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

彭镇华 中国林业出版社发行部
出版时间:

2003-1  

出版社:

中国林业出版社发行部  

作者:

彭镇华  

页数:

617  

字数:

680000  

内容概要

《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研究》通过了验收与鉴定,专家一致认为本课题首次从整个国土保安角度出发,提出了中国森林生态网络工程体系建设理论,是系统工程思想的进一步深化,是对现代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已经成为新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的核心内容。同时本项目与地方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紧密结合,提高了配套工程项目的科技含量,强调以森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最佳结合为目标,促进了地方的生态工程建设和生态、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本课题直接面向国家急需解决的问题,加快了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并吸收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先进科研成果进行组装配套,具体运用于示范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从而提高了生态工程的整体水平,提高了工程和科技含量,实现了科技成果的快速有效转化。 这本书涵盖了《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研究》课题开展以来,在“九五”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发表的文章。从中可以看出,项目主持人彭镇华教授正确把握了研究方向,积极实践各种营林模式,努力探索项目的管理机制,在他的正确带领下,该课题组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对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森林生态网络建设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起到了指导和推动作用。

作者简介

彭镇华,男,1931年生,1964年7月在苏联列宁格勒林业技术大学获生物学副博士学位。现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博士生导师;安徽省生态学会理事长,《中国城市林业》、《安徽农业大学学报》主编,《应用生态学报》、《林业科学研究》的副主编等。
2001年被授予九五国家重点攻关计划突出贡献者,2002年被授予全国杰出专业人才称号。
主要研究方向:林业生态工程、城市森林、林木遗传育种等。主持完成长江中下游低丘滩地综合治理与开发研究、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研究、上海现代城市森林发展研究等国家和地方重大及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科研成果:1.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国家科技百步二等奖2项;3.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等。出版著作:有《中国新林种——抑螺防病林研究》、《长江中下游滩地杨树栽培与利用》、《中国城乡乔木》、《大别山五针松及起源》、《中国杉树》、《中国城市森林》等专著11部。

书籍目录

序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新时期林业建设 彭镇华教授在安徽合肥科研协作会上的主题报告 彭镇华教授在江苏扬州科研协作会上的主题报告 彭镇华教授在广西南宁科研协作会上的主题报告一、理论与综述 迎接21世纪生态环境新时代——论中国森林生态网络系统工程 中国森林生态网络系统工程 长江流域水患的思考与对策 论中国森林生态网体系城镇点的建设 安徽砀山风沙碱地治理与林业生态建设 河流沿线土地利用对策的研究 徽商兴起与中国传统林业 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面”的经营策略探讨 关于城镇绿地建设中生态学原理的应用问题 城镇绿地生态功能表现的尺度差异 城镇不同类型绿地生态功能的对比分析 植物对氟化物的吸收积累及抗性作用的研究综述 洞庭湖区景观变化与产业结构调整 城市森林生态网络工程建设中的几个理论和技术问题 城市地区湿地生境类型的生态绿化探讨 城市森林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综述 植物耐荫性研究进展 森林生态网络系统理论和上海城市绿化中的应用 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六)——全面构建城市林业 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四)——城市生态建设的质量研究 生态园林观及其实施发展途径二、环境本底与动态 “京九线”城乡结合部环境生态特性及环境规划研究 京九铁路安徽段森林立地类型划分 哈尔滨市环境空气分析初报 上海城市绿地景观异质性分析 洞庭湖的景观动态分析 哈尔滨绿地系统现状的分析和调整对策 哈尔滨市热力场空间格局分析 北京九龙山封育植被群落变化的研究 城市人工片林小气候研究初报 河北太行山区河谷土地空间分异规律的研究三、植物材料与选育 城市常用绿化植物的生态效益研究 滩地杨树生长立地因子的多变量分析 合肥市五种主要绿化树种的蒸腾速率和降温增湿效应分析 哈尔滨城市森林生态体系建设中树种的选择 几种城区绿化树利生理特性比较研究 珠海市城市森林的总体布局与植物组成 城市生态网络体系建设配套树种选择研究(Ⅰ)8种新园林树种负离子效应的研究……四、群体结构与功能五、技术研究与应用六、规划设计与建设七、总结报告及验收评审议论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