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中日大角逐
2009-5
陈立人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2009-05出版)
陈立人
398
陈立人,是一位挎照相机的作家,曾任解放军画报社副社长,现为解放军报社画报编辑部高级编辑,大校军街。1950年12月出生于广东省雷州市,当过乡村老师。1972年入伍后,从事部队新闻摄影工作,文学写作是业余爱好。1988年发表第一部长篇纪实文学著作《中正剑之梦》(与他人合作),得到广泛好评,并获首届中国人民解放军图书奖。《缅甸,中日大角逐》是他发表的第二部长篇文学著作。该著作首发于1990年,多次再版重印,共发行10万余册,有多家媒体转载,并被评为第三届全国优秀畅销书。之后,又先后发表纪实文学著作《孤独八百士》、《冯玉祥》、《重整金瓯》,以及摄影文学著作《行行止止——陈立人欧洲之旅摄影日记》、《高天厚土——陈立人青藏高原之旅摄影札记》等。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为会员,也是中国摄影家协会员。
序章:丛林的记忆上篇 白骨之路第一章 大溃退第二章 文明人与野蛮人第三章 女兵恨第四章 死无葬身之地第五章 英雄悔第六章 外籍指挥官的悲哀第七章 浴血太阳第八章 战争并未结束下篇 归师莫遏第九章 佛地再生第十章 狮身人面像下第十一章 哀兵无敌第十二章 人猿泰山第十三章 斧与锯第十四章 “眼镜王蛇”行动第十五章 X+Y=V后记
谁也没有料到,缅甸是个大泥潭,只要踩进脚来,休想脱身而去。从曼德勒往北,已开始进入山地丛林,除了密瓦铁路,和一条简易公路,只有一些能通牛车的山间小道。道路两旁全是大山和莽莽苍苍的丛林。这时节,缅甸已乱成一锅粥。军队在撤退,老百姓也在逃难。漫山遍野都是惊慌失措的难民,途为之塞。远征军机械化部队,离不开道路。铁路没多大指望。全缅铁路都控制在英国人手里,他们也要逃命。即使抢到车皮,铁路也极不安全。缅奸到处破坏,炸桥梁,挖铁轨,搬道岔,神出鬼没,防不胜防。运载远征军直属辎重团的一列火车,从车站开出不到5公里,为缅奸颠覆,死伤300多人。公路上,人满为患,车满为患。缅甸是牛车的王国。再穷的农户也有牛车。拉家带口逃难,百姓们更少不了牛车。沿途塞满了吱吱扭扭、慢慢吞吞的牛车。缅甸汽车也特别多。一条滇缅公路不知招来多少汽车,有国民党西南运输处的大车队,也有冒险家们走私倒卖做生意的私人汽车。因为腊戍失陷,跑滇缅路的汽车全都挤到密支那方向来。有的是抢运积压在缅甸的援华物资。而更多的装着在滇缅公路上营私舞弊、倒卖军火的奸商的财物。卡车上,军毯、皮鞋、雨衣、轮胎、香烟、罐头、茶叶、布匹,甚至还有香水、乳罩、高跟鞋,应有尽有。一条滇缅路曾经滋生了多少奸商和蟊贼。滇缅路在流血,也在流脓。远征军的战车、炮火、运兵车,夹杂在乱七八糟的人流和车流里,慢慢爬行。汽车走走停停,启动一次,只能走一二百米,一天走不了二三十里地。一些路段堵塞的汽车几十公里长。司机干脆摊开被褥,在汽车底下睡觉,醒了再走。常常是徒步行走的难民,超越汽车,走到了前头。于是头戴盔式凉帽,怀抱钢枪,呆在汽车上闲得无聊的士兵们,捞着一个看“西洋景”的好机会,他们可以从一个比较高的角度上,仔细地观看从车旁经过的男人和女人们。难民们五花八门,形形色色。有来缅甸做工的印度人,还有倒卖珠宝的非洲黑人和英国殖民统治者,更多的是缅甸土人。