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气象灾害大典(天津卷)

温克刚,王宗信 著 气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7  

出版社:

气象出版社  

作者:

温克刚,王宗信 著  

页数:

262  

Tag标签:

无  

前言

  我国是一个季风气候特点显著的国家。季风气候有利的方面是:气候类型多样,气候资源丰富,世界上绝大多数动植物类型都能在我国生存繁衍,从而为大农业(农林牧副渔)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种质资源。但是,季风气候不利方面是:它的不稳定性又使我国成为气象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干旱、洪涝、台风、寒潮以及冰雹、龙卷风、高温酷暑、低温冷害等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危害,此类灾害所带来的损失约占所有自然灾害的70%,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气象灾害造成损失的绝对值越来越大。20世纪90年代全球重大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比50年代高出10倍。我国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的3%-6%。天气气候的变化,气象灾害的发生是客观存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就是认识自然,掌握天气变化规律,与气象灾害作斗争,推动生产力向前发展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就学会了在各种天气气候条件下生存的本领,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有关于气象灾害的记载,在2000多年前,黄河流域一带形成了反映季节与农事活动关系的“二十四节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为了取得生产的主动权,更加关心天气气候的变化,在生产实践中逐渐加深了对气象变化规律的认识,学会了在复杂变化的天气气候条件下生产、生活,逐步积累了预防、抵御气象灾害的经验,从而推动了气象科学的发展。气象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劳动人民的实践与智慧。

内容概要

  我国是一个季风气候特点显著的国家。季风气候有利的方面是:气候类型多样,气候资源丰富,世界上绝大多数动植物类型都能在我国生存繁衍,从而为大农业(农林牧副渔)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种质资源。

书籍目录

绪论第一章 暴雨洪涝灾害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公元153-1839年暴雨洪涝灾害第三节 公元1840-1948年暴雨洪涝灾害第四节 公元1949-2000年暴雨洪涝灾害第二章 干旱灾害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公元285-1839年干旱灾害第三节 公元1840-1948年干旱灾害第四节 公元1949-2000年干旱灾害第三章 大风、龙卷风、沙尘暴灾害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大风、龙卷风、沙尘暴灾害纪事第四章 冰雹灾害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冰雹灾害纪事第五章 其他气象灾害第一节 酷热灾害第二节 小麦干热风灾害第三节 雷电灾害第四节 大雾灾害第五节 寒潮、霜冻与雪灾第六节 风暴潮灾害第七节 海冰灾害第六章 与气象有关的灾害第一节 赤潮灾害第二节 火灾附录1 海河流域各朝代政区图附录2 天津地区历史沿革附录3 天津各气象观测站沿革附录4 天津市主要天气现象日数及各区县降水量极值附录5 降水量与雨雪等级对照以及风力等级对照表附录6 天津气象灾害年份检索表参考文献编后记

章节摘录

  近30年来,天津气象防灾减灾业务体系有了飞速的发展,特别是通过开展“气象卫星综合应用业务系统”和“天津市重大灾害监测预警服务系统”为重点的现代化建设,天津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水平和能力明显加强,初步形成由分布全市的自动气象观测站、城区的255米高的气象观测铁塔以及先进的卫星监测、雷达探测、闪电定位等系统组成的自动气象探测网,对天津市的气象灾害进行全天候的监测。通信网络综合利用卫星通信、光纤专线、数据交换网等手段实现各类信息快速交换。气象科技人员不断加强对气象灾害的研究,从不同侧面研究影响天津地区的台风、暴雨、干旱、洪涝、大风、冰雹、小麦千热风、风暴潮等气象灾害,揭示气象灾害发生机制、演变规律,提出预测、预报、预警方法,建立预测、预报、预警业务系统等,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水平不断提高。  做好气象服务是减轻气象灾害的重要环节,天津市气象局在尽心尽力做好公众服务的同时,着重坚持为天津市各级领导及各有关部门提供减灾防灾决策气象服务,在诸如防汛抗旱、水库蓄水和各种大型社会活动中提供决策依据,起着安全保障的作用。1994年天津北三河防汛关键时,是否需要分洪,关系到数万人的生命和巨额国家财产,准确的预报为天津市领导的正确决策起到了关键作用。1996年河北省中南部地区发生特大洪水,洪水对天津市的安全构成极大威胁。抗洪抢险过程中,当天津市领导决策是否开启西河闸排洪时,准确的天气预报起了重要的作用。从1997年开始,天津市连续几年干旱,严重影响了天津市的工农业生产和市民的生活,在抗旱过程中,天津气象局及时将各种气象信息和天气预报传给相关领导和有关部门,为抗旱工作提供了大量必要的科学依据,同时积极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取得较好社会和经济效益。


编辑推荐

  《中国气象灾害大典(天津卷)》旨在全面反映我国几千年来发生过的气象灾害以及劳动人民与其斗争的历史,总结历史经验,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服务当代,有益后世。编纂《大典》既是气象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系统工程的组成部分。《大典》把实用性放在第一位,以现代资料为重点,由近及远,详今略古,立足气象行业,面向全社会。 该书的问世将有助于提高全民族对气象灾害的忧患意识,加深对气象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为各级党政领导规划经济、社会发展和组织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书中收集的大量宝贵而翔实的资料,不仅可以为气象科研人员研究气候变化特别是短期气候预测提供基础性资料,同时也为其他学科的专家学者从事社会、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诸多领域的研究提历史证据,为后人搜集整理我国劳动人民与自然作斗争的史料奠定基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气象灾害大典(天津卷)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