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海洋文化

丁玉柱|主编:于志刚 海洋
出版时间:

2009-7  

出版社:

海洋  

作者:

丁玉柱|主编:于志刚  

页数:

142  

字数:

100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海洋作为地球上最大的一个地理单元,以它的广博和富饶影响和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地球人类。在对海洋不断探索、研究和认知的同时,海洋的资源和资源价值逐步被人们认识和重视,随之而来的海洋权益之争也愈演愈烈。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共同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不断加重,人类对海洋的青睐和倚重更加凸显。沿海各国纷纷调整和制定新的海洋战略和政策,一个以权益为核心,资源和环境为载体的全球范围的“蓝色圈地”运动正在深入、广泛地展开。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研究认识和开发利用海洋的民族之一。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海洋,推动着中国海洋事业不断发展和繁荣。  目前,国家海洋法律法规日臻完善,海洋经济成就喜人,海洋科技成果纷呈,海洋生态建设进展明显,海洋执法与维权有序开展,中国已经进入了海洋事业发展历史上的鼎盛时期。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相对于沿海发达国家,相对于我国国情对海洋的特殊需求,我们的差距仍很明显,实现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要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推动海洋事业健康、持续,又好又快发展,很重要的就是要尽快改变对海洋知之不多,认识肤浅和局限的现状,扭转长期形成的“重陆轻海,陆主海从”的传统观念,切实增强全民族的海洋意识。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增强海洋意识”。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高屋建瓴,为我们指明了增强全民海洋意识的方向和重点。

内容概要

进入21世纪,世界上许多国家纷纷将目光投向了海洋,将海洋视作可持续发展的新空间。中国作为世界海洋大国,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也必将以建设海洋强国作为重要的战略选择。 建设海洋强国,需要高精尖的海洋科技,需要繁荣的海洋经济,需要科学规范的海洋管理,需要强大的海洋军力,同时,也需要从基础做起,在全体国民中普及海洋知识,引导全民族认识海洋,重视海洋,亲近海洋,激发人们热爱、探索、开发与保护海洋的热情。做好这些基础性的工作,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重陆轻海传统的国家,在建设海洋强国的过程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邀请了四十余位活跃在我国海洋科教工作一线的专家、学者,以他们深厚的科学与人文素养为基础,结合世界海洋发展趋势和各学科领域的发展现状,精心编写了这套《蔚蓝海洋知识丛书》,以飨读者。 透过这套丛书,您将在专家们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表述中,悄然揭开海洋神秘的面纱,从《海洋地理》、《物理海洋》、《海洋地质》、《海洋生物》、《极地海洋》、《海洋技术》、《海洋环境》,到《海洋经济》、《海洋文化》、《海洋军事》、《海洋权益》,系统地认识海洋,从中学到大量的海洋基本知识,甚至触及到当今世界海洋科技最前沿的发展动态,了解到海洋中,特别是大洋、深海和极地还掩藏着大量亟待揭示的奥秘,从而对海洋更加充满好奇,更加迫切地需要认识和探索海洋。 透过这套丛书,您将清晰认识到占地球表面积70.8%的海洋对于人类意味着什么。并发现:“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五洲的通道”、“风雨的故乡”、“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空间”……都是海洋当之无愧的称号。而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将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是解决全球面临的资源、人口和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   透过这套丛书,您还将看到我国拥有辽阔的海域、优越的海洋环境和资源条件。知道我国海域内具备丰富的生物物种、巨量的石油和可燃冰储量,更有几百万公顷可进行人工养殖的浅海、滩涂水面,一百余处海湾和数百千米深水岸线,一千多处旅游娱乐景观资源,取之不尽的海水资源和潮汐、波浪、海洋温差等海洋可再生能源等待着我们的开发利用。从而对兴海强国更加充满信心和希望。 “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今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海洋,人类社会的繁衍生息离不开海洋。正是在促进民族富强和人类和谐繁荣的责任驱使之下,作者完成了本书的编撰,以进一步帮助公众、特别是广大青年朋友丰富海洋知识,增强海洋意识,树立正确的海洋观念,以期更多的优秀青年立志于投身海洋事业,为国家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贡献。

书籍目录

海洋文学 海洋神话《山海经》 中国海神汇《楚辞》 曹操横槊观沧海 东方朔写《海内十洲记》 柳毅传书救龙女 陆游醉后歌《航海》 沙门岛张羽煮海 元曲“大鱼胜神鳌” 《明史》催生《下西洋》 八仙过海显神通 送大礼五龙朝圣 海上《化人游》 毛泽东的海洋诗词 海的女儿谢婉莹 金色的海螺传奇 陆俊超的《九级风暴》 海味小说《迷人的海》 海上花环祭《鲸殇》 海洋水产三字经 电影《大海在呼唤》 奥德修海上逃生 辛巴达航海 卢济塔尼亚人之歌 鲁滨逊孤岛漂流 格列佛海上漫游 海洋冒险小说家库柏 安徒生的海洋童话 帕拉达号三桅战舰 金斯莱的水孩子 科幻大师凡尔纳 杜里特医生航海 妙趣横生企鹅岛 回波兰的灯塔看守人 海岛探宝小说鼻祖 康拉德的海洋小说 彼得潘和温迪 勇敢的船长哈威 海狼船长劳森 揭开蛇岛的秘密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天平之甍》 海洋和邮船的写手 未见过大海的人海洋绘画 王蒙《丹山瀛海图》 李在《琴高乘鲤图》 袁江《海屋沾筹图》 海底世界观赏鱼 海洋画册《海之魂》 中国的黄金海岸 《维纳斯的诞生》 普桑《海神的凯旋》 ……海洋雕塑海洋音乐海洋神话海洋文字海洋民俗海洋学说

章节摘录

  海洋文学  中国海神汇《楚辞》  《楚辞》是在战国时期我国南方出现的一种诗歌形式,是由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县)人屈原(约前339-前284)创造的,后来一些作家也用这种诗体创作出了大量诗歌作品,并结集刊行,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楚辞》。  《楚辞》内容丰富,其中有大量关于海洋的内容。如屈原在流放生涯中创作的《大招》中,屈原借对海洋的描写来呼唤自己无所依归的魂魄不要在四方游荡。诗中写道:“魂乎归来!无东无西,无南无北只。东有大海,溺水欣欣只。螭龙并流,上下悠悠只。雾雨淫淫,白皓胶只。魂乎无东!汤谷寂廖只。”意思是说:魂魄啊,回来吧!不要去东也不要去西,不要往南也不要往北。因为东方有大海,海水又深,海流又急,海中的龙王正随波浮荡,在海水中上下翻腾游戏。浩瀚的海面上,阴雨浓雾,连绵不断,放眼四望,大海白茫茫无际无边。我的魂魄啊,千万不要向东游入大海,因为,太阳升起的地方是那么的寂寞。  此外,《楚辞》写了各种各样的海神,如海神玄冥、伯强,南方海神祝融、北方海神若等。《楚辞》除了描写这些海神以外,还描写了海上种种的奇珍异景,如海中无角的虬龙、人面鱼尾的鲮鱼、背负五座神山的巨鳌等,几乎涉及了楚辞时代海洋神话的所有内容,而且,《楚辞》还  写了许多古代海洋历史人物,如殷商时代渡海开发朝鲜的箕子,最早进行水上战争的寒浇等。《楚辞》可以看做是关于古代海洋的一部百科全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海洋文化 PDF格式下载



此书为普及读物,专业性不强。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