比较而言,缅甸男人比较懒散,也显得干瘪。男人们也穿筒裙,宽宽松松的,腰间很不经心地挽一个结,走路大摇大摆。但发起急来,干活做事,一个顶仨。逃难路上,有的男人左手提个包,右手提个包,两个胳肢窝底下还夹着包,象耍杂技的大力士。有的左手拉个孩子,右手也拉个孩子,脖子上还骑着孩子,耍猴似的。但不管怎么说,穿裙子的男人,总让中国兵们看不大顺眼。缅甸女人个个长得水灵灵的,也能干。每人挑着一对大竹箩,一扭一扭往前走。她们穿得单,下身是薄薄的筒裙,上身是紧身的小汗衫。那筒裙、长得不能再长,一直拖到地上;而汗衫又短到不能再短,简直就是件小背心。汗衫与裙子之间,袒露着一抹小葱样白嫩嫩的腰围。女人的短衫是有道理的。没有衣袖是为了炫耀腕上的玉镯,领口开得低,才能显露那珠光宝气的项链。要知道缅甸是个盛产玉石金银的地方啊!筒裙式样新颖,薄如蝉翼,而且颜色艳丽,就象漫山遍野的鲜花。缅甸的山水宝石把女人们出落得仙女一般。可惜是逃难,人人脸上挂着愁容,要是赶庙会或者泼水节,那该有多快活呀!望着一群群匆匆而过的难民,有的士兵心中不禁怅然:“唉,仅仅为了这帮可怜的缅甸女子,也不该把仗打败了啊!”杜聿明脸色阴沉,一言不发地坐在一辆敞篷吉普车上。离开曼德勒时,他换了辆车。那辆心爱的“雪佛莱”比较娇气,跑不了缅北的山路,中途退役了。为了避免日本人在中国远征军副司令的坐车上做什么文章,司机只好忍痛把“雪佛莱”推下伊洛瓦底江。这件事看起来小,但给杜聿明内心以巨大的创痛。心烦意乱的行军路上,再不能把自己关在密闭的车厢内,想自己该想的事情了。作为一个司令官,连为自己创造一个能不受干扰地展开思路的小环境都办不到,本身已经说明,战争彻底绝望了。杜聿明现在想的和做的唯有一件事,抢占密支那,打开一条血路,把部队和装备撤回国内去。5月9日夜间,部队到了卡萨,密支那已经不远了。但就在这个黑沉沉的夜晚,从收音机里听到印度电台广播:5月8日,日军攻占密支那。迎头一棒,当胸一拳。杜聿明感到脑袋嗡嗡嗡地响,胸口火辣辣地痛,汗珠刷刷地往下淌。
缅甸丛林是一片沉重而辉煌的土地。它属于上一辈人。我不过是个寻踪者。四年前,因为写作何基沣将军的传记《中正剑之梦》,无意中,我接触到中国远征军在缅甸丛林抗日的零散材料。于是,我冒冒失失地“闯”进了当年曾是野人出没的丛林。后来,我有机会到云南,顺道踏勘了热带丛林,并在当年中国远征军进进出出、流血牺牲过的滇缅公路附近地区,听到许多关于中国军队在缅甸抗日的悲壮故事。我心中燃起了一团火。那时,我脚站在滇西的红土地,但是我的目光,我的思想已经越过边界,开始寻找和思索40多年前发生在那浩瀚苍茫的缅甸丛林里的事。丛林迷住了我,丛林里的抗日往事无时无刻不使我激动。我继续向野人山深处“闯”。回到北京后,我一个一个去拜访当年在缅甸奋战过的将军和老兵。说实在话,多年来,已经很少有人向他们问起那段逝去的往事。
《缅甸,中日大角逐》是由陈立人所编著,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的。
买了四本书,其他三本都不错,就是这本,应该是一撂的最上面一本,绳子勒得封面变形,收泡过水,头几页铜版纸粘在一起,一撕就破了,里面还有一页是折叠在一起,必须撕开。你们发货时就不能看一眼吗?我又不是没付钱。破网站,想找个客服交涉一下都不行,还不能发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