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草根品人录

文武 地震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11  

出版社:

地震出版社  

作者:

文武  

页数:

244  

字数:

200000  

内容概要

以人带事,以人带史,再现风云人物的一生,再品风云人物的智慧。 知历史之谜、读历史故事、看历史风云人物、尽在《草根品人录》。 蕴藏着人类精奇思想的精华,浓缩着人类聪明才智的结晶。 历史是一种文化,历史风云人物的谋略更是一种大智慧。认真品读,掌握这种文化和大智慧。 历史上那些风云人物或开天辟地,或建功立业,他们造就了辉煌,同时也留下了一个又一个谜团…… 《草根品人录》,全面品读历史风云人物,为您解开一个个历史谜团!

书籍目录

吕不韦 吕不韦生平 风险投资商的鼻祖 赢政之父 致命失误 “杂记”《吕氏春秋》秦始皇 封建帝国第一人 大手笔改革 一统天下于善用人才 天下第一宫——秦阿房宫 修筑万里长城 “长生不老”的执著者刘邦 少年无赖,长大英杰 何以成大事 刘邦精于用人 楚汉之争看刘邦 刘邦的过人之处 会打江山,更会坐江山 巧用迷信诸葛亮 慧眼择主 出使东吴 孔明用人 六出祁山 出师未捷身先死武则天岳飞朱元璋康熙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书摘致命失误 要说呢,吕不韦这个人的整个一生还是比较辉煌的,虽说下场不是太好,但起码他的人生很精彩,不是吗? 之所以他能够有辉煌的一生,当然和他精明的经济与政治头脑是分不开的。但人生一世,不可能不犯任何错误,而吕不韦也未能幸免。不过,与常人有所不同的是,他一生很少有失误,可一旦失误,就是他的致命失误。这个致命失误就是——引缪毒给太后。 秦庄襄王子楚去世之时,赵姬30来岁,她情欲旺盛,正是如狼似虎的年龄,偏偏年纪轻轻就成了寡妇。 对当时的赵姬来讲,丈夫已死,儿子尚小,秦国大权又掌握在老情人吕不韦的手中,这样的情况,想要出轨是很简单的事情。因此,赵姬与吕不韦破镜重圆,赵太后常常找理由宣吕不韦进宫行苟且之事,而吕不韦作为“仲父”,自由行走于皇宫之中更是无人敢于问津。 从此,吕不韦与赵姬不是夫妻,胜似夫妻。司马迁记此事只用了两句话:“秦王年少,太后时时私通吕不韦。”“始皇帝益壮,太后淫不止。” 吕不韦具有敏锐的前瞻性,他对时时与赵太后私通的事情感到有着很大的隐患。让他感到恐慌的是,赢政一天天长大了,早晚有一天,赢政会发现这桩宫帏秘事。吕不韦不得不未雨绸缪,苦苦思索摆脱赵姬的良策。他可不愿意自己苦心得来的一切,因为一个赵姬而烟消云散,最后弄得一无所有。再者来说,吕不韦贵为一国之相,仅家僮就养了一万人,家中美女如云。人都有喜新厌旧的,更何况有着如此便利条件的吕不韦,赵姬年纪大了,即使年轻时多么的袅娜多姿,多么的有魅力,可终究比不上年轻的美女,漂亮的女人可不止赵姬一个人,比她年轻漂亮的人大有人在。吕不韦一定是对赵姬厌倦了,所以才有了抽身而退的强烈愿望。 吕不韦很清楚,如果这样长期下去,事情败露将是避免不了的,只不过是迟早的问题。而一旦此事让赢政知道,照着赢政的个性,一定会为了维护秦国的颜面,对自己下手。即使吕不韦是那个虎狼之子的父亲,也不会轻易放过他。更何况,吕不韦是不是赢政的父亲还没有定论,吕不韦知道届时等待他的将是什么。 但吕不韦要考虑的还不止是赢政一人,他还必须考虑到赵姬,如果让赵姬看出他对她已经厌倦,那么对他同样不利。毕竟,赵姬是秦王的母亲,是秦国的太后,她同样有着自己的权势和巨大的影响力。 思来想去,他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赵姬移情别恋,在不与赵姬反目成仇的前提下抽身而退。 吕不韦听说市面上有个混混,什么都不会,单单床上功夫厉害,于是就费了一番周折找来这个人就是缪毒。吕不韦让缪毒扮成太监,把他引荐给赵太后。赵太后与他一试,缪毒的功夫确实不错,他把太后侍候得很好,日后两人就朝夕相处于宫帏之中。 从此,赵太后就将吕不韦抛到了脑后,吕不韦也乐得清闲。想着再无后顾之忧。 没多久,太后发现自己怀上了缪毒的孩子。她早已是寡居之人,半路又怀上了孩子,说出去还不丢死了人。最重要的是,若是被赢政知道了那还得了。于是,太后假借占卜有凶兆,要暂避一段时间为由,搬出了皇宫,隐居到了雍城大郑宫。在此,赵姬为缪毒生下了两个男孩。缪毒在雍城居心叵测,让赵姬向赢政要求给他封侯,而赢政也出于自己的目的答应了赵姬。由于与赵姬的特殊关系,缪毒一夜之间成了政治暴发户。不仅“家僮数千人”,而且“事皆决于缪毒”。(《史记·吕不韦列传》) 也就是说,缪毒不仅在与赵姬的性关系上取代了吕不韦,在朝廷中也大有取而代之的态势。 吕不韦广招门客,形成了自己的“智囊团”。缪毒也不甘落后,竟也学吕不韦的样子养起了门客,“诸客求宦为缪毒舍人千余人”。 我们从司马迁这一句中可以看得出来,跑到缪毒府中做舍人的,都是去求官跑官的狗苟蝇营之徒。只要在缪毒府中做了舍人,不久就可以成为朝廷命官。换句最直白的话也就是说,在兰时,缪毒已经有了任命官职的权力,可见他在太后手中捞到了不少的东西,包括金钱与权势。事实上,当时的太后对缪毒已经是事事听从了。 缪毒毕竟不是一个政治家,凭借床上功夫大富大贵,未免有些得意忘形。没过多久,这个市井无赖便惹下了滔天大祸。 他想着,自己虽得太后宠爱,可日后一旦赢政发觉,自己必然死无葬身之地,于是暗地里起了篡位之心。他收买党羽,与太后密谋,准备除掉秦王赢政自己当皇帝。 公元前238年,当秦王赢政在雍城举行加冠典礼时,缪毒知道自己与太后的秽行及叛乱的图谋己被发现,于是趁咸阳空虚发动叛乱,利用太后的玉玺调兵。可是秦王赢政早有准备,缪毒的叛军还没出咸阳,就遇到由雍城开来的秦军。一群乌合之众很快就被打得落花流水。缪毒的闹剧很快被镇压了下去,缪毒也被车裂于东门之外,并被灭了九族。太后则被减了俸禄,收回玺印,软禁在最远的雍宫域阳宫中。 年轻的秦王不仅一举平息了宦官缪毒的叛乱,而且在政治上也一天天成熟起来,政权日益得到巩固。当秦王赢政的车驾返回咸阳的时候,吕不韦担心赢政向自己查问缪毒之事,竟吓得不敢上朝晋见。 但事情不可能因为他的意志而有所改变,令吕不韦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可能是朝中有知情的大臣告密,赢政此时已经对缪毒“伪腐乱秦宫”一事了解得一清二楚,所以一回咸阳,便召集朝臣,商议如何处置吕不韦。 毕竟吕不韦已经担任了多年的秦国丞相,朝中许多大臣都是他提拔起来的。所以,当赢政怒气冲冲地表示要判处吕不韦死刑的时候,立即有朝臣站出来为吕不韦求情,说“不韦扶立先王,有大功于社稷;况缪毒未尝面质,虚实无凭,不宜从坐”。 思来想去,赢政还是下不了处死吕不韦的决心。但这时的秦王赢政不愿再被吕不韦所左右,他决定免吕不韦一死,不过话虽如此,吕不韦的丞相宝座也是不可能再让他继续坐下去的。赢政借缪毒事件罢免了吕不韦的相国之位,收了他的印绶,令他迁出了都城咸阳,回洛阳封地养老。 此时,吕不韦大约有60岁了。 他为了“获利无数”而进行气魄惊人的风险投资,并为此奋斗了20年。在他功成名就之时,进入晚年却一下子跌入了失意之谷。想来也够可怜的,投机一生,却尽输于那一招的失误之举。而这其中的隐曲,他又能向谁言说?没有人能理解他内心的苦,他只得喝下自己酿成的这杯苦酒。 其实要说到他的致命失误还有一个原因,而这个原因也是贯穿于吕不韦一生的,他自己或许也没有察觉,那就是功高盖主。如果他能提早察觉出来,或许他会选择韬光养晦,而不是像他那样的锋芒毕露。 作为一个商人人仕,吕不韦可谓得心应手,他将经营中的某些策略,化为政治权术,在仕途中曾一帆风顺,成为秦王朝大权在握的人物。在秦始皇亲政之后,这位暴君对吕不韦便不买账了,尤其是秦始皇信奉有神论,主张纵欲,重迷信,相信人间有长生不老药,而吕不韦则是无神论者,而且提倡官天下、民本思想,而且还坚持君主要任贤、重农业等秦始皇不喜欢的思想。于是,吕不韦的末日就不远了,他的失宠是顺理成章的事。 吕不韦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出身商人而成为政治家、思想家的一代奇人,他两任相邦,积极推进统一全国的事业。秦始皇统一中国与吕不韦的功业是有密切联系的。或许也正是因为他的功劳太大了,才迫使秦始皇把他视为心腹大患要将他除掉。 P22-27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站在历史风云人物的肩上我们会发现:在他们的背后还隐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至今悬而未决,也许正是这些悬而未决,才是他们的伟大或渺小的所在。 历史风云人物的成败得失,是非功过,有待后人细细品读……


编辑推荐

知历史之谜、读历史故事、看历史风云人物、尽在《草根品人录》。这是一本“品历史风云人物”的书,它就像一位学者朋友与你在无比轻松的语言状态下聊天一样。它并非一本教科书,也并非一本考试的辅导材料,而纯粹是朋友般的史学交谈,讲到哪里算哪里,有点儿“渔樵闲话”的味道。 本书选取了一些对历史的发展变化有重大影响的风云人物,他们的故事像可以咀嚼的“青橄榄”,真的可以让人们回味无穷。 本书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认真地品味一番,你会感到阅读是愉快的,认识是深刻的。你品到的不仅仅是伟大和壮观,品到的是英雄的人生、帝王的人生;品到的是风云人物的心机和心计、成大事的手段;品到的是智慧……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草根品人录 PDF格式下载



真的,不咋样的啊


匆匆的翻阅一遍,远不是我想象中的内容。内容过于浅显简陋,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多数内容都是拾人牙慧。说句不客气的话,我都能写这种书。


基本已经看完了,感觉不错!应该是一本通俗历史人物读物,结合历史人物正野史,还有评论,读来感觉津津有味,还能有一定的收获!推荐!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