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福建省海湾数模与环境研究

张珞平 等 著 海洋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0  

出版社:

海洋出版社  

作者:

张珞平 等 著  

页数:

144  

前言

  海,是福建的“半壁江山”。福建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公里,比陆地面积大12.6%,大陆海岸线总长3752公里,居全国前列;海岸线曲折率1:6.21,居全国首位;“渔、港、景、能”等各类海洋资源十分丰富。对于位置临海、发展靠海、优势在海的福建来说,保护好、利用好、开发好海洋,具有非凡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港口、修造船、电力、石化等临海工业的大规模建设,福建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向海洋要发展、要空间、要后劲,成为福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取向。这一战略取向,导致福建围填海需求剧增,海洋资源环境保护压力加大。如何科学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事关长远,牵动大局,成为各级党委、政府领导思考的重大问题。特别是2005年1月,福建省政府黄小晶省长在听取全省海洋功能区划修编工作汇报时,针对福建省围填海造地需求与海洋资源环境保护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战略高度出发,高瞻远瞩地提出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要对全省重点海湾开展数值模拟与环境研究,科学合理地实现和保障福建省海湾优势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为重点海域海洋经济发展、环境综合整治规划与实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政府决策提供服务和技术支撑。

内容概要

  《福建省海湾数模与环境研究:福清湾》在13个海湾研究报告基础上经系统加工而成,比较分析了福建省主要海湾的生态现状及其演变趋势,并预测围填海规划工况的生态影响。《福建省海湾数模与环境研究:福清湾》应和水动力、环境化学与环境容量、社会经济、回顾性、预测性、综合等书以及13个海湾研究报告配合使用:从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珍稀濒危生物、生态敏感区四个方面回顾分析福建主要海湾的生态现状及其演变过程,识别历史围填海工程对海湾生态系统的累积性影响,预测围填海规划工况对海湾生态系统的影响,综合评价其生态可行性,并提出管理建议。

书籍目录

第1章 总论1.1 项目背景1 2 目的意义1.3 研究内容1.4 总体技术路线1.5 法律法规和技术规程规范1.6 研究成果第2章 海湾概况2.1 海湾自然环境概况2.2 社会经济基本情况2.3 海湾海洋功能区划2.4 海湾环境质量、生态和污染源现状评价第3章 海湾围填海活动回顾性评价3.1 历史围填海工程3.2 水动力环境评价3.3 环境化学评价?3.4 环境容量评价3.5 生物生态环境评价3.6 海域资源影响评价?3.7 社会经济评价3.8 围填海回顾性综合评价3.9 公众参与第4章 围填海项目预测性评价4.1 海湾地区经济现状及发展需求4.2 围填海需求及围填海方案设计4.3 各围填海方案水动力环境影响评价4.4 环境容量影响评价4.5 各围填海方案对海洋化学环境影响分析4.6 生态影响评价4.7 海洋资源影响分析4.8 社会经济影响预测评价4.9 极端事件评价4.10 环境风险评价4.11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4.12 围填海方案综合分析第5章 结论和建议5.1 结论5.2 存在问题和建议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1章 总论  1.1 项目背景  福建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海洋国土面积13.6万km2,是福建省国土的“半壁江山”。福建省大陆海岸线总长3 324 km,居全国第二位;海岸线直线长度535 km,曲折率1:6.21,居全国首位。全省拥有大、小海湾125个,其中6个海湾22处岸段可建设20万~50万吨级深水泊位。沿海分布着面积在500 m2以上的大、小岛屿1 546个,岛屿总面积约1 400 km2,岛屿岸线总长2 804 km。  福建省海湾拥有“渔、港、景、油、能”五大优势资源和独特的对“台”区位优势。随着高速公路、沿海大通道、沿海铁路以及港口的建设与完善,海洋开发前景日益广阔。我国沿海地区土地面积仅占全国的13.4%,养活了全国40.2%的人口,贡献了全国约60%的GDP(2001年),这个数字也基本反映了福建省的现状,因此沿海地区的可持续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福建省人多地少,沿海地区土地资源十分缺乏,人均耕地仅0.033 hm2(0.5亩)(有的地区甚至不足0.02 hrn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远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人均耕地0.053 hm2(0.8亩)的警戒水平。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快速展开,沿海中心城市和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土地后备资源匮乏必将继续制约福建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必将引发新一轮的大规模围填海热潮。2005年1月修编的《福建省海洋功能区划》,区划了13 000 hm2的围填海预留区,远低于沿海各市提出的44 700 hm2的围填海需求。据初步统计,自1956年以来完成的围填海项目,加上未来港口建设和围填海的需求,将占用福建省海湾海域面积的25%,其分别占三沙湾39%、罗源湾49%、兴化湾21%、湄洲湾49%、泉州、湾24%、厦门湾15%和东山湾23%。  福建省围填海项目大多发生在半封闭、非淤积型海湾的滩涂区。围垦导致海湾面积缩小、水交换能力下降、淤积加剧,最终甚至导致海湾消失,严重制约港口航运业的发展。同时,海湾面积缩小还会减弱海水自净能力、加剧海湾的污染累积和赤潮的频发。围垦还使一些沙滩消失,破坏了滨海旅游资源。围垦对渔业资源,尤其是鱼、虾、贝类的产卵场或索饵场的海湾水域破坏严重。如果要满足所有的围填海的需求,福建省独特、不可替代的港口资源、渔业资源和旅游资源将大量丧失,并会带来严重的海洋环境和生态问题,影响福建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福建省海湾数模与环境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