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证据
2007-11
法律出版社
理查德·梅
887
无
自从本书第三版出版以来,刑事证据法发生了两个重要的制定法改变。第一,1996年刑事程序法将有关披露的法律规定置于一个制定法基础上并使其发生了重要改变。(因此,关于这一主题的讨论被重新撰写并在这一版中单独构成一章。)第二,根据1998年人权法,欧洲人权公约成为英国法律的组成部分。虽然该法案直到明年(2000年。——编者注)才开始生效,本版还是因其对于从业者的重要性而将其包括进来,因为其对证据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以及因为需要有时问来消化它。在这一版中,该法案构成新的一章的主题,此外,还在与诸如传闻证据、排除性自由裁量、特许和被告未能证明等相关主题的关联中讨论了公约。欧洲人权法庭最近的重要裁决,诸如沉默权、禁止自我归罪的特权和Doorson v.Nethertands(传闻)等案裁决,也被提到。
王丽,吉林大学法学博士,牛津大学访问学者。现为德·恒律师事务所主任、首席全球合伙人,吉林大学德恒律师学院院长、教授,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法律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女企业家商会执行副会长,中华全国归侨联合会法律顾问委员会委员。
中文版前言前言第一编 导论 第一章 导言 第二章 物证 第三章 文件第二编 证据责任和标准 第四章 举证责任和标准 第五章 无需证据的证明第三编 排除规则和例外 第六章 性格倾向性证据:(一)相似事实 第七章 性格倾向性证据:(二)品格 第八章 意见证据 第九章 传闻证据1:传闻证据规则及普通法例外 第十章 传闻证据2:供述 第十一章 传闻证据3:书证的法定例外第四编 通过自由裁量权、特权或公约权利排除证据 第十二章 排除证据的自由裁量权 第十三章 特权 第十四章 公共利益 第十五章 公约权利第五编 身份辨认和补强证据 第十六章 身份辨认 第十七章 补强证据和可疑证据第六编 与审判有关的规则 第十八章 法官、陪审团和治安法官的功能 第十九章 证人能力和可强制性 第二十章 证据披露 第二十一章 作证程序 第二十二章 以前的一致陈述 第二十三章 询问证人附录案例一览表国际案例一览表制定法一览表制定法文件一览表欧洲人权公约索引索引
无
英美法系证据法的代表作。自从《刑事证据》第三版出版以来,刑事证据法发生了两个重要的制定法改变。第一,1996年刑事程序法将有关披露的法律规定置于一个制定法基础上并使其发生了重要改变。(因此,关于这一主题的讨论被重新撰写并在这一版中单独构成一章。)第二,根据1998年人权法,欧洲人权公约成为英国法律的组成部分。虽然该法案直到明年(2000年。——编者注)才开始生效,本版还是因其对于从业者的重要性而将其包括进来,因为其对证据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以及因为需要有时问来消化它。在这一版中,该法案构成新的一章的主题,此外,还在与诸如传闻证据、排除性自由裁量、特许和被告未能证明等相关主题的关联中讨论了公约。欧洲人权法庭最近的重要裁决,诸如沉默权、禁止自我归罪的特权和Doorsonv****hertands(传闻)等案裁决,也被提到。
东西不错,正在漫漫阅读
好书,内容丰富,引用判例极为详细。正文每一段前都标有章节序号,查阅很方便。就是太厚了,短时间内很难读完。跟其他英美证据法的书一样,多数篇幅是在论述排除规则,尤其是传闻规则。如果跟美国华尔兹教授的《刑事证据大全》相互比较,可以发现英美两国的证据法虽然有着共同的渊源和传统,但也存在不少微妙的差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