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坑古村落人居环境研究
2008-12
气象出版社
郭美锋
120
中国有一句俗话:“当我们拥有一样东西时往往不懂得珍惜,一旦失去才会觉得它异常珍贵。”有的东西可以失而复得,而有的东西是失不再来了,徽州古村落就是这样一种失而不再来的历史文化遗产。徽州古村落的形态和布局虽各不相同,但其始终是以人居的舒适和趋吉的角度来进行建设,使人工建设与山水自然环境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其虚实相生的空间构成、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以及对自然资源和当地材料有效的选择利用都是构成古村落人居环境美的整体因素。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并特别指出要“搞好乡村建设规划”,使村镇建设逐步达到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整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脏乱差问题,这为一直缺乏资金的徽州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乡村旅游热则为当地政府对徽州古村落的开发提供了动力,这也为徽州古村落保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保护与开发之间找到平衡,如何让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在为当代人服务的同时让子孙后代也能享受,作者希望通过徽州古村落一个保存相对完好的个案——理坑古村落作为研究对象来寻找一些答案。 理坑古村落具有极富个性的徽州地域文化特色,从它的产生、发展演变到成熟传延,与它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息息相关。其在封建乡土社会中产生的宇宙观念、思维方法、表达方式都刻有当时的经济状况、社会关系和日常生活需要的烙印。通过对理坑古村落人居环境形成的影响因素、典型景观、空间环境构成及其特征、外部空间行为及景观意象等几个主要方面的分析,描绘出其所处自然和历史文化背景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其目的不是为了回复到昨天,而是为了让今天的我们对其产生更新的理解和认识,树立科学、动态的保护观去保护和发展理坑古村落及其更多的徽州古村落的人居环境,避免过度的旅游开发导致古村落文化主体的转移和失落,从而使古村落失去“活力”。由以前的单一的专业保护走向综合保护、注重对历史建筑的保护走向对历史环境的保护,从而使徽州古村落的历史留存价值得以重现。
《理坑古村落人居环境研究》以徽州古村落的人居环境与历史文化背景为基础,结合史料记载与现场调查,对已作为徽州古村落的扩展项目被列为国家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婺源县理坑村展开人居环境各方面的分析研究。 《理坑古村落人居环境研究》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从徽州的社会历史变迁出发,重新认识徽州古村落的演变历程,以及徽州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现状。第二章通过对现场调查成果及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对理坑古村落人居环境形成与发展的历程及其“规划”特色予以阐述和总结。第三章系统地分析了理坑古村落人居环境生成发展的影响因素。第四章从构成理坑古村落人居环境的水口园林景观、街巷景观、建筑景观和溪流景观四个主要方面来分析其景观特质。第五章通过对理坑古村落物质空间构成及其外部物质空间的形态特征的分析,在物质空间的层面上展现空间组织的规律。第六章通过对理坑古村落中各类行为活动的分析,揭示人的行为在古村落外部空间中的分布规律;依据不同的人对理坑古村落景观的感受、体验,分析主观认识下理坑古村落的景观意象。第七章通过对理坑古村落保护与发展面临的冲突和当前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理论的分析,提出理坑古村落保护与发展措施。第八章通过对目前徽州古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的实例和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的有关理论的分析,提出徽州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模式。 《理坑古村落人居环境研究》可供从事古村落及园林建筑等相关方面研究的科研人员与学生参考。
前言第1章 微州古村落的形成与发展概述1.1 徽州古村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历史阶段1.2 徽州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现状简述第2章 理坑古村落人居环境的形成与发展调查报告2.1 理坑村的地理位置与历史渊源2.2 理坑村人居环境的生成阶段2.3 理坑村人居环境的“规划”特色第3章 理坑古村落人居环境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3.1 自然地理条件3.2 风水理念3.3 宗族意识3.4 理学3.5 传统习俗与行为习惯3.6 土地制度3.7 防卫意识第4章 理坑古村落人居环境典型景观特质分析4.1 水口景观特质分析4.2 街巷景观特质分析4.3 建筑景观特质分析4.4 溪流景观特质分析第5章 理坑古村落的物质空间构成及形态特征5.1 理坑村的物质空间构成5.2 理坑村外部空间物质形态特征第6章 理坑古村落外部空间行为分析及景观意象6.1 理坑村外部空间行为活动分析6.2 理坑村景观意象第7章 理坑古村落人居环境的保护与发展研究7.1 理坑古村落人居环境保护与发展面临的冲突7.2 理坑古村落人居环境保护与发展的理论依据7.3 理坑古村落人居环境保护与发展措施第8章 徽州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模式探讨8.1 从片面到全面——科学、动态的保护观的确立8.2 徽州古村落保护规划实例分析8.3 徽州古村落保护模式探讨附录:理坑村中的行为活动参考文献后记
通过对西递、宏村、渔梁和许村等徽州古村落的保护规划的实例分析,可以看出地域环境极其相似的徽州古村落采用类同的规划指导思想、原则和方法。 8.3.1 徽州古村落保护规划指导思想 (1)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科学管理”的古村落保护指导思想。 (2)遵循“整体保护”指导思想。保护古村落的历史价值、文物价值、建筑价值、艺术价值等,以及形成村落格局的整体环境价值。 (3)遵循“积极保护”指导思想。制定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和手段,采取积极保护的方法,在保护历史文化地区的同时,注意保持村落特有的历史文化内涵,保持原有社区结构的稳定和历史文脉的延续。 (4)遵循“可持续发展”指导思想。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保护与发展相辅相成。 8.3.2 徽州古村落保护规划原则 8.3.2.1 真实性、整体性、完整性的原则 古村落是一个完整的、最基本的居住单元。是以居住为主要功能、以家族为纽带的聚落,它的祠堂、牌坊、社屋、亭廊以及它的自然山水环境等等都是村落构成的最主要的要素,因此古村落保护规划首先要从保护它的整体环境以及构成古村落环境的各个要素的外貌特征人手。 8.3.2.2 动态保护的原则 古村落曾经是、现在以及今后仍是以居住为主要功能的历史文化村落,因此古村落的保护不是迁出居民实施静态保护,而是以古村落为实体环境、以居民生活为主的社区环境,因此规划保护物质实体环境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保持社区的稳定和居民生活的正常秩序,在保持古村落的历史文化传统的同时,保证村民居住环境的改善和居住水平的提高,在动态变化中寻求古村落保护的最佳途径。 8.3.2.3 公众参与的原则 古村落是历史遗留的、由村民祖上传下来的遗产,大多为私人房产,因此寻求古村落保护的最佳方法就是寻求全体村民的理解和积极参与,由全社会各个阶层、古建筑产权所有者共同努力,以主人的姿态参与保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