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吃亏也是一种福分

高英 地震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4  

出版社:

地震出版社  

作者:

高英  

页数:

275  

内容概要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吃一堑,长一智”。其意思就是:吃了亏也不见得就是坏事,如果能从中悟出一些道理、增长一些见识的话,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在很多人看来,损了名折了利是一种吃亏,于是,有些人为了多获得而与人争吵不休;有些人为了名和人反目成仇;有些人为了小利和人大打出手……人生的幸福荡然无存。其实,损名折利就是受福。因为,舍得,舍得,先有舍才有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舍即是得。
  “一个人心胸有多大,他做成的事业就有多大。”凡是那些取得了巨大成就者,无一不是肯吃亏的人。相反,那些一事无成、庸庸碌碌的人,多半是心胸狭窄、斤斤计较、不肯吃亏的家伙。因为吃亏的背面福气,接纳了吃亏,也就进入了福地。

作者简介

  高英从事教育工作多年,业余时间善于写作。曾主编/编著的图书有《国学中的家教智慧》《人一生要知道的心理学》《成就一生的好习惯》《谁偷走了你的营养》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接纳了吃亏,也就进入了福地 
第二章 好汉能吃眼前亏,一忍化百危 
第三章 损名折利是福气,有一种幸福叫舍去
第四章 甘心吃“闷亏”,人生的出口在低处 
第五章 遭遇挫折不吃亏,挫折之后有好运 
第六章 多干多累不叫屈,这是对自己最好的历练
第七章 成全他人不吃亏,帮人就是帮自已
第八章 把“亏”留给自己,宽容别人宽心自己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接纳了吃亏,也就进入了福地  “一个人心胸有多大,他做成的事业就有多大。”那些取得了巨大成就者,几乎都是肯吃亏的人。相反,那些一事无成、庸庸碌碌的人,多半心胸狭窄、斤斤计较、不肯吃亏。因为吃亏的背面是福气,接纳了吃亏,也就进入了福地。  学会了吃亏就是懂得了纳福之道  “吃亏”大多指物质上的损失,倘若一个人能用外在的吃亏换来心灵的平和与宁静,那无疑获得了人生的幸福。  人,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平衡系统。当你的付出超过你的回报时,你一定取得了某种心理优势;反之,当你的获得超过了你付出的劳动,甚至不劳而获时,便会陷入某种心理劣势。很多人拾金不昧,决不是因为跟钱有仇,而是因为不愿意被一时之贪欲搞坏了长久的心情。一言以蔽之:人没有无缘无故的得到,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失去。有时,你是用物质上的不合算换取精神上的超额快乐。也有时,看似占了金钱便宜,却在不知不觉中透支了精神的快乐。所以先哲强调:吃亏是福,就是这样一个道理。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以低调的姿态做着各种各样的好事,在不同的程度上,他们当然就是我们常说的“圣人”。  老李上中学的儿子是学校的足球队员。在一次客场比赛时,对方一名球员死盯他不放,一次他起脚破门,那球员眼看盯不住了,就朝他膝盖猛踢一脚,他应声躺在地上,被救出场外。对方球队论水平比他们差一截,但由于他这位主力队员受伤,影响了全队的情绪,最终他们队以0∶1输给了主场队。  比赛结束后,老李的儿子气哼哼地被同学送回家。正在厨房做晚饭的妈妈看见儿子一拐一拐地被人搀扶回来,急切地问:“儿子,你怎么了?”妈妈的话刚出口,他就哭了起来。他对妈妈讲了今天踢球的事。妈妈非常生气,抓起电话打给老师,请求老师让儿子退出这既影响学习又要挨打的球队。过了一会儿老李下班了,听到母子俩高一声低一声的对话,看了看儿子的伤腿,他对夫人说,没伤着骨头,过几天就好了,孩子受点气也没什么不好,古人有句话,吃亏是福嘛!  儿子不爱听爸爸这么说,心想是爸爸不疼爱自己,但又不好反驳,于是在心里记了爸爸一笔。  