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南澎列岛海洋生态及生物多样性

李纯厚 等著 海洋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2  

出版社:

海洋出版社  

作者:

李纯厚 等著  

页数:

314  

前言

  南澎列岛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位于南海东北端与台湾海峡西南端交汇的广袤海面上,地处福建、广东、台湾3省及东海与南海两海的交界处,地理位置紧贴北回归线,区位优势明显,水文气候条件独特,海底地形地貌奇妙,保护区内众多的岛屿、礁岩仍然保持着原始的自然状态。  1999年南澳县人民政府以“关于同意设立南澎列岛一勒门列岛自然保护区的批复”(南府函[1999]2号),批准同意设立县级自然保护区,2000年汕头市人民政府以“关于同意设立南澎一勒门列岛升格为市级海洋自然保护区的批复(汕府函[2000]171号)”,批准同意升格为市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广东省人民政府以“关于南澎列岛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等为省级保护区的批复”(粤府函[2003]196号),批准同意南澎列岛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升格为省级保护区。保护区以南澎列岛周边海域为中心,总面积约35679公顷,其中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面积分别约为12581公顷、11285公顷和11813公顷。  保护区的底质极为特殊,以岩礁、砂、沙砾和砂泥等为主,海底粗糙,起伏不平,礁石林立,生境多样;保护区具有典型的上升流生态系统、岩礁生态系统、海藻场生态系统和珊瑚生态系统。因此,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为独特的海底自然地貌与近海海洋生态系统、重要珍稀濒危海洋动物与渔业种类及其栖息地、丰富的海洋生物多样性。  保护区已发现栖息有各种海洋生物1308种,分属于20门、113目、357科,其中脊索动物门有20目、99科314种。保护区内有多种珍稀濒危保护动物,其中国家I级保护动物3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5种,广东省重点保护动物8种,此外,还有60多种世界濒危鸟类、国际重点保护的珍贵候鸟常年栖居于保护区内的海岛上。主要经济鱼类、虾蟹类、贝类和藻类772种,其中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主要渔业品种60多种,享誉东南沿海的“澎菜”、“宅鱿”主要产自保护区附近海域。

内容概要

本书利用最新调查研究数据,并充分比对历史调查研究成果,分析了南澎列岛海洋生态省级自然保护区及附近海域的海洋生态及生物多样性特征;南澎列岛附近海域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和生物多样性特点;南澎列岛附近海域的重要海洋生态系统、生物群落、鱼类区系、珍稀濒危物种以及重要种质资源状况,评价了南澎列岛附近海域生态系统健康水平,提出了南澎列岛海洋生态保护区的保护与管理规划及对策。  本书可供从事海洋生物、海洋生态、海洋渔业、海洋环境研究与保护的科研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大专院校师生参阅。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基本情况及现状评价 第一节 基本情况  一、自然地理概况  二、海洋环境质量  三、自然资源状况 第二节 社会经济状况  一、行政区域  二、人口数量与民族组成  三、交通、通讯和电力  四、地方经济  五、社区协调情况  六、海域和资源权属 第三节 历史与法律地位  一、历史沿革  二、法律地位 第四节 现状评价  一、自然生态质量评价  二、保护价值评价  三、保护区管理水平评价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二章 自然地理特征 第一节 地理位置及面积  一、地理位置  二、面积及功能 第二节 气候特征  一、 太阳辐射  二、气温  三、风  四、降水  五、海雾 第三节 地质地貌  一、地质特征  二、地貌特征 第四节 海洋水文  一、水温  二、盐度  三、海流 第五节 海洋自然灾害第三章 环境质量现状与评价 第一节 海水水质环境  一、调查分析方法  二、海水水质现状  三、水质环境质量评价 第二节 沉积环境  一、调查与分析方法  二、沉积物环境现状  三、沉积物环境质量评价 第三节 生物环境质量  一、调查与分析方法  二、污染现状  三、生物环境质量评价 第四节 海域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一、评价方法  二、海水营养水平评价  三、石油类与重金属污染评价  四、海域综合评价第四章 重要海洋生态系统 第一节 上升流生态系统  一、上升流生态系统基本特征  二、我国沿岸上升流区分布及成因  三、保护区上升流生态系统特征 第二节 岩礁生态系统  一、岩礁类型及分布  二、主要生物群落 第三节 珊瑚生态系统  一、珊瑚的生物学及生态特征  二、珊瑚生态系统的作用与价值  三、中国珊瑚礁资源状况  四、保护区珊瑚资源 第四节 海岛生态系统  一、海岛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与价值  二、保护区主要海岛  三、海岛植被资源  四、海岛候鸟资源 第五节 渔业生态系统  一、基本概况  二、环境特征  三、鱼类区系与种质资源  四、主要产卵场及孵育场第五章 浮游生物群落 第一节 初级生产力  一、分析方法  二、叶绿素a  三、初级生产力 第二节 浮游植物群落  一、调查与分析方法  二、种类组成和优势种  三、生物量及分布  四、多样性状况  五、群落特征  六、讨论与评价 第三节 浮游动物群落  一、调查与分析方法  二、种类组成和优势种  三、生物量与栖息密度  四、生物多样性  五、群落特征  六、讨论与评价第六章 潮间带及潮下带生物群落 第一节 潮间带生物群落  一、调查与分析方法  二、种类(物种)组成  三、生物量及栖息密度  四、生物多样性  五、群落类型  六、讨论与评价 第二节 海藻生物群落  一、调查与分析方法  二、种类组成和生态特征  三、藻类生物量  四、群落多样性  五、讨论与评价 第二节 底栖生物群落  一、调查与分析方法  二、种类组成和生态特征  三、生物量及栖息密度  四、群落多样性  五、讨论与评价第七章 鱼类区系及群落第八章 渔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状况第九章 珍稀濒危物种第十章 重要种质资源第十一章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第十二章 保护区功能区划第十三章 保护区规划内容研究参考文献附录1:保护区生物总名录附录2:保护区内珍稀濒危动物名录附录3:相关图集

