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数字化人口管理

唐杰,刘喜文 等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2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

唐杰,刘喜文 等著  

页数:

106  

前言

  21世纪的世界是信息化的世界,是城市化的世界,信息技术与城市化交融将成为21世纪中国发展最为绚丽的篇章。  在信息时代,信息化的程度和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实力和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标志。信息化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谋求共同富裕和共同进步的主要手段。“世界是平的”,世界竞技场被数字化夷为平地,大家在崭新的信息技术平台上全面展开竞争与合作,充分展示和交流独特的智慧与经验,建立新的竞争优势是时代的趋势。  城市管理是城市发展史上永恒的课题,如何运用时代发展的最新技术管理城市、服务社会是城市管理最富有挑战性和创新性的问题。1/4个世纪的城市化高速成长,加上转型期特有的复杂制度背景,致使中国城市管理面临着世界城市发展史上从未有过的巨大挑战。传统的“部门化”城市管理模式由于信息不对称,缺乏监督制衡机制,导致如下三大弊病:第一,各职能部门“低成本、高效率”与整个城市管理“高成本、低效率”并存,给城市财政增加了巨大压力,大量的城市问题仍然无法解决;第二,突击式、运动式管理,导致政府管理部门与社会民众冲突不断,严重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第三,以“利益化、表面化、冷漠化”为特征的城市管理病长期存在,城市管理被视为城市发展中问题最多、公众满意度最低的领域之一。  针对传统城市管理的弊病,充分运用数字化城市管理理念进行城市管理流程再造和制度重构,建立全新的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是中国所有城市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  数字时代赋予中国历史机遇,中国因此得以与发达国家在电子信息技术的创新和应用领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共同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内容概要

数字化人口管理作为一种融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理念创新为一体的现代人口管理模式,在我国已经进入探索实践阶段,成为若干大中城市破解当前城市管理难题的关键性战略。本书是对这一进程的集中描述与阶段性总结,主要从人口管理的发展变迁与现代公共管理理念出发,结合北京市朝阳区等地的实践经验,探讨了数字化人口管理对于突破城市人口管理困境的可能性、必要性与有效性,并就其发展方向和实施路径提出了政策建议。

作者简介

唐杰,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专业博士,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在站博士后。现就职于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城市规划与管理系,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城市化、城市社会学、政治社会学。

书籍目录

第1章 改革开放以前的人口管理 1.1 传统中国社会人口管理简述 1.2 新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的人口管理 1.3 改革开放前夕我国人口管理的基本特征第2章 改革开放以来人口管理的发展与困境 2.1 改革开放以来人口管理面临的新形势 2.2 人口管理理念的调整 2.3 人口管理内容与方式的调整 2.4 城市人口管理的困境第3章 数字化管理与城市人口管理困境的突破 3.1 数字化人口管理的基本内涵 3.2 数字化人口管理的战略定位 3.3 我国推进数字化人口管理的进程第4章 朝阳区数字化人口管理数据库建设 4.1 朝阳区人口信息数据库建设的定位 4.2 人口信息数据库的设计 4.3 人口信息数据库内容建设第5章 朝阳区数字化人口信息管理系统 5.1 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开发 5.2 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应用 5.3 数字化社区人口管理与服务系统第6章 朝阳区数字化人口管理保障与评价标准体系 6.1 数字化人口管理组织保障体系 6.2 数字化人口管理完整性评价 6.3 数字化人口管理准确性评价 6.4 数字化人口管理系统运行稳定性标准第7章 朝阳区数字化人口管理评价与展望 7.1 朝阳区数字化人口管理系统评价 7.2 朝阳区数字化人口管理的经验 7.3 数字化人口管理展望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针对这一指示发出后部分省市农村人口流向城市的现象并没有得到控制的情况,国务院又于1957年3月2日发布《关于防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的补充指示》,决定在外流人口必经的沿途交通中心和车站,对进城农民进行劝阻。同年9月14日,国务院进一步发布《关于防止农民盲目流入城市的通知》,要求各地加强对农民的社会主义教育,将农民稳定在农村。12月13日,国务院会议通过《关于各单位从农村中招收临时工的暂行规定》,明确要求城市“各单位一律不得私自从农村中招工和私自录用盲目流入城市的农民”。仅仅五天之后的1957年12月18日,党中央和国务院又联合发布《关于制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的指示》,增加了“将流入城市和工矿区的农村人口遣返原籍,并严禁乞讨”、“在大城市设置收容所,对盲目流动到城市的农村居民临时收容,集中送回原籍”等措施,以进一步强对人口流动的控制。也正是这一指示,开启了中国持续46年的收容遣送制度。  1958年1月9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公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该条例规定户口登记工作由各级公安机关主管,户口登记制度包括常住人口、暂住人口、出生、死亡、迁出、迁入、变更更正七项内容,户口管理的任务是证明公民身份、维护治安秩序、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这一条例在法律意义上明确了户口管理的一般程序,明确区分农村和城镇两种户口,设计了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限制性政策。该条例第十条规定:“公民由农村行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的证明,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学界普遍认为,该条例明确了以严格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为核心的户口迁移制度,这是全国城乡统一户籍制度正式形成的重要标志,也标志着国家限制农民进城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开始以立法的形式正式确定下来。  可以看到,1953-1957年间,国家先后八次发出指示,从“劝止”、“防止”到“制止”农民盲目流人城市,并最终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以严格控制城市人口规模、限制农民进城为主体的人口管理框架。在此基础上,住宅、粮食供给、副食品供给、燃料供给、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婚姻等一系列涉及民众生存与发展的制度也无一例外地将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区别对待,共同构成了我国“二元社会结构”(刘纯彬,1988;陆学艺等,1991)的基础。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数字化人口管理 PDF格式下载



书上有一层灰尘。
比较脏。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