一天,儿子到同学家玩,看到同学家的客厅里挂着两幅拓片,一幅是“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变糊涂更难———难得糊涂”;另一幅是“满者损之机,亏者盈之渐,损于己则益于彼。外德人情之平,内德我心之安,既平且安,福即在是矣——吃亏是福”。  他对同学说:“这两幅拓片上的话跟我爸爸教训我的话一样。”同学说:“我爸爸也经常拿它教育我,还说这是修身之道。”  吃亏能锻造和打磨人的承受能力。学会甚至习惯了承受,你做起事来就百折不挠,自己倒了自己爬起来,在哪儿倒了在哪儿爬起来,成了一粒蒸不熟、煮不烂、打不碎、响当当的铜豌豆。  吃亏是福,也是因为吃亏让你加深了记忆,让你自我反思和了解人情世故。你可以从中得出教训,总结经验。经验教训会提醒你哪些事可以彼,哪些事可以此,哪些可以参与,哪些不能涉足。吃亏是让你以后少吃亏,或者不吃亏。  人们常说:用争夺的方法,你永远得不到满足;但用让步的办法,你可以得到比期盼的更多。换言之:吃亏是福!  与人相处中,如果从来不吃亏,只知道占便宜,到最后,他很可能成为孤家寡人,因为别人很难愿意与这样的人打交道———与这样的人打交道,一不小心就吃亏,有谁愿意?除非别人愿意吃这个亏。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我们在许多时候乐意吃亏,别人与我们打交道就会放心,就会愿意与我们打交道,而且只要别人是一个正常的人,在适当的时候,我们肯定会有不同程度的回报!这里有一个先后的问题———让我们自己先吃亏,别人在适当的时候才会主动吃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会逐步融洽。  心灵絮语  许多人把“吃亏”看做是蠢人的行为,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的判断都是错误的,一些“亏”只不过是事情的表象而已。  吃糊涂亏,有糊涂福  把吃亏当福,是以一种豁达的心态接受一切。这听起来好像是弱者的自我安慰,可实际上,这句话包涵有糊涂处世的大智慧。  1980年邮票厂有个工人受朋友之托买了10版第一轮的生肖猴票。钱是这个工人垫付的,一共64元。64元在当年不是个小数目,没想到那个朋友忽然又说不要了,没辙,这个工人只能自认倒霉,把10版猴票拿回家压了起来。1991年邮票市价暴涨,猴票翻到了10万元一版,这个工人因亏得福,64元变成了100万元。  其实,吃亏与占便宜,正如祸福相倚一样,是互相依存、相互转化的。不过,得与失的互为转化的效果,有时也并不是马上就可以见到的。但没有今天的“付出”又怎么有日后的“回报”呢?  战国时,齐国的孟尝君是一个以养士出名的相国。由于他待士十分诚恳,感动了一个叫冯谖的落魄人,此人为报答孟尝君的礼遇而投到他的门下为他效力。  一次孟尝君叫人到其封地薛邑讨债,问谁肯去。冯谖自告奋勇说自己愿去,但不知将催讨回来的钱买什么东西。孟尝君说,就买点我们家没有的东西吧。冯谖领命而去,到了薛邑后,他见到老百姓的生活十分穷困,听说孟尝君的使者来了,均有怨言。于是,他召集邑中居民,对大家说:“孟尝君知道大家生活困难,这次特意派我来告诉大家,以前的欠债一笔勾销,利息也不用偿还了。孟尝君叫我把债券也带来了,今天当着大家的面,我把它烧毁,从今以后再不催还。”说着,冯谖果真点起一把火,把债券都烧了。薛邑的百姓没料到孟尝君如此仁义,人人感激涕零。  冯谖回来后,孟尝君问他买了何物,冯谖如实回答,孟尝君大为不悦。冯谖对他说:“你不是叫我买家中没有的东西吗?我已经给你买回来了。这就是‘义’。焚券市义,这对您收归民心是大有好处的啊!”  数年后,孟尝君被人谮谗,齐相不保,只好回到自己的封地薛邑。薛邑的百姓听说恩公孟尝君回来了,倾城而出,夹道欢迎。孟尝君感动不已,终于体会到了冯谖“市义”苦心。  孟尝君当年的“付出”并没有想到日后的“回报”,但等他落难时却发挥出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正是糊涂吃亏的智慧。可见,吃亏也可以是好事儿。  生活中,那些常怕自己吃亏,总是斤斤计较,处处较劲,为蝇头小利也要与人争得面红耳赤的人,不防多想想“吃亏是福”的道理,这对今后的人生会大有裨益。  心灵絮语  越是不肯吃亏的人,越是可能吃亏,不但吃亏,而且往往还会多吃亏,吃大亏。唯有不计较吃亏的人,才会真正有福。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吃亏也是一种福分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