章节摘录

  (二)电鱼、毒鱼、炸鱼等行为严重威胁珍稀濒危物种的安全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沿海乡镇电鱼、毒鱼、炸鱼行为极为猖狂,不仅严重破坏了鱼类资源,同时也严重威胁中华白海豚等鲸豚类和海龟等爬行动物,对珊瑚来讲更是毁灭性的破坏。电鱼、毒鱼、炸鱼是渔业法所不允许的,是严重破坏水产资源及生态环境的作业方式,应坚决取缔。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管理力度的加强,毒鱼现象有所减少,但近年来由于受利益的驱动,炸鱼、电鱼等现象还时有发生。 (三)环境污染 主要是由沿岸陆源污染物直接向海洋倾倒或排放,这些污染物使得海洋生物被毒死或受到伤害,有的还影响其正常繁殖或导致其基因突变。此外,海水养殖废水排放也会造成海域的污染。盲目发展单一的海洋养殖品种,不仅占据了大量海洋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的栖息地,而且还会造成局部海域的富营养化,导致赤潮的发生,进而造成大批海洋生物死亡。  (四)栖息地的改变、丢失和破碎  主要由于滩涂和近岸的围垦养殖等海洋和海岸开发活动,缩小了中华白海豚、江豚等哺乳动物和海龟等爬行动物的分布范围并改变了生境,使海洋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的正常活动受到严重干扰。南澳岛周围海域有大量的插桩紫菜和其他藻类的养殖,养殖之处海洋哺乳动物和海龟等爬行动物不能进入或进入后极易受伤害,极大的限制了这些珍稀濒危动物的觅食范围,缩小了它们的栖息地面积。  二、保护措施 针对以上珍稀濒危物种存在的种种生存的压力,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对保护区及周边海域的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1.严格执行渔业法和保护区管理条例,杜绝保护区内进行渔业生产活动,严格控制保护区周边海区的捕捞船只数量和捕捞强度。  2.对电鱼、毒鱼、炸鱼等恶性破坏渔业资源及生态环境的行为要严肃处理,对严重的违法人员要绳之以法。  3.虽然保护区离岸较远,目前尚未有发现明显的污染,但随着汕头市经济和南澳旅游业的发展,要严格控制沿岸企业的污水排放和生活污水的排放,不达标坚决禁止排放。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南澎列岛海洋生态及生物多样性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