国内外渔业科技发展趋势,进一步探讨了渔业科研的工作重点和主攻方向,有利于促进我国渔业科技进步,为渔业行政部门、研究和推广机构、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全面了解渔业科技发展态势和动向提供参考指导,很有意义。

书籍目录

综述 1 我国渔业科技的进展和贡献 2 渔业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 3 世界渔业科技发展趋势 4 我国渔业发展对渔业科技的需求 5 近期我国渔业科技的重点任务 6 我国渔业科技发展的政策保障渔业资源保护及利用领域研究进展 1 前言 2 渔业资源及利用领域研究进展概况 3 科研基地及有关设施建设 4 国际研究动态 5 展望渔业生态环境研究进展 1 前言 2 渔业生态环境科学研究进展与成就 3 渔业生态环境科学研究方向与展望水产生物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 前言 2 近年来我国水产生物技术研究发展概况 3 国际水产生物技术主要进展情况 4 水产生物技术近年来获得的资助项目 5 展望水产生物遗传育种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1 前言 2 我国水产生物遗传育种研究的简要回顾 3 近年来我国水产生物育种研究的主要进展 4 国际水产生物育种研究简况 5 国家水产原良种体系建设 6 水产育种科技队伍建设 7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水产养殖病害的现状与研究进展 1 前言 2 我国水产养殖病害研究进展 3 国外鱼类病害研究成果和进展 4 展望与建议水产养殖技术研究进展 1 前言 2 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技术研究进展 3 国外水产养殖技术发展动态 4 展望和建议水产品加工与产物资源利用的进展与展望 1 前言 2 2005年以来主要研究成果 3 水产品加工与产物资源利用技术研究成果及转化应用 4 水产品加工与产物资源利用技术研究支撑体系建设 5 国外发展动态 6 水产品加工与产物资源利用技术研究科技活动 7 展望水产品质量安全学科研究进展 1 前言 2 水产品质量安全学科领域的发展概况 3 水产品质量安全学科建设进展 4 科学研究支撑体系建设进展 5 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 6 水产品质量安全研究的发展问题与前景渔业装备与工程研究进展 1 前言 2 水产养殖工程技术领域研究进展 3 捕捞装备工程技术领域 4 水产品加工流通工程技术领域 5 渔业资源修复与渔港工程领域 6 展望渔业信息技术应用进展 1 前言 2 本领域研究进展 3 我国渔业信息技术领域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 4 我国渔业信息技术应用和服务前景渔业经济研究进展 1 前言 2 渔业经济研究的理论基础、基本方法、主要特点、重要成果及世界渔业经济的研究情况 3 2005年以来我国渔业经济研究的进展与成果 4 相关领导关于加强渔业经济研究的讲话与渔业经济调研 5 重要渔业经济与管理工作和学术会议 6 展望

章节摘录

2 渔业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我国渔业科技进步对促进渔业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基础性研究力度仍需加强。目前,渔业科技创新进程缓慢,能力仍不强,原始性科技创新成果有待增加,一些高新技术研究仍较滞后,某些重要产业的关键技术受制于人。有些重要的养殖苗种,由于苗种繁殖技术不过关,如鳗苗的生产仍需依赖进口。在当前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推动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变,提高渔业科技创新能力尤为迫切。对水产养殖、渔业资源环境、渔具渔法、水产品加工、渔业经济及管理等领域缺乏系统的基础研究。养殖技术还处于经验性的把握,未能给规模化、集约化以及数字化控制提供基础数据。对海洋和内陆水域的生态系统和资源状况仍需进行长期连续的调查研究等。(2)科技成果转化率有待提高,科技与生产结合不紧密。渔业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能力弱、技术成果产业化程度低,依然是制约我国渔业发展的一大障碍。由于体制方面的原因和推广经费的短缺,尽管每年都有几百项渔业科技成果经鉴定问世,但成果转化率却只有30%~40%,大批科研成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转化,存在着“两张皮”现象,科技与生产脱节的矛盾突出。这里也暴露出我们科技资源的配置存在着严重的不合理性,致使一部分研究方向与产业需求发生偏差。(3)科技力量整合不够,缺乏行业统筹规划。目前我国共有地市级以上渔业科研机构127个(其中中央级10个、省级42个、地市级75个),涉及水产学科的院校10多个。由于这些机构分属不同条块,在科研工作上大都各自为战,缺乏统一的规划来通盘考虑或指导管理,难以形成合力,共同攻克渔业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难题,加上这些年来管理方式的调整,致使行业调控手段非常有限,省级科研力量和渔业相关院校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体现。


编辑推荐

《中国水产科学发展报告(2005-2007)》由海洋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水产科学发展报告 PDF格式下载



分析的比较系统,专业书籍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