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商标使用与商标保护研究

文学 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9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作者:

文学  

页数:

243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文学先生的博士论文《商标使用与商标保护》,就是一部在理论探索方面奋起直追的著作。他从商标使作的角度探讨了商标的功能和商标权的范围,认为只有真实使用过的商标才有可能成为“实质意义上”的商标。同时,商标所有人通过商标的使用,投入了创造性的智力劳动,涉及了商标与商誉,以及商誉与财产权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他还提出了中国商标法应当明确规定混淆可能性的侵权标准,并且在驰名商标的保护方面借鉴美国的反淡化理伦。

作者简介

文学,1974年出生于四川省双流县。1991年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本科毕业,1995年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毕业。获法学硕士学位,同年进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工作至今。2004年至2007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系攻读民商法学专业博士学位,师从李明德教授,并于2007年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独立撰写或参与撰写《中国商标注册与保护》等著作5部,并大《知识产权研究》、《知识产权文丛》、《中华商标》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

书籍目录

导论第一章 商标使用与商标保护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商标  一、商标的立法概念  二、商标的学术概念——传统的三元结构论  三、商标的学术概念——符号语言学上的三元结构论 第二节 商标使用概述  一、商标使用定义  二、商标使用与商标的显著性 第三节 商标使用与商标功能  一、商标使用与商标的区分功能  二、商标使用与商标质量保障功能  三、商标使用与广告功能 第四节 商标使用与商标保护的经济学基础  一、信息不对称与市场失灵问题  二、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搜索成本  三、商标使用与搜索成本  四、商标保护的经济学分析 第五节 商标使用与商标保护的法哲学基础  一、洛克财产权劳动论简述  二、洛克理论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应用  三、洛克理论在商标保护上的实证分析——以商标使用为核心 本章小结第二章 商标使用与商标保护的传统范围 第一节 美国商标法中的混淆理论  一、美国混淆理论的历史  二、混淆理论在美国成文法和普通法中的体现  三、混淆理论的扩张  四、混淆可能性的认定——多因素检验法  五、特殊的混淆类型 第二节 欧美体国家商标法中的混淆理论  一、立法规定  二、对商标相同条件存在的争议  三、混淆可能性的判定 第三节 我国商标专用权的范围  一、立法及司法解释的规定  二、商品相同或类似的判定  三、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判定  四、容易合相关公众发生误认的判定 第四节 商标传统保护范围的比较与分析  一、商标传统保护范围的总体比较  二、对上述不同标准的评价  三、我国传统商标保护范围的完善 本章小结第三章 商标使用与保护范围的扩张 第一节 美国的淡化理论  一、淡化理论的起源  二、州反淡化法及法院对州反淡化法的实践  三、1995年联邦淡化法  四、2006年联邦淡化修正法案  五、对美国淡化理论的评述 第二节 欧共体国家的商标保护扩张理论  一、欧共体国家扩张商标保护范围的历史  二、比荷卢联想理论对商标的扩大保护  三、欧共体国家对声誉商标的扩大保护  四、欧共体国家对声誉商标的扩大保护与淡化理论的比较 第三节 我国商标保护扩张的理论和实践  一、我国驰名商标保护制度的历史发展  二、我国驰名商标保护制度的现状  三、我国驰名商标保护制度的性质  四、我国现行驰名商标保护制度的完善  五、我国应否采纳淡化理论 本章小结第四章 商标使用与我国商标保护制度的完善结束语参考资料后记

章节摘录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商标作为无形资产的价值已得到了广泛承认,常为人津津乐道的便是评估价值高达数百亿美元的Cocacola商标。同时,也不乏曾经风光一时的知名品牌由于企业的经营失败而迅速贬值的例证。①还可以看到,一些仅进行了注册或申请注册,但从未投入实际使用的“商标”被标出了高价意图出售。②近年来,末实际使用的注册商标引发的侵权纠纷案引起了学者的关注,在此类案件中,虽然原告片未实际使用其注册商标,但其“商标专用权”却在行政或司法程序中受到保护,甚至获得了被告的高额赔偿。③ 那么,商标的价值到底是什么?商标受法律保护的理由何在呢?我们应当怎样划定商标保护的范围并合理设计保护制度呢?商标使用似乎是我们追寻答案所必经的通道。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商标使用与商标保护研究 PDF格式下载



书已经看完了,写毕业论文要看,导师推荐的,确实不错


理论性较强,文字表达有些拗口,读起来吃力。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