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统计思想研究

李金昌 等 著 中国统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2-01  

出版社:

中国统计出版社  

作者:

李金昌 等 著  

页数:

321  

内容概要

  《统计思想研究》共由十三章内容组成。第一章为“绪论”,讨论了开展统计思想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介绍了统计思想研究进展;提出了统计思想研究的主要内容。第二章为“统计思想若干基本问题”,对统计的本质、统计思想的内涵与特点、与统计思想相关概念的关系、统计思想形成路径、统计思想基本分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第三章为“古典统计学派及其统计思想”,对国势学派与政治算术学派的统计思想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与比较,对后期统计思想的分流与发展进行了概述。第四章为“近代统计学派及其统计思想”,对社会统计学派和旧数理统计学派的统计思想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与比较,对相关的统计方法思想进行了归纳。第五章为“现代统计学派及其统计思想”,对新数理统计学派及其统计思想、贝叶斯统计学派及其统计思想,以及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时序分析思想的发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对主要的统计方法思想进行了归纳。第六章为“经济统计思想”,对经济统计思想的产生与发展进行了探讨,对国民经济统计思想进行了概述,对经济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进行了比较。第七章为“中国统计思想发展与中西差异”,对中国统计思想的发展历程及与西方的差异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第八章为“中西统计思想差异的文化成因”,从文化层面对中西统计思想差异的成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第九章为“统计思想与哲学思想”,分别概括了哲学中的对统计思想和统计中的哲学思想。第十章为“统计思想与数学思想、逻辑思想”,分别就统计思想与数学思想、统计思想与逻辑思想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第十一章为“经济、管理中的统计思想”,分别对经济中的统计思想和管理中的统计思想进行了讨论。第十二章为“统计数据思想”,专门就如何理解统计数据、如何获取统计数据和如何对待统计数据三个问题进行了讨论。第十三章为“统计思想发展思考”,既是研究总结,也是发展展望。

作者简介

  李金昌,男,1964年12月生,经济学博士,统计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工商大学副校长。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中国统计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统计教育学会副会长,浙江省统计学会、浙江省经济学会、浙江省技术经济和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等副会长。浙江省重点学科(统计学)和浙江省高校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统计学)带头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员,浙江省首届“五个一批”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从事统计理论、方法与应用,抽样调查,政府统计改革,现实社会经济问题等研究。先后主持研究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个、省级基金项目7个,主持研究其他项目10余个;在《统计研究》、《管理世界》、《经济研究》、《财贸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经济学家》、《中国农村经济》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20多篇;出版专著《抽样调查与推断》、《抽样估计精度问题研究》等3部,主编国家规划教材《应用抽样技术》、浙江省重点建设教材《统计学》等5本。7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二、三等奖。曾先后被授予全因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统计教师等荣誉称号,荣获第四届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受聘担任《统计研究》、《统计与信息论坛》等刊物编委。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一、统计思想研究意义二、统计思想研究进展三、本书研究内容四、简要的总结第二章 统计思想若干基本问题一、统计的本质二、统计思想的内涵三、统计思想与统计观点、统计学、统计学术的关系四、统计思想的形成路径五、统计思想的分类六、简要的总结第三章 古典统计学派及其统计思想一、国势学派及其早期统计思想二、政治算术学派及其早期统计思想三、国势学派与政治算术学派的比较四、古典统计学后期统计思想的发展五、简要的总结第四章 近代统计学派及其统计思想一、凯特勒的统计思想二、社会统计学派及其统计思想三、旧数理统计学派及其统计思想四、社会统计学派与旧数理统计学派的比较五、近代统计学后期统计思想的发展六、简要的总结第五章 现代统计学派及其统计思想一、新数理统计学派及其统计思想二、贝叶斯统计学派及其统计思想三、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时序分析思想的发展四、简要的总结第六章 经济统计思想一、经济统计思想的产生与发展二、国民经济统计思想三、经济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的比较四、简要的总结第七章 中国统计思想发展及中西差异一、清末以前的统计思想二、清末时期的统计思想三、民国时期的统计思想四、新中国的统计思想……第八章 中西统计思想差异的文化成因第九章 统计思想与哲学思想第十章 统计思想与教学思想、逻辑思想第十一章 经济、管理中的统计思想第十二章 统计数据思想第十三章 统计思想发展思考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二、政治算术学派及其早期统计思想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在德国诞生国势学派的同一时期,英国诞生了以数字说明问题的政治算术学派。政治算术学派的名称源自威廉·配第的《政治算术》(1690)一书,创始人是配第和格朗特。  出身于贫穷纺织工人之家的威廉·配第,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法语和航海术,后又学习医学和解剖学,获得牛津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后任牛津大学解剖学教授和音乐教授。1652年,任爱尔兰总督的私人秘书,后受政府委托调查因1641年叛乱而没收的土地,掠夺了大量土地,以此为基础成为大地主和资本家。他通过对爱尔兰土地的丈量,掌握了大量的数字资料,为他后来撰写《政治算术》提供了大量素材。配第在统计学方面的代表著作是《爱尔兰的政治解剖》和《政治算术》,这是他在研究政治经济问题时,独创地以数字资料为基础阐述统计方法论的两部代表作。在著作中,配第以一系列分析手段和大量计算手段清晰地描述了英格兰、荷兰、法兰西和爱尔兰等地的经济、军事、政治等方面的情况,为英国称霸世界提供了各种有说服力的实证性分析资料。在《政治算术》书中,他将经济理论和统计方法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特有的表达方法。这也是《政治算术》被誉为政治经济学的开端著作的原因之一。后来,配第受格朗特思想的影响,在格朗特开创的人口统计基础之上,将统计方法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问题的分析,把统计方法引入更宽广的领域。随着统计方法应用领域的扩展,配第从基础理论的角度对统计学这门学科给予思考,建立了政治算术学派的理论体系。鉴于配第对统计学的杰出贡献,马克思称赞其为政治经济学之父,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统计学的创始人①。  出身于商人家庭的格朗特,少年时期曾受过初等教育,后在一家服饰用品店里面当店员。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统计思想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