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重庆市地震监测志/中国地震监测志系列

张元胜 地震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2  

出版社:

地震出版社  

作者:

张元胜  

页数:

96  

内容概要

  《中国地震监测志系列:重庆市地震监测志》展现和记述了中国百年来地震监测的历史、发展过程和现状,是一部重要的史料性文献,也是一部从事科技管理、地震科学研究和制定地震监测发展规划的参考文献。由于我国地震采取多路探索的方针,《中国地震监测志》还将我国地球科学观测的历史和发展收入其中,因此,它同时又是介绍我国若干地球科学观测发展的重要史料书。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地震监测概述第一节 地震监测台网区域概况第二节 重庆市地震监测简史第三节 地震监测系统第四节 地震监测队伍第五节 地震监测成果第六节 地震监测管理第二章 地震监测台站第一节 北碚地震台第二节 重庆地震台第三节 渝北地震台第四节 荣昌地震台第五节 万盛地震台第六节 黔江地震台第三章 地下流体观测第一节 荣昌华江厂地下流体观测站第二节 北碚柳荫地下流体观测站第三节 荣昌曾矿地下流体观测站附录1 四川重庆北碚地震台的一些情况附录2 北碚地震台地震报告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节 地震监测台网区域概况  一、自然地理概况  重庆市位于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东邻湖北、湖南,南靠贵州,西连四川的泸州、内江、遂宁,北接四川广安、达川和陕西省。东西长470km,南北宽450km,幅员面积82403km2,辖40个区县(自治县),人口3100多万。是我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多、行政单元最多的一个新兴的直辖市。  重庆市水系较为发育,辖区内河流纵横,长江干流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境内流程达686km,以长江干流为轴线,上百条大小支流汇聚入江。地势沿河流、山脉起伏,高低悬殊。从地貌形态上看,重庆西邻四川盆地,东与大巴山地、武陵山地相连,向西逐渐向川中丘陵过渡。总体上可分为4大单元:西部为四川盆地边缘的丘陵地貌,中部为平行岭谷的低山丘陵地貌,东北部为大巴山中山地貌,东南部为大娄山、七曜山中山地貌。总的地势为北东及南东高,中西部低,全市最高峰为巫溪县东缘与巫山县北缘交界处的阴条岭,海拔2797m,最低点为巫溪县境内的长江水面,海拔154.5m。  重庆气候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有夏热冬暖、光热同季、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湿润多阴等特点,全年平均气温18.80℃,年平均降雨量814.80mm,重庆主城因夏季炎热,冬季多雾,被称为“火炉”和“雾都”。  二、区域地震地质环境  (一)大地构造环境  在大地构造上,重庆市地跨扬子准地台和秦岭褶皱系。扬子准地台是晋宁运动时期褶皱固结的相对稳定区域。它具有典型的双层结构特征,上部为褶皱基底,形成于中元古代一晚元古代;下部为结晶基底,形成于晚太古代一早元古代。晋宁运动使地槽褶皱回返,形成扬子准地台。从古生代到中生代的三叠纪,扬子准地台一直处于相对较稳定的构造环境,进入新生代第三纪末四川运动时,地壳运动增强,主要表现为水平(造山)运动。扬子准地台在重庆辖区内可划分为四川台坳(Ⅱ1)、上扬子台褶带(Ⅱ2)和大巴山台缘褶带(II3)三个二级构造单元。渝、陕交界的大巴山地区属于秦岭地槽区,秦岭地槽在大地构造上位于中朝地台之间,是古陆壳华北亚板块与华南亚板块碰撞接触带。该带大致经历了震旦一早古生代地槽急剧裂陷、晚古生代褶皱回返、地槽封闭和燕山期陆内叠复变形三个阶段,才发育定型,之后又遭受喜马拉雅运动的强烈改造,是辖区内活动性相对显著的地区。(表1-1、图1-1)。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重庆市地震监测志/中国地震监测志